-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历史 科试卷 考试时间:2019年11月14日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成为“春秋笔法”。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 孔子编写《春秋》来宣扬忠君观念 B. 孔子以史书推行“仁政”和道德教化 C. 《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 “春秋笔法”不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3.周代某思想家曾说:“我听说‘臣子服事君主,儿子服事父亲,妻子服事丈夫,这三种秩序理顺以后,天下就能得到治理;如果违背了这三种秩序,天下就会混乱。’这是天下的正常法则,就是明君、贤臣也不能变更。既然这样,那么即使君主不够贤明,臣子也不敢侵犯。”据此可知他旨在( ) A.论证“忠君”的主张 B.申明儒家道德教化要求 C.维护周宗法伦理关系 D.提出“三纲五常”的主张 4.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5.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强调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针对先秦社会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6.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皇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 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7.汲黯(汉武帝称之为“社稷之臣”)力求国家少事。他抨击重“教化”的公孙弘之流内怀奸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指责张汤专门苛究深抠法律条文,巧言加以诋毁,把胜狱作为邀功的资本。据此可推知( ) A.黄老之学与儒、法矛盾尖锐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法家巧言诋毁、为人所不齿 D.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一致 8.义门陈氏即江州陈氏,从731年起,这个家族延续了332年不分家,合居一处的家人最多达到3900多人。史载陈氏 “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道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历代统治者给予江州陈氏各种优待奖赏。据此可知( ) A.体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B.帝王表彰陈氏以宣扬纲常伦理 C.唐宋以来儒学的正统未受冲击 D.儒家思想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9.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与元代王冕的《墨梅图》(图1)颇有相通之处。两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分别是( )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图1《墨梅图》 A. 格物致知、浪漫主义 B. 反省内心、变化万端 C. 知行合一、写实主义 D. 格物致知、托物言志 10.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据此可知( )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11.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明末清初对李贽评价更可信性 B. 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 C.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D. 不同的评价都源自于其时代价值观念 12.明朝内阁首辅严嵩仰仗嘉靖宠信,乱政二十年。期间有沈炼、杨继盛等直臣因弹劾他而招来杀身之祸,但许多朝臣仍不顾个人安危,前赴后继弹劾严嵩。这反映了( ) A.理学道统论深刻影响士大夫的价值取向 B.明中后期内阁首辅的权力膨胀无所牵制 C.内阁擅权的根本原因是监察机制的失效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发展到了最顶峰 13.“古往今来因为君权之私而导致制度、社会的败坏……统治者应该以‘公’的原则来规划合乎三代理想的制度。”以下主张与该观点相符的是( ) 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4.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曾经为中国绘制《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出来后,虽然带来一定震撼却受到普遍抵触。后来他将原地图中央的子午线向西移动了1700度绘制出改进版(如图2,与现行中国版世界地图格局大体一致),才得到认可并沿用至今。据此可知( ) 图2《坤舆万国全图》 A.利玛窦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研究 B.受抵触主要因为否定天圆地方说 C.早期传教士没有改变中国人观念 D.明朝士大夫阶层开始睁眼看世界 15.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图3)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 图3 中国古代文化外传时间轴 A.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B.马可•波罗将中国印刷技术带入欧洲 C.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D.受中国启发影响欧洲也出现印刷品 16.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 A. 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 忧国忧民的情怀 C. 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 热爱和平的态度 17.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书法作品被评论为:“其风神沛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最符合描述的是( ) A. B. C. D. 18.近代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曾有一个通过“留学教育计划”,汲取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一变为少年新中国”的梦想。在李鸿章的支持下,1872—1875年共派出120个幼童留学(期限15年)美国,但在1881年被要求全部撤回,他的“留学教育计划”也就此夭折。据此推知( ) A.容闳和清政府的根本目的一致 B.李鸿章希望借此培养维新人才 C.归国留学生将助力中国近代化 D.夭折的根源是顽固派从中作梗 19.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曾说道:“岁在戊戌,南皮张孝达大司马(张之洞)著《劝学篇》二十有四(该书主要是宣扬‘中体西用’思想)……天下皆曰,中国风气从此开矣。”英国泰晤士报还将其翻译为《中国唯一的希望》。据此推知( )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向联合 B.“中体西用”顺应了时代潮流 C.《劝学篇》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 D.英美并不认同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 20.严复曾提出翻译的三大标准“信、达、雅”,但其翻译《天演论》却不尽依原文,而是有选择地意译,甚或借题发挥,因此鲁迅先生说严复“毕竟是‘做’过《天演论》的”。据此可知( ) A.鲁迅不赞同严复的行为 B.完全违背了翻译三大标准 C.旨在唤醒国民救亡意识 D.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21.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22.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图4(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总体而言国民政府比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更加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对科学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23.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在给胡适的回信中说:“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此时章行严的崇论宏议有谁肯听?”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 )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是势之必然的 B.文学革命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工具 C.文学革命推动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D.白话文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24.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 ) A.批判了右倾错误的危害 B.以中、俄国情不同为依据 C.强调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经验 D.意在扩大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25.下列言论的共同诉求是( ) 地价之增益……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毛泽东 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进而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邓小平 A.实现民族独立 B.完成民主革命 C.关注人民生活 D.消灭贫富不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道义)事君,不可则止。” 子曰:“弑父与君(为君主而杀父亲),亦不从也。” ——《论语·先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君臣关系。(3分)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有何不同?(2分)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5分) 材料三 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 ——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 (3)材料三对君臣关系有何新认识?(2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民本思想”。(6分) 27.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 “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将科学尊为“赛先生”,让其与“偶像”斗争。“泥塑木雕的偶像,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有人尊重他,崇拜他,对他烧香磕头,说他灵验,于是乡愚无知的人,迷信这人造的偶像真有赏善罚恶之权,有时便不敢作恶,似乎这偶像却很有用……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摘编自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 “赛先生”斗争的对象是什么?(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先生”,反映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哪些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1分) 28.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郭嵩焘使英开创了近代中国向外派遣公使的先例……1875年当朝廷宣布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以后,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极为耻辱的差事,好心的朋友纷纷前来规劝,要他退却此事以保全自己名声。可是郭嵩焘却出人意外地乐意受任了。他说:“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同僚目之为“汉奸”,同乡“耻与为伍”,也有人连声叹息:“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山,真为可惜。”好事者甚至编了付对联讽刺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熊月之《郭嵩焘出使述略》 阅读上述材料,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历史 科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A C B C A B D B D A C 题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C C D C A C A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孔子认为:①君臣关系要遵从道统,否则君臣关系即可解除。(2分)②子不能因君弑父。(1分) (2)不同:①君权神授;②君权独尊(或提出“三纲”理论);③大一统。(2分,答任意两点即可满分) 作用:①加强君主专制;②强化中央集权;③巩固国家统一。(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3)新认识:主张君臣平等。(2分) 评析:①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②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③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④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客观上体现了封建制度的衰落。(6分,任意三点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20分) (1)科举制度。(2分) “究天理”。(2分,意思一致即可得分) (2)①愚昧和封建迷信;②宗教信仰;③封建君主专制。(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3)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2分)②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2分)③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④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寻求思想解放。(2分) 28.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示例: 观点:固守的传统观念已受到挑战。(3分) 简述:一方面表明天朝上国、夜郎自大的观念在当时的人们之中仍占统治地位,比如顽固派百般阻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另一方面也表明这种夜郎自大的局面已经有所变化,有人愿意担任出国公使,向这一传统观念公开挑战。(7分) 综上所述:郭嵩焘的出使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外交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