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作业)
综合检测(十四)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晏子春秋》中的“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韩非子·说林下》中的“买椟还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推行重农抑商 B.商业意识增强 C.社会转型加快 D.经济管理规范 解析:选B 重农抑商是指重视农业,压制手工业和商业,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有相关的商业活动的记载,可知当时商业意识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当时的商业活动,不能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商业活动,没有涉及经济管理规范,故D项错误。 2.秦朝咸阳的布局过大,将周围数百里土地都囊括其中,造成国家负担沉重,难于管理和防守。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都城规划的变化反映出( ) A.汉朝皇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C.行政中心的职能和管理日趋完善 D.儒家思想指导了都城的规划建设 解析:选C 从材料“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可知汉朝的长安体现了都城的行政中心的职能,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军需物资的缺口由西域商人供给,军、商互市时必须签订契约文书,一旦发生纠纷,官府凭契约文书裁决。这说明( ) A.政府鼓励西域商业的发展 B.政府注重西北地区的稳定 C.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有所制约 D.商业性契约在当时已普遍存在 解析:选B 材料强调的是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加强沿线的管理,维护西北地区社会边疆的稳定,而不是鼓励西域商业发展,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的制约,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军商签订契约并不能说明商业性契约当时已普遍存在,故D项错误。 4.《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 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解析:选D “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材料未提及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故A项错误,D项正确;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与材料中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不符,故B项错误;“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商税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 5.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明中后期不断增长的集市数量说明( )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解析:选A 集市主要产生在城乡结合地带,是农民交换货物的重要场所,故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地方集市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南北经济交流,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方集市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6.(2019·洛阳期中)据研究显示,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约有81 000吨白银运到欧洲,而这些白银中大约一半又转手到亚洲,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另外,甚至有高达25 000吨白银是从美洲直接通过太平洋运到亚洲,而这些白银的大多数也最终流入中国。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国( ) A.传统工艺领先世界 B.对外贸易居于优势 C.贸易环境相对宽松 D.民间贸易发展迅猛 解析:选B 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输出商品种类,故A项错误;材料“这些白银中大约一半又转手到亚洲,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大多数也最终流入中国”,反映出中国对外贸易居于优势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地位,没有体现贸易环境,也没有强调民间贸易,故C、D两项错误。 7.1684年,康熙帝颁布《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1685年,清政府分别设粤、闽、浙、江海关,对外贸易兴盛。许多官员把自己的资金委托信誉好的商人代理,以图稳健增值。这反映了( ) A.康熙帝全面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官商勾结导致政府的腐败现象严重 C.清朝部分政府机构开始近代化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解析:选D 材料“设粤、闽、浙、江海关”说明并不是所有地区对外开放,因此不能说全面放弃闭关锁国,故A项错误;据材料“以图稳健增值”可知只是官员单纯的投资行为,不体现腐败,故B项错误;材料“分别设粤、闽、浙、江海关”只是说明设置管理机构,而不是近代化的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对外贸易兴盛”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许多官员把自己的资金委托信誉好的商人代理”说明社会地位优越的官员参与被贬抑的商业行为,可见社会价值观发生改变,故D项正确。 8.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 A.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 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 C.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D.揭示了“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 解析:选D 自商鞅变法后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尽管西汉时桑弘羊提出农商并重,但并未推广,所以到宋代仍有很多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说明自商鞅变法后整个封建社会“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故D项正确。 9.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解析:选C 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A、B两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出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故D项错误。 10.据载:“明万历年间,在铁矿场中,有数百人在矿头指挥下进行生产,矿头并无地产,完全靠经营矿冶而‘享其利’,而矿夫则多为‘处州流民,少不下百,多则至千’。”这一记载从本质上说明( ) A.矿冶业带动了经济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私营手工业被官府压制 解析:选B 材料不能体现矿冶业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明万历年间”“矿头并无地产,完全靠经营矿冶而‘享其利’,而矿夫则多为‘处州流民……’”,说明雇佣关系已经产生,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官府的压制,故D项错误。 11.福建的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年)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 A.消除倭寇残余势力 B.放开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采取富民政策 解析:选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福建人靠海洋获利生存,海禁导致民众贫困转而变为盗贼。由此可知谭纶主张放开海禁政策,从根源上清除闽人为盗现象,故选B项。 12.1782年,广州确立公行制度。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它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公行制度( ) A.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 B.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 C.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D.是一种官营手工业形式 解析:选C 材料“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反映出公行制度并未阻断古代中外经济贸易,排除A项;公行制度的严格规定,说明其不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排除B项;由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来看,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故选C项;材料表明,公行制度是一种官营商业的形式,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重农抑商的政策和理念对古代中国产生极大影响,也是当今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韩非子·五蠹》 材料二 唐宋以来,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部分学者将这些政策措施称之为“恤商”政策,很显然,如果没有“抑商”,何来“恤商”。 ——刘颜东《抑商还是重商:中国古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材料三 当然,不能否认重农抑末思想在宋以后至清代的长期存在。在一般士大夫甚至皇帝的议论中都有其地盘。但应当加以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所有议论都不曾改变经济上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人们喜欢举雍正五年发布的一份诏书作为清代抑商的证据。的确,他说了“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之类的话,但是,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而是训谕地方官“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摘编自郑韶《重农抑商是“固定国策”吗?》 (1)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对“商”的认识。(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以来统治者的商业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复杂情况的原因。(8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以后对“商”的思想和政策的看法。作者认为雍正五年发布的诏书能否作为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的证据?为什么?(9分) (4)综上材料,研究者应如何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商业政策的复杂性?(4分) 解析:第(1)问,由“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可知韩非子认为应该通过“名卑”即压制社会地位的方式减少从事工商业的人数,让更多的人从事农业。第(2)问第一小问,由“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可知,唐宋时期统治者在不改变“重农抑商”大前提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商业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抑商是封建统治者保护小农经济、稳定专制统治的根本需要,推动商业发展则是适应了当时商业发展的需要。第(3)问第一小问,由“重农抑末思想在宋以后至清代的长期存在……所有议论都不曾改变经济上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可知宋代以后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在该政策之下还坚持了官、商分利的原则。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观点可知,作者认为雍正五年发布的诏书不能作为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的证据。第三小问,由“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而是训谕地方官‘……而趋于工矣’”可知作者认为雍正帝并不主张强行抑制私人工商业,而是训谕地方官劝导百姓重农。第(4)问,材料一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材料二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下的官、商分利原则,材料三体现了雍正帝并不是强行进行抑商,由此可见对待我国古代的商业政策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多角度认识,不能脱离当时实际进行主观臆断。 答案:(1)认识:减少从事工商业的人数;压低工商业者的社会政治地位(抑商)。 (2)政策:总体抑商,局部恤商。原因:抑商是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统治的需要,恤商是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 (3)看法:坚持重农抑商思想;还坚持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不能。原因:因为雍正帝不主张强行抑制私人工商业,而是训谕地方官劝导百姓重农。 (4)方法:全面综合分析,多角度认识。 14.(2019·哈师大附中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候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各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 ——赵鼎新《为什么“领先世界”的明清 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明清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首先拟定论题,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商业虽然繁荣,但技术创新没有回报且缺乏理论,商人也因儒家意识形态的阻碍而没有获得与国家抗衡的权力,因此与欧洲不同,明清时期商业繁荣不是因为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因为明清巨大市场和长期政治稳定。再结合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以及新航路开辟后中外贸易的相关知识,可以就材料的观点拟定论题,也可以分析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还可以从中西对比的角度分析中西商业发展的不同背景等等。其次进行论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如以明清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因为市场巨大和长期政治稳定为题,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阐述市场的巨大和政治稳定。阐述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论题。 答案:示例:论题:明清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因为市场巨大和长期政治稳定。 阐述: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品流通扩大,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的商品生产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对外贸易中,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之一。 明清时期,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并发展到新的高度;中国与周边国家和民族总体上和平交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没有撼动明清政权的统治根基。 因此,明清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得益于巨大的市场和长期政治稳定。 (论题从其他角度入手亦可,如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的背景与欧洲不同,或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