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用):课时30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作业】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9·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 B.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 D.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C [“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工匠对应实验事实,学者对应逻辑,故选C项;伽利略注重实验测量体现工匠传统,排除A项;“逻辑推理”对应学者传统,排除B项;“科学发现”体现不了工匠精神,排除D项。]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定律;这一定律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可适用于最微小的物体……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这说明( ) A.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普适性 B.科学思维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 C.科学思维方式逐渐普及 D.人类社会可以移植物理学理论 B [材料表明,牛顿经典力学具有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其科学分析方法被应用到思想领域,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故选B项。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逐渐普及”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可以移植”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3.(2019·海门一模)中世纪的基督教自然神学认为: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 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包括牛顿在内科学家都坚信这种中世纪的神学观。据此推断( ) A.基督教神学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B.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神学启示 C.近代科学注重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 D.近代科学强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A [根据材料“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的理性”有利于近代科学的探索和发展,故A项正确;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科学家的探索,不是神学启示,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近代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故C项错误;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D项错误。] 4.(2020·江苏名校调研一)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 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B [材料表明近代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发展和综合,故B项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更多地来自工人的生产实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运动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综合,没有涉及科学实验的成果,故D项错误。] 5.“他是一个探索者。经过一段热烈兴奋的思考和试验,似乎发现宇宙秘密。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它由一个上帝的工程师调试,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保持平衡。”“探索者”的成就( ) A.奠定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 B.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 C.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 D.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 B [奠定经典力学体系基础的是伽利略,故A项错误;材料“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表明他是牛顿,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故B项正确;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的是爱因斯坦,故C项错误;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D项错误。] 6.(2020·如皋中学期中)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由此可见,相对论的提出( ) A.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结果 B.是科技教育进步的必然 C.是对近代科学的彻底否定 D.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 D [对微观世界研究的是量子论不是相对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相对论出现是由于科技教育的进步,故B项错误;相对论是对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补充和发展,不是彻底否定,否定的仅是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得出相对论拓展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看法,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故D项正确。] 7.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攻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来自实验室,导致其频频落选。甚至在1921年还进行过辩论和投票,都没有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说明诺贝尔奖( ) A.评奖过程非常谨慎 B.只重视实验室的成果 C.评审程序不够公正 D.对理论研究存在偏见 A [材料“相对论不是来自实验室”,难以验证,因此“导致其频频落选”,反映出评奖过程非常谨慎,故选A项;材料反映出诺贝尔奖重视实验室成果,而非只重视,排除B项;相对论难以验证,评审程序非常谨慎,而非不够公平,排除C项;相对论难以验证,没有授予诺贝尔奖,而非对理论研究存在偏见,排除D项。] 8.(2019·南京学情调研)有一位物理学家提出关于原子结构的新理论后, 有人当即宣称:“如果这些要用量子力学才能解释的话,那么我情愿不予解释。”即使是爱因斯坦,最初也觉得完全接受这一理论太勉强了,提出这个新理论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玻尔 D [伽利略对物理学的研究关注的是宏观领域,故A项错误;牛顿对物理学的研究关注的是宏观领域,故B项错误;普朗克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量子概念,故C项错误;玻尔关于原子结构的新理论出台后,并未受到物理学家的欢迎,故D项正确。] 9.(2019·盐城三模)“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利用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在重力作用下,时空变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曲率半径与物体之间的重力直接相关。”材料所述的物理学“理论”( )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构建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A [题干中“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说明时间和空间可以扭曲,可以改变,这符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选A项;B项是量子论;C、D两项属于牛顿经典力学,故均排除。] 10.(2019·泰州一模)吴国盛《科学的历程》载:“当时(1922年)有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让相对论得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而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奖。”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它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钟慢尺缩”现象违背事实 C.它超越了多数人的认知范围 D.时间和空间始终独立和静止 C [相对论的理论超越了多数人的认知范围,因此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故C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并不是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而是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故A项错误;相对论中的“钟慢尺缩” 现象并不违背事实,故B项错误;“时间和空间始终独立和静止”不符合相对论的内容,故D项错误。] 11.(2019·海安期中)对下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落后的民族要被世界淘汰 B.进化论思想得到新发展 C.动物经常用的器官较弱小 D.人类进化与环境密不可分 D [根据上图分析可知主要强调的是人类演变的过程,而不是强调淘汰落后民族,故A项错误;根据上图分析可知,人类形成后,工具不断变化改善了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强调进化论的影响,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借助工具的改进是由于大脑越来越发达,故C项错误;从猿到人,借助工具解放了双手,由于计算机的发明人类通过电脑进行办公,由此可知人类的进化与环境密不可分,故D项正确。] 12.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说明( ) 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B.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 C.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 D.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 C [“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说明蒸汽机的发明不单单是英国的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者翻译著作,并不是重视科学技术,A项错误;赫罗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并不能说明其存在缺陷, 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的发明,故D项错误。] 13.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A.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B.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 C.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 D.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 A [由材料信息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有理论上的突破,然后才有了传递信号的发明,由此可知,此时科学和技术已经实现真正结合,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应是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故B项错误;电报的发明确实是基于电波理论,但不能因此说它是标志性成就,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电报的发明是必然还是偶然,故D项错误。] 14.互联网之父伦纳德·克兰罗克说:“人人都有自己的声音。即使你是矮穷矬,委身于地下室,香蕉皮等垃圾盖满地板,你却和那些坐在游泳池里的高富帅,有着同样的声音,只要你能上得了网。”由材料可知,互联网( ) A.实现了虚拟世界的人人平等 B.客观上能体现参与者的平等性 C.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D.实现了全球海量信息的共享 B [材料中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声音”“你却和……有着同样的声音”客观上体现出网络参与者在行为上的平等性,故B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际关系的拉近和信息的共享,故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5.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应用互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来提高制造业水平。于是,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下列对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 )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赞美工业王国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采用了流水线模式,但是“工业王国”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出现,故C项正确;第三产业出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5分) 16.(2020·海安中学调研)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爱因斯坦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 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四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科学方法”的内涵。并分析牛顿的理论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体系发展的表现。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的影响方面侧重点的不同。两者在价值取向方面有何相似之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这句话的含义。谈谈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5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在《原理》一书中集中体现了几种科学方法,以实验作为应用方法的基础,他是从事实验和归纳实际材料的巨匠,也是将其理论应用于天体、流体、引力等实际问题的能手,所以他以实验为基础;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尽量用数学演示,因此牛顿把自己的书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故牛顿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对万有引力和三大定律的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也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传统的太阳中心学说,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科学革命。科学的发展推动人们的理性思考,从而为启蒙运动兴起奠定基础;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因此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因而他是对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否定;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是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可知,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根据材料“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可知,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第三小问,根据材料“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可知,两人都强调科学具有巨大力量,科学应为人类造福,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但同时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前提条件,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已经面临的“潜在的危险”。 答案:(1)内涵:实验为基础;数学为表达形式。影响:有力地冲击封建神学,把神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为启蒙运动兴起奠定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表现: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不同: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相似:科学应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3)含义: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