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大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篇》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 A. 内服制度 B. 外服制度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C 【解析】 略 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 A. 三公九卿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贵族在封地内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大权,导致国家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故B正确;A是秦朝的制度,排除;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诸侯在诸侯国内拥有再分封、任命官吏等权力,有较大的独立性,分散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3.学者钱穆指出,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是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反映了 A.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 C. 从世卿世禄制到军功爵制的转变 D. 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封建贵族的家臣变成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一变化是秦汉时期中央和地方官制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宰”和“相”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并不能说明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排除D项。 4.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这一项根本决定”应是 A. 设立皇帝称号 B. 规定王位世袭 C. 分封子弟为王 D. 推行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根本决定”冲击了贵族政治,强化了中央集权,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而秦朝推行郡县制,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项正确。设立皇帝称号有利于加强君权,但与题干中“根本决定”不符,排除A。王位世袭制确立于夏启时期,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分封子弟为王与题干中“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主要根据题干中“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并结合郡县制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即可知道答案。 5.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 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 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 B. 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C. 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 D. 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可见A正确;“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应是指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而且题干也无从体现,排除B。唐代三省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虽然有利于集思广益,但不能说是民主政治,排除C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6.《新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中书省既已从宫内君主的秘书而变为名副其实的政府机关,则势必另外设立君主秘书之职,太宗时曾召“名儒学士”草诏,但尚非定制。高宗乾封年间后,……他们不仅仅是充当刀笔文书之责,而且“密与参决时政,以分宰相权”。这说明唐朝时期 A. 中书省职能完全转变 B.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C. “秘书”取代中书省 D. 相权已经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分宰相权”是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所以材料说明了唐朝时期君主专制是得以加强的,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书省职能并未完全转变,“秘书”也不能取代中书省,选项A、C均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时期相权尚未名存实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7.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据此绘制下表。 入仕途径 科举入仕 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 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 门荫入仕 入仕途径不详 人数 540 344 162 92 306 比例 37% 24% 11% 7% 21% 这说明唐代 A. 文官政治的特色明显 B. 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 C. 选官具有一定开放性 D. 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答案】C 【解析】 根据表格反映的入仕途径有“科举制”“胥吏出职”“开国功臣与降归”“门荫”等来看,入仕途径多样,说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仕途,参与政治,即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点睛:本题可以根据表格中反映的入仕途径的多样性来确定答案。入仕途径的多样性,反映出政治上的开放性。 8.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巩固国家统一 C. 强化贵族特权 D. 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实行郡县制、颁布推恩令,是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A项。B项不是共同作用,排除;C项不是三项措施的作用,排除;材料中的三项措施是针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是解决君主与丞相之间的矛盾,所以不能起到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排除D项。 点睛: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但这种趋势也不是直线型顺利发展的,也有中央权力受到削弱的例外情况。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并且导致“七国之乱”,中央权力一度受到削弱。唐朝节度使势力强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晚清时期,伴随汉族地方官僚集团势力的扩大,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强大,形成实际上的地方割据局面。 9.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是 A. 唐 B. 宋 C. 明 D. 清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地方机构示意图”看出,该朝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路、州(或府)、县三级;路一级的行政机构设置转运使,州(或府)一级机构设知州(或知府等),另派通判负责监督,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宋朝的地方机构,故选B;唐朝地方机构分是道、府、县三级制,明朝地方行政机构实行承宣布政使司、府、县三级制,清朝实行省、道、府、县四级制,ACD均不符合题,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路”“知州”“通判”,结合所学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 1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A. 中朝内阁军机处 B. 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C. 中朝御史府军机处 D. 尚书台都察院内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的强化。依据所学,御史府、都察院是国家法定的监察机构,并不是皇帝的内侍、贵戚,故排除B、C、D三项;汉代的中朝、明代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均体现了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所以应选A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1.《白寿彝通史》论述明朝内阁时说:“皇帝与大臣面议政事或者接到臣下奏议后,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上谕)命令内阁起草诏书,如果内阁认为皇帝的上谕不妥,可以不遵办或再行请示,这就是内阁的封驳权。”这表明 A. 内阁的设置减少了决策失误 B. 内阁的职权相当于宰相 C. 皇权受到了内阁的严重威胁 D. 内阁已经拥有了决策权 【答案】A 【解析】 “上谕不妥,可以不遵办”等字眼意在强调内阁的设置是能够减少决策失误的,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内个没有实权,内阁的职权不能相当于宰相,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内阁是加强皇权的产物而非皇权受到了内阁的严重威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内阁并不拥有决策权,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2.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其基本矛盾之一,总体上,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故符合地方权力整体上不断削弱的图为C,故选C;中国古代地方权力是不断削弱的趋势,AD总体呈上升趋势,B项是不变的状态,三者都不符合史实,排除ABD。 【点睛】我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然后分析各选项即可。 13.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 三元里抗英 B. 反割台斗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为反抗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和“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等信息来看,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提出过“扶清灭洋”的口号,排除一切外来事物,并在京津一带抵抗过八国联军的侵略。故答案为D项。三元里抗英没有“大规模破坏铁路”,反割台斗争是抵抗日本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在北京地区与外国军队作战,排除A、B、C项。 14.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 A. 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 B. 加速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C. 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 D. 形成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答案】C 【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是“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这符合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场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中国同先进的资本主义英国之间,是落后的中世纪农耕文明同近代化工业文明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使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半封建国家,故选C。A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B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D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排除ABD。 15.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 A. 打开中国门户 B. 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 加紧资本输出 D. 瓜分中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的内容如“争取自由航行”和“鸦片贸易合法化” 可以看出,“修约”要求的实质是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答案为B项。英国已经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排除A项;这一时期英国主要是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要求资本输出,排除C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项。 16.“《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 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 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C. 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D. 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答案】B 【解析】 《资政新篇》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太平天国顺应世界潮流、顺应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是《天朝田亩制度》而非《资政新篇》,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政新篇》没挽救太平天国,并未给太平天国带来新生机,也未开启太平天国的新使命,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这表明 A. 民权意识开始不断觉醒 B.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 C. 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D. 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之时,社会各个阶级提出振兴中华、振兴中国的口号,体现出救亡图存成为晚清时代的潮流,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义和团运动,排除;材料中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不一样,故C错误;维新运动和义和团不主张推翻清王朝,故D错误。 18.1900年,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了《英德协定》,主张中国各口岸自由开放,反对列强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这一协定 A. 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 加剧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 C. 导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的程度 【答案】D 【解析】 “《英德协定》主张中国各口岸自由开放,反对列强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实际上是列强共同享有彼此在中国攫取的势力范围内的特权,这是“门户开放”政策的一种反映,故事的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所以选D;这并不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的完整,故排除A;这种协定是列强达成了合作侵华的产物,故B不符合题意;这一协定使得列强瓜分中国的矛盾得以解决,是其产物,故C的说法错误。 点睛:门户开放政策是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这一题中的《英德协定》就是这一政策的表现。 19.下图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一个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该条约的影响是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日本开始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C. 使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D. 清廷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外国驻扎军队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而《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明清廷已经沦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是《南京条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开始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是《马关条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使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的是《北京条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从“外国驻扎军队”等字眼判断出是《辛丑条约》,而《辛丑条约》使清廷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20.“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上述材料集中反映了五四运动中 A. 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B. 商人罢市起到的作用 C. 资产阶级的推动 D. 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答案】D 【解析】 根据“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可以知道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巨大作用, 故选D;A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切入,结合五四运动进行思考。 21.“华盛顿会议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就是历来各帝国主义者的互竞侵略,变成协同的侵略,这种协同的侵略,将要完全剥夺中国人民的经济独立,使四万万被压迫的中国人都变成新式主人国际托拉斯的奴隶。”上述材料出自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 B.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 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 D.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答案】B 【解析】 本题注意把握住题中的“这一认识”指的是什么,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华盛顿会议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由互竞侵略变为协同侵略;依据所学知识,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中共二大制定了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B。A项主要是提出最高革命纲领,没有提出最低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C项主要是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题干无关;D项是抗日战争期间与华盛顿会议无关。 22.国民革命 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 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国民大革命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实现孙中山民主革命的目标,但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势力,动摇了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D正确,BC错误;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A因果关系倒置,排除A。 23.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宴会厅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他说:“我们这次起义是敌人逼出来的,不如此便没有出路。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于有周密的准备,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歼灭南昌的敌人。”从材料中,可知中国共产党 A. 摆脱了右倾思想的影响 B. 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革命形势 C. 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答案】C 【解析】 “1927年、一举歼灭南昌的敌人”等字眼体现的是南昌起义|,而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所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右倾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南昌起义是以城市为中心,所以尚未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革命形势,也未走上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所以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4.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领导工人运动,坚持城市斗争 ②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可知,这一时期是指1927年到1937年前夕。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1927年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日本侵略中国的1931--1937年时期,中共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②③④符合题意;“领导工人运动,坚持城市斗争”是学习苏联革命的经验,没有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是“成熟”的表现,排除①;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政治上成熟”,联系所学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活动分析解答。 25.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 革命中心:从北方到南方 B. 政权性质:从抗日民主政权到工农民主政权 C. 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为主到民族矛盾为主 D. 军队名称:从国民革命军到工农红军 【答案】C 【解析】 两幅图片反映的是由国共内战转向全民族的抗战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依据所学抗战,中国革命的中心由此从南方转向了北方,中共领导的政权转变为抗日民主政权,军队由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出现上述变化是由于日本侵略加剧,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故ABD表述错误,C符合题意。 26.董保存《走进怀仁堂》中记叙了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000元及五架无线电报机,一下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这一事例说明 A. 国共两党开始团结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建立 C. 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D. 国共双方合作抗日一致对外 【答案】D 【解析】 “始终”的表述不合史实,过于绝对,由于国民党的阶级属性,没有能始终坚持团结抗日,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B项排除;材料中信息无法得出中日军事力量的对比,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000元及五架无线电报机,一下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等信息可知当时国共合作一直对外抗日,故D项正确。 27.1938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方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高度肯定了 A. 中共领导发动的敌后游击战 B.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积极防御作战 C. 国共合作挫败日军狂妄计划 D.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战略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没有固定方法可循的战术”应当是指中共领导发动的敌后游击战,这一报告高度肯定了游击战法。故答案为A项。游击战不是国民政府军队的作战方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抵抗日军,排除C项;1938年属于抗战防御阶段,排除D项。 【点睛】抗日战争从进程上看包括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①战略防御阶段:从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的结束属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此期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计划。②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相持阶段,除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继续抵抗外,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③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初,解放区发动局部反攻,1945年七八月份中国战场发动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28.1940年6月,蒋介石派遣宋子文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赴美接洽美援。到1941年4月1日,共争取到美国三笔合计1.2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反映出当时 A. 防御阶段国民政府战场吃紧 B. 以蒋介石、宋子文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趁机聚敛财富 C. 反法西斯同盟之间通力合作 D. 国民政府寻求支援坚持抗战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1940年6月”,可知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排除A;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于1942年,排除C;由材料“争取到美国三笔合计1.2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故选D。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0年6月”,由此排除AC,而B材料中没有体现,D直接符合题意,故选D。 29.图中所示事件的影响是 A.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战略转移 B.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片可以看出,这是反映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因此选B。 考点:解放战争 点评:图片型选择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展示等)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二是提出“设问”,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这类试题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30.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安排下,香港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进入解放区的有20批,其中119人参加了新政协。这一行动的目的是 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 恢复在港民主党派的组织工作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把握时机积极寻求香港回归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香港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进入解放区……参加了新政协”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组织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共同商讨新中国成立的相关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组织民主人士商讨新中国的相关问题,而不是恢复在港民主党派和香港回归,故BD项排除;C项是1956年提出的,不符合题意。 点睛:材料“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香港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进入解放区……参加了新政协”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新政协”的任务,从而得出答案。 3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大会和营造会议气氛的标语口号可能有 A. “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实现” B. “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斗争” C.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答案】A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正在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故A正确,B错误;“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排除C;D属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方针,排除D。 【名师点睛】 首先,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其次,明确选项标语出现的时期;再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与哪个选项标语出现的时间一致即为正确答案。 32.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 《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文件对于不同经济成分保护相应财产权,并指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据此可以判断出自《共同纲领》。A发表于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B发表于1940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不可能提出经济建设的任务;D1954年制定时,中国正在进行三大改造。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共同纲领》。 33.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 社会主义原则 B. 和平共处原则 C. 实事求是原则 D. 民族平等原则 【答案】C 【解析】 香港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排除A;和平共处是我国处理外交关系的原则,排除B;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排除D;“一国两制”是我国未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的,体现了实事求的原则,C正确。 34.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中指出:“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都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 B.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C. 中国政府放弃了使用武力的承诺 D.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答案】B 【解析】 根据“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表明,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决不容许外国势力的插手和干涉,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自己的问题需要由自己解决,决不容许外国势力的插手和干涉,力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等于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也不能表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排除C、D两项;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结合所学两岸关系发展的知识分析解答。 35.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就是要对帝国主义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少一点,当时被作为修正主义外交路线被批判。这件事会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A. 20世纪50年代初期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 C. 20世纪70年代初期 D.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少一点”可知,此时的中苏关系恶化,时间应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实行“一大片”外交方针,发展和亚非拉的友好关系,故B正确;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投入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不符,故A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中美关系正常化,与材料“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不符,故CD错误。 36.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C. 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因此答案应该选A。其他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亚非会议 37.1972年2月《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对公报解读准确的有 ①对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之一美国的约束 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④有助于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72年2月”和所学史实可以判断出②④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中美两国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样中国在1971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ACD项;①③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B。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C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D项与1949年建交高峰时期的时间不符,因此可以从时间上很容易的排除ABD项。建国以后,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了中国的外交环境的改变,形成了数次的建交高潮,故选C。 【名师点睛】 答题关键是找出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建国以来始终坚持的外交政策,是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 39.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边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 睦邻友好 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求同存异 D.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美两国不是领土相邻的国家,不属于“睦邻友好”,故A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和中美友好都与联合国无关,故B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包括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中美也是社会性质不同的国家,所以两幅图片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原则,故C正确;中美外交交往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无关,故D错误。 40.“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该条文应当出自 A.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C. 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D.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可以看出这是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不针对第三方,主张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D项属于新时期的外交条约,故选D;AB不属于新时期的外交,排除;材料未体现建交内容,C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41题13分,第42题18分,第43题9分,总分40分) 4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丰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图 材料二 改土归流中国明清两朝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 明朝中叶以后,开始逐步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有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土司向朝廷纳贡,把负担加倍摊派到人民头上,其征之私橐(口袋)不啻百数十倍,而输之仓库者,十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当地百姓咒骂土司“生补”、“穷补”、“嫁补”、“取补”,直到“死补”。 清世宗在雍正五年的一道谕旨中说:“向来云贵川广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疆尤复任意残害,草菅人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 清政府在改流地区,变革赋税方法,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实行按田亩征税的原则……土民所受的剥削比以前减轻了。 至于客民盘剥,差役吓索,历来扰苗之大者。今则于苗、(汉)民交界处设集场,限期贸易,官弁监之……苗之气息也渐驯矣。……添修苗馆若干处,延师教读……则礼仪兴而匪僻消,苗与汉人无异。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冯尔康《雍正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______与图_______所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土归流的作用。 【答案】(1)图二、三。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统治。途径:郡县(行省)为中央下设机构;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 (2)作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的落后状况,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析】 【详解】(1)由图片信息可知,图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图二是秦朝的郡县制,图三是元朝的行省制,结合所学可知,图二、三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途径是郡县(行省)为中央下设机构,地方长官都是由中央任免。 (2)作用:根据“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得出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根据“改土归流有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土司向朝廷纳贡,把负担加倍摊派到人民头上”得出改变了当地的落后状况,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根据“于苗、(汉)民交界处设集场”“礼仪兴而匪僻消,苗与汉人无异”得出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2.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材料四: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体现? (4)简要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 【答案】(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原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宪政确立的长期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身存在缺陷;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 (3)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观点:政治制度应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才能不断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剪发兴,辫子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意义,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以及推动中国近代化等方面分析总结。 (2)原因:根据“《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归纳总结。 (3)体现:结合所学,回答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的三大民主制度即可。 (4)观点:根据“必然得自根自生”得出政治制度应根植于本国本民族,根据“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得出学习外国制度,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不断发展。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 国民革命 甲午中日战争 不结盟 太平天国 八国联军侵华 26届联大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辛亥革命 从表格中选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答案示例一) 关键词: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主题: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程。(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答案示例二) 关键词: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 主题:从民主革命角度归纳提炼 阐释:(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三) 关键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6届联大不结盟 主题:从新中国外交角度归纳提炼 阐释:(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可选取三个关键词,如选取关键词: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然后提炼一个主题: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程。结合所学,论述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选题其他关键词,提炼其他主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观点明确,论证时要史论结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