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历史试题 第I卷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上演这些情景的主要舞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大克鼎被誉为“国之重器”。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西周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掀起了变法的热潮。这一时期的变法主要适应了( ) A.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B.法家推崇者的需要 C.新兴农民阶级的需要 D.宗法贵族们的需要 5.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信奉法家思想,推行变法,其初衷是( ) A.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B.实现富国强兵,避免成为别国的兼并对象 C.压制其他派别,实现思想统一D.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制度变革要求 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部分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 A.诸侯 B.卿 C.士 D.商人 7.有学者指出:“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不是战国之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泯灭的,它所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更有难以估量的现实价值。”这说明( ) A.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 B.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C.百家思想符合现实社会需要 D.历代君主企图扼杀各家思想 8《左传》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诸侯坐大 B.王室衰微 C.封邦建国体制瓦解 D.经济领域变革 9.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年代,折成世纪计算,正确的是( ) 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10.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11.下图为汉武帝晚年的郡国形势图,灰色区域代表当时的封国。此图表明( ) A.西汉末年王国有死灰复燃之势 B.王国对中央已不构成严重威胁 C.郡县制暂时又让位给了分封制 D.封国存在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 12.下图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 汉归义羌长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D.是西汉王朝的联姻国 13.汉初,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其思想来源于( ) A.道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儒家学说 14.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交锋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存在明显缺陷而新儒学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15.东汉后期,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礼乐制度破坏B.外戚宦官相互勾结C.以“柔道”治天下D.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16.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7.东周时期的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齐桓公为保住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欲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诸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这反映了东周时 ( ) A.宗法观念彻底崩溃 B.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 C.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 D.分封制在不断衰落 18.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19.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由此带来的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 (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 使北方趋于平静 20.汉武帝时期,除了设立太学,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 ) A.使儒学取得独尊地位 B.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 C.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 D.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 2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1.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传说嫘祖是黄帝的元妃。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 A.四川地区已经出现手工业 B.当时已经建立了国家 C.黄帝主要活动于四川地区 D.禅让制度已经被破坏 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包含着我国古代的一项民主制度,它是( ) A.井田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3.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但其改革得罪了秦国的贵族,贵族诬告他谋反,商鞅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是 ( ) A.改革户籍制度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严明法度 24.嬴政建立秦朝后,采取的统治措施包括统一( ) ①文字 ②货币 ③度量衡 ④车辆和道路的宽窄⑤语言 ⑥服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25.下面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中央权力的因素,汉武帝 ( )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6.“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27.某遗址“距今约7000-5000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28.“史实”是被考古史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盘古开天 B.后羿射日 C.大禹治水 D.商王迁都 29.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 ) A.天子 B.诸侯 C.士 D.卿 30.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归全体国人所有B.受封奴隶主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 C.主要采用奴隶个体耕作的方式D.井田劳动中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31.孔子认为,所谓“儒”者,不会因为处境困苦贫贱而灰心丧志,不会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不会连累长辈,不会使官员糊涂。因为有这样的美德,所以才叫做“儒”。儒家主张 (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克己复礼 3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 ) 33.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建立后, 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 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 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 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34.柳宗元评论秦始皇时指出,他“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秦始皇开创出这种局面主要得益于其 ( ) A.统一了六国 B.建立皇帝制度 C.推行郡县制 D.设置三公九卿 3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初算缗钱”,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该政策的实施( ) A.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B.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 C.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 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6.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隶加倍。这一规定 ( ) A.体现了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 B.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增长 C.不利于商人的发展 D.从政治、经济地位上打压商业 37.“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测量、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 ) A.《诗经》 B.《史记》 C.《九章算术》 D.《神农本草经》 38.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39.汉武帝对盐业生产和销售进行了规定: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敢私自煮盐者受釱左趾的刑罚。这一规定( ) A.使盐税成为国家最主要收入 B.不利于提高食盐产品质量 C.有利于实现国家利润最大化 D.不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40.右图所示为绘制于唐朝初期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漫漫征途的情景。有人认为:“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其认识历史的视角是( ) A.动机与效果 B.目的与手段 C.背景与影响 D.原因与结果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41题24分,42题16分) 41.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哪些新兴阶级的出现?(6分)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10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6分) 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考试参考答案 2019.9.26 1.解析 题干中的“主要舞台”是关键,黄河下游的河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 答案 D 2. 解析 明立意 以西周对“鼎”的使用数量的规定为切入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分封制的特点和实质。 抓关键 根据题干信息“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可知,随等级的降低,“鼎”的使用数量在减少,这体现了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 排干扰 题干设问是“实质”,而“青铜器数量”“冶铜业的状况”“经济发展”均属于现象,只有透过现象才能认清本质。答案:A 4. 解析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参与政权。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就是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进行的。答案 A 5. 解析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追求功利。践行法家思想,能够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在争霸战争中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这是各诸侯国国君推行变法的出发点。答案 B 6.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百家争鸣”,说明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此时期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故C正确。答案 C 7.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更有难以估量的现实价值”可知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故B项正确。答案 B 8 解析 明立意 以《左传》记载的史料信息为切入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的原因。 抓关键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领域的变革,地方诸侯势力大,出现了材料中王权受到挑战的现象。 排干扰 题干设问是“根本原因”,而“诸侯坐大”“王室衰微”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也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答案D 9. 答案 D 10.解析 秦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最终灭亡六国。所灭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分别对应图中的序号是②④③①⑥⑤。答案 A 11. 解析 从图中看出,代表封国的灰色区域越来越小,对中央已不构成严重威胁。答案 B 12. 答案 C 13. 解析 西汉初年,为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黄老无为思想一直是立国的基础。答案 A 14. 解析 为发展经济,汉初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即位之初,经济发展了,但是地方诸侯势力过大,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用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答案 B 15. 答案 D 16. 解析明立意 以西汉直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汉武帝的“推恩令”的影响。 抓关键 观察表格数据: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得以解决,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控制区域的扩大,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 排干扰 材料主要反映地方行政区划,未涉及“中央行政体制”,表格数据变化反映了西汉中央与王国势力此消彼长的过程,双方矛盾的激化表现为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 。此后虽仍存在王国问题,但矛盾程度趋缓。答案C 17.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但由于诸侯的干涉没有实现,这显示了诸侯力量的增强和周王力量减弱,体现了分封制在不断衰落,故D符合题意。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足以证明宗法观念未彻底崩溃、嫡长子继承制未遭到破坏,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C在材料中并没有准确的表述,排除。 18.【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体现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汉时期;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D民族关系的发展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 19. 【解析】选C。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促进南方经济发展。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 【解析】选D。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还在郡县设立学校,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故D正确;使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设置地方教育系统的影响,A错误;改变选官制度的是察举制,不是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排除C。 21. 【解析】选C。由材料中“房屋”“窖穴”“饲养牲畜”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开始从事原始农业,修建房屋,开始了定居生活。因此,答案为C。 21. 【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传说嫘祖是黄帝的元妃”,推断四川绵阳是嫘祖的故乡,据传说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故四川地区已经出现了手工业。故选A。 22. 【解析】选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包含着我国古代的禅让制,它是以个人贤能作为依据的,故选B。 23. 【解析】选B。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变法内容中的奖励军功规定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军功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这严重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4. 【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同时还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故选A。 25.【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相关知识,面对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的局面,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答案是C。 26. 【解析】选B。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这种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①③符合题干要求,因此选B。 27.【解析】选C。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遗址。其中,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5000年,最具有代表性。因此,答案为C。 28.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都属于历史传说,没有被考古资料证实,故不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商朝的都城最初在亳,后迁都到殷,河南安阳的殷墟能够证明这一点。故商王迁都属于史实,故D符合题意。 29. 【解析】选B。“诸侯”的大宗不可能是天子,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故B正确;“诸侯”的大宗不可能是士,故C错误;“诸侯”的小宗是“卿”,故D错误。 【深化点拨】分封制和宗法制都规定了西周的贵族等级制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封制重在规定权力的“分配”;宗法制重在规定权力的“继承”。 30. 【解析】选B。“全体国人”“个体耕作”“主要使用青铜农具”表述都不准确,排除A、C、D,故选B。 31. 【解析】选D。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克己复礼,故选择D。 【深化点拨】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孔子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32.【解析】选D。孔子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故A错误;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政”,故B错误;韩非的核心思想是“法”,故C错误;材料强调“直”与“屈”“巧”与“拙”“静”与“躁”“寒”与“热”等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符合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故D正确。 【深化点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所体现的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的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 33. 【解析】选C。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区别在于管理体制的不同,与行政区域划分关系不大,故A错误;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而不是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故B错误;分封制下地方官员世袭产生,而郡县的主要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C正确;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并不能保证专制皇权的强化,故D错误。 34 .【解析】选C。题目问的是“秦始皇开创出这种局面主要得益于”,而A说的是秦始皇开创的这种局面本身,而非原因分析,故A错误;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与题干无关,故B错误;秦始皇之所以能控制四海——全国,主要得益于郡县制,使地方完全服从中央,丧失独立性,故C正确;三公九卿制处理官员之间的职权分工与制约,故D错误。 35. 【解析】选D。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材料“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不符,故A错误;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材料说的信息是要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故C错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材料“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相符,故D正确。 36. 【解析】选C。“商人及奴隶加倍”不能体现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故A错误;“算赋”的本质是人头税,是不利于人口增长的,故B错误;“商人及奴隶加倍”反映了汉朝加强对商人的管理,征收重税,不利于商人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中对商人双倍征收人头税是从经济上打压商业,而非政治打击,故D错误。 37. 【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该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它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由材料信息可知是涉及农业中计算问题,故C最有可能。 38. 【解析】选C。根据示意图可知,其为统一货币、文字的内容。根据所学,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加强统治,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后的文字为小篆,后来出现了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货币为圆形方孔钱,故选C。 39. 【解析】选C。材料未涉及盐税的内容,故A错误;材料叙述了食盐的生产与销售管理,故B错误;根据材料“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产品由官府收购”,政府最大限度节省了煮盐的开支,增加了销售的收入,故C正确;材料主要从政策制定者角度加以论述,故D错误。 40. 解析 题目的关键是“无心之举”,动机与效果不同,符合题目的要求,故选A项。答案 A 41.答案 (1)分封制。诸侯争霸。影响:消极: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地主和农民。 (3)内在联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影响: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 42.【解析】第(1)题第一问,分析材料可知;第二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得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得出以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第三问意义,根据前两问,结合所学可得出。 第(2)题第一问由来,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汉制”“诸侯王和列侯”得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诸侯王;第二问目的,根据材料二“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陆续失爵”得出削弱王国的实力,再结合所学得出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1)制度:郡县制。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或以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由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姓诸侯王。 目的:削弱王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