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11月月考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1.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粗略统计 正史名称 人数 ‎《南史》‎ ‎13‎ ‎《北史》‎ ‎12‎ 新旧《唐书》‎ ‎38‎ ‎《宋史》‎ ‎50‎ A. 经济发展助推伦理规范 B. 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 C. 政治统一促进思想统一 D.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数量不断增长,这反映出儒家的孝义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的信息;B选项错误,“义门”数量增多不等于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C选项错误,南北朝、两宋都不是政治统一时期。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B ‎【解析】秦朝短命而亡,从反面体现孟子“民贵君轻”的正确性,告诫统治者要施行“仁政”,故B符合题意;A是荀子的观点,C是墨子的思想,D是法家的思想,均与孟子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 ‎3.某学派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该思想 A. 提倡广泛地理解体贴他人以调整人际关系 B. 对于中国哲学和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社会责任的文化性格 D. 把超自然的信仰置于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道家思想;根据所学知可知,道家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和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AC项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超自然”。‎ ‎4.清代潘耒盛赞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潘耒认为顾炎武 A. 思想社会影响广泛 B. 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缚 C. 具有求实批判的精神 D. 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体现的求实的批判精神,C正确。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排除。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仍然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B排除材料与陆王心学无关,D排除。‎ ‎5.“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 A. 孟子与墨子的对立 B. 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 C. 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 D.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反映的是理学的“格物致知”,其代表人是朱熹;“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反映的是心学的“本心体悟”,其代表是陆九渊。由此可知,C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故D项错误。‎ ‎6.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推断即可,根据“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说明道家、佛家的地位变化较大,只有儒教的地位相对稳定。‎ ‎7.文献《三辅故事》载:“卫太子大鼻,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人。’”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对前后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 汉武帝时人们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 B. 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可以互相印证 C. 由文献与考古可推定纸的使用不晚于西汉 D.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用纸都是绘图用纸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造纸术,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描述在文献中记载太子用纸史实,但是并不代表当时“使用纸普遍”,排除A项,文献记载的纸和考古用纸不一定是同一种纸张,排除BD项,从材料中只能推断出文献记载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C项正确。‎ ‎8.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A. 长篇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B. 形体严整的文人画大量涌现 C. 能够歌唱的词成为文学主流形式 D. 民众喜闻乐见的京剧在城乡演出 ‎【答案】C ‎【解析】宋词成为主流文学形式的原因是市民阶层的兴起,既“平民兴起”,故C正确。明清时期长篇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故A排除。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元明清时期兴盛,故排除B。京剧形成于乾隆末年,故排除D。‎ ‎9.下表是《汉书》中对当时医学发展状况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当时 史料 出处 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已有“本草待诏”的职位 ‎《汉书·郊祀志》‎ 元始五年(公元5年)曾“征求……本草等教授者来京师”‎ ‎《汉书·平帝纪》‎ 楼护少年时候“诵读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 ‎《汉书·楼护传》‎ A. 儒家经典为医学提供知识基础 B.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条件成熟 C. 政府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药物学 D. 民间钻研医术的氛围非常浓厚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给的这些史料如“本草待诏”“本草等教授来京”以及民间百姓自小学习医术等等可以得知,西汉时期政府有专门机构研究药物学,也符合历史事实,故C项正确;从表格中不能直接得出“儒家经典为医学提供知识基础”这一结论,尽管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经典关系密切,但是表格中并没有提到儒家经典的信息,故A项排除;《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而《汉书》是记载西汉历史的史籍,从时间上来说,不可能在西汉就会得出东汉医术成书条件成书。而张仲景做《伤寒杂病论》是有感于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民流离之苦而做,其成书条件固然有西汉时期医学的发展,但是该书在西汉的成书条件尚不成熟,故B项排除;“民间钻研医术的氛围非常浓厚”属于主观臆断,从表格中楼护的例子不能得出民间百姓普遍钻研医术的结论。‎ ‎10.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又有照顾老年人、妇女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 A. 有利于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 B. 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 C. 说明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D. 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兼顾了宗法制和社会保障,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族关系,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家族地权不断集中,而是强调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排除B;不能通过材料中继承制度推断出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排除C;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不能体现宗法制愈来愈巩固,排除D。‎ ‎11.伏尔泰说:“中国的皇帝、蒙古的大汗、土耳其的苏丹都不能对地位最低微的人说‘我禁止你消化、上厕所和思维’。”伏尔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导致等级森严 B. 法律面前人人都应平等 C. 君主专制破坏平等关系 D. 平等是天赋的自然权利 ‎【答案】D ‎【解析】材料“消化、上厕所和思维”反映了人人都有平等的生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权利,实质上说明平等是天赋的自然权利,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导致等级森严的现象,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个人在法律面前的地位,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君主专制破坏平等关系,而是强调自然权利平等,故C排除。‎ ‎12.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是 A. 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B.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C.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答案】C ‎【解析】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C正确;信仰得救与君主和罗马教皇的平等无关,故A错误;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故B错误;马丁•路德并不反对上帝,故D错误。故选C。‎ ‎13.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 公民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C.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答案】C ‎【解析】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可知,这类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作用,说明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故C正确;材料反映古希腊神话,无法体现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排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排除D。‎ ‎14.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 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 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 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答案】C ‎【解析】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体现了启蒙运动提倡的平等、自由、天赋人权的思想,说明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女权运动开始兴起,排除B;材料反映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的内容,无法体现社会风气是否开放,排除D。‎ ‎15.康德说:“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自由是让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在这里,康德强调的是 A. 理性的重要性 B. 自由的单一性 C. 人的个体属性 D. 人民主权思想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自由是相对的,强调理性,故A正确;材料表明自由是相对的,排除B;材料强调人的自由也受到约束,而不是强调人的个体属性,C错误;D是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6.文艺复兴时期,杰出思想家N.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从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权力作为国家的核心和法律的基础,奠定了近代政治学的基础,使政治学第一次从伦理学和中世纪神学中分离出来。这主要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 存在着世俗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B. 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C. 批判宗教神学,主张思想解放 D. 以反对君主专制为主要目标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马基雅维利使政治学第一次从伦理学和中世纪神学中分离出来,说明文艺复兴文在着世俗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主论》关于君权与神权的关系,并非宗教神学和人性的关系,排除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启蒙运动以反对君主专制为主要目标,不符合题意,排除D。‎ ‎17.《末日审判》是米开朗基罗创作巨幅壁画,绘有约四百个人物。在画中央,基督正气凛然,高举右手,即将发出最后判决。然而,巨作中的裸体人物却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此举猥亵了神灵。在米开朗基罗去世不久,新教皇就下令给所有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或衣饰。这说明 A. 文艺复兴运动走向低潮 B. 意识形态被宗教神权牢固控制 C. 资产阶级文化建立起来 D.人文主义与神权思想相互较量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米开朗琪罗的《末日审判》描绘了世界末日来临时基督召集万民,善者升入天堂,恶者打入地狱的情景,材料中“巨作中的裸体人物”就是等待基督“判决”的人,由材料中“一些人认为此举猥亵了神灵”反映了“基督”与“万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在米开朗基罗去世不久,新教皇就下令给所有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或衣饰”体现了神权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反击。综上所述,材料反映了人文主义与神权思想相互较量。故答案为D项。A项,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运动走向低潮的表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信息也不能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意识形态被宗教神权牢固控制,排除;C项,文艺复兴的本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由材料中“新教皇就下令给所有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或衣饰”可知,人文主义与神权思想的较量还将继续,人文主义尚未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文化尚未建立,排除。‎ ‎18.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这里的“新方法”‎ A. 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 强调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C. 重在依靠推理和假说论证 D. 证明哥白尼新学说错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伽利略的科学贡献。依据材料可知,伽利略总结的是他的科学研究方法,结合所学可知,伽利略研究的“新方法”是强调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是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这部书出版于伽利略之前;C选项错误,伽利略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并不主张假说论证;D选项错误,伽利略并未证明哥白尼“日心说”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主旨的准确解读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没有突破 B. 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C.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第三产业为主 D. 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答案】D ‎【解析】根据三次工业革命的图示可以看出,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有新的工业部门产生。反之,新的工业部门也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故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是重工业领域,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新经济出现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第三产业、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故C项错误。‎ ‎20.“它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释。这确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它的影响超出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范围。”“它”的问世 A. 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则 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A ‎【解析】根据“它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它”指的应该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经典力学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则,故选A项;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和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排除B、D项;太阳中心说理论由哥白尼提出,但该理论也不是完全准确的,并没有揭示宇宙的基本法则,故排除C项。‎ ‎21.“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 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 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答案】D ‎【解析】人们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串门拜年方式到之后的用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和微信等拜年方式,这是由于网络通信手段的发达导致的,所以D符合题意;邮政与电信合一的时代是在1949年开始的,故排除A;电信缩短的不是人们的心理距离而是人们交流的空间距离,故排除B ‎;题干说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城市,也发生在农村,所以与城市化关系不大,故排除C。‎ ‎22.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23.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 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B. 广大妇女不能参政 C. 向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公民权 D. 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根据所学,享有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是公民,而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无参政权。给予公民一定政治权利,主要目的是维护城邦中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因此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故答案为D项。A项,直接民主、间接民主是民主的形式,不代表实质,排除;BC项,此两项论述的是雅典公民的范围,是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的表现,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排除。‎ ‎24.春秋战国时,社会上出现特殊群体——游侠、游士,他们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士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形成尚武重义轻死的侠义之风。促成这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被破坏 B. 争霸战争导致尚武精神的兴盛 C. 儒家的重义传统观念得到弘扬 D. 兼爱思想促进侠义品格的形成 ‎【答案】A ‎【解析】士阶层本为统治阶级,春秋战国时期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说明周王室衰微,依靠血缘关系维护社会地位的宗法制度被破坏。故答案为A项。这一群体的形成不是受争霸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形成儒家和墨家的“诸子百家”现象是这一群体代表的社会状况变化的结果,不是促成这一群体出现的原因,排除C、D项。‎ ‎25.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这首古诗 A. 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B. 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C. 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 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通过写山村老农的遭遇反映了唐朝赋税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纷纷逃往山林,垦山为田。材料中没有体现当时土地兼并的状况;CD没有全面反映材料的状况。所以答案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科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总是需要首先凭借其研究成果,变革人们的种种观念。这里,暂且将之限定在人类每一个时代的根本性的大背景观念这个较窄的意义上。这些大背景观念,主要包括对自然和科学的基本看法,对人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对宗教和社会的基本观点。这些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对整个文明的态度,对真理和正义的看法,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对社会制度的诉求。故一旦发生变化,即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大转折。‎ ‎——摘编自《社会科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与规律初探》‎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论述中选取一个角度,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与规律,并概述和评价该模式或规律。(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角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与规律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角度1:科技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概述和评价: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它不仅将自然科学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在西方社会从中古向近代的过渡中谱写出不朽的历史篇章,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验,同时,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使全世界各国人民觉醒。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人们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角度2:思想解放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概述和评价: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欧洲宗教改革,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上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为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专制王朝,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专制统治,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促进近代科技的进步。‎ 总之,人们思想解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解析】首先明确材料所阐述的内容,抓住材料中国“这些大背景观念,主要包括对自然和料学的基本看法,对人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对宗教和社会的基本观点。这些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对整个文明的态度”可知,科技发展、人们思想解放都会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而提取一个角度,然后联系世界史上有关科技发展、人们思想解放的史实,对所选取的角度进行阐释。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此类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论从史出,论证一致。‎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西人文精神仍熠熠生辉。‎ 材料一 ‎ ‎ 中国古代,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正统儒学,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方面,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 ‎——摘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被君主制国家剥夺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回它们。人本主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张目的政治口号。‎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 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中国强调社会人格的人文传统,缺乏自发走向现代的动力,却有可能在经过现代诠释以后,为克服某些现代病提供启示。因此,不能简单对西方人文传统或中国人文传统一味褒此贬彼,而只能将它们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具体分析,并试图在现代生活实践中探索二者统合的可能性。‎ ‎——摘自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正统儒学思想中体现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主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并谈谈你对中西人文精神的认识。‎ ‎【答案】(1)内容: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积极入世:让人更全面更完美、让社会更完善;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依靠人自身力量解决一切问题;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注重人的本性和特征,注重人的道德主导作用。‎ ‎(2)主要内容:强调人性,提倡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追求现世的幸福;提倡理性,尊重知识,重视自然科学,平等享有各种权利。‎ 积极影响:思想:有利于摆脱封建神学和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政治: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有利于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科学: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经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繁荣。‎ ‎(3)差异:西方人文精神侧重强调个体价值,中国人文精神侧重强调社会人格。‎ 认识:中西人文精神各有偏重,各有利弊,在各自的社会历史进程中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避免绝对化的认识,辩证看待,兼收并蓄,并融入到现代生活实践中。‎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的信息可以得出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积极入世;依据材料一“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等信息可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依靠人自身力量解决一切问题;依据材料一“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的信息可以得出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注重人的本性和特征,注重人的道德主导作用。‎ ‎(2)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二“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的信息可知强调人性,提倡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追求现世的幸福;依据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的信息可以得出提倡理性,尊重知识,重视自然科学,平等享有各种权利。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思想、政治、科学、经济等方面分析回答。‎ ‎(3)差异:依据材料“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中国强调社会人格的人文传统,缺乏自发走向现代的动力,却有可能在经过现代诠释以后,为克服某些现代病提供启示”等结合所学知识差异是西方人文精神侧重强调个体发展,中国人人文精神强调社会人格。关于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西人文精神各有侧重,各有利弊,在各自社会历史进程中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等思考回答。‎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碰撞,有时表现为激烈的状态,有时表现为平和的状态。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材料二 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儒家的“知天命”推动了古代的天文观察和天文学研究;天文历法的研究离不开数学,因而儒学把数学列为“六艺”之一,由此激发了很多儒生对数学的研究;儒家以“仁”为核心,于是以治病救人的医学为“仁道”,主张“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儒家认为治国要以农为本,对农学的重视乃是其题中之意。其次,儒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孟子的“苟求其故”,对于古代科学家开拓研究思路,探寻事物规律具有深远影响。‎ ‎——王永星《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请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史实说明“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和作用。‎ ‎(3)据材料三归纳儒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答案】(1)主要途径:丝绸之路(或商业活动,中外贸易)‎ 史实: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学发生冲突,结果佛教逐渐中国本土化,儒学吸收佛教精神而有新发展。‎ 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2)内容:欧洲自然科学,中国儒家经典。‎ 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相互启蒙)。‎ ‎(3)影响:儒学推动了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农学的研究,使它们成为古代中国科技的四门主要学科,开拓了研究者的思路并探寻出事物的规律方法。‎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和所学从丝绸之路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围绕明朝以前时间从佛教传入以及中国四大发明西传的角度思考回答。‎ ‎ (2)第一小问内容依据材料二“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归纳出欧洲自然科学,依据材料二“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归纳出中国儒家经典。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中西文化交流角度思考回答。‎ ‎ (3)依据材料三“儒家的“知天命”推动了古代的天文观察和天文学研究”“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古代科学家开拓研究思路,探寻事物规律具有深远影响”等信息从推动科学研究、探寻思路以及寻找规律等角度思考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