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史专题十四 第42讲 神权下的自我学案
第42讲 神权下的自我 1.背景 (1)思想:基督教占据神权统治地位,主张禁欲主义。 (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表达形式: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3.旗帜:人文主义。 4.成就 阶段 代表人物及作品 特点 初期(意大利) 但丁与《神曲》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彼特拉克与《歌集》 薄伽丘与《十日谈》 高潮(英国)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歌颂仁爱,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5.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观 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核心论点:从思想渊源来看,文艺复兴是古典文化与基督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不具有反基督教的性质,许多人文主义者是虔诚的基督徒。人文主义者既批判基督教,又利用基督教。 1.背景 (1)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有限。 (2)罗马天主教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 (3)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劵”激起德国民众愤慨。 2.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3.主张 (1)因信称义:靠自己虔诚信仰即可得救。 (2)《圣经》至上: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和对话。 (3)思想自由: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4.影响 (1)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宗教改革的影响 当时(1517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明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核心论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在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名师点拨】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图解历史】 1.文艺复兴 2.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 信息提取:“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冲击了罗马天主教廷的权威, 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漫画解史】 宗教改革的影响 信息提取:漫画中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这幅漫画的寓意是:《圣经》是人们的最高权威和最高信仰。 【教材补遗】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人神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批判基督教的堕落和腐朽,鼓吹人性解放,另一方面又是虔诚的基督徒。这导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既注重人性的因素又不忽视神性的内容,既讲究世俗的文化又不背弃基督教精神。他们创造性地阐发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思想资源,用以解释其新型的人本观念。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神观就是神与人、神性与人性、宗教与世俗的和谐统一。 重点一 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 【论点】 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史料一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 ——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史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史料三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说明文艺复兴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 (2)史料二主要说明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 (3)史料三说明文艺复兴的意义是复生和新生。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指出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不同观点,并说明其对立的实质。 试答: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哪些需求? 试答: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史料三所说的文艺复兴“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试答: 【提示】 (1)观点:基督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宣扬神性和神的权威,要人们追求所谓来世的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中实行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 (2)关系: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继承与发展) 需求:摆脱神学束缚,解放思想;发展资本主义。 (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人文主义等同于人文精神吗? 试答: 【提示】 二者不等同。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世人生幸福。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追求和关切,对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1.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 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 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 1.积极影响 (1)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3)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4)文艺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5)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之风泛滥,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重点二 与上帝对话——宗教改革运动 【论点】 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开始。然后发展到瑞士、英国等国,后波及整个欧洲。形成了三大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影响 史料一 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只有坚定的信任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才能让一个人得救。……一个人必须在《圣经》中自己研读上帝的看法。……路德教导他们,每个人只需听从自己的良心,而不必听从任何人;一个人必须作为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 ——(英)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史料二 “宗教改革”这个词一样有误导作用。路德一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者,这是他与罗马教会坚定抗争导致的结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2)史料二认为,宗教改革表面看是一场反对教会腐败、压榨的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指出“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在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中是如何体现的。 试答: (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试答: 【提示】 (1)信仰得救(因信称义);自主阅读《圣经》,研读上帝的看法;听从自我的良心(或不从属于任何人);关注自我的独立和自由。 (2)①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西欧各国早期反封建斗争的社会运动,矛头对准罗马天主教会,勇于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②宗教改革进一步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④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及联系 1.相同点 (1)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在思想形态上的反映。 (2)都将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社会。 (3)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4)都是反对封建秩序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2.不同点 (1)指导思想:文艺复兴强调人和自然,把宗教放在次要地位,肯定人性,反对神权;宗教改革则仍以来世观念为基础,将灵性置于物质之上,强调信仰和服从,承认神的存在。 (2)表现形式: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3)群众基础:文艺复兴是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 (4)实质和影响: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的斗争,更是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它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 3.联系 (1)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没有文艺复兴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冲击,就不会有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实际行动。 (2)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它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为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1.“信仰得救”,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恶折磨、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9·高考全国卷Ⅱ·T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 命题点:文艺复兴的影响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解析:选A。根据图中“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遍布欧洲,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拓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欧洲近代政治变革加速出现于18、19世纪,B项错误。市民阶级出现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但材料依据不足,C项错误。材料中图文信息并未涉及宗教问题,D项错误。 2.(2019·高考全国卷Ⅲ·T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 命题点:英国宗教改革的目的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 解析:选C。英国通过宗教改革确立了国王在教会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强化了国王在宗教和现实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强化了国王的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为了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并非为了促进信仰自由,A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当时尚未建立,故排除B项;《权利法案》提出于1689年,故D项错误。 3.(2017·高考全国卷Ⅱ·T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命题点:文艺复兴的背景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解析:选A。从材料看,教会在扩建教堂时特别强调市民的意志,说明市民得到了重视,这反映了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力量壮大,A项正确。佛罗伦萨的变化不能反映“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项错误。教会重视市民的意志,说明教会力量的削弱,C项错误。材料与新教理论关系不大,D项错误。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文艺复兴的内容)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下列主张与此相似的是( ) A.“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B.“美德即知识” C.“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D.“信仰即可得救” 解析:选A。根据材料“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可知,反对神性,倡导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指代不相信上天、神的安排,故A项正确。 2.(命题点:文艺复兴的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 ) 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解析:选A。材料中“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未涉及基督教会的基本理论和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故A项正确。 3.(命题点:文艺复兴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两者( ) 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 B.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 D.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 解析:选B。哥白尼的革命改变了传统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冲击了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康德宣传人的理性,进一步肯定人的地位和作用,也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 4.(命题点:宗教改革的背景)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二者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B.民族矛盾成为德意志主要矛盾 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D.建立资产阶级廉俭教会的需求 解析:选B。根据材料“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可知,市民阶级与贵族阶级共同反对罗马教廷,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故B项正确。 5.(命题点:宗教改革的影响)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该规定( )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尊重了德意志大小邦国的主权地位,这有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选D项。 6.(命题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特点)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态 解析:选B。材料“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体现从文学艺术和宗教方面,反对天主教会对人性的束缚,故B项正确。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柳州模考)12~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许多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也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 ) A.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继承关系 B.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 C.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 D.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法国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可知,西方的近代文化对中世纪文化的继承,故A项正确。 2.(2020·张家口调研)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对莎士比亚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文化环境相对宽松 B.封建专制根深蒂固 C.君主立宪已经确立 D.人文主义已成潮流 解析:选A。据材料“对莎士比亚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支持莎士比亚剧院”可知,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这也反映出当时英国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故A项正确。 3.(2020·绵阳三模)15~16世纪,佛罗伦萨常常举办庆典活动,先前囿于个人或小圈子的艺术家,开始常常参与庆典的装饰工作,帮助打扮角色,设计服装,准备化妆品和其他装饰用品。很多教会人士和世俗统治者也乐于赞助他们。这表明文艺复兴( ) A.崇尚人文的社会氛围 B.社会等级观念的消失 C.公民参政的热情高涨 D.艺术家政治地位提高 解析:选A。艺术走向世俗,“参与庆典”,美化生活得到教会和贵族支持,说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故选A项。 4.(2020·浙江“七彩阳光”联考)一些风化史研究者惊呼“从风化的视角看,文艺复兴有诸多乱象,礼崩乐坏”。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C.文艺复兴粉碎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D.文艺复兴的成果集中于政治方面 解析:选B。根据材料“礼崩乐坏”可知,相对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而言,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故B项正确;材料“诸多乱象,礼崩乐坏”反映出文艺复兴对教会的冲击,没有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地位,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未否定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成果集中于思想方面,故D项错误。 5.(2020·南京、盐城一模)拉斐尔创作的《圣母的婚礼》,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端庄、文雅。达·芬奇创作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中,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这主要表明当时( ) A.宗教开始成为艺术创作素材 B.新教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 C.美术作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D.艺术创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选C。回归人的自然属性,与材料中“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相符,故选C项;古已有之,并非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将宗教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排除A项;新教的出现晚于文艺复兴时期,排除B项;1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浪漫之风,晚于文艺复兴时期,排除D项。 6.(2020·广东百校联考)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 ) A.否定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 B.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的融会贯通 C.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 D.借人文主义否定了宗教信仰自由 解析:选C。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反对禁欲主义,提倡自由与享受生活,故选C项;文艺复兴主要针对的是封建神学的束缚,未涉及政治制度,排除A项;古希腊是人文主义的源头,题中侧重文艺复兴对于古希腊文化的创新,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发展,并未体现与宗教的融会贯通,排除B项;文艺复兴反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但并未否定宗教信仰,排除D项。 7.(2020·博雅闻道联合质评)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 B.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 C.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 解析:选C。“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是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故C项正确;据“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可得出与宗教改革有关,故A项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只是针对英国,不能说针对整个“西方”,故D项错误。 8.(2020·德州期末)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而不是依靠圣礼、善功和神职人员。这一主张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因为( ) A.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D.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解析:选B。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会的统治,主张人依靠信仰即可得救,说明人的灵魂得救掌握在自己手中,故选B项。 9.(2020·南充三模)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 ) A.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 解析:选B。根据材料“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会众投票选举’产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在于促进资产阶级民族共和政体兴起,故选B项。 10.(2020·北京朝阳区期末) 观察上图辩论场景,可以得出的直接认识是( ) A.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在知识阶层传播 B.德意志建立了脱离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 C.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 D.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民众的质疑 解析:选D。根据材料“马丁·路德和他的支持者站在一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可知,马丁路德开始挑战教皇的权威,故选D项。 11.(2020·常州一模)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印刷术促进新教思想传播 B.印刷革命是宗教改革必要条件 C.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 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应该是指印刷术的革新促进了新教思想的传播,故选A项。 12.(2020·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联考)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财富是上帝私有的,创造财富是在帮上帝管理财产,人承担了管家或者说基金经理的角色。韦伯的观点( ) A.体现了“因信称义”思想 B.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C.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D.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解析:选D。据材料“财富是上帝私有的,创造财富是在帮上帝管理财产,人承担了管家或者说基金经理的角色”可知,追求财富是合法且神圣的,这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0·海门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而加尔文派则宣称: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结合材料一,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谈谈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意义。 答案:(1)基本形式: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或答“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也可)。 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发展;资产阶级的需求;天主教会的压制。 (2)诉求: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 不同之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局限于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广泛的社会层面传播人文主义。 (3)理解:“唯信称义”主张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 政治意义:逐渐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推动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14.(2020·衡阳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琴察圆厅别墅 圆厅别墅(府邸)坐落在意大利维琴察,是由建筑师帕拉弟奥于1566年所设计的。圆厅别墅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转而追求重视现实生活,张扬人性的解放,具有浓厚世俗化气息。圆厅别墅建筑整体体现和谐、稳定、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力学、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别墅外有开放式广场。 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从维琴察圆厅别墅建筑风格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建筑风格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 信息:圆厅别墅扬弃了中世纪时期哥特式建筑的神权主义,追求重视现实生活,张扬人性的解放,具有浓厚世俗化气息。 历史现象:这一信息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 概述和评价: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名义,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但过分地强调自我,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 示例二 信息:力学、数学、透视学等新的科技成果大量运用于建筑之中。 历史现象: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概述和评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开展,16~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近代自然科学又称为近代实验自然科学,以天文学的革命为标志。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和科技成就,如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等。自然科学产生后,被大量应用于生产和生活,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