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合作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 A. 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 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 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 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知识点,旨在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由题干材料“商周时期……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 国(诸侯)— 天下的政治体系”反映的是“王”与卿大夫及各地诸侯之间通过血缘关系即宗法制以维系其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所以商周时期实行贵族政治;“春秋战国时期……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标志着官僚政治的开始,封建统治者强“国家”观念。综上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相悖,排除;封建领主不仅是其土地的所有者,并且享有相应的行政司法权利,而封建地主则只是土地的所有者,或是一个依托土地的经济体,并不享有司法行政权,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体现的只是形式,不是实质,错误。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及其状况 2.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科举制冲击到了贵族特权,而不是完全否定,所以A不正确,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皇权,所以B不正确,科举制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录取,重视的是知识和才能,而不是品德,所以D不正确,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科举制 3.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 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C. 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宗法制衰落于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宗法观念长期存在,排除A;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只是表面现象,排除B;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取代是隋朝,排除D;题干指出东晋南朝之际修撰、收藏家族谱牒成为官民普遍重视的工作,此亦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彼时九品中正制下,以家庭出身、门第选拨官吏,士族享有显著政治特权,修撰谱牒与社会地位的保持和维系直接相关,因此受到广泛重视,故选C。 4.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C是符合题意,正确;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B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5. 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 A. 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 B. 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 C. 调动了雅典公民政治参与热情 D. 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可知这种戏剧公演能够培养公民之间的情感和公民的集体意识,故D正确;戏剧公演是适用于众多雅典的公民,并不体现开放性,故A错误;“人人平等”的原则在雅典是有条件限制的平等,只适用于本城邦的成年男子,不适用于妇女、奴隶、外邦移民,故B错误;材料中并未突出戏剧公演与雅典公民在政治方面的关系,故C错误。 6.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 ) A. 提倡民主排斥专制 B. 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C. 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D. 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可知,古希腊城邦中每个公民要承担一定的政治义务,这体现了民主,保留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是人文精神的体现,B正确;题干未体现出排斥专制,而且A未概括出古希腊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排除;法治在题干中未体现,而且古希腊提倡民主,而非人治,排除C;“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说明古希腊在维护民主制同时会否定部分个人权利,D排除。 7. 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A. 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 B. 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C. 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D. 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答案】D 【解析】 材料“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流通领域中去”反映了商品经济对罗马政治权力的影响,同时,商品经济也有积极影响,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民法和万民法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时间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 A. 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 B. 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 C. 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 兼顾南北方的民意诉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众议院的“热”和参议院的“冷”,可以得出本题考查参议院与众议院权力的相互制衡,C项正确;大州与小州的利益冲突主要在国会代表的比例问题上,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参议院与众议院彼此制约平衡,故B项错误;南北方的争论焦点在于黑奴问题和关税问题,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名师点睛】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和政治体制,最常考查的是三权分立制度: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和高级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 9.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 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 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 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D 【解析】 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专制统治,但并无意发动激进的变革,如改朝换代或建立共和国。而从法理上,在否定了詹姆斯二世晚年所生的儿子的继承权(因为信仰天主教)之后,詹姆斯二世的大女儿玛丽就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因此拥戴二人为王有助于加强所建立的君主制政权的合法性。故选D。其它选项决不是目的。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光荣革命。 10.“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 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B. 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 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 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答案】D 【解析】 本题材料“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反映出作者认识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虽然立宪为虚,但仍有一定的民主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应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11.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重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说明当时政局不够稳定,“戴高乐就任总统后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就等于不再让议会作为国家的重心,这就有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故选A;总统的元首地位在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时就已经确立了,故B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B;题干并没有提到剥夺议会的权力,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C;法国没有实行两党制,是多党制,故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12.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据此可知列宁认为 A 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 B.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D. “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列宁认为: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收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从而引发了二月革命,A项正确;战争是革命的导火索并非根源,B项不对;C、D材料都没有体现。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答案】(1)特点:三省分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作用: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2)民主制度:公民大会、抽签选举,决策方式避免了盲目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抽签选举体现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积极性,保证公平、公正,避免腐败。 (3)区别:材料一所述制度实质是君主专制;雅典属于民主政治。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是指三省体制,其特点: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其作用:①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②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材料三“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以及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回答。 (3)着眼于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本质区别,三省六部制与古代雅典政治制度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是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雅典属于奴隶制民主政治,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2)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解析】 (1)关于英国用和平渐进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过程,首先,根据材料“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和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权利法案》,从立法、税收等方面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议会主权;其次,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方面,削弱国王的行政权;再次,从1832年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关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共和国宪法》方面回答;可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回答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 (3)根据材料“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等方面回答“错位”。关于影响,可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方面回答。 点睛:材料解析题的四步解题方法: 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如抓住本题 “进程”“标志、根源”“错位、影响”等相关设问要求。 第二步,读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等,紧扣设问要求。 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抓住教材中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紧扣设问,逐一分析材料即可解决。 第四步,提炼答案,分点作答,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后得出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