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9.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B.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 “侯伯”,并给了晋 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的任务,从此晋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 “尚方宝剑 ”,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可知这时期周王室衰微,处于春秋争霸混战时期,但“《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说明《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不是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选项错误;晋文公作为诸侯国他的义务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并随从作战拱卫王室,材料无法体现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故C选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D选项说法有误。 2. 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 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C.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 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从吕思勉先生的叙述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都有一种复古的情绪,这是一种社会发展与现实面临问题之间的矛盾,体现出社会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先秦诸子复古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发展;B选项错误,这不是材料体现出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变革的发展潮流。 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 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C. 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D.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答案】C 【解析】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土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由公有演变成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有利于提高土地自由流转率,所以C符合题意;A、C材料没有体现;D说法错误,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形成,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瓦解。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进行思考。 4.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纪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纪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 B. 中国的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C. 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 D. 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 【答案】C 【解析】 中国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农民可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因此C项正确。中国传统农业始终没有摆脱政府的控制和约束,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传统农业重视生产技术的更新和耕作方法的改进,D项错误。 5.“一池三山”园林模式首创于汉朝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呈三角状布局,具有向心的空间感,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以模仿仙境;此后逐渐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这说明"一池三山"园林模式 A. 形成的文化根源是佛教思想 B. 反映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 C. 凸显了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 D. 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具有向心的空间感”可知,“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符合皇家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故D正确;“一池三山”中的三山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并非受佛教思想影响,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排除B;“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排除C。 6.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伦理道德规范”并非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君臣”“社会”关系也并一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故AB项排除;由材料中“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等信息可得出儒家思想是以血缘关系而根植于民众的生活之中,从而是儒学长盛不衰,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了伦理关系规范君臣关系,但无法说明要绝对服从君主的要求,故D项排除。 7.曹操创立屯田制,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到了曹丕时期,“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这种变化说明 A. 屯田制度成功实现转型 B. 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 C. 中央集权得到有效维系 D. 军事职能范围逐渐缩小 【答案】C 【解析】 根据“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表明典农由专管屯田的农官变为地方行政官员,屯田区和郡县一样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屯田制度的转型,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屯田区和郡县一样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排除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 魏晋时期,孝道备受推崇,为亲人的复仇风气很盛,虽然法令禁止,但总体上对这种行为是默许甚至是褒奖的,这种情况在《孝义传》、《孝行传》、《孝友传》等史书中多有记载。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思潮冲击儒家传统信仰 B. 社会动荡,维护家族利益 C. 国家分裂,法律受到破坏 D. 民族内迁,尚武风气盛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魏晋时期政府对“为亲人复仇”的行为默许甚至褒奖,这是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维护家族利益正式儒家思想的体现,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新思潮对儒家信仰的冲击,故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法律受到破坏和尚武风气,故C、D错误。 9.中唐以后,农户归附政府的户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户家庭中人口普遍较多,更多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这表明当时 A. 国家赋税政策发生变化 B. 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缓解 C. 自耕农受到政府的保护 D. 商业发展冲击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农户归附政府的户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知唐朝赋税制度改变,由以人丁为主转变为财产和土地并重,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推动了人口的增加,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土地兼并,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自耕农受到政府保护,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人口的增多,D项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10. 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唐文宗曾说。“去河北贼(指藩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唐代朋党之争 A. 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变动 B. 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 C. 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 D. 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 【答案】A 【解析】 根据“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成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说明庶族地主地位上升,士族地主地位下降,社会阶层发生变动,A正确;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朋党是指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B错误;朋党是不同派别为争权夺利而结成的,与中央与地方斗争、科举制度无关,排除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联系所学隋唐庶族地主地位上升、士族地主地位相对下降的知识分析解答。 11.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始祖”可知唐朝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是为了强化唐朝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是为了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排除A项,故选B项;对世家大族垄断政权造成冲击的是科举制的形成,故排除C 项;唐朝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仅设置了道举,可以说明是为了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推动文化多元发展,故排除D项; 【点睛】抓住本题中的关键句“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始祖”即可知唐代皇帝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12.《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由此可知宋代 A. 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 B. 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C. 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说明宋代南门大街商业经营的类别和种类众多,但是经营都是分类进行,“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体现出品牌的特点,故B正确;宋代打破传统商业模式,故A和C错误;区域经济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 13.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针对朱熹等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提出了“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这反映出 A. 理学有理性空谈倾向 B. 叶适否定了“道义”之学 C. 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D. 理学已经不适应社会现实 【答案】A 【解析】 功利学派是南宋的一哲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陈亮、叶适,主张“道在事物中”“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等哲学观点,其实质是注重“事功”,注重物质利益问题,反对理学的空谈义理,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功利”,并不否定了“道义”之学,排除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4.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C 【解析】 由“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可以看出行省制体现出中央机构的特点;由“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可以看出行省是地方权力机构;综合上述可以看出行省制具有双重性的权力结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行省制体现的是中央集权;B项说法错误,与“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不符;D项说法本身错误。 15.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政府重用儒学家做官,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天人感应等思想,劝勉皇帝施行仁政,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使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故C正确;民本主义思想对皇帝施行仁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制约皇权的作用有限,排除A;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主要对象是政府各级官员,而不针对皇帝,B错误;D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皇权专制属于专制主义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16.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这些规定 A. 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 B. 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 有利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明朝亲王 【答案】A 【解析】 材料“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反映了明朝诸王有权举兵,这给以后诸王对抗中央提供了根据,故A正确;明朝诸王有权举兵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加强,故C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诸王拱卫天子,不是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故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商品市场网络。在这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较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摸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例如,万历元年置青浦县,以唐行镇为县治,乾隆二十五年,移金山县治于朱泾镇。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材料二 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离。……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 ——摘编自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市镇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市镇相较于明清江南市镇有何发展,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特征:数量多,网络化分布;分布疏密适当;是周边村落的商业联系的纽带;经济功能的增强提升其政治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与市场的联系;促进市民文化的发展 (2)发展:向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 原因: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 【解析】 【详解】(1)特征:由材料“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商品市场网络”“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多个市镇”“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概括出其特征;影响:可从江南市镇对经济结构的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反面分析,根据:“市镇升格为县”“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得出: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城市联系紧密;推动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2)发展:与明淸时期相比,近代江南市镇的发展,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分析得出;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从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方面来说明。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司马迁编纂《史记》,到清朝前期编纂《明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的官修正史,其中的列传,是编纂者选取有影响的人物(除帝王之外)所编写的传记,以下是对列传的统计资料。 ①大部分正史中都有循吏(本法循理之吏)传和酷吏(为政严酷之吏)传,涉及350多人,这其中有三分之一担任过有关御史台官或谏官等监察机构的官职,其秩虽卑,其位显赫。 ②大部分正史中都有佞幸(因谄媚而得宠的臣子)传,涉及123人,从宋代欧阳修编纂的《新唐书》到前清编纂《明史》,增设“奸臣传”,收录奸臣(不忠奸诈之臣)共计68人。 ③唐太宗主持编纂的《晋书》开始增设“忠义传”,主要记录了重义轻生、亡躯殉节的25位烈士,之后收录的越来越多,《宋史》竟多达270多人。 ④思想家、文学家在《汉书》中有27人,《后汉书》有64人,《旧唐书》有142人,《宋史》有300多人。 ⑤范蠡等靠工商业致富的经济类人物只在《史记》《汉书》有记录,之后基本上不再见于正史。 ⑥科学家仅有张衡、蔡伦、扁鹊、沈括、郭守敬等少数人,其中蔡伦是列入“宦者列传”,张衡和沈括主要记载其政治命运。 综合上述所有材料,选取2个或2个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古代人才价值取向与古代社会发展特点。 论证:在官修正史列传中,不同类别人物数量差别明显,反映了古代人才价值取向。正史记录了大量循吏、酷吏等官吏,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统治之下,重视监察、吏治等官僚机器的运作,以稳固皇权。自汉代独尊儒术,尤其是在宋明理学的推动之下,以德为先的人才取向非常明显,三纲之首的“君为臣纲”强调人臣对君主的绝对忠诚,因此越来越多的忠义之士被记录,同时还记录不少佞幸、奸臣,以反面事例来对儒家道德、忠君观念进行宣扬。由于科举制和儒学中重人伦轻自然、反对创新的倾向,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记录的思想家文学家很多,但科技和经济类的人才极少。 结论:综上所述,从正史列传中反映的古代人才价值取向,也折射了古代社会的特点。 观点2:古代人才价值的取向影响史书的编撰 观点3: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史书列传的编写 【解析】 【详解】本题结合列传统计资料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人才的选拔、史书的编撰、儒家的思想方面的关系分析,自拟一个主题,例如:古代人才价值取向与古代社会发展特点、古代人才价值的取向影响史书的编撰、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史书列传的编写进行论证,注意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19、20、21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1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意义。 【答案】(1)特点:借鉴前代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儒家化增强;注重司法监督建设;中央对司法活动干预较强。 (2)影响:完善了北魏政权的司法体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了司法不公行为;为后世司法建设提供借鉴。 【解析】 【详解】第(1)问的特点,依据材料“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等信息概括即可。 第(2)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从完善司法体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司法不公行为以及对后世影响等角度分析。 20.[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5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奋,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艾伯特总统、谢德曼总理等人,都以激烈的词句抨击和约。 但是,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战胜国出于私利,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还限其在5天内必须作出答复,否则将诉诸武力。6月,德国政府最终被迫签署和约。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 ——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针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的诉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 【答案】(1)要求参加和会,参与和会的制定;拒绝承认全部战争责任;减轻对德国的处罚;加入国际联盟,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2)举国上下一致反对,复仇情绪蔓延;加深与战胜国的矛盾;为希特勒上台和二战爆发埋下伏笔。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信息“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可以概括得出要求参与和会的制定、加入国际联盟、拒绝承认全部战争责任以及减轻对德国的处罚等。 第(2)问,由材料信息“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可以得出复仇情绪蔓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协定加深了德国与战胜国的矛盾,为德国法西斯上台和二战爆发埋下伏笔等。 【考点定位】20世纪战争与和平•战后对德国的处置•《凡尔赛和约》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概括类试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主流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由多到少的归纳能力,其解题技巧是分层概括、归纳合并,把材料信息逐层提取,最后归纳合并即可。 2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既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 【答案】(1)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 (2)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突破陈见,勇于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沈括的科研方法和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 (1)沈括的科研方法,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予观雁荡诸峰”“以月盈亏可验也”等信息概括得出,包括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等。 (2)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从材料反映的由“予观”到“原其理”,由“粉涂弹丸”到“验月之盈亏”,由“大胆提出”到“满有信心”,可以看出作为一名科学家,沈括所具备的积极探索,勤于思考,注重方法,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