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Word版
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 期末考试高二普通班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何则。”作者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 A.尊儒抑法 B.抑儒尚法 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 2葛兆光教授说:“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力。”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借助于权力”的史实有(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即“三纲五常” D.王阳明提出心学 3.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下列观点与此相悖的是( ) A.“天之立君,本以为民” B.“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C.“君臣友朋,相为表里”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5. 西晋文学家傅成曾经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样描述,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对这一发明理解正确的是( ) A.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B.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 C.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文明对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 D.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许多惨剧 6“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这句话所反映的文学体裁的突出特点是( ) A.句式自由灵活 B.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C.称为“长短句”,可配乐演唱 D.使用章回体裁 7.唐朝时候,中央政府选拔官员的标准之一是:“三曰书,楷法遒美”。按照当时这一规定,下列哪位书法家擅长的书法不属于这一标准( ) A.张旭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欧阳询 8.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 ) 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 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 9.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10.“这个康有为企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从根本上说明了康有为( ) A.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披上儒家思想的外衣 B.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C.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 D.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的阶级局限性 11.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2.“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国社会。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五四运动证明资本主义不可行 C.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 D.当时的北洋政府倡导思想自由 13.《中华文明史》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 ) 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 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 14.毛泽东曾说,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因为“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15.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 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 A.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D.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16.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这说明( ) A.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 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 D.简政放权取得初步成效 17.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 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 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 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18.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指出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 B.促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C.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D.启发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二号” 19.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 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20.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 ) ①“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 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 )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22.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 A.讨论主题不同 B.价值取向不同 C.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23.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 24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意在( )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25.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这充分说明( ) A.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 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 C.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 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 26.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 ) A.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B.践行“因信称义” C.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D.主张政教分离 27.“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这段材料说明启蒙思想家( ) A.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 B.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C.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 D.力图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 28.法国大文豪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的摇篮可以看作是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这是因为伏尔泰( ) A.反对天主教会,倡导三权分立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 C.以他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D.反对罗马教皇,倡导依法治国 29.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0.西方学者认为,在达尔文之前,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者是业余爱好者和神职人员,研究主要局限于物种的划分。达尔文和进化论的贡献,就像牛顿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贡献一样,将有机生命从宗教制度中解放出来。“现在,上帝只是一个旁观者……人类的思想和创造愈发重要了。”据材料判断,达尔文和进化论的贡献是( ) A.否定了教会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 B.促进了物理学和天文学发展 C.打破了教会对生物学研究的垄断 D.确立了理性主义的思想观念 31.“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假说 32.“上帝创世的奇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宗教内部也由此分化为保守的基要派和开明的现代派。”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B.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C.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D.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33.19世纪的一则名人讣告这样评价他的某项成果:“他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的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名人是( ) A.牛顿 B.瓦特 C.西门子 D.爱迪生 34.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一位学者的著作。 A.甲 B.乙 C.丙 D.丁 35.“在这部作品中,贯穿全曲的是贝多芬理想化了的英雄形象,音乐在充满矛盾冲突的发展中体现了这些英雄人物在为自己的革命目标斗争中的豪迈、自信、英勇,他们的牺牲在人们心中所引起的沉痛哀悼,以及他们胜利凯旋时的壮丽情景。”“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36.某大学举办了一次学术报告会,以下是一系列报告的标题:司汤达的文学创作、《人间喜剧》作品赏析、高尔基和他的《母亲》、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魅力等。据此推断,这次学术报告会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异彩纷呈的民族文艺 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 37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38.进入20世纪以后,立体画派一改传统欧美画追求形象、逼真、写实的技法,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20世纪后现实主义画派盛行 B.浪漫主义之风影响绘画艺术 C.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 D.艺术家善于运用“光”和“色” 39.伴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有关人们这一时期精神生活场景的描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 A.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观看西方国家的影视剧 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 C.出生于1953年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是英国披头士乐队的忠实粉丝 D.中国改革开放后,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间风靡一时 40.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 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 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 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 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2道大题,41题20分,42题20分,共40分) 4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胜利道路、革命的两个步骤及革命发展前景的基本主张。(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怎样的贡献?(7分) 4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二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教科书内容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蒙娜丽莎》 《西斯廷圣母》 材料四 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 材料五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据材料一、二,指出智者学派对“人”的认识。(4分) (2)据材料四,指出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2分)据材料五,概括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思想。(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10分) 高二普通班历史期末考试答案 选择题40×1.5=60分 1-5 DBBCA 6-10 BACDB 11-15 ACADA 16-20 CACBA 21-25 CCBCA 26-30 BBCBA 31-35 CCBCB 36-40 BBCAB 41答案: (1)问题: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人民的生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7分) (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步骤: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前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6分) (3)起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贡献:提出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其他言之成理也可)(7分) 42答案: (1)认识:人是社会的人,应遵从法律和社会习俗;所有人都是平等的。(4分)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神权。(2分) 思想:张扬个性、享受生活;宣扬平等人权;强调理性。(4分) (3)第一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特征:强调人的个性价值,自由享乐,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第二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重建,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特征:反对神权和宗教桎梏,崇尚科学,平等自由,关注人的世俗生活。 第三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成熟,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特征:理性、科学;人权、法制;自由平等。(10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