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文卷·2018届福建省漳浦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2016
漳浦三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 高二历史(文科)试卷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习近平主席指出,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并引用古语“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说明,这句古语出自 A.《论语》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2.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是他提出的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崇尚法制学说 D.独尊儒术学说 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提出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王阳明 B.朱熹 C.董仲舒 D.黄宗羲 4.《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 A. 黄宗羲 B.李贽 C.王夫之 D.顾炎武 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B.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6.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汉王朝统治的头两百年也是诗歌、绘画、音乐、哲学、文学和撰史方面的文化大繁荣时期。”下列各项中属于西汉“文化大繁荣”的表现是 A. B. C. D. 7. 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充分表达了作者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思想。该画应属于 A.文人画 B.风俗画 C.宫廷画 D.壁画 8.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9.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 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律令中。”下列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的这一特征的是 A B C D 10.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君主专制 C.暴力革命 D.改良维新 11.“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 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 的“他“最可能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12.“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13.是他发表文章,指出了十月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又是他发表文章,提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也是劳工的胜利;还是他信心十足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是 A.毛泽东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14.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15.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6. 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是 A.国产第一辆汽车下线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7.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18.毛泽东思想是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程而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下列旅游景点能见证毛泽东思想成熟并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革命圣地井冈山 B.陕北延安窑洞 C.遵义会议旧址 D.河北平山西柏坡 19.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1年度的获得者,人们赞誉他的发明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他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农业 B.航天 C.工业 D.信息 20.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回题(共2题,共40分)。 21.(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2分)写出一位与黄宗羲属于同一时期、观点相近的知识分子,并概括其主要思想。(4分) (2) 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魏源认为“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并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2分)这在当时有何重要影响?(2分) (3) 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具体政治主张?(2分)维新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梁启超,发表了什么代表作提倡维新变法?(2分) (4) 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陈独秀掀起的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的最主要的历史影响是什么?(2分) 22、(22分)中国教育的变迁是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缩影和历史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6分) 材料二 宋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宋初最著名的书院,除公认的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之外,还有茅山、石鼓等。这些书院一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多在山林僻静处,后世认为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 ——《中国古代书院》 (2)结合材料二分析宋代书院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条件(6分)。 材料三 1984年,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教育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985年中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要求:有系统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发展教育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4分) 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我国不同时期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2分) 漳浦三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 高二历史(文科)试卷 第Ⅰ卷(共6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回题(共2题,共40分)。 21.(18分)阅读下列材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2分)阅读下列材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