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月考(2)试题 高一历史 分数: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审题人: 一.选择题(共70分,1-30题每题1分,31-50题每题2分) 1.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2.在雅典公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中,市政广场周围会聚了议事大厅、公民法庭、公民大会广场等众多 市政建筑,从而成为雅典公民政治生活的核心区域。这有利于 A.宣扬法律至上的理念 B.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 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D.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3.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 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 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英德两国世代友好 D.罗马外贸的兴盛 4.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 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 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5.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 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 6.在英国伟大的科学倡导者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年)的著作中,有许多地方是借用远航探 险作比喻。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中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岩(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这说明,哥伦布等航海家对西方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激发了西方人科学探索的热情 B.激发了西方人的冒险精神 C.促进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D.促进西方人求新知于世界 7.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从欧洲国家进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或原产国船只载运;从亚 洲、非洲或美洲进口的物品,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有关的殖民地船只运送到英国。爱尔兰或英国的殖民地出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运送。”这一法案 A.旨在争夺海上霸权 B.顺应了工业革命需求 C.利于自由贸易发展 D.推动了各地区间联系 8.俗语即方言。但丁认为拉丁语是人工的,而俗语是自然的,俗语要比拉丁语高贵。但是,但丁认 可的“光辉的俗语”必须是中枢的、宫廷的,而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材料说明 A.俗语成为思想解放重要依托 B.人文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C.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 D.文艺复兴带有阶级局限 9.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文化共同体长期存在,民众大多认同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但到1599年, 英国埃塞克斯的大巴德菲尔德,大约200名教徒中,只有不到20人去天主教堂做礼拜。1617年, 新温莎森林的居民去十次啤酒馆才有可能去一次天主教堂。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英国宗教改革影响了信徒的宗教观念 B.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开始打压教会势力 C.科学革命使民众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 D.人文主义者要求改革教会的强烈愿望 10.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12世纪。纺织业作为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集中领域, 出现了很多发明专利和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纺织设备。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1700~1800年纺织业发明数量 A.自然科学理论促进了纺织业的发明和革新 B.18世纪英国是唯一确立了专利制度的国家 C.专利制度保障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专利制度建立是英国国力强盛的根本原因 11.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时有过这样一段概述:这条脉络是这样下来的:“大 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条线代表了也反映了人类前进的方向。这条线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 A.对专制王权的制约 B.对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 C.对天赋权利的实践 D.对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 12.英国的选民从1688年占人口总数的2%扩大到1868年的40%;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又 由上院(贵族院)转移到下院(平民院),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英国 A.民主宪政日趋完善 B.社会结构日趋稳定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民众民主意识提高 13.阅读下图,分析造成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影响 B.商业革命的影响 C.大工厂制的确立 D.工业革命的推动 14.下表为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的情况: 时间 工人组织 概况 1851 英国“机械工人混合工会” 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1860 英国“工会委员会” 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1863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1863 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 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1864 各国“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 据此可知 A.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 B.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 C.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D.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 15.《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 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下列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最正确的是 A.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是政治行为的根源 B.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C.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D.不同的政治理想决定世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16.2017年3月2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其中下图这 件绘制于20世纪早期的展品。瓷盘中央是一座冒着白烟的红色工厂,周围放射出的光芒驱散了过去专制社会的黑暗。一名男性(工人)从左侧走进,他手里举着的锤子,脚边有一个齿轮。他马上就要踏上一片在石间散落着单词KAPITAL(资本)的地方。这件展品宣传的是 A.英国革命 B.明治维新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 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18.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 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 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9.“在1921年这一整年中间……不合作运动已经认真开始了,运动的号召达到了偏僻的乡村…… 国大党的工作人员无论到哪里,总是强调非暴力主义的新主张……农村中的骚动很激烈,产生农民暴动……(农民)准备铤而走险。”这表明当时 A.甘地实践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民族解放运动有脱离组织者本意的趋势 C.“食盐进军”引发民众反殖情绪的高涨 D.农民成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阶级 20.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 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1.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非洲涌现出一批本土史学家,他们要求清除史学研究领域的殖民主义 影响,建立民族主义历史学派,如伊巴丹学派和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等,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历史著作。这反映出 A.非洲历史悠久,文明绵延不断 B.民主思想传入,融合非洲传统 C.独立国家兴起,重构民族历史 D.殖民统治崩溃,冷战格局形成 22.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 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B.改变苏俄资产阶级构成 C.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23.1930年代,美国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成立。至40年代,两大公司创作了许多有着超级能 力的英雄,如超人、美国队长等,他们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人们带来希望,深受美国及世界民众喜爱。这一现象 A.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流行 B.反映了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 C.表明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 24.1952年,好莱坞和FBI联合拍摄的电影《灯塔疑云》公映,影片讲述了美国士兵经历激烈战斗 最终赶走入侵的苏联特工成功解救人质的故事。时任总统称赞说这是每个美国人都应看的影片,号召美国人观看这部电影。这反映了 A.美苏争霸态势的不断加剧 B.冷战对峙的国际政治环境 C.美国主导世界的政治意图 D.美国倡导国际联合反恐 25.对于朝鲜战争的报道,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据此推知,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美苏媒体的对立 B.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斗争 C.缓和与动荡并存 D.“热战”是主要的对抗形式 26.1951年,法国、西德等6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欧洲联合从项目单一的煤钢联营日益发展 成集政治、经济和安全为一体的“多元化联盟”。这一变化 A.根除了法德战争的隐患 B.促成了欧洲内部的团结 C.加速了国际旧秩序瓦解 D.适应了对外竞争的需要 27.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 高新技术产业喻起,里根政府对日采取了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种经济手段。这些措施 A.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B.阻断了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C.体现区域经济集团矛盾冲突 D.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28.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 “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29.世界银行2011年5月1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 国和俄罗斯将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多币种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这表明 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建立 B.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C.美国已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D.发达经济体难以主导经济全球化 30.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 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 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下列情况,与沃勒斯坦的话相近的是 A.警告各国不要挑战美国的地位 B.民族主义膨胀加剧了世界动荡 C.和平崛起是实现强国的最佳途径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必然失败 注意:以下题2分 31.马克思、恩格斯谈及罗马法时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商业方面引起进一步的结果,因为他们的整个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当工业和商业——起初在意大利,随后在其他国家——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又立即得到恢复并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君主们开始照顾它的利益,以便借助资产阶级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法便在所有国家中……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其所阐述的是 ①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 ②罗马法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则不够完善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使罗马法私法精神得到激发 ④罗马法积累了一整套灵活务实的治国经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 A.采集渔猎 B.农耕生活 C.青铜冶炼 D.铁器牛耕 33.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图6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35.中世纪晚期到18世纪之间,欧洲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下降的。如用谷物衡量德意志工人的工资购买力,在1500年到1650年间下降了大约50%。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受到“商业革命”的影响 C.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D.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 36.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37.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38.19世纪末德国现代高速发展的关键得益于 A.国家的统一 B.殖民地的拓展 C.内政的改革 D.移民的刺激 39.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40.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A.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B.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C.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41.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42.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43.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44.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当局大肆宣称: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德国人则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凡尔赛当局的用意是 A.挑起巴黎公社的内部矛盾 B.破坏法国的工农联盟 C.防止普鲁士军队支持公社 D.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 45.1837年,英国出现了一份要求进行议会改革的文件——《人民宪章》,主张实行男子普选权,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此诉求的群体是 A.工业资产阶级 B.农民 C.工业无产阶级 D.贵族 46.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47.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48.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49.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50.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二、材料题(其中51题10分,52题20分,共30分) 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10分)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进入所谓的“罗马和平”时期。此时期内,社会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的恢复,文化技术的传播和交流,以及行省和城市地位的改善,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帝国的统一使各地交往畅通无阻,商业活动活跃起来。行省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交换。交换的商品除奢侈品以外,还有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原料和产品,这使得帝国内部的区域性贸易和对外贸易空前兴旺发达。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成为内外贸易的动脉,商队往来,络绎不绝。 在西部,罗马和高卢商人沿莱茵河、多瑙河到达北海和波罗的海,同不列颠和斯堪的纳维亚等地进行贸易。东部的希腊和埃及商人则驶出红海,经阿拉伯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贸易,以金银换取东方香料、宝石、精致的工艺品和纺织品。在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人便开始利用季风,远航印度。据斯特拉波记载,每年有百艘商船往返于埃及和印度之间。 当时中国出产的丝绸在罗马享有盛誉,被视为珍宝。罗马人称中国为“塞里斯”,意即丝绸之国。中国丝绸经著名的丝绸之路运往欧洲,但当时由于安息居于丝绸之路的要冲,垄断贸易,遂使罗马商人通过海路换取丝绸。据《后汉书》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国与罗马直接交往的历史记录。自此,中西海道友好往来日益频繁,这条航路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唐河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商业发展的表现与原因。(10分) 材料二 德意志的政治民族主义是在拿破仑战争的“启蒙”下形成和出现的。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的资本主义变革,在不同程度上触及或变革了旧的生产方式,农业立法、工业立法、商业立法和税收法等导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因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和战后的复辟环境而逆转。在拿破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的德意志民族工商业资产阶级,从20年代起就大力推动德意志现代工业的发展。从英国大量输入机器,开始发展机器制造业,广泛应用蒸汽机,并出现作为资本积累的储蓄银行和股份公司。德意志工业革命走上了不可逆转的道路。19世纪40年代起,莱茵资产阶级成自由派成为“统一和自由”运动的主力和领头羊。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背景。(8分) 材料三 美国霸权已经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其他霸权国。差别就在于美国不仅积累起了庞大的物质力量,保持着强大的硬权力资源,而且还借助其特殊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庞大的传媒体系和信息革命的有力推动,构造起强有力的精神或文化力量,开拓出丰富的软权力资源,从而使美国霸权不仅具有强大的物质上的威慑力量,而且还具有无所不在的精神上的穿透力。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美国既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最后一个霸权国,同时也是信息革命时代的第一个霸权国。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3)根据材料,概括美国霸权的特点。(2分) . 高一历史月考(2)答案 1-5 DCBCD 6-10AADAC 11-15CCDBC 16-20DCBBA 21-25CABBB 26-30DAABC 31-40 BBCAD/ACADD 41-50AABDC/BBBCA 51题10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10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西方来华人员的宣传,扩大了西方人对茶叶的需求; 巨大贸易利润的刺激,推动了茶叶贸易的发展。(6分) 影响:茶叶的输入,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 推动了“中国热”,传播了中华文化; 茶叶贸易的利润,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6分) 52题20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商业发展的表现与原因。10分 表现:帝国境内各地间的经济贸易,交换了大量农产品和高级消费品; 对外贸易发达,通过航海到达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进行贸易,贸易范围广。 绕过安息对商路的控制,直接与中国进行交往。 原因:帝国统一和境内社会安定,各地经济发展; 民众对生活用品和奢侈品的需求; 商人追逐利润和冒险精神; 罗马法对境内商人权益的保护。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背景。8分 民族意识兴起和发展; 工业革命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国家统一。 普鲁士王朝实力最强大,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希望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3)根据材料,概括美国霸权的特点。2分 特点: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强大的基础上,依靠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精神文化等软实力维护其霸权地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