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6页,33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每小题2分,共60分)‎ ‎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C. 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D. 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围绕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优劣问题展开了争论,为此柳 宗元在他的《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后来毛泽东同志在《七律读〈封建论〉》中写道:“……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表明他的观点 A. 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B. 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C. 儒家远比法家高明 D. 法家才是思想正统 ‎3.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 中央设立“三公” D. 确立三省六部制 ‎4.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且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 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 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 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 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5.‎ 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 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 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6.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 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 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C. 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D. 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7.德国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此处“最为持久的征服”主要指 A. 万民法内容 B. 成文法 C. 民主选举制 D. 自然法思想 ‎8.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对“共和”的认同远甚于“民主”,因为“民主”常常等同于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也相信国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他们当时选择了 A. 联邦制 B. 政党制 C. 代议制 D. 普选制 ‎9.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 促进了民主精神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 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D. 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10.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不正确的是 ‎①图1反映了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②图2体现了汉代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③图3反映了唐代制瓷业的成就 ‎④图4体现了北宋河南钧窑的制瓷技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1844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由两广总督兼任。1866年清政府将原来的五口通商大臣改为“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大臣”1868年改为南洋通商大臣,驻地移至南京,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这种变化反映出 A. 政府重视东南赋税收入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 清朝中央外交机构近代化 D. 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12.民国时期《大公报》曾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西方法律逐渐影响中国 B. 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 大公报注重提供法律帮助 D. 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13.有学者认为,英国是第一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紧随其后,欧洲大陆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工业文明的第一轮扩张,其对象是与英国有着相同或者相近文化传统的欧洲大陆、北美国家。这说明 A. 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 B. 文化传统己成为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C. 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 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4.丘吉尔在二战后极力鼓吹欧洲联合,但在表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时却用“with”一词而不用“of”一词。这表明丘吉尔 A. 试图建立英国主导的欧洲联合 B. 奉行英国传统的外交思想 C. 正视英国战后国际地位的下降 D. 积极推动欧洲联合的进程 ‎15.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体现了 A. 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 B. 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的精神 C. 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 D.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16.《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 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 B. 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C. 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 D. 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18.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 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19.《朱子大全》中写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表明朱熹 A.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B. 提倡格物致知之法 C. 重视社会伦理和修身 D. 强调教育循序渐进 ‎2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21.‎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 理念是万物本源 ‎22.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 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B. 赎罪券和《圣经》‎ C. 教会专制和封建统治 D. 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23.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 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 B.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 C. 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 D. 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24.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25.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材料主要说明伏尔泰 A.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26.“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己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由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教会垄断教义解释 B.打出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提倡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27.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贏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 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 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 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 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2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说:“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在认清楚“这件事”的基础上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 ‎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29.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30.毛泽东在《两个中国之命运》报告中号召全党:“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只要我们一致努力,我们的任务是必能完成的。”其相关背景是 A.全面抗战开始 B.抗战即将取得胜利 C.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2分)‎ ‎31.雅典的奥运会和民主制是象征希腊文明的名片。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功的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奥林匹克宪章》‎ 材料二丹尼斯﹒舍曼曾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奥林匹亚遗址的所在地和功能。列举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所蕴含的精神内涵。(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希腊是这样一个“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的民族?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的你的理由。(7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与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二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年份 国内工商业、交 通业及其他 钱庄 外国洋行 外国在华银行 合计 ‎1897年底 ‎70‎ ‎14‎ ‎12‎ ‎4‎ ‎100‎ ‎1898年底 ‎51‎ ‎11‎ ‎38‎ ‎0‎ ‎100‎ ‎1899年底 ‎85‎ ‎0‎ ‎15‎ ‎0‎ ‎100‎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 ‎(1)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与个人因素。(不得照抄原材料)(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通商银行的特点并作出简要评价。(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很少有领导人会像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那样看上去不适宜承担革命领导的任务,因为他的运动是在没有党派和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他的力量来自于他几乎不了解的一种集体的追随力量。然而,也很少有领导者能像他这样戏剧性地唤起人们的意识,或者像他这样对其所在时代的政治和宗教态度产生如此震撼性的影响。‎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述“公开书”为什么销量这么大?(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他的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集体的追随力量”还有哪些?并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其对西欧所产生的“震撼性的影响”。(8分)‎ 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DAB 6—10 BDCAA 11—15 BDAAD 16—20 DADCB 21—25 CABAD 26—30 DCAAB 二、非选择题 ‎31.(1)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西北部;古代希腊的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精神内涵: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和平友谊、公平竞争、奋发上进、崇拜英雄(5分)‎ ‎(2)成功的理由:雅典的民主制使国家的政治、经济获得空前的繁荣;开西方民主制度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4分)‎ 失败的理由:雅典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缺陷;雅典民主制在伯里克利以后盛极而衰,政治开始动荡;成为野心家争权夺利的工具。(3分)‎ ‎32.(1)理由:有利于国家、民间投资需求;优于传统金融机构;西方国家在中国设立银行,攫取利润;有利于国家近代化建设和工商业发展;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金融领域的控制。(4分)‎ 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经济入侵,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被动近代化历程。(2分)‎ 个人因素: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创办实业,对金融领域感受较深。(2分)‎ ‎(2)特点:实行股份制;带有封建买办色彩;实行西方银行管理制度;洋人掌握经营实权,具有半殖民地烙印。(4分)‎ 评价:促进金融领域近代化;偏重工商业、交通领域的投资,推动国家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用人体制具有落后性;对西方国家具有依赖性。(4分)‎ ‎33.(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2分)‎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2分)‎ ‎(2)背景:天主教会腐败;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教会束缚思想;人文主义传播。(3分)‎ 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加尔文等教会人士。(2分)‎ 影响:否定罗马教皇权威,解放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