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8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学科:(文) 历史 测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分 命题人:马和林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道题2分,共40分) 1.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2. 1861年,一位俄国人说:“皇上已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和需要的……”以下观点最能充分佐证该说法的是(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的 B.农民仍然很穷困 C.农民必须高价赎买份地 D.农奴脱离村社管理 3.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4.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5.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俄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 A.农奴制经过调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 C.俄国的对外扩张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D.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6. 列宁评论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防止不了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防止不了”1905年革命的原因是( ) A.1905年革命借助了1861年解放后的农奴的力量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7. 1871年,日本刊物《全译中学西校改定普学规则》中写道:“且初学者未通其语言,未习其文学,故宜先就汉人所译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这说明日本 ( ) A.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 B.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 C.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 D.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 8.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 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 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 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 10. 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1.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12. 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 13.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历史根源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洋务运动的刺激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14. 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的要求,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 ) 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 15.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B.清政府放松限制,允许民间办厂 C.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D.“实业救国”呼声的出现 16.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 ) A.清政府向西方国家“门户开放” 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 C.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 17. 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文 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18.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的实质是( ) A.托古改制容易让人接受,不担风险B.主张托古改制,反对布衣改制 C.认为改革是惊人的大事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9.《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0.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1题15分;22题15分;23题15分;24题15分;共计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惟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7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 天皇制——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政体来体现。日本自古至今,其国体经历了奴隶主政权、封建领主政权和资产阶级政权的阶段,但其政体表现形式——天皇制却延续未变,天皇制因此成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日本天皇制经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及现代天皇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并据此指出该宪法的局限性。(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治的最大特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近代天皇制的形成原因。(5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甲午战争后,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第四款规定:“中国约将库平银贰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同时还约定,这笔两亿两的赔款必须在3年内分8次付清,否则,未付清的款目要另外支付5%的年息。1897年清政府筹办第三次借款时,英国和沙俄为独占贷款权争执不下,形成僵局。清政府双方都不敢得罪,决定停借外款,靠发行内债来解决。此项借款关乎国家的自立自强,所以黄思永请将借款“股票”命名为“自强股票”。后来,在制定章程之时,侍郎张荫桓将之改名为“昭信股票”,意即“就认股数目以昭信守”,显示政府信用。 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决定用举借内债的办法筹款,于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白银一亿两,年息五厘,承诺20年内归还。 (1)据材料指出,清政府发行“昭信股票”的主要历史背景(7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往的古代王朝相比,清政府这一次“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有何不同?如何评价?(8分) 24.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二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持怎样的看法。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改革“节奏”?(7分) (2)你认为材料三中对于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D B C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C B C B D C C 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21.答案:答案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2、(1)内容:天皇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总揽一切大权。局限性:《日本帝国宪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2)天皇制始终延续未变。 (3)形成原因:由日本特殊的国体决定。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日本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日本民主政治不发达;日本效仿了德国近代的政治体制。 23、【答案】(1)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资本输出的争斗日趋激烈;内外交困,财政危机。 (2)不同:以往的古代王朝主要是增加赋税,而这次的清政府则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制度,在中国试行公债制度,企图用这种措施解决面临的严重财政危机。 评价:“昭信股票”的发行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由于发行市场、体制缺陷、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次公债的发行并不十分成功。尽管如此,由于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财政观念和财政制度,对中国的封建财政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 24.【答案】 (1)看法:节奏很快。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愿望,另一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改革失败埋下隐患。 (2)正确。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