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网上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网上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铜仁一中高二年级防疫期间“停课不停学”网上第一次周考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2020年3月8日10:30—12:00)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解答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士得到统治者的器重            D.兼并争霸战争盛行 ‎2.先秦某一思想家认为:“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该思想家(  )‎ A.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B.帮助秦始皇统一全国 C.超越功利而追求精神自由          D.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3.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这种“礼制”(  )‎ A.重视用“德”来维系政治统治        B.开始确立了儒家天命思想学说 C.用“天命”来凸显皇权的神秘性       D.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4.程颢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官后曾作《秋日偶成》一诗,其中写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被后人评价为“言穷理精深”。此诗作的特点是( )‎ A.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不满          B.在向外界探索中明白事物的道理 C.表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5.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的思想(  )‎ A. 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B.得到当时一些开明人士支持 C.否定了“存天理,去人欲”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此“妖术”( )‎ A.在唐朝初年的中国已有应用          B.推动欧洲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C.为地理大发现提供技术支持          D.经海路外传至阿拉伯及欧洲 ‎7.后人用“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来形容某一书法作品。该作品最有可能的是(  )‎ A.李斯的《泰山封山刻石》           B.王羲之的《丧乱帖》‎ C.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D.怀素的《自叙帖》‎ ‎8.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輶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意义在于(  )‎ A. 使中国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学习西方 B.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河 C.促使清政府建立近代化海军巩固边防 D.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9.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撰写的《劝学篇》,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 )‎ A.救国的思想观念新旧交杂 B.国人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C.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并存           D.维新思想未被人们所认可 ‎10.西方媒体曾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这一事件( )‎ A.动摇了封建专制的统治根基          B.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要求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11.“‎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惊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遭到清政府的强烈反对            B.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C.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D.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 ‎12.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主办或控制的报刊上,唯物辩证法、社会形态的演进及社会主义的趋势等常常被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这些本来属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主张时隐时现。这反映了( )‎ A.马克思学说传播的深入            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             D.国民党思想控制的松弛 ‎13.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 A.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C. 主张推翻清政府封建帝制统治        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4.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两个革命阶段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其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由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结论出自(  )‎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5.1991年的中国,多利用一点外资,就会被说成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要划出一块地方给外商承包开发,就会被说成是卖国行为;要是多发展一些私营企业、个体户,就会被说成会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深入改革开放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C.出现利用外资、承包土地给外商的热潮 D.深入改革开放的进程由于阻碍被迫中断 ‎16.普罗塔格拉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凭借人类的习惯或律法创建的,而非通过自然。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传统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           B.民主思想受到遏制 ‎ C.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D.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 ‎17.苏格拉底在狱中说道,“‎ 死是他生存的目标。别人不大可能意识到,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 )‎ A.捍卫思想的自由    B.知识即美德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认识你自己 ‎ ‎18.在柏拉图眼里,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喜剧(即希腊文艺遗产)都是不好的,这是因为文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反而逢迎人的情欲,摧残人的理性,伤风败俗。这反映了古希腊(  )‎ A.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         B.社会世风日下且人情淡薄 C.道德教化问题受到了一定关注         D.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 ‎19.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  )‎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拉斐尔创作的《圣母的婚礼》,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端庄、文雅。达·芬奇创作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中,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这主要表明当时 ( )‎ 拉斐尔《圣母的婚礼》                    达·芬奇《圣母、圣婴与圣安妮》 ‎ A.浪漫主义绘画风格开始出现          B.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C.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得到提升           D.人文主义精神融入美术作品中 ‎21.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 A.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B.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C.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             D.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 ‎22.伏尔泰说:“中国的皇帝、蒙古的大汗、土耳其的苏丹都不能对地位最低微的人说‘我禁止你消化、上厕所和思维’。”伏尔泰意在强调( )‎ A.君主专制破坏平等关系             B.平等是天赋的自然权利 C.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D.法律面前人人都应平等 ‎23.以下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 项目 ‎ 时间 ‎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 ‎ 法国妇女的识字率(%) ‎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 ‎ 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 ‎17世纪中叶 ‎ ‎29 ‎ ‎14 ‎ 约1000 ‎ ‎1~20 ‎ ‎18世纪中叶 ‎ ‎47 ‎ ‎27 ‎ 约4000 ‎ ‎20~100 ‎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欧洲的文化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B.启蒙运动推动法国妇女地位极大提升 C.活字印刷术传入促进欧洲出版业的发展      D.文化教育与启蒙运动相互推动进步 ‎24.科学家在评价某物理学理论时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C.拓宽了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角度 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 ‎25.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与创作风格不相同的是(  ) ‎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安娜·卡列尼娜》‎ C.《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D.《西风颂》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 ‎26.(2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董仲舒以《春秋》经的权威,高度肯定了“大一统”,这符合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孔子的“吾从周”仍是肯定了周朝的封建制,而董仲舒的“大一统”则已是对“汉承秦制”的郡县制的肯定。‎ ‎ ——摘编自李存山《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损益》‎ 材料三 这第二种人对于本志的主张,是根本上立在反对的地位了。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文学。又要拥护那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于是,一些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6分)并指出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何特色?(4分) ‎ ‎(2)根据材料三、四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为何不同?(13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 中国的明代时期是整个地球上“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关键时期,明朝时期,中国社会以枳极的姿态应对“东西方的碰撞交流”。商人们突破政府的限制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向海外延伸进展。不仅局限于商人层面,国内的文化知识界也同样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出现了以李贽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提倡人的个性,肯定人们的物质欲望,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漱烈交动中的下层平民的要求,特别是反映了那些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城市市民的要求,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万历后期至明末,中国学者和欧洲耶稣会士合作,编译了一批介绍西方科技的著作。‎ ‎——摘编自陈支平《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朝时期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文化的碰撞所做出的反应及影响”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12分)‎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 ‎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商鞅治国方略的特点,并指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7分)‎ ‎(2)材料二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我们该如何评价?(8分)‎ 铜仁一中高二年级防疫期间“停课不停学”网上第一次周考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A B C B C B A D C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D C D D A B D C B 以下是选择题答案详解:‎ ‎1.A 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争霸战争盛行,各国统治者为了在战争中获胜,纷纷重用有才学的“士”,“士”阶层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于是社会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系列的情况实质上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因此才出现这一系列的变化,B、C、D项都属于材料所展示的表象,故不能选,而A选项正是这一系列表象背后的实质,故A项正确。‎ ‎2.D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意思是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报我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体现出墨家代表墨子的兼爱思想。A项是儒家的思想主张,因此A项错误。B项是法家代表,故B项错误。C项是道家的思想主张,因此C项错误。“兼爱”的思想主张正是体现了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D项正确。‎ ‎3.A 题干表明从“天命有德”到“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变化,强调“德”在统治当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天命”,故A项正确;儒家的天命思想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已经提出,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德”,而非“天命”,故C项错误;为专制集权提供理论基础的是法家思想,故D项错误。‎ ‎4.B ‎ 该诗作表达的是作者对天地间万物的道理的思索,并未看出有对自身遭遇的不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万物静观”、“与人同”、“道通天地”等,反映了宋代理学“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表达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C项错误;该诗每句字数相当,规整严谨,故D项错误。‎ ‎5.C 动摇清政府统治根基的主要是新文化运动,故A 项错误;材料中材料中并未提及王艮的思想受到哪些人的支持,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挑战,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王艮思想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促进,故D项错误。‎ ‎6.B 根据材料“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该“怪物”为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唐末宋初开始应用于战争,故A项错误;火药传入欧洲,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级创造了条件,推动欧洲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故B项正确;为地理大发现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是指南针,故C项错误;火药通过陆上传播到阿拉伯,故D项错误。‎ ‎7.C 根据“法度森严”、“结构布置精严”、“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等信息可知该作品的字体为楷书。《泰山封山刻石》书法严谨雄浑,平稳端宁;字体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润健力,亦圆亦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乃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丧乱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时行时草,属于行草体,故B项错误;此碑字体整密匀稳、法度严谨,笔法方折丰劲,秀丽多姿,属于楷体作品,故C项正确。怀素的《自叙帖》如行云流水,活泼飞动,笔下生风,“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属于草书,故D项错误。‎ ‎8.B 近代前期,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尤其是统治者依然是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并没有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故A项错误;该书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其意义在于引导国人瞩目世界,对思想起到了启迪作用,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故B项正确;清政府建立近代化海军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故C项错误;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 ‎9.A 从材料“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可知这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而戊戌变法期间宣传维新思想,这两种新旧思想目的都是为了救国,故A项正确;中国国民意识普遍觉醒主要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故B项错误;早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洋务运动就宣告破产,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人们是怎么看待维新思想的,故D项错误。‎ ‎10.D 由材料“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 ‎,可以推断材料中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联系“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及史实可知该事件为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 ‎11.C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清政府于1912年就已经灭亡,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是表达并没有多少人支持,并不是所有的群众都反对,故B项错误;“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表明表明新文化运动没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新文化运动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与材料的内容强调新文化运动缺乏社会基础不符,故D项错误。‎ ‎12.A 通过题干可知,共产党人的理论在国民党报刊出现说明马克思学说传播广泛,影响深入,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任何内容,即题干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B项错误;报刊上理论的出现与否不是国共两党关系是否缓和的标志,故C项错误;过题干可知,共产党人的理论在国民党的报刊上是“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时隐时现”,并不是经常性的正常出现,这恰好反映了国民党的思想控制并不松弛,故D项错误。‎ ‎13.B “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体现追求民族解放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的内容并没有提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故A项错误;推翻清政府统治主要是旧三民主义的内容,而且材料也并没有提到反清政府,故C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民权主义的内容,故D项错误。‎ ‎14.C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的是在中国农村进行革命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井冈山的斗争》强调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的两个革命阶段”可知毛泽东论述中国的革命要分两步走,这一革命理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进行论述的,故C项正确;《论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中国国家学说,主要围绕建国的问题,故D项错误。‎ ‎15.B 据材料“多利用一点外资,就会被说成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要划出一块地方给外商承包开发,就会被说成是卖国行为……”‎ 说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认为引进外资、发展私营企业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说明深入改革开放额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故B项正确;我国利用外资是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故A项错误;材料“多利用一点外资,就会被说成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说明会影响利用外资、承包土地给外商,排除C项;这一时期我国深入改革开放进程是受到一定的阻碍,可是并没有被迫中断,D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 ‎16.A 普罗泰格拉是人文主义的领军人物,其人文主义思想提出后“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显示了人文主义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故A项正确;普罗泰格拉时期,民主政治处于顶峰,故B项错误;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而忽视道德,且当时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故C项错误;自然法蕴含着自由、平等、公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题干无体现,故D项错误。‎ ‎17.D 据材料“死是他生存的目标,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人对于自己的认识,而未涉及到思想自由,故A项错误;依所学,知识与美德,强调知识是获得美德的手段,故B项错误;依所学,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故C项错误;据材料“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借助对死亡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对于人自己的认识,故D项正确。‎ ‎18.C 柏拉图个人观点不能说明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故A项错误;柏拉图的观点是对古希腊社会重感性的社会的反思,故B项错误;柏拉图认识到真理和理性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人文精神起源阶段如智者运动很注重感性,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故D项错误。‎ ‎19.D 人文精神的萌发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推动民主政治的建设,故C项错误;由材料“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可知经济的发展推动人思想的解放,使得城市建设凸显人的价值和作用,故D项正确。‎ ‎20.D l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浪漫之风,晚于材料中“拉斐尔”的文艺复兴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两人的绘画都是以宗教作为题材,但并不能看出宗教的影响无处不在,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两幅绘画主要凸显的是人的自然本性,人性的高尚与尊严主要是文艺复兴运动高潮时期出现,如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故C项错误;两幅作品把圣母描绘得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具有人文主义特征,故D项正确。‎ ‎21.A 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 ‎,而不需要教会的引导,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故A项正确;威克里夫等人强调人们要阅读圣经,没有改变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威克里夫等人使人们的人文主义意识觉醒,启蒙运动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故C项错误;威克里夫等人强调人们要阅读圣经,不反对人们的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 ‎22.B 材料主要述及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没有说明是由于君主专制导致了人类的不平等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消化、上厕所和思维”,说明人人都有平等的生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权利,这在本质上说明平等是一种人的天赋的自然权利,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象,故D项错误。‎ ‎23.D 材料展示的是17—18世纪欧洲文化发展水平,并未提及和世界的对比,因此A项错误;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妇女的识字率有所提升,但并能因此就断定妇女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欧洲出版业的发展是由活字印刷术的传入带来的,因此C项错误;从表格可以看出,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有阅读能力的人的比例和法国妇女的识字率都有极大的提升,年均出版新书和普通人的藏书量大量增加,由此可知文化教育与启蒙运动相互推动对方的发展,故选D项。‎ ‎24.C 材料“二十世纪……建立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描述的是量子理论。推翻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是伽利略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故A项错误;奠定近代物理学基础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故B项错误;量子理论从微观世界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的方式和角度,故C项正确;揭示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D项错误。‎ ‎25.B 材料“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示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描述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A、C、D项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B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B项。‎ 二、材料题(三道大题,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共50分)‎ ‎26、(23分)‎ ‎(1)思想主张: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任答3点,每点2分)‎ 特色: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等学说,是一种新儒学思想体系。(4分) ‎ ‎(2)‎ 原因: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思想体系还不成熟,借助传统文化便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6分)‎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辛亥革命进一步传播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加强专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先进知识分子奋起反击。(7分)‎ 27、 ‎(12分)‎ 示例:(反应)封建统治阶级仍然坚持“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积极编译介绍西方科技;商人突破传统和朝贡贸易的限制,积极拓展海外贸易;以李贽为代表进步思想家,强调人的欲望,提倡个性,反映了下层平民的要求。(8分)‎ ‎(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了解;有利于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任意两点2分)但由于统治阶级“闭关锁国”和自然经济的顽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限。(2分)‎ 28、 ‎(15分)‎ ‎(1)特点:商鞅主张厉行法治,严刑峻法。(2分)‎ 原因:战国时期属于社会大变革时代,商鞅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严刑峻法打击奴隶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5分)‎ (2) 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3分)‎ 评价: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它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5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