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新高考二轮复习通史版第7讲 现代中国的民族复兴与特色道路的发展(1978年至今)学案
第7讲 现代中国的民族复兴与特色道路的发展(1978年至今) 【时空定位】 【线索提炼】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方针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到城市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想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阶段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展开(1978—1992年) 一、政治 1.民主法制走向健全 (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民主制度的完善 ①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②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2)1979年,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实行三通。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会谈,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经过两年谈判,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4)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5)1990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次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3)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二、经济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人民政府。 ③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①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对外开放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在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5)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三、思想文化 1.1978年,《光明日报》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 2.邓小平理论 (1)1978年,邓小平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上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 3.科学技术:1983年,研制出“银河Ⅰ号”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1986年,“863计划”与“星火计划”制订。 4.文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央明确规定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戏剧、电影。 5.教育 (1)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2)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 (3)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4)制定《义务教育法》;启动“希望工程”;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1.对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1)由于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不完备,需要大力建设。 (2)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因素多,民主法制意识少,封建专制因素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障碍,要完全清除它需要一个过程。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农业合作化前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个体经济比较 农业合作化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生产资料所有制 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等生产资料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有经营权和使用权 经营管理方式 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 产品分配 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发展后果 个体力量薄弱,经营方式落后,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 3.冷战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阶段 新中国外交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49—1955年) 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 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两个拳头打人” 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20世纪70年代) 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20世纪80年代) 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1991年后)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制度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2019·高考全国卷Ⅱ,T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 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从1979—1981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的变化等角度理解农村经济的变化特点。 析错点:1979—1981年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善了”表述过于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 【答案试解】 A 2.命题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17·高考江苏卷)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满分秘籍] 扣题眼:为解决扩大出口创汇问题,扩大企业自主权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析错点: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1980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主要是为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题目中出口外汇存在的三大问题不符。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城镇就业与人口迁移) 我国城镇不同部门就业比重变化示意图(1978—2004年) 注: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包括城镇就业中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大量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业转移劳动力为主的未纳入统计部分的从业人员三部分。 据上图可推知,这一时期我国( ) A.非正规部门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 B.传统正规部门遭遇发展瓶颈 C.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D.新兴正规部门发展速度缓慢 解析:选C。根据材料折线图并结合时间段信息我们可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并成为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的主力,故选C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不同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排除A项;传统正规部门的就业比重下降并不等于其发展遭遇瓶颈,排除B项;从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新兴正规部门就业比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这同样不能代表其发展速度与前景,排除D项。 2.(命题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下表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这反映了( ) 年份 城镇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大中城市 小城镇 1979 18 495 18.96 216 2 361 1986 26 366 24.52 347 10 718 1995 35 174 29.04 640 17 532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B.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D.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解析:选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与城市化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乡镇企业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为了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而进行的改革,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契合表格的内容,故C项正确;表格主要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与对外开放无关,故D项错误。 阶段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1992年至今) 一、政治 1.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2.1997年7月,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1999年12月,澳门回归,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 3.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4.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积极参与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二、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中共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2.对外开放:浦东开放后,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也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社会生活 (1)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改善了人民的住房状况。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2)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2003年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三、思想文化 1.邓小平理论 (1)1992年,“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2)1992年,中共十四大科学地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建设和巩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3.科学发展观 (1)2002年,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2)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5.科教文化 (1)科技: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的计算机、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2)教育: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等。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建立职业教育中心。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3)文艺:恢复“双百”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年底 ①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 ①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 ②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 ①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2.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 ②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 ②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 ③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特点 ①单一公有制 ②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②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真题典例】 命题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2017·高考全国卷Ⅰ,T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该报告肯定了“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理解其主旨。 析错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中,计划只是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而新政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普遍趋势,报告本身并未体现态度倾向;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是2001年加入WTO,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与“全球化”无直接关系;题干材料明确了计划与市场是“手段”,而不是“实质”。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汽车生产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 ) A.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 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 解析:选B。材料中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反映了汽车行业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象,故选B项;改革开放始终坚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性作用,排除A项;我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C项;中国汽车产量世界第一,但不能体现中国拥有最先进的汽车核心技术,不能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排除D项。 2.(命题点: 经济体制改革)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 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C.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解析:选B。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与材料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相符,故选B项;百货零售网点是对内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A项;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中“1987-1994年”不符,排除D项。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科教、思想、文化 【真题典例】 命题点:现代中国科技成就 (2018·高考江苏卷)《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相符。 析错点: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2000—2009年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8万人上升到629万人,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 B.多样化办学推动高校的普及 C.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发展 解析:选A。题干中“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8万人上升到629万人”,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题干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同于“高校的普及”,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侧重点不同于C项,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教育的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 2.(命题点: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1958年,由苏联援助建成的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这一科技成就( ) A.是中苏结伴而不结盟关系的结晶 B.体现了“大跃进”推动科技高度发展 C.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D.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果 解析:选C。据题干中“1958年,由苏联援助建成的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排除A项;“大跃进”时期,浮夸风、冒进思潮浓厚,主要体现在全民土法大炼钢,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提出于1995年,排除D项。 主题一 从通史角度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主题概述】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并发展。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社会发展处于社会转型时期。①政治上,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创新。②经济上,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扩大,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外交上,全方位无敌国外交。④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指南。⑤文化上,教育、科技、文化繁荣,由轻视人才转向尊重人才、知识;“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双百”方针重新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⑥科技上,以“载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取得跨越式发展。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变化翻天覆地;讲究卫生、注重环保、赈济灾区的文明生活方式。 (2)高考命题注重从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角度考查新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从以往试题看命题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部分,备考时仍要关注这一部分的内容,尤其要关注与“三农”有关的问题。 【综合大题】 1.(2019·遂宁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将关税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美贸易大受影响。一些本来在美国畅销的中国产品销售量逐年减少,如桐油、兽皮、生丝、羊毛、棉花、猪鬃、酒类产品、蛋类及蛋产品……美国长期以来是中国蛋类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蛋产品对美销售数量占中国同类产品对外出口总数的15%左右,占美国同类产品进口数量的90%以上。高关税政策实施后,到1934年美国蛋类产品进口数量已经减至此前的8%……1933年,中国蛋类品输美值不如1926年的10%。 ——摘编自仇华飞《20世纪30年代 美国关税政策与中美贸易》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中美贸易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1978—1992年 1979年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中美贸易从1979年的24.52亿美元增至1992年的174.94亿美元。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中国以输出初级产品为主。中美贸易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 如所谓的台湾问题及中国政治问题等都会给中美贸易额带来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 1993—2001年 贸易总额从1993年的276.52亿美元增至2001年的804.8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增速始终保持正增长,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转为贸易顺差。双方在政治领域的纷争已经较少影响到双方的经贸往来 2002—2016年 中国总体关税水平不断下降,非关税壁垒得到很大改善。美国对中国的开放领域大幅扩大。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的427.08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3 470.4亿美元 2017年至今 基于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战略,以中美贸易逆差为由,开启了中美贸易战,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中美贸易波折也许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摘编自高梦浠《改革开放40年 中美贸易变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法》的主要原因及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 思路点拨:本题答案源于材料和所学知识,注意时间限制“1930-1934年”。第一小问主要原因,要根据材料一“将关税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并结合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造成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回答。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在美国畅销的中国产品销售量逐年减少”“1933年,中国蛋类品输美值不如1926年的10%”并结合所学关税战的实行破坏世界经济秩序的相关知识,从世界各国关税战、货币战、贸易战,破坏世界经济发展秩序、加剧世界形势的紧张等方面回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美贸易的特点并简析2017年以来美国开启中美贸易战的原因。 思路点拨:本题答案源于材料和所学知识,注意时间限制“1978年以来”“2017年以来”。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两国贸易增速始终保持正增长”“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转为贸易顺差”“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并结合所学中美贸易的内容逐渐扩大、从低端到高端的相关知识得出中美贸易领域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战略”“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转为贸易顺差”等得出迎合国内情绪,兑现竞选承诺、美国遏制中国制造,美国对中国迅速崛起持有戒心;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有贸易保护主义传统、美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美国国民经济去虚向实的需要。 (3)请对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建议。 思路点拨:可从对外开放、发展高新科技、协议解决贸易分歧、开辟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新秩序等角度进行阐述。 答案:(1)原因:经济危机冲击下,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国市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影响: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增加了美国国家财政收入;引起世界各国关税战、货币战、贸易战, 破坏世界经济发展秩序;关税壁垒阻碍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经济危机的压力转嫁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任答三点即可) (2)特点:中美贸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美贸易发展不平衡;政治因素影响贸易额波动;中美贸易领域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原因: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战略;改变中美贸易逆差;国际产业分工深化,美国制造业衰退;遏制中国制造;美国对中国迅速崛起持有戒心;美国有贸易保护主义传统;美国国民经济去虚向实的需要;迎合国内情绪,兑现竞选承诺。(任答三点即可) (3)建议:坚定不移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外贸升级转型;以协商谈判谋求政治和解;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国内市场;推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言之有理即可) 【技法指导】 背景、原因类题目答题模板 (1)设问方式 ①宽泛性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 ②限定性设问:如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等等。 (2)宽泛性设问的破题思路 在题目没有设置限定词的情况下,有关历史事件、现象的背景、原因、条件、因素、依据等可从国际及国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 a.经济方面: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b.政治方面:可从国际政局、政治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关系、外交关系、军事等方面思考。 思想文化方面: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3)限定性设问的破题思路 ①根本原因 a.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 b.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 c.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 d.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或社会制度入手。 e.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事件内因入手。 f.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入手。 ②主观原因(内因)和客观原因(外因) a.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b.客观原因(外因)是与主观原因(内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③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直接原因往往是离事件发生最近的因素。 ④主要原因:包括引发历史事件的主观、客观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主题二 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转型 【主题概述】 (1)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之一,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现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科技教育发展迅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2)新中国教育实现了四次转折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②改革开放后实现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 ③中共十四大后实现教育为计划经济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转变。到20世纪末,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飞跃;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迅速发展。 ④中共十六大后实现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3)高考命题往往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古代、近现代时期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的成就及原因。 【综合大题】 2.(2019·无锡一模)2018年9月,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合计 工科 农科 林科 医科 师范 文科 理科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解放前最高年 100 17.8 6.6 — 7.7 13.5 10.5 6.4 11.4 4 0.4 1.6 1951年 100 31.6 6.2 1.6 13.9 11.9 7.8 5.1 16.5 2.8 0.1 2.5 1952年 100 34.8 6.9 1.1 13.0 16.5 7.1 5.0 11.5 2.0 0.2 1.9 1953年 100 37.7 6.1 1.2 13.7 18.8 6.7 5.8 6.4 1.8 0.5 1.3 1957年 100 37.0 7.7 1.4 11.1 26.0 4.4 6.5 2.7 1.9 0.7 0.6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材料二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积极推动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大力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2002年工作要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就其中的一个特征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 思路点拨:第一小问主要特征,从材料一表格纵向看可得:重点服务于工业化建设;重视师范教育。第二小问论述,结合所学可得,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向苏联学习;国防建设的需要等。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战略?并指出该战略所反映的时代要求。 思路点拨:第一小问战略,据所学可得“科教兴国”。第二小问时代要求,结合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可得,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 答案:(1)主要特征:重点服务于工业化建设;重视师范教育。 观点论述:(示例纲要) 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重点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原因: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向苏联学习;国防建设的需要等。 (2)战略:“科教兴国”。 时代要求: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潍坊二模) 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 1954年宪法目录 1982年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 ) A.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 B.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 C.昭示着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D.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解析:选D。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升为第二章,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故选D项;1954年宪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排除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排除B项;1954年宪法昭示着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排除C项。 2.20世纪70年代末期,个体商被称为“二道贩子”。到了20世纪80年代,个体商贩则被称为“倒爷”。上述称呼的演变反映了( ) A.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渴望 B.国家经济法规日益健全 C.计划经济最终被废止 D.国家经济政策逐渐放宽 解析:选D。“二道贩子”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初,个体商贩的地位仍然不被认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松动,个体商贩因为倒腾商品而致富,“倒爷”这一名称反映出人们对个体商贩地位的认识变化,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故D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个体商贩名称的变化,与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渴望无关,故A项错误;个体商贩名称的变化与法规的健全与否无关,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被废除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故C项错误。 3.(2019·滨州二模)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解析:选D。根据题目中“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得出,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故D项正确;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决策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 4.(2019·株洲一模)1978年至1994年间,在我国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占比由84.93%下降到63.1%,而非农产业收入由7.92%提高到30.7%。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城市经济改革取得成效 B.土地产权关系得到调整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乡镇企业激活农村经济 解析:选D。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开始的,有两个措施,其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故选D项;题干主要述及的是农村的改革,不是城市的经济改革,排除A项;在农村进行改革过程中,土地的产权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21世纪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排除C项。 5.(2019·江门高三调研)1979年8月,深圳市某码头规定,完成每个工作日运泥54车定额的,每车奖2分钱,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此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一制度的实施( ) 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 B.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 C.体现改革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 D.表明开始试行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4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题目中“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体现了额外奖励,体现了一种竞争意识,打破了传统的计划思维,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市场的作用,故D项错误。 6. 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 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宪法修正案而非保障人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修宪而非公民法制意识,故B项错误;由材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可知,法律保障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法律的经济职能,故D项错误。 7.下表是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表。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26.9% 30.9% 35.4% 36.6% 35.1% 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30.4% 29.0% 23.6% 24.5% 43.8% 据上表可知( ) A.香港的回归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B.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 C.“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 D.统一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总体呈增长趋势,这说明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故B项正确;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A、C、D三项错误。 8.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条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表明( ) A.国家对私营经济认识上升到新阶段 B.传统所有制模式开始被打破 C.私营经济和公有经济的地位平等 D.私营经济仍未获得合法地位 解析:选A。据题干信息可知,私营经济得到认可并写入宪法,表明国家突破传统公私对立的误区,故选A项。传统所有制模式开始被打破,应该是安徽、四川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项错误;材料认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的补充,C项错误;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被写入宪法,D项错误。 9.(2019·济南二模)1990年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B.经济全球化加速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两极格局的瓦解 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值大幅度增长,联系史实可知这与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经济发展,故选A项;经济全球化加速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应从内因考虑,排除B项;2001年中国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C项;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应从内因考虑,排除D项。 10.(2019·广西百校高三联考)下图为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促进经济发展 B.中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C.农村改革维护国家稳定 D.工业生产比例不断扩大 解析:选B。据材料“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图中无法获取依法治国等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据示意图可知,1952—2015年,农业比重减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增加,这反映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未涉及农村改革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78—2015年期间,第二产业结构所占的比重由47.7%降到40.5%,工业比例并非一直扩大,故D项错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这是该法自1986年制定以来第二次修订。这表明( ) A.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的贯彻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不能说明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主要是保障基础教育的,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是1995年提出的发展教育的计划,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无关,故D项错误。 12.(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14年以来,中央逐渐改革户籍制度,到2016年9月,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据此分析户籍制度的改革( ) A.符合对外开放引进人才的需要 B.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利于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D.导致了城市规模日益庞大 解析:选C。通过题干可知,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区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变化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济南一模)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材料二 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 5 200 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 农业建设研究(1933—1937)》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 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收效甚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意义。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信息归纳。第(2)题第一小问主要措施,由材料二“农村复兴委员会”可知成立专门领导机构;从材料二“裁废苛捐杂税 5 200 多种”得出裁废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据材料二“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得出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二“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可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政府财政困难;据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与地方军阀统治腐败、日本侵华等角度回答。第(3)题据材料三“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和“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可知,有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由材料三“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和“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答案:(1)整体有所发展,但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答出“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或“区域发展不平衡”均可);大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水平低下;农村商业发展受阻。 (2)措施: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裁废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答出“改变传统救灾方式”或者“利用灾民进行灾后重建”也可);组织农业合作社(或推行农民合作运动)。 原因: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政府财政困难;国民政府的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侵略(或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等等。 (3)有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14.(2019·德州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 时间 法律 1949—195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 1954—1958年 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续 表 时间 法律 1959—1978年 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年、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中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 1979—1992年 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1993—2003年 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 2003—2008年 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 ——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法律制定的背景和影响,说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的。如《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保障;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为新时期的建设保驾护航。 答案:示例一 看法: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说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的《共同纲领》带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对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为了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通过了修订的1982年宪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全国人大又对宪法进行了多次修改,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示例二 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说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立法工作全面展开。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程序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法律,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件数大为增加。一方面我国加强了经济立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针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制定了相关法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保障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