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上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排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2.“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 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 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 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 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答案】D 【解析】 “天下一统”等字眼强调了分封制其实是强化了国家的整体观念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分封制之下权力尚未集中,所以起不到加强皇权专制统治的作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天下一统”而非地方分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边疆地区开发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天下一统”强化的是国家整体观念。 3.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评判。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 封邦建国,众星捧月 B. 兼并不断,局部统一 C.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D. 王室衰微,诸候混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表明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表明了宗法制遭到破坏,贵族内讧,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故C正确;“封邦建国,众星拱月”体现的是分封制等级秩序下,各个诸侯国拱卫王室的局面。题中周平王、周桓王属于春秋时期,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等反映的都是诸侯国的内部权力斗争,并未体现诸侯国拱卫王室,A错误;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反映的都是诸侯国内部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打破了原有的等级秩序,并未体现诸侯直接的兼并战争,B错误;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只能说明诸侯国内部贵族集团以下犯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等级秩序,但并不能说明诸候混战,故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联系所学东周时期宗法制被破坏的史实分析解答。 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山东存在齐鲁等诸侯国时,诸侯有对地方世袭统治权,而右图中只有郡的设置时,郡的长官由中央任免,听命中央的垂直管理,这一变化说明古代山东地区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了,A项正确;图片中左图的地理范围比右图的要小,行政区的范围并没有变小 ,B项错误;只有山东地区的地方管理区划制度变化,不是采用直辖等做法,C项错误;行政机构设置都只有一层,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5.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 大一统局面形成 B. 外朝失去了行政权 C. 丞相的能力平庸 D. 君主集权得到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加强君主集权,先是频繁更换丞相,继而设立了中朝以削弱相权,因此汉武帝时代的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故D正确;大一统局面在汉初就以形成,故A错误;中朝设立后,外朝依然拥有行政权,故B错误;汉武帝时代的丞相能力不一定平庸,故C错误。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 具有很强的民主性 C. 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代察举制、唐代科举制,打破了过去的贵族、门第阶层对政权的垄断,为其他阶层参与政权创造了条件,因而适应了阶层关系的变动。故答案为C项。A项,“汉代的选举”指的是察举制,汉代察举制权操于上,具有封闭性,排除;B项,民主性不符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D项,察举制、科举制都是选官制度,不是中央对地方的治理,与是否加强中央集权无直接关联,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7.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时代的重史传统 8.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该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元朝的行省制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来抑制地方割据;从设置目的来看,元朝行省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地方行政制度不能表现出材料中的特点,排除ABC项。 点睛: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地方行省长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9.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集中权力,提高效率,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0.清代行政区划一般采取省、府、县三级制;征服蒙古地区后,因其部落故俗,分其地为若干蒙旗,以理其政,并赋予高度的治权;西南地区先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度,后大多改土归流。材料说明清朝 A. 废除了元朝行省制 B. 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 C. 沿用明朝地方制度 D.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蒙古、西南等地各不相同,体现了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故B项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相关废除行省制的信息,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清代的地方制度有其创新之处,如蒙古地区实行蒙旗制,西南地区后改行土司制度,因此不能说明是沿用明代的制度,故C项不符合题意;清代少数民族只是推行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行政制度,并没有实行自治,故D项不符合题意。 11.诗词歌谣中也蕴含着历史。 “……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这首诗描述的历史现象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问君港岛可曾留”可知,这首诗描述的历史现象是《南京条约》中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割让香港岛,故A正确;《天津条约》是十口通商,故B错误;《北京条约》割让的是九龙半岛,故C错误;《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故D错误。 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 A. 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开端的标志 B. 导致民族危机空前加强 C.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 标志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明这场战争迫使中国由封建社会走向近代社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走出了封建社会,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开端的标志,故A错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导致民族危机空前加强,故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辛丑条约》标志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D错误。 13.《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它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使得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 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B. 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C. 改善太平天国的财政困难 D. 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在以往农民运动中是没有的,这体现出了近代化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资政新篇》不是农民实践的产物,无法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排除A;《资政新篇》没有得到真正实施,无法改善太平天国的财政困难,排除C;《资政新篇》不是农民实践的产物,没有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排除D。 1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A. 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 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D. 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可以省除争执”说明这些官员根本不知关税主权问题,由此可知,他们国家主权意识缺失,故D正确;材料信息未体现出这些官员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故A错误;材料没有“天朝上国”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的意图,故C错误。 15.“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端于广东,后来攻占北京。由此可知,B正确;鸦片战争没有攻占北京,故A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发端于朝鲜,也未攻占北京,故C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是发端于广东,故D错误。 16.1860年,清王朝设立“扶夷局”。次年年初,清政府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国事务由“夷务”改称“洋务”。这反映了 A.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 洋务运动成共识 D. 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用“洋务”取代“夷务”,体现了清政府在外交观念上的转变,逐渐接受了近代外交规则,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B;选项C错在“共识”,洋务运动只是部分地主阶级的运动,而非社会共识,排除C。 17.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及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选C。AB项还只是商品输出阶段;D项在《马关条约》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 【名师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18.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体现了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并没有起到促进历史转折作用,排除B项。材料不是从义和团运动性质角度阐述,故D项错误。 19.清朝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地问题,与材料“不割我土地”信息相符,故D正确;《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与材料不符,故A不正确;《北京条约》中割让九龙司给英国,与材料不符,故B不正确;《马关条约》将台湾等领土割让给日本,与材料不符,故C不正确。 20.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 国家领土变化 B. 国家性质变化 C. 思想文化变化 D. 国际地位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旗从清朝到新中国的国旗,体现了国家性质的变化,即有封建国家到资产阶级政权再到无产阶级政权,选项B正确;国家领土变化在国旗演变中无法体现,排除A;国旗不能反映出思想文化的变化,排除C;国际地位是对外,而国旗的变化更多的体现国家政权更迭,属于对内,因此选项D排除。 21.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 只有贵族独享民主 C.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 公民缺乏参政热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泰米斯托克利被逐出雅典反映陶片放逐的具体实施中出现舞弊与有意陷害现象,表明雅典直接民主存在操作上的缺陷,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未体现贵族独享民主的现象,排除;C项,题干与废除债务奴隶制无关,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公民的参政热情缺乏,排除。 22.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答案】D 【解析】 题中的“审判官或仲裁官”,在罗马习惯法汇编《十二铜表法》中,是罗马贵族才能担任的职务,他们因受贿而司法舞弊要处死刑,实际上是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A、C两项只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并且在题中不能体现;B项的“充分保护”错误,《十二铜表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23.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法律规定,说明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故选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24.《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其中“巴厘满”即 A. 军队 B. 首相 C. 议会 D. 法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国家大事需经过议会的讨论方能颁布执行,故C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与军队无关,排除;B项,首相与内阁行使行政权,国王并不对内阁、首相负责,排除;D项,英国司法独立,且题干与司法内容无关,排除。 2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甲国首相对乙国总统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材料中的甲国、乙国分别指 A. 英国、美国 B. 英国、法国 C. 德国、法国 D. 德国、美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的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所以人们才关心美国总统是否“不经议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美国的内阁官员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所以总统“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英国首相是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他“从不为议会说困扰”;英国内阁由首相提名经国王任命,首相与内阁共进退,所以“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综上所述,并结合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知,甲国首相是丘吉尔,乙国总统是罗斯福。故答案为A项。B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法国、德国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26.如果美国当时继续维持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即州权至上),美国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这说明 A. 分权制衡可防止专制独裁 B. 走向联邦制是历史的必然 C. 北美并没有真正获得独立 D. 州权至上有利于各州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继续维持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即州权至上),美国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可知,美国从邦联走向联邦制是历史的必然,故选B。材料描述的是中央与地方这对矛盾,而非中央权力机构的分权制衡,排除A;材料说独立战争的成果将保不住,这不等于否定独立战争所取得的成果,排除C;州权至上与材料的意思相悖,排除D。 27.有学者就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评价时指出:“只有它才能造就一场如此突然,如此彻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满反复、矛盾和对立的革命。”这里的“它”指的是 A. 英吉利民族 B. 法兰西民族 C. 德意志民族 D. 美利坚民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只有它才能造就一场如此突然,如此彻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满反复、矛盾和对立的革命。”信息可知,这场资产阶级革命非常剧烈。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在所有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最为剧烈。从1789年开始到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这短短的10年时间里,法国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不仅政权几度易手,而且国家政体的性质也几次发生变化;不仅内部革命,而且对外进行战争;不仅国王和反动派中的一些人被处死,而且有的革命者也被送上断头台等。如果将时间延续到1852年第二帝国的建立,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更多。整个法国社会因而显得十分混乱和动荡,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像法国的那样激进,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C选项错误,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统一,从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封建残余比较浓厚,其程度不如法国剧烈;D选项错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力量较强,其程度不如法国剧烈。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8.在1871年的法国,共和派派出大量知识分子到乡下去当小学教师,进行扫盲,并使共和派“各委员会的伙伴们所编辑的地方日报每天都能获得新的读者”。共和派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农村出现保皇势力 B. 宣传共和派的革命主张 C. 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 D. 争取农民支持共和政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封建势力强大,法国大革命之后一直在民主与封建之间摇摆,共和党派派出大量知识分子到乡下去当小学教师,进行扫盲,并使共和派“各委员会的伙伴们所编辑的地方日报每天都能获得新的读者”可知,明显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群众,更多的农民支持共和政体,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并使共和派‘各委员会的伙伴们所编辑的地方日报每天都能获得新的读者’”可知,共和派的材料中所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农民的支持,而不是防止农村出现保皇势力,因此获得农民的支持才是最终的目的,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共和派措施的目的是首先争取更多农民的支持,而不是为了宣传共和派的革命主张,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和派派出大量知识分子到乡下去当小学教师,进行扫盲”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而是争取农民的支持共和派是其主要目的,故C选项错误。 29.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己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体制组织起来,并以普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德意志帝国的议会起的作用巨大 B.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拥有国家实权 C. 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仍是君主专制 D. 德意志帝国的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德国政体。根据材料“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可知,议会的权力很小,根据材料“按官僚体制组织起来,并以普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可知,体现了皇帝权力很大,因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拥有国家实权,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可知,当时德意志帝国的议会权力很小,而不是起巨大的作用,故A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己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可知,德国的政体具备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色彩,不是仍然是君主专制,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德意志帝国是带有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体现德意志帝国的统治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30.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 A. 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B. 议会拥有立法权 C.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 实行联邦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德国议会也拥有立法权,因此可以说是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B项正确。德意志的权力中心是皇帝,因此皇帝权力受到制约的说法不够准确,A项错误;德国并未确立三权分立原则,C项错误;联邦制是美国首创,德国的联邦制应该是得益于美国,D项错误。 第Ⅱ卷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答案】(1)强化集权,统一制度与法令;选拔人才,加强官僚队伍建设;宣扬儒家思想,规范民众行为。 (2)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汉族的形成;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后世的治国理政提供了借鉴。 【解析】 【详解】(1)“举措”,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得出:强化集权,统一制度与法令;由材料信息“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得出:选拔人才,加强官僚队伍建设;由材料“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得出:宣扬儒家思想,规范民众行为。 (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汉朝境内的百姓……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得出: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由材料“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得出: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汉族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从为后世的治国理政提供了借鉴的角度补充。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集权制度并非秦朝建立后才有的产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思想便在诸侯国得到了深入的发展。秦始皇认为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根本原因就是“以有侯王”,所以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在商鞅变法中也有所体现,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摘编自李文芳《探析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 材料二 (美国)1787年最终形成的共和政体方案,基于政体混合的理念,对历史上各种政体(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的要素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综合吸收,构建出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共和政体。它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把政府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并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它设计出了多向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民主”与“共和”的趋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787年宪法》,说明美国共和政体是“对历史上各种政体的要素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综合吸收”。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中西方制度文明发展的认识。 【答案】(1)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鉴于春秋战国的政治混乱(历史教训);继承商鞅变法的遗产/中央集权思想的发展等(历史基础);秦国统一全国;秦始皇的个人因素(现实条件) (2)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实行人民主权,但推行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借鉴君主制,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又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3)中西方制度文明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解析】 【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信息“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在商鞅变法中也有所体现,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思想便在诸侯国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得出:中央集权思想的历史基础;由材料“秦始皇认为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根本原因就是‘以有侯王’”得出:秦始皇的个人因素、鉴于春秋战国的政治混乱的教训;由材料“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在商鞅变法中也有所体现,普遍推行县制”得出:继承商鞅变法的遗产;依据所学知识从秦国统一全国的角度补充。 (2)“说明”,根据材料二信息“它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把政府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并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实行人民主权,但推行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由材料“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它设计出了多向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借鉴君主制,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又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3)“认识”,依据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政治体制的形成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西方制度文明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的角度思考。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围绕“危机与抗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论题:近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奋起抗争 阐述: 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前赴后继,谱写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在苦难当中沉沦,而是奋起反抗。如:农民阶级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旗帜,沉痛的打击了外来侵略者,阻止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阴谋。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了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深受压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势力。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围绕“危机与抗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论题必须明确;然后结合中国近代史对该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题”,依据材料信息“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得出:近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奋起抗争。“阐述”,依据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角度分析说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