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题1分,共48分)‎ ‎1. “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该言论是为了(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促成重庆谈判 ‎2.下图为中共创立的一份报刊。据图中信息,推测胡考所绘制漫画的主题是(  )‎ A.国共合作,国民革命B.工农革命,北上抗日 C.解放南京、解放全国D.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清政府的特殊国情;当清政府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  )‎ A.西方挑战清朝统治的合法性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 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D.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 ‎4. (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但孙对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过程表明 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 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5.‎ - 12 -‎ 下表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 ‎6. 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以与工人斗争汇合之整个基础上”;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本通告提出的总策略(  )‎ A.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反映B.客观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C.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带有“左”倾冒险主义的倾向 ‎7. (原创)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8. 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处的战败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9. 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10. 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B.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 12 -‎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D.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11.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20世纪80年代都有很大进步。史学研究出现此种变化是(  )‎ A.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则的结果 B.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需要 C.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需要 D.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12.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  )‎ 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B.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 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完善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13.(原创)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  )‎ A.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B.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C.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D.都坚持了一国两制 ‎14.下图为1957年廖冰兄教授在《漫画月刊》上发表的漫画,被《人民日报》批为“反党毒草”。这体现出(  )‎ A.国家希望文艺能配合经济建设的高潮B.中共中央要纠正文艺脱离实际的现象 C.党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D.文艺政策具有和风细雨治病救人的特点 ‎15.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16.(原创)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鸦片战争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 - 12 -‎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洋务运动的兴起 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7.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任的杭州知府林启曾说:“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在中日竞争中处于下风 B.在向日本学习先进技术 C.蚕业受到工业文明冲击 D.改变了盲目自大的认知 ‎18.读图,据图中信息可知(  )‎ A.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缓慢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迅速 C.近代农民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D.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19.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面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 ‎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20. 1916年至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新式煤矿的产量,由44.95万吨增至4897万吨。1913年至1919年中国的轮船吨数,由13.32万余吨增至275万余吨。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近代交通业已形成规模 B.蒸汽机使用比较广泛 C.重工业获得了一定发展 D.列强经济侵略已减弱 ‎21.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 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C.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D.近代运输业的发展 ‎22.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 - 12 -‎ 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3.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24.1933年,全国17个省共有工厂2435家,其中冀、鲁、苏、浙、闽、粤六省占92%,上海一地占48.7%。1947年,全国20个主要城市共有工厂14 078家,上海占54%。由此可见(  )‎ A.近代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南京国民政府依仗上海经济 C.近代民族企业区域分布不均D.抗战时期沿海企业日益萎缩 ‎25. 下面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情况统计表。‎ 重工业类 数量(个)‎ 轻工业类 数量(个)‎ 黑色冶金(钢铁)工业 ‎15‎ 纺织工业 ‎53‎ 有色金属工业 ‎31‎ 食品工业 ‎34‎ 电力工业 ‎113‎ 医药工业 ‎4‎ 煤矿工业 ‎194‎ 造纸工业 ‎10‎ 石油工业 ‎13‎ 其他轻工业 ‎7‎ 其他重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21‎ 机械工业 ‎157‎ 木材工业 ‎6‎ 化学工业 ‎36‎ 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  )‎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C.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D.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 - 12 -‎ ‎26.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鉴于此,政府开展了(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7. 据1985年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对429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1984年这些企业的平均自销率(即自销产量占全部销售产量的比率)为30.08%,而1985年1~6月升到了43.8%。这些变化说明(  )‎ A.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取得成效B.工业企业的自主权日益扩大 C.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废止D.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得到加强 ‎28. 造成1958~1962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1953~1957年 ‎1958~1962年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A.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计划体制B.发动“大跃进”运动不断提升工农业指标 C.贯彻“八大”决议实现综合平衡稳步前进D.实施“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 ‎29. 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30. 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谈到中国特色时,表述为“淡色”。他指出,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其依据之一是中国(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普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31. 1973年,周恩来说:“我国台湾有一个高雄港是自由港,没有税,吸引外资带着原料去建厂,利用台湾的廉价劳动力、劳务费,然后把商品回销外国,这样很多外资去台湾投资。”同年,陈云提出:“要把一些界限划清楚,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这些主张(  )‎ A.表明了建立自由港吸引外资的愿望B.明确了利用外资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 12 -‎ C.强调了打破贸易壁垒扩大市场的需求D.蕴含了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理念 ‎32.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这一决定(  )‎ A.有助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B.旨在发展外向型经济 C.反映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D.使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33.右幅宣传画所反映史实的错误之处在于(  )‎ A.排斥计划经济体制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国民经济严重失调D.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 ‎34. 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 B.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 C.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D.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 ‎35. 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很多女性在织绣厂工作,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协会,专门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B.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D.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 ‎36. 下图是2009~2013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规模及增长情况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  )‎ A. 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B. 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年增长率逐年提升 C. 我国互联网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D.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7.20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 - 12 -‎ 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地道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  )‎ A.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 C.西方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认同 D.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38.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共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 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 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 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 ‎39.下列不属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 A.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重大变化 B.科学的成果促进生产迅速发展 C.促进中国新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传播 D.促使交通工具和动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40. 14世纪末,欧洲市场的利息率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上述历史现象(  )‎ A.促使了欧洲物价的急剧下降B.加快了西欧社会性质的转变 C.导致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D.提高了封建地主的社会地位 ‎41. “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因为这不单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此观点强调(  )‎ 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一定偶然性B.从全球贸易角度认识欧洲工业革命 C.欧洲人在工业革命爆发中的作用D.中英鸦片贸易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42. 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2克白银,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据此判断(  )‎ A.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亚洲 B.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C.欧洲的商贸中心已经发生转移 D.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 ‎43. 1843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主编托马斯·奥克利对当时各阶层死亡的平均年龄有如下统计。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工业区各阶层死亡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农村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村地区 拉特兰 ‎52‎ ‎41‎ ‎38‎ 巴斯 ‎55‎ ‎37‎ ‎25‎ 工业区 利兹 ‎44‎ ‎27‎ ‎19‎ - 12 -‎ 曼彻斯特 ‎38‎ ‎20‎ ‎17‎ A.圈地运动兴起影响人们身体健康B.工业革命带来生产生活环境恶化 C.经济水平差异引起生活水平差异D.社会分化严重导致贫富分化加剧 ‎44.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  )‎ A.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西欧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西欧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45.19世纪80年代,普利斯特利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和布来克浦之间旅行时发现“整个兰开夏都快要变成养家禽的地方了,似乎运棉布的火车很快就要用来装运蛋和鸡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棉布竞争激烈B.工业地区市场需求的刺激 C.交通工具发生革命性变化 D.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46. 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 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 ‎47. 一般认为,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对专制,确立民主制度,但研究近代史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专制王权“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航海条例》的颁布C.代议制的确立 D.英国工业革命 ‎48. 下图为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据此可知英国(  )‎ A.海上贸易发展迅速 B.成为“世界工厂”‎ C.海上霸主地位确立 D.重商主义思想盛行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49题26分,50题26分,共52分)‎ ‎4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2 -‎ 材料一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摘编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材料二 工业革命首先给妇女走出家庭提供了特别机遇。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妇女们开始大量被现代经济部门雇佣,获得一定经济权利,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妇女经济的独立为其独立精神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妇女而言,社会工作取代了其往日生活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了家庭的首要地位,从而动摇了妇女家庭观念的基础,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括夫妻趋于平等现象以及夫妻平等感的产生;妇女婚姻观的变化——已摆脱由婚姻获得生存的命运,她们的自立使之可能甚至必然获得其婚姻的自由;生育观的变化——冲出了教会所代表的中世纪生育观束缚,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观念,即要求并习惯于避孕和节育。妇女们从内心不愿再作原先传统社会家庭中男人们的家庭奴仆,也不愿再在家庭男权权威的专横下懵懵懂懂地虚度一生。从此,女权意识开始萌发,妇女也有了在家庭中和男子平起平坐的愿望。‎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14分)‎ ‎50.(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12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允许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凡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商行打交道.外国商人买卖货物、交纳商税皆为行商代为办理;凡外国商人一切居住行动,皆由行商负责管束、担保;凡清政府有所宣示或外国商人有所陈请,皆由行商居间传达.此外,清政府又有许多条例和章程,如外国商人到广州,必须住在洋行附近的商馆(或称夷馆)内,不得擅自外出.又外国商人不得携带妇女居住商馆,不得在广州过冬,不得在广州乘轿子;不得雇用中国人服役,不得雇人传递消息等;清政府还规定,凡出海商船装载不得超过五百石,如有打造装载五百石以上的船出海者,一律发到边境充军.又规定船上一切人员都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貌、履历、籍贯等,以供官府稽查.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驻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今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摘自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三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变化之处,并从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16分)‎ ‎(2)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后呈现什么样的趋势?说明该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 - 12 -‎ 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 ‎1-5 CDDCA 6-10 DCCAB 11-15DBBCC 16-20CCACC 21-25 CBACD ‎26-30 BBBCA 31-35 DADDC 36-40CABBB 41-45 BDBCB46-48 DAA 二、‎ ‎49.‎ ‎(1)特征: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等级差序;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6分)‎ 成因:小农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或者封建专制制度);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6分)‎ ‎(2)表现:妇女由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经济独立;妇女独立精神意识开始形成;夫妻关系趋于平等,夫妻平等感产生;妇女婚姻观与生育观发生变化。(8分)‎ 影响:有利于妇女的解放运动,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改革,促进了民主制度的改善;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分)‎ ‎50.‎ ‎(1)变化:由开放广州一口通商口岸到开放五口;由自主开放到被迫开埠;由官设公行管理到自由贸易;由西方居民居住受限到允许自由居住;由存在索贿到明确税费;由与公行接触到与官府打交道。(任意答出5点10分)‎ 影响: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促进了中国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或答出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6分)‎ ‎(2)趋势:从‘沉沦’转而‘上升’。(或者逐渐走向独立自主)(2分)‎ 原因: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8分)‎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