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计48分)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说明 A. 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B. 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 C. 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D. 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 【答案】B 【解析】夏启取得王位并通过征服手段剪灭各种反对势力,这实现了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故答案为B项。A项,禹死后传位于儿子启,引发了诸多势力不满,这恰恰说明夏初的传子制度并未牢固确立,而从夏朝王位继承来看,更多的是兄终弟及,排除;C项,材料并未指出夏启是通过战争手段夺取王位,排除;D项,大禹也并非通过禅让方式传位于夏启,排除。 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 分封制 B. 封建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家天下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分封制,故A正确;B是一种社会形态,排除;CD出现于秦朝,排除。 3.“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姓氏寻根”“族谱编修”可知指的是宗法制,故B正确;分封制是一项政治制度,并不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故A错误;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科举制是人才选拔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4.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B.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 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出现在周朝,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在秦朝,郡国并行制出现在西汉,行省制出现在元朝,因此正确的顺序是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所以答案选C。ABD排除。 5.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相比 A. 生产工具的进步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 社会观念的变化 D. 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秦朝之所以能够驱使大量的人口进行公共工程的建设,主要是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选项B正确;生产工具的进步没有必然关系,故A项排除;社会观念的差异,当时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密切关系,故C项排除;与秦朝的小农经济相比,奴隶社会是井田制,应该更有利于集中劳动力从事大型工程,所以说经济形态的差异不是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故排除D项。 6.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 皇位世袭 B. 家天下 C. 皇帝独尊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句是“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故选C项。 7.宋真宗《励学篇》写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宋真宗这样说是基于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绝佳的一条出路,考取功名后,就能得到财富,可见宋真宗是在鼓励士人参加科举考试求得功名利禄。科举制度主要以考试成就作为选官标准,故选D。世官制的选官标准是血缘,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能和品德,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和族望,故排除ABC。 8.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宋代“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 知州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通判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考查是宋代监察体系。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宋代知州是地方路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不具有监察权;B选项错误;御史大夫是秦汉时期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宋代御史大夫仅为虚职,没有实权;C选项错误,刺史是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宋代刺史作为虚衔,没有实权,任者并不赴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古代雅典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等都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表明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发言者的 A. 品德行为 B. 财产多寡 C. 家庭出身 D. 年龄大小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等都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可知道德品质影响发言资格,说明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发言者的品德行为。故答案为A项。BCD项,综上分析可知,财产多寡、家庭出身、年龄大小的表述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10.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 重视证据 B. 蛮横无理 C. 契约至上 D. 注重程序 【答案】C 【解析】洗衣人收到交付清洗的衣服,说明洗衣人和衣服所有者之间形成契约关系,洗衣人有义务保护衣服的完整性,老鼠咬坏衣服,说明洗衣人照管不当,应当承担责任,这是对契约精神的维护,C正确;题干案例与证据无关,排除A;案例充分体现了法律理念中的契约原则,而非蛮横无理,排除B;案例中未列举司法程序,排除D。 11.二战时期,演讲出色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曾遭到英国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坚定支持丘吉尔,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 A. 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 君主立宪制削弱了君主权力 C. 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 国王有不可替代历史地位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但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坚定支持丘吉尔,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信息可知,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在维护英联邦团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下,首相与内阁共进退,而不是国王;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君主权力的削弱,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C选项错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行政权在内阁,不在国王。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2.鸦片战争前,中国人习惯将中国以外的国家称为“夷狄”“藩国”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泰西”“西洋各国”“西洋”等词汇居于主导地位.以“强国”“列强”指称英、法、美、德、日等国家的现象增多。这一变化表明 A. 国人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趋于客观 B. 清朝政府放弃了传统的外交政策 C. 民众对近代外交理念的认识日益全面 D. 崇洋媚外成为了国人的共同追求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以前,“华夷观念”强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泰西”(遥远的西方)“西洋各国”等词汇居于主导地位,由此可知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遭到冲击,逐步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强国”“列强”等称呼认识到西方各国强于中国,故选A项;词汇使用的变化反映的是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不是外交政策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众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趋于客观,而不是对近代外交理念的认识问题,且材料不能反映“全面”,排除C项;材料中词汇的变化不能反映“崇洋媚外”“共同追求”,排除D项。 13.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此材料体现了列强拥有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建造房屋 D.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B 【解析】材料“一个国家得到了,则其他的几个国家理所当然的一起享用;一个国家追求,其他国家蜂拥而至协助它。”材料所呈现出的特点符合片面最惠国的特征。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故选B;A是治外法权,破坏我国的司法主权,排除;C形成国中之国,排除;D是资本输出的形式,排除。 14.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证券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具有空想性与进步性 C.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D. 政权日益趋于封建化 【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废除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这些规定具有空想性。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B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其制度构建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并不能大大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A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中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并没有得以贯彻,C项不符合题意;废除买卖婚姻不是政权封建化的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15. 如下图,早在鸦片战争前清军就已大量装备抬枪。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英国议员贝思福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察后表示:“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这说明了 A. 清军武器长期领先世界 B. 因循守旧加深民族危机 C. 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D. 战术运用决定战争成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并结合1899年前后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可以看出,清政府因循守旧而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B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中“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可知,清朝抬枪落后于欧美,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金陵机器制造局生产的抬枪基本上无法抗击侵略,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提及的是抬枪这种武器落后于欧美,不是战术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16.“辛亥革命后,称中国为‘中华民国’,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说明自此后,‘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材料认为辛亥革命 A. 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累积性 B. 有利于近代政治观念形成 C. 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国家认同 D. 部分地完成了反封建任务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题中诠释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名称的变化,从材料中的“国家和民族……具体化……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增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感,更加强化了国家的政治意义,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正确;题中国家名称有很大变化,故A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材料重在解释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并未强调政治观念的形成,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错误。 17. 1912年初,法国驻华官员拉伯第指出:“一旦共和建立,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共和的缔造者们一定会让袁世凯靠边站,不会让他在中国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法国驻华官员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袁世凯获取领导地位违反了宪政 B. 革命党人以武力维护革命成果 C. 《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 列强扶持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宪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制度,即“让袁世凯靠边站,不会让他在中国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故C项正确;袁世凯获取领导地位是合法的,故A项错误;革命党人以立法手段维护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列强扶持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故D项错误。 18.下图是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刊载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对外笑容,对内怒容”。该漫画巧妙地将两种表情结合在一张画上。这幅漫画意在 A. 批评列强对华采取双重标准 B. 抨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 C. 讽刺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D. 建议政府应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 【答案】C 【解析】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对外微笑即妥协、对内怒容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结合所学,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符合题意;材料讽刺的是清王朝的内外政策而非列强的双重标准,故A不符合题意;北洋政府成立于1912年,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的本意不是建议政府应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而是讽刺清政府的内外政策失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村里人就像自己打了胜仗一样,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 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这反映了当时 A. 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 B. 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 军阀混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D. 北伐战争得到民众支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20世纪20年代”“武昌”“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南军”可以判断这是北伐战争,从老百姓的态度“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可知,民众支持北伐战争,D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内容,题干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内容,排除A;北伐运动主力不是农民阶级,排除B;通过题干地点在武昌可以判断当时尚未彻底打败军阀,排除C。 20.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见当时政协 A. 转变为计划经济指导部门 B. 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 主要担负起统一战线职能 D. 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答案】C 【解析】从材料“1954年”“协助国家机关”“密切联系群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政协转变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C项正确;1954年以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是人民行驶国家权力的机关,1954年后,政协成为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故ABD项不正确。 21.“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既保持了原有的经济制度,又能从祖国日益繁荣中获得更多的机遇、更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具有双重优势。”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 区域范围大小 B. 实施目的不同 C. 社会制度差异 D. 时间期限长短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变。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22.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 通过“一边倒”方针同苏联等国建交 【答案】C 【解析】万隆会议于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与会国皆为亚非国家,旨在讨论反对殖民主义的问题,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该会议符合杜勒斯的描述,故答案为C项;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是在1953年,只有中印两国,排除A项;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有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参加,不是仅亚非国家参加,排除B项;D项是新中国的外交举措,排除。 23.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是指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上海合作组织 C. 联合国 D. 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B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提倡安全先行、互利协作,并且还是新型区域合作模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不属于新型区域合作模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联合国、社会主义阵营均不属于区域合作模式,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4.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人民被意识形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联合国的成立与壮大 B. 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C. 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 D. 苏联的建立与解体 【答案】B 【解析】 德国在冷战中因意识形态的对抗而分离,冷战后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选B项;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成立,而冷战开始于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出台,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并没有分裂,不符合题意,排除C;苏联建立于1922年,1991苏联解体,而冷战开始于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出台,D时间不符合“冷战后的世界”,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计52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28题15分,共52分) 25.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1968年)差不多在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调整和创新》 材料四 1972—1985年中美贸易额变化情况表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同盟的积极影响;据材料二,分析“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 (3)据材料四,概括1972年—1985年间中美贸易的状况,说明变化的原因。 【答案】(1)积极影响:维护国防安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巩固新生政权。 不利影响: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带来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2)原因:美苏分别进行了战略调整;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3)变化:中美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对美贸易由逆差到大致平衡。 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析】 (1)积极影响:根据“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得出维护国防安全;根据所学还可从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巩固新生政权等角度分析总结。 不利影响:根据“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得出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根据“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得出照搬苏联经验,带来许多弊端;根据“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得出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2)原因:根据“尼克松主义”“勃列日涅夫主义”得出美苏分别进行了战略调整;根据“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得出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3)变化:根据1972—1985年中美贸易额变化表看出,中美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对美贸易由逆差到大致平衡。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客观上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有人就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 【答案】整体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因为:①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②战争的结果,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③但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的确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一是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如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步形成。 【解析】 从材料中的“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和“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可以分析得出,材料中的观点是鸦片战争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在评述之前先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即材料中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论证过程应当联系所学,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对中国的危害等方面说明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其合理性可以联系所学有关史实,从鸦片战争带来的积极影响来回答。 请考生在第27、28二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环境以及党内所存在的不正之风使党的作风建设面临新的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撰写了大量关于党风建设的文章,形成了我党所特有的党风建设理论,开展了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整风运动、防腐反腐的廉政建设,提出了加强党风建设的原则,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以及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加强,特别是整风运动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使党在政治上各方面更为成熟,组织上大大发展,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杨松菊《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及其对党的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抗战时期中共党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中共党风建设的意义。 【答案】(1)具体措施:撰写党风建设的文章;开展整风运动、廉政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实行精兵简政政策。 (2)意义: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得到发展,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1)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人撰写了大量关于党风建设的文章”、“开展了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整风运动、防腐反腐的廉政建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以及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使党在政治上各方面更为成熟,组织上大大发展,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威信和对抗战的影响和理论建设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28.材料 太平洋战争(英语:Pacific War,日语:太平洋战争、大东亚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盟军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 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八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太平洋战争对亚洲影响至深,日本失去自1894年以来所有征服的土地,并受美军的军事管制,日后成了美国冷战的亚洲根据地。太平洋战争也造成了亚洲非殖民化与共产主义的传播,促使许多各地因而兴起独立运动或爆发战争。 ——摘自马骏 黎明著《日沉太平洋》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太平洋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太平洋战争对亚洲及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答案】(1)导火线:日本偷袭珍珠港。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增强;太平洋战争结束,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加快了日本的失败及二战的结束。 (2)对亚洲:使日本失去了原来征服的土地,并被美国军事控制;促进了非殖民化和共产主义的传播,亚洲独立运动获得发展。 对战后格局: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首领;苏联确立了大国地位;奠定了战后冷战格局的基础 【解析】 (1)导火线:根据材料“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可知,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线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作用:从战争双发的力量对比来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增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战争进程来看,太平洋战争结束,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加快了日本的失败及二战的结束。 (2)对亚洲:根据材料“日本失去自1894年以来所有征服的土地,并受美军的军事管制,日后成了美国冷战的亚洲根据地”可知,战败的日本失去了原来征服的土地,并被美国军事控制;根据材料“太平洋战争也造成了亚洲非殖民化与共产主义的传播,促使许多各地因而兴起独立运动或爆发战争”可知,战争促进了非殖民化和共产主义的传播,亚洲独立运动获得发展。 对战后格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成为西方世界首领;根据所学可知,太平洋战争中,苏联扮演了重要角色,确立了大国地位;根据材料“日后成了美国冷战亚洲根据地”可知,这一战争奠定了战后冷战格局的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