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
枣阳市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秋季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 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 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 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2.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3.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4.“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财产富裕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管理公共事务。”材料中的“他”是( )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5.在宗教改革中,改革家们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会权威。下列表述体现这种宗教观的是( ) A.“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 B.“认识你自己”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 6.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7.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这说明陈独秀A.认为走A.民主共和之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B.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 C.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共和制 D.认识到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 8.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令保守派“对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的主要原因是,智者学派 A. A.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B.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C.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9.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 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无为而治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进化的思想对达尔文来说……不是新的,在他以前,这思想已被提出并应用于科学的各领域。”这里“已被提出并应用科学的各领域”的思想是 A.《天演论》 B.人猿同祖 C.获得性遗传 D.细胞学说 11.《上海时报》1913年7月刊登了某师范学校(注:其生源主要是南方)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B.在当时中国,孙中山及其民主共和思想影响力巨大 C.近代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国人初步了解西方哲人 D.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弱化了知识分子对帝王的崇拜 12.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3.“皇族内阁”组建后,梁启超呼吁:“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从本质上看,这表明梁启超( ) A.由改良主张转向革命救国 B.明确反对“皇族内阁” C.认识到立宪改制是个骗局 D.一直致力于推翻清朝 14.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 A.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B.都把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C.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D.都缺乏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 15.“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这段文字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6.“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17.将近代西方文化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18.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 A.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B.它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革命纲领 C.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 D.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 19.“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斯宾塞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在自然科学法则的支配下不可避免的结果。”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该理论为西方资产阶级对外殖民侵略与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 B.该理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 C.该理论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D.该理论挑战了封建神学,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20.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家,西汉统治者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C.儒学自身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 21.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 ) A. 经典力学体系构筑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C.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22.1774年,路易十六上台时,杜尔阁应邀参加内阁,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为他进行经济改革获得了实验场所。他提出并采取的改革计划包括取徭役制、取消手工业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等。杜尔阁的主张 A.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B.代表了重商主义学派 C.体现了凯恩斯主义思想 D.代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 23.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2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5.“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但从称西方国家为“夷”这一角度看,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A.藐视西方科学技术 B.藐视西方思想成就 C.主张全盘西化 D.未放弃天朝大国的观念 26.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 A.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 C.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 D.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27.孙中山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中山先生发表上述言论的时间大致是 A.1894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24年 28.根据以下图片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 B.都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都借助儒家思想进行斗争 D.当时的中国社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下列观点与此相似的是 A.“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30.老子是一个史官, 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评卷人 得分 二、简答题 31.(本题12l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韩非子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法家所主张的法治,是将法律公之于天下,“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又别置“法官”作为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安定和统治秩序的稳定。这种法律观念,一直为后来历朝历代所承袭。 ——摘编自朱晓燕《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但并非一切人均为罗马社会的权利主体。除了是人以外,还需具备其他基本条件:是自由的,而且就市民关系而言,还应当是市民。因此,凡是合乎上述三个条件的就可以成为罗马法上的平等主体。奴隶,一般不是权利主体而是权利客体,但是在取得自由人身份以后就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变成为自由人和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 ——摘编自付建平、谢荣国《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法治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与罗马法的异同。 32.(本题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1)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2)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3.(本题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34.(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佛罗伦萨和热那亚是欧洲首先制造金币的两个国家,而意大利拥有货币,既与这两个城市共和国的贸易出超,要求有一个比较稳定和标准的货币有关,亦与他们掌握了古罗马世代相传的铸币技术有关.……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航线的中心,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地中海一直是东西方联系的纽带.……意大利在9世纪时,在稍多于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几百座城市。意大利人的经商活动遍及西欧北欧、近东诸国,马可•波罗还到了中国。到13世纪时,意大利已不仅经营工业和商业,还经营银行业 ————张椿年《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1)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首先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 材料二 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答案 选择: 1_5CBBAC 6_10BDB CC 11_15 BBAB D 16_20CDCA A 21_25DABBD 26_30ADCBC 31.(1)原因:礼乐制度遭破坏,需要建立新的社会行为准则;新兴地主阶级打破贵族特权的需要;增强君主专制和统治秩序的需要。(9分) (2)异:中国古代法治强调法律适用于任何人,而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中国古代法治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罗马法则注重公民的权利平等;中国古代法治思想最终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罗马法影响了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12分) 同:都注重法律的公开性;都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性;都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32. (1)人文主义 (2)背景:政治: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乐趣;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33.外变:戊戌变法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或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或甲午战败,掀起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洋务运动的弊端,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启蒙思想的影响;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34. (1)原因:地处东西方贸易的交汇处,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的繁荣。 (2)历史作用: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打破了经院哲学的束缚,世俗哲学兴起;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崇尚理性,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对地理大发现的到来起了推动作用。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和文化教育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