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第13练现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第13练现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作业

第13练 现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是进行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着手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并进行新法的创建,这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选D项。此时,我国的法制建设刚刚起步,国家管理并不能实现有法可依,故A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通过三大改造完成,与材料中法制工作的开展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 ‎2.(2018江苏南通三模)“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个宪法”的制定(  )‎ A.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 B.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C.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推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答案 C 由材料中“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可以得出所述宪法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A不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不正确;“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D不正确。‎ ‎3.(2018江苏盐城三模)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 年份(年)‎ 企业(个)‎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 ‎1991‎ ‎1 735‎ ‎57.30‎ ‎13.90‎ ‎54.60‎ ‎1992‎ ‎6 430‎ ‎270.60‎ ‎55.43‎ ‎298.70‎ ‎1993‎ ‎10 945‎ ‎70.20‎ ‎99.03‎ ‎79.90‎ A.“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B.“一个中国”共识达成 C.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D.海峡两岸“三通”实现 答案 B 由题干中的表格数据看,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在1992年和1993年都大大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九二共识”的达成,故选B。“一国两制”方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了,故排除A;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1987年,故排除C;海峡两岸“三通”实现是在2008年,故排除D。‎ ‎4.(2019江苏无锡1月)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1955年,周恩来在《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地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这表明我国政府(  )‎ 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确立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政策 C.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 D.对台政策灵活务实积极主动 答案 D 材料“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地提出和平解放”体现出20世纪50年代对台政策的灵活、务实,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政策,A项错误;确立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政策是1979年,B项错误;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C项错误。‎ ‎5.(2019江苏苏州期初)《秋水长天》是一部描写两岸、书写家国情怀即反省民族离患的军事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两岸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2005年,“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D.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答案 B 1949—1979年间,海峡两岸关系处于隔绝状态,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B项错误,符合题意;2005年的“胡连会”‎ 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符合史实,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08年12月,两岸“三通”终于实现,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2019江苏苏北三市1月)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这次会议(  )‎ 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B.促成了印度支那局势缓和 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确立了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答案 C 材料“美国企图通过……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表明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项正确。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是日内瓦会议,A、B两项错误;非集团不结盟是不结盟运动的原则,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D项错误。‎ ‎7.(2019江苏苏锡常镇3月)20世纪50年代,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一次国际会议后说,“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同意了从我们的土地上撤退法国武装部队,以及其他”。该会议(  )‎ 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B.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答案 A 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与越南和法国有关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该会议的目的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会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A项正确。“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B项错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印代表团会谈时,C项错误;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项错误。‎ ‎8.《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中说:“这是中国人民第一个真正能代表自己的意志的外交使节的出国……中国人民第一次为自己的大使送行。”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 A.中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B.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 答案 A 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地派外交使节出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双方互派大使,“中国人民第一次为自己的大使送行”,故选A项。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55年,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B、C、D三项均与材料所述背景不符,排除。‎ ‎9.(2019江苏南京学情调研)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和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战略选项 战略重点 实现手段 选项一 大国协调战略 处理与大国关系 伙伴关系 选项二 区域整合战略 处理与周边关系 一体化外交 选项三 政治联合战略 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论坛外交 下列符合“选项二”的是(  )‎ A.实行“一边倒”战略 B.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C.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答案 C 实行“一边倒”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们都不是新时期,A、D两项错误;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不是区域整合战略,B项错误;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属于区域整合战略,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项正确。‎ ‎10.(2019江苏扬州1月)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习近平指出,17年来,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  )‎ A.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B.构建了结盟而不对抗的新型国家关系 C.有利于欧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D.反映多极化格局下全球治理的新思路 答案 C 上海合作组织属于新型合作组织,不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成员国之间也不是结盟关系,A、B两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来自欧洲和亚洲,材料“上海合作组织……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表明这有利于欧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C项正确;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D项错误。‎ ‎11.(2019江苏七市3月)下图的时事漫画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画中有中高低三株竹笋。漫画作者以“一夜风吹一尺长”的雨后春笋寓意着(  )‎ A.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过急 B.农轻重产业比例严重失调 C.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答案 C 题干“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一夜风吹一尺长”“雨后春笋”反映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人们渴望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愿望,C项正确。漫画寓意没有批评倾向,A项错误;改造不涉及产业比例,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D项错误。‎ ‎12.(2019江苏苏锡常镇3月)常州特产品牌“红梅”牌照相机,曾经风靡大半个中国。下表是1974—1988年“红梅”牌照相机的发展历程。由表中信息推断,“红梅”牌照相机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  )‎ 时间 ‎“红梅”牌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1974年 红梅I型(120系列)折叠式照相机投产,常州市自主生产照相机 ‎1977年 红梅II型(135系列)塑料相机开始定型生产 ‎1981年 国集合营常州照相机总厂成立,职工超千人 ‎1985年底 累计生产了10个型号的产品共86.15万架,销售至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到印尼 ‎1988年 年产量曾一度达到21万吨,为全国同行业第一 A.经济特区的建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C.浦东开发的辐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答案 B “红梅”牌照相机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壮大,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激发了企业经营活力有关,B项正确。经济特区与常州无关,A项错误;浦东开发是1990年,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D项错误。‎ ‎13.(2018江苏南通二模)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改革计划体制有了更明确的思路,要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决定(  )‎ A.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党内共识 B.突破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念 C.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答案 B 从材料中“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可以分析出,当时这一决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突破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的观念,故B项正确。A、D两项是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C项是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排除。‎ ‎14.(2019江苏南通1月)1991年9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逐步放开对企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缩小企业的指令性生产计划,逐步把部分指令性生产计划改成国家合同订货的形式,做到以销定产。这一决定(  )‎ A.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B.助力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 C.响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 D.促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 B 材料“缩小企业的指令性生产计划,逐步把部分指令性生产计划改成国家合同订货的形式”表明中央助力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B项正确。国企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A项错误;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D项错误。‎ ‎15.(2018江苏淮安、宿迁期中)1993年我国加大了价格改革力度,放开了大部分钢材及部分统配煤炭的出厂价格;放开了统配水泥的出厂价格;继续放开了粮食购销价格。这些价格调整措施(  )‎ A.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形成发展 C.推动了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建立 D.实现了商品资源的市场配置 答案 B 根据所学可知,1993年我国放开了大部分的钢材、煤炭、粮食的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这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形成发展,B正确。A夸大了这些价格调整措施的作用,排除;市场不等于外向型经济,排除C;D“实现了”过于绝对,排除。‎ ‎16.“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答案 C 材料的时间是1980—1984年,这一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C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A项错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项错误。‎ ‎17.(2019江苏徐州一中期初)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答案 D 1988年,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A、C两项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经济特区只享有特殊的经济政策,不享有高度自治权,B项错误;“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表明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D项正确。‎ ‎18.(2018江苏扬州考前调研)导致下图中1992年至2000年中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 答案 D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促进了中国市场化指数不断增长,故选D项。‎ ‎19.(2018江苏苏锡常镇二模)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 38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3.4%。这主要得益于(  )‎ A.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 B.当时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落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答案 D 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故D正确。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排除B;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 ‎20.(2019江苏部分四星级高中联考)直到今天,我们仍不能忘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一片“狼来了”的呼喊。而五年后我们的企业已经能“与狼共舞”,甚至有人说我们是“从羊变成了狼”。还有学者提出,回顾中国入世前后10余年的市场历程,确实有一种“虎入羊群”的感觉。据此可知,关于中国入世的认识(  )‎ A.前后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B.反映人们观察视角的诸多差异 C.缺少民族产业振兴的意识 D.学术界论争反复无常变化多端 答案 B 根据题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一片‘狼来了’的呼喊。而五年后我们的企业已经能‘与狼共舞’,甚至有人说我们是‘从羊变成了狼’。还有学者提出,回顾中国入世前后10余年的市场历程,确实有一种‘虎入羊群’的感觉”,可以看出人们观察视角的诸多差异,故B项正确; A、D两项说法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