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48分) 1. 一组同学讨论两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以下是他们列出的四个观点。二者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应该是 A. 以武力为主要手段 B. 从对我国东南沿海进攻开始 C. 威胁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带 D. 强迫中国开放市场 【答案】D 【解析】以武力为主要手段、从对我国东南沿海进攻开始均属于表面现象,不是本质性的共同点,不选AB两项。鸦片战争没有威胁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带,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攻入了北京,不选C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其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故寻找借口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选D项。 2. 学者郭廷以曾撰文称:“太平天国是一个低级的迷信、绝对的暴力集团,神权、极权、愚昧的统治,只为满足自己的无限欲望,丝毫不顾及大众的福利,所造成的是遍野的白骨……”对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A. 证明太平天国已沦为地主阶级政权 B. 与史实完全不符,纯属个人臆测 C. 郭廷以的研究缺乏正确理论做指导 D.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局限 【答案】D 【解析】根据“太平天国是一个低级的迷信、绝对的暴力集团,神权、极权、愚昧的统治”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落后、迷信的色彩,反映出其带有农民政权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地主的内容,因此不能证明它是地主阶级政权,排除A项;材料中的判断是有一定依据的,并非与史实完全不符,排除B项;郭廷以的研究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不能证明其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排除C项。 3.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中国的“四千余年大梦”是什么? A. 中国事实上沦落为西方列强的“夷狄” B. 中国构建民主、平等的近代民族国家愿望 C.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强国梦想 D.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天下共主”“天朝上国”的梦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可知,甲午战败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据所学可知甲午战败,标志着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学习西方由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据此判断D正确;中国事实上沦落为西方列强的“夷狄”是鸦片战争,A错误;中国构建民主、平等的近代民族国家愿望不符合中国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B错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强国梦想破灭于甲午战败,C错误。 4. 19世纪末,列强争相向清政府贷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 谋取高额利润 B. 扩大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 C. 掠夺路矿权 D. 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市场 【答案】B 【解析】列强争相向清政府贷款主要是扩大在华的资本输出以及政治统治的势力,故B项正确;谋取高额利润属于经济目的之一,排除A;掠夺路矿权是获取经济目的的手段之一,排除C;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市场也属于经济手段之一,排除D。故选B。 5.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张荫棠挺身而出,上书清政府,要求整顿藏政、挽回主权,随后受命入藏任“查办藏事大臣”,并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 A. 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危机 B. 仍秉承传统的选才思路 C. 积极采纳汉族官员的主张 D. 进一步扩大地方的自治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可知,A项正确,传统的选才制度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在材料里没有体现,故排除B。清政府任用张荫棠是在“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而张荫棠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可见清政府是特殊条件下才采纳他的主张,故排除C。材料里没有体现西藏自治权的信息,故排除D。 6.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 A. 强调信念一致 B. 强化公仆意识 C. 充实人民语言 D. 彰显平等精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影响。题意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称谓的变化,没有体现信念的相关内容,故排除A项;公仆意识主要针对官员,与民间无关,故排除B项;称谓的变化是为了消除官职高低和阶级之间的尊卑,并非是为了充实语言,而是为了体现平等,故排除C项,故选D。 7. 1920年初,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开始深入京郊的农村、工厂,向农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尝试建立工会。这一现象 A. 由俄国十月革命导致 B. 开启青年学生参政先河 C. 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 D. 暴露北洋政府黑暗统治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符合材料,故答案为C选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不单是十月革命的影响,A选项排除。五四运动就是青年学生参政的表现,B选项排除。材料与北洋政府黑暗统治无关,D选项排除。 8.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等信息可以看出,李立三主张以城市为中心开展革命,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答案为A项。“城市中心论”没有认清当时中国的国情,排除B项;李立三没有认识到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排除C项;当时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已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排除D项。 9.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这一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考生在做题时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也可以直接选,所以这一题还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10. 按照战争常识,人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但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区的人民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动员民工高达总人口的16%,某些地区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解放区的战争动员能力主要基于 A. 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丧失民心 B. 解放区“耕者有其田”基本实现 C. 解放区各级地方政权的巩固 D. 华东、中原战场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淮海战役中解放区的人民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 某些地区几乎是全民动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解放区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基本实现,调动了农民支援革命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丧失民心,不属于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解放区各级地方政权的巩固,其原因也在于土地改革获得了农民的支持,故C项错误;其它战场解放战争胜利也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B。 11.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棉花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 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 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 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答案】C 【解析】材料“豆类、草编、花生、桐油、棉花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说明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大,主要是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输出地,C正确;A和B不符符合材料主旨;D项无法体现。 12.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自强”“求富” C. 顺应世界潮流 D. 实现中国近代化 【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局面下进行的自强运动,主要目的是“自强”“求富”,故B项正确;发展资本主义不是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A错误;顺应世界潮流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C错误;洋务运动并没有促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故D项错误。 13. 1876年,英国人巴尔福说道:只要中国依赖无知的官员管理所有涉及兵工厂的事务, 只要这些官员怀有私心,只对能迅速增加自己私利的事物感兴趣,那么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兵器、弹药,还有战舰,就必须不断地从欧洲购进。这可以用来说明洋务企业 A. 对西方产品过度依赖 B. 催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C. 受到欧美列强的控制 D. 管理体制尚存在弊端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的官员因管理不善、怀有私心,导致一部分兵器、弹药,还有战舰质量差,不得不从外国进口,由此说明洋务企业因为是政府官员管理,存在的很大的弊端,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洋务企业的性质及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而不是强调对外国的依赖,排除A项;材料强调洋务企业的弊端,而不是其对新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C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4. “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 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 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 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公和永”各项机械购自外国,科技人员依赖外国,产品售往外国,因此其营业失败的原因应是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故D正确;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吏的盘剥压榨。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错误;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这是民族工业的特点。B错误;这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不是其营业失败的主要原因,C错误。 15. 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缴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鼓励和支持 B.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D.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答案】C 【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和帝国主义的依赖和妥协。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故C符合题意;甲午战后,为了扩大税源,清政府支持发展民族企业,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D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6.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A.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 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 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D. 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可以看出是官僚资本的投资使他受到排挤和打击,故A正确,B错误;CD所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表述错误,可排除。故选A。 17. 有学者认为:“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该学者对上海纺纱业与缫丝业的前途感到“渺茫”,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国家尚未实现独立 B. 日本正在侵略上海 C. 金融体系尚未优化 D. 工业结构不够合理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故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可知,该学者对上海纺纱业与缫丝业的前途感到“渺茫”,其根源是国家尚未实现独立,即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仅仅涉及部分轻工业,无法得出D项说法,排除。 18. 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了资源委员会,直隶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为负责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动员开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其产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钢铁、动力、机电、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资源委员会的设立 A. 使官僚资本空前膨胀 B. 不利于轻工业的发展 C. 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 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1935年……资源委员会……其产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相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日本侵华形势日益严重,资源委员会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相关的工业领域,有利于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僚资本空前膨胀是在解放战争时期;B 选项错误,当时发展与军事工业相关的产业主要是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与轻工业的发展之间没有直接联系;C选项错误,资源委员会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相关的工业领域,与民族工业发展艰难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9. 某历史学家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林则徐 A. 是倡导“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 B. 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 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 D. 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答案】B 【解析】“旧时代精英”“旧文化最好的产品”说明林则徐本质上未改变,还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思想是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故B符合题意;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而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故AD不符合题意;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不是全面学习,故C不符合题意。 20.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美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由此可知 A.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 魏源希望中国实行总统制 C. 魏源对美国制度持赞许态度 D. 魏源认为皇帝应当公举 【答案】C 【解析】材料“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体现的是美国的总统制;材料“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谓不公乎”体现了魏源对美国这一制度持赞许态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魏源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没有体现出希望中国实行总统制,故B项排除;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21. 同治(1861-1875)以后,有关考察外国史地的撰述逐渐增多,如王韬的《法国志略》和《普法战纪》、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薛福成的《续瀛环志略》、徐建寅的《德国合盟纪事》等。这些著述 A. 反映了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 B. 促进了社会进化论的传播 C. 构建了“中体西用”的话语体系 D. 拓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学东渐。依据材料“同治(1861-1875)以后,有关考察外国史地的撰述逐渐增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著作的出现拓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出现于1840年前后,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进化论思想;C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等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撰述主要涉及的是对西方国家政治、历史地理情况的介绍,并未涉及“中体西用”的主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 “中体西用”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企图化解中国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此“模式” A. 最初宣扬了西方科技思想 B. 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C. 动摇了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D. 意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故A项正确;“中体西用”意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不可能消除中西文化的差异,故B项错误;“中学为体”说明其维护儒学的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是以不改变封建制度为前提的,故D项错误。 23. 李鸿章认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的实践活动是 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新式学堂 C.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 建设近代海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根据“ 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可知李鸿章是在强调学习西方语言文化,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和近代海军都是洋务派的实践活动,但符合题干中李鸿章观点主张的只有创办新式学堂,故排除A、C、D项,故选B。 24.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有:“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此段材料反映了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B. 中学西渐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既要学习西方工商科技,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其强调了发展工商业、兴学校发展教育科技,变宪法学习西方的政治, 其主张涉及到学习西方的西方的工商、科技、制度,所以选D。材料涉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A项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学西渐,而是强调既要学习西方工商科技,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B。C项只体现学习技术,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 25. 19世纪末,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 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泛传播 C.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D. 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夺权 【答案】C 【解析】题干时间“19世纪末”,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从而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因此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错误。D不符合史实,错误。 26. 早在1873年进化论观念就已被江南制造总局的译作介绍到中国,但直到1898年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出版,进化论思想才成为社会最活跃的思潮。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的 B. 严复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 C. 民族危机加深下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 D. 进化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1898 年是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深重时期,“进化论思想才成为社会最活跃的思潮”说明进化论思想符合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C正确;洋务运动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目的,A错误;严复是维新派代表,B错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D错误。 27.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兴民权思想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 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 国家的阶级实质不同 C.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不同 D. 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答案】C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思想是要创立民国,实行共和制,推翻君主制;维新派兴民权思想是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因此二者的最大的不同是政体组织形式的不同。故选C。AB项错误,二者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是二者的不同,但是不是最大的不同。 28. 有学者认为: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以下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B.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C. 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 D. 戊戌变法和文艺复兴 【答案】D 【解析】戊戌变法期间, 维新思想家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借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文艺复兴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而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故选D;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均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故排除C;宗教改革挑战教皇权威,启蒙运动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与材料不符,排除B;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五四运动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排除A。 29. 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视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在1939年胡适担任驻美大使时,却为孔子思想正名:“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胡适立场前后迥变的最大原因是 A. 孔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已被世界所认同 B. 彻底否定孔子思想不利中国人民抗战 C. 对儒学批判不彻底导致复古思潮出现 D. 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及其实用思想 【答案】D 【解析】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对象征封建专制思想的孔子,到抗日战争时期为自由、民主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呼吁为孔子正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胡适立场发生重大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其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及其实用思想,D选项正确;世界认同孔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彻底否定孔子思想不利中国人民抗战,不是导致胡适立场变化的最大原因,AB两选项错误;对儒学批判不彻底导致复古思潮出现,是新文化运动的原因,与1939年胡适立场改变无关,C选项错误。 30. 胡适曾说过:“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 A. 传统思想文化 B 君主专制制度 C. 传统的小农经济 D. 反动政府的统治 【答案】A 【解析】注意人物言论“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说明作者旨在说明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变革的关系,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传统文化仍然根深蒂固,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B项不符合作者的意思,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 31. 19世纪中后期,西方民主观念逐渐传入中国,“议会、民权、自由、宪政、权利”等成为热门词汇。清末民初,“革命、共和、民主”等成为流行词。五四时期,“自由主义民主”“革命民主主义”等词语成为新宠。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西方民主体制被照搬到了中国 B. 民主流派众多干扰了救亡道路的抉择 C. 实现共和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 D. 民族危机加剧推动了民主观念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中后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阶段历程,即由学习西方的制度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结果,民族危机推动了民主观念上的变化,从“19世纪中后期”到“五四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在这种外力作用下不断地探索不同的救亡图存道路,D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管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中国都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民主体制,而是杂揉了许多带有中国特色的东西,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是对西方制度与文化学习的不断深化,而未言明民主流派对救亡道路的干扰,排除B;实现民主共和只体现材料中一个阶段,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题,故排除C项。 32. 五四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思想流派进行了论战。1920年以后,诸多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会、团体也在论战中纷纷建立起来,多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相继出版。这反映出 A. 马克思主义在民间广泛传播 B.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 国人对社会主义认识度提高 D.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条件已成熟 【答案】C 【解析】在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重要的论战中,出现了专门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社团和刊物,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获得越来越多国人的认可,故选C项。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排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故B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条件已成熟,故D项错误。 33. 孙中山曾说:“中国古昔……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 强调借鉴欧美政治制度 B. 纯粹学习欧美民主思想 C. 批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D. 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可知其想仿造欧美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故A项正确,B错误;“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指中国早已存在民权思想,并非批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排除C;材料只谈到了民权的问题,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论述,故D项错误。 34. 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A. 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B. 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 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可知,三民主义跨度很大,影响深远,这是由于三民主义能够适应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A正确;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未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错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是共产党的领导,C错误;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不是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D错误。 35.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其后的努力是 A. 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 B. 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C. 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 D. 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说明孙中山已经深刻觉察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为此孙中山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努力进行新理论探索,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在实践中积极展开与共产党的合作,效仿俄国革命,故D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提出的,故A项排除;《临时约法》是1912年春颁布的,故B项排除;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而孙中山先生是1925年去世的,故C项排除。 36. 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A. 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C. 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D. 说明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毛泽东主张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进军,而不是以城市为中心,这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故C正确;当时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尚未形成,故A排除;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进军,故D排除。 37.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该言论表明毛泽东思想 A. 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C. 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基础 D.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可知毛泽东的意思是不应该把功劳归结为他一个人的,否则“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因此毛泽东思想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故选D;材料没有谈到毛泽东思想的作用,A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但是题干没有强调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B错误;根据材料“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可知当时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错误。 38. 毛泽东在某著作中论述道:“中国革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特点。……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该论述出自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新民主主义论》 C. 《共产党人·发刊词》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B 【解析】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故B符合题意;1928 年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1939年的《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故D不符合题意。 39.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 批判国民党忽视工业建设 B. 说明抗日战争的经济损失 C. 强调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D. 指引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分析,指出了国内当前的经济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建国之后的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D项正确;毛泽东的主旨意思不在于批判,排除A项;此时已经是解放战争时期,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是《论十大关系》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 40.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A. 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C.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 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看法,排除A;材料“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可见邓小平表达了对外开放的思路,故选B;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排除D。 4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讲的是1957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治国口号的变化,从1957年的“赶英超美”,到“发展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口号的变化,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故答案为D项。A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本题所述时间跨度不符,排除;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变化过程,排除;C项,“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的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排除。 42.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 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A. 民主政治建设 B. 思想大解放 C. 发展生产力 D. 推进全球化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领导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故C正确。 43. 1992年,邓小平在从广东到上海等地视察的路上,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谈话 ①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 ②科学地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 ③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体现的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材料“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变”体现的是科学地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材料“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体现的是强调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因此①②④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③错误,AC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 44.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他们为代表的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答案】B 【解析】试中共的三代领导人分别对应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其中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写进党章;中共十六大确立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思想。故选B。 45. 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 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B. 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 C. 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 D. 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根据这一情况,十九大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的分析。这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1956年八大召开时中国并非是市场经济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对于我国的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才导致经济建设的冒进;D选项错误,八大召开时,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十九大召开时,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关系并未发生质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6.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③④⑤⑥符合题意;①②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47. 随着新兴的娱乐方式一电影遂步进入上海民间,1911年6月,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明文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移风易俗男女平等 B. 民国政府规范娱乐业 C. 社会崇洋之风盛行 D. 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对电影放映的管理办法可知既有封建保守内容,例如“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又有思想开放的体现,例如女子可以观看电影,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男女平等,A选项排除。民国政府成立时间是1912年元旦,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崇洋之风,C选项排除。 48. 1914年上海发布了《公路安全须知》,规定了行人、乘客、驾驶员、修理员等须注意的事项。其中有“协助救济翻车,扶弱伤者……行车遇险应协助救伤并据实报告,大车让小车先行”、“过牲畜时勿使快车或急鸣喇叭”、“不要一面走路一面看报”等等。这印证了 A. 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B. 中国的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 C. 城市民众的生活习俗发生变化 D. 临时政府通过立法规范交通 【答案】A 【解析】材料“协助救济翻车,扶弱伤者”“车让小车先行”“过牲畜时勿使快车或急鸣喇叭”的规定都体现出近代文明交通行驶的规则,说明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出近代交通文明,不能说明交通事业发展现状,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交通文明的变化,不是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上海地区颁布,不能代表临时政府的政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4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3~1856 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表(部分) ——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中国 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如果离开这个背景来考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那么我们对于当时中国历史处境的认识,将不会超过道光皇帝之流的清代统治者的水平。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19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 “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一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如何逐渐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答案】(1)情况:生丝出口量逐年增长;生丝由广州出口转向上海出口。原因:五口通商( 上海开埠) ;上海具有区位优势。 (2)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丧权辱国,经济上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埠通商。 (3)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特点: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国外。 【解析】 (1)情况;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生丝出口从1943年的1787增长到1856年的79196,可得出生丝出口量逐年增长;从广州与上海两地的数据变化可得出,生丝由广州出口转向上海出口。原因:根据时间信息可得出这与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有关。再结合所学可得出上海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2)说明;根据所学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角度进行概括。 (3)背景:根据“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可得出工业革命的扩展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根据“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可得出洋务运动的兴起。特点:结合所学可从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国外等方面概括。 5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 ——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的感叹 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三: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1930年6月11日)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方层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为了实现材料二的目标,孙中山晚年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毛泽东选择的异同。 【答案】(1)物质层面: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 (2)变化:对封建军阀由幻想到幻想破灭;由幻想帝国主义支持到主张推翻帝国主义。 理论:新三民主义。 作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同: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异:材料三:“城市中心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 (1)根据“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物质层面的重建主要包括洋务运动的开展;在制度层面的重建主要包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中国民主政体的形成;在思想层面的重建则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对思想解放的推动和发展。 (2)根据“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军阀和支持军阀的帝国主义是导致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对他们的幻想破灭,主张推翻军阀和帝国主义,因此在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也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根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毛泽东选择的相同点在于都主张暴力革命;但不同点在于材料三主张城市中心论,而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 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旭麓先生说:“顽固派对于洋务派的憎恶,有的时候真有点切齿腐心的味道。但是,复杂的问题在于,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近代百年都是如此”。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爱国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不同阶层的爱国主义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以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这是洋务派的爱国主义思想;顽固派则反对“西学为用”、“师事夷人”,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他们认为维护原有的传统才是爱国主义。 顽固派与洋务派是晚清中国地主阶级官员的不同阶层,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他们都是爱国者,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的不同,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解析】 论题:由材料“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可知,顽固派尽管和洋务派的主张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也是处于爱国主义,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论题为不同阶层的爱国主义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 阐述:共性方面结合所学可从相同的出发点(维护封建统治)以及相同的时代背景(内忧外患)进行简要陈述;差异性方面结合所学可从他们不同的主张(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同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来进行简要的陈述;最后,再次回应论题进行升华,顽固派与洋务派是晚清中国地主阶级官员的不同阶层,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他们都是爱国者,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的不同,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52. (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时代背景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要求、科举制的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材料一信息“ 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和材料二信息“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积极方面可从打击旧学、传播新学、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新式教育发展等方面分析,消极方面可从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等方面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