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综合检测试历史试题
永安三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初综合检测 班级 姓名 座号 第I卷(选择题) 1.他(梭伦)既然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他的法律,大家都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这说明 A.人亡政息将会危及雅典城邦 B.梭伦改革遭到大多数人反对 C.城邦领袖无权制定法律条文 D.法律一经制定具有至高权力 2.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划分公民等级 C.设四百人会议 D.划分四个选区 3.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判断正确的是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A.前提、结论皆正确 B.前提、结论皆错误 C.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4.据史书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材料最能说明商鞅变法 A.增加了秦国争霸实力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确立了封建统治秩序 D.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5.某地出土一件重要的文物方升,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泉”二字。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从方升所刻铭文中我们能够断定 A.商鞅是我国古代方升的发明者 B.秦始皇对商鞅变法进行了修正 C.秦统一后仍用商鞅规定的度量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 D.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又在全国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标准 6.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而齐国“相地而衰征”,其实质都是 A.土地赋税制度的变革 B.井田制的瓦解 C.封建赋税制度的确立 D.承认土地私有 7.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8.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 A.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 B.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 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 D.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 9.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损1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负担过重,农业发展缓慢 B.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收入变少 C.强化集权措施使政府机构臃肿 D.军费和对外和约赔款开支巨大 10.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时期 内 容 出 处 北魏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 《魏书·食货志》 隋朝 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 《隋书·食货志》 唐朝 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册府元龟》 A.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B.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D.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11.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 )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依靠“恩荫” D.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12.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自南宋开始,王安石变法遭到彻底否定,其新学也遭到批判。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C.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D.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13.英国学者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B.“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C.“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D.“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14.下列关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①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②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③十一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④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借口组织多次“十字军东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统治残暴 ④遏制外来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设立了高级国务会议和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阿里的目的在于推行民主制度 C.阿里真正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优越性 D.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的认识是肤浅的 17.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B.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C.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 D.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18.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这段话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即 A.农奴制的俄国不能保卫国家安全,危机日益加深 B.俄国农奴制度以奴役人为己任,是不道德的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D.农奴制已成众矢之的,已被判处死刑 19.下表是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卢布),由此可知 省名 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 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 1861年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 沃罗涅日 25.93 33.11 69.26 A.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C.改革未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 D.制度变革促进了俄国农业迅速发展 20.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的改革方案是哪一地区封建主提出的 A.草原地区 B.主要农业区 C.工商业比较发达地区 D.全国各地区 第II卷(非选择题) 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越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等之分……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出庭担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材料二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材料三 他的《解放法令》(1861 年3 月1 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5分) (2)简述材料三中“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的举措。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俄国工业化的意义。(6 分)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二者在处理社会危机中所持策略的异同。(9分) 22.(20分)中国古代政治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三 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材料四 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推进公平正义、社会进步?(4分) (2)概括材料二孝文帝为了推动北魏社会进步采取哪些措施?分别指出以上两场改革的性质。(6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王安石变法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4分)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2分) (5)以上改革结局不同,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有何启示?(4分) 2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体现了宗教改革的宣传形式与内容. 宣传形式 内 容 文本 1516年到1546年,仅马丁·路德一个人的著作的发行数达到310万册,新教的出版物达到了600万册以上,而罗马教会反对宗教改革的出版物为60万册。 口述 布道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非宗教人士的“俗人传教”,他们走向大街小巷,足迹遍布田野乡村。马丁·路德支持这些世俗传教者,“收益工作做的判断,比那些神学家更正确!” 图像 在新教宣传品中,木刻版画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宣传品,他用于宣传,是为了以鲜明来阐明新教的理念,常常用做各种书籍、传单、小册子的插图,制作版画成为专门的行业。 材料二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三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1)据材料一中的内容,概述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的意义。(4分) (2)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6分) (3)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4分)并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2分)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初综合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C D A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D A D A C B A 21.(1)在经济上: 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原主所有,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土地。(1分) 作用:①这个措施实际上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②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2分) 在政治上:措施:实行按财产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1分) 作用:这一措施保护了贵族的利益(1分) (2)措施:①解放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在缴纳赎金,可赎买一块份地。(2分) 作用:①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2分)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加快了俄国工业化进程;(2分) (3)同:①中庸:(1分)。梭伦改革既要废除债务奴隶制,又要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2分)俄国农奴制改革既要解放农奴,又要保持农奴主的既得利益;(2分) ②通过立法手段(1分) 异:方式不同(1分):前者用赎买的办法有条件地解放农奴;后者直接废除债务奴隶制。(2分) 22.(1)措施:实行法治;奖励军功;奖励耕织;推行县制。(4分) (2)措施:孝文帝迁都、汉化政策。(2分) 性质:商鞅变法属于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孝文帝改革属于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4分) (3)措施:①实行免役法,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②推行方田均税法,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4分,划线之处必须答出) (4)相似: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②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5)主要原因:触动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遭到各种反对和阻力。(1分) 启示:①改革者要有坚定的信心;②改革要循序渐进;③改革要维护社会公平、公正;④可适当顾及各阶层的利益,避免激化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答出3点可得3分,言之有理即可) 23.(1)特点:①宗教改革的宣传形式是多样的。②参加的阶层具有广泛性。③宗教改革是在宗教外衣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④同时又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4分) 意义:①政治: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②经济: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4分) (2)资本主义:其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2分) 民族主义:宗教改革提出世俗政权高于教权的主张,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推动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2分) 人文主义: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2分) (3)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族宗族十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2分) 马丁·路德: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裁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2分) 认识:①婚俗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联姻是处理政治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②婚俗变化反映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