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总结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总结学案

政治模块 ‎ ‎ ‎                    ‎ ‎[专题线索]‎ 线索1 西方民主制的发展历程 线索2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诞生 ‎①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③历史影响: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 ‎①历史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人民。‎ ‎②历史进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 ‎③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十月革命 ‎①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②历史进程: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③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线索3 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认识 ‎ [专题认识]‎ ‎1.雅典民主政治认识上的六个误区 ‎(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局限性上看: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居民的民主。‎ ‎(3)从实质上看: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从影响上看: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5)对于“陶片放逐法”:不宜夸大其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还应看到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政治家被流放,不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 ‎(6)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2.多角度认识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从形成过程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为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5)从实质上看: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3.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1)概念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后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2)基本特点 ‎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夺,来实现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3)历史作用 ‎①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调整、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进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4.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实质的认识 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这一事实却被资产阶级民主种种虚伪的表现所掩盖。这是因为:‎ ‎(1)在观念的表达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被赋予了普遍性的形式。资产阶级虚伪宣称自己的利益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思想。资产阶级在思想表达上的这种标榜,在一定时期内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认同,这是因为:‎ ‎①在推翻封建制度的过程中,资产阶级自己的利益和社会普遍利益基本上一致,两者并肩战斗,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价值理念。‎ ‎②资产阶级不断翻新民主形式,如相继取消选举权的财产、教育程度、性别和种族的限制,选举制度更加周密,权力制衡机制更为有效等等,来掩盖民主的本质。‎ ‎③民主除了阶级性外,还具有一般社会性的特点。‎ ‎(2)在政治法律形式上,把经济上事实上的不平等,虚幻地表现为平等。资本主义法律明文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些权利和自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完全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经济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为生。这样,法律规定的公民在政治上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政治权利,在社会关系中的真实内容,就只能体现为维护私有财产占有和使用上的自由、平等,工人和资本家在流通领域进行等价交换的自由、平等。但是一旦进入生产领域,劳动者就要为资本家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别无选择地接受剥削,这样政治上的平等也就演变成了经济上的不平等。所以,资产阶级民主以法律形式上的平等造成了经济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又保护这种不平等,可见资产阶级的法律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3)在国家政权形式上,用权力分立来维护其阶级总利益,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不过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其阶级总体利益而在国家机构内部实行的一种权力分工,是阶级统治的一种形式。统治者作出重大决策,经常违反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更无法控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的运行。靠辩论生存的议会形式不仅保证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可以彼此辩论争吵、协调关系,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被统治阶级提供了一种在“一般的思想”外观下,为自己的利益进行斗争的可能性。这就为资产阶级掩盖其专政的实质找到了借口。对资产阶级民主要有清醒的认识,把握其实质。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坚持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5.世界格局的含义及其演变规律 ‎(1)含义:世界格局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充当主角的国家及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政治结构、态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2)演变规律 ‎①变化的根本动因: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②变化的直接动因:格局中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③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态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 经济模块 ‎ ‎ ‎                    ‎ ‎[专题线索]‎ 线索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基本历程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亚、非、拉美国家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整体世界形成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 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 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大增 线索2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历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特征 英国首先开始,并率先完成;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棉纺织部门(轻工业)率先使用;使人类跃进到“蒸汽时代”‎ 在多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个别国家两次革命交叉进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将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更快;科学和技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 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社会结构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城市化进程开始;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兴起,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产生了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并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资本主义各国政党政治日趋完善;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知识经济出现 线索3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发展历程 ‎(1)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3)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这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4)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端,为克服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缩减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 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注重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既注意运用市场规律,又不放弃国家的干预。这一过程本身也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正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线索4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主要经济政策 ‎(1)重商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展开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是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2)自由主义: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凯恩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于罗斯福新政中,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大规模地推行。‎ ‎(4)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调整了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线索5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②内容:a.农业:余粮收集制;b.工业:工业国有化;c.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d.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③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④评价 a.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b.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 ‎②内容:a.农业:实行粮食税;b.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c.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④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斯大林模式 ‎①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②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与专制。‎ ‎③评价 a.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b.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4)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①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②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专题认识]‎ ‎1.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目的主要是掠夺金银财富,积累原始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目的是满足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①以新航路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工业化模式的特点 ‎(1)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具有渐进性,经历了从原始积累、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过程,基础较扎实,体系较健全,但时间长,速度慢,并伴随血腥残暴的对外殖民扩张。‎ ‎(2)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斯大林模式):集中国内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短,速度快,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思想文化模块 ‎                    ‎ ‎[专题线索]‎ 线索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古希腊人文精神觉醒(公元前5世纪)‎ ‎①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柏拉图主张建立“理想国”。‎ ‎③意义:使人们从盲目地崇拜神到全方位地研究人,是人类精神觉醒的开始。‎ ‎(2)文艺复兴(14-17世纪以人权反对神权)‎ ‎①背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②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③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④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 ‎⑤‎ 历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⑥影响:解放了思想。‎ ‎(3)宗教改革(16-17世纪“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①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 ‎②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③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④性质: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⑤意义 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启蒙运动(17-18世纪理想社会的政治设想)‎ ‎①背景:西欧封建专制统治加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解放;自然科学的发展。‎ ‎②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③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康德倡导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提出“人非工具”。‎ ‎⑤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蓝图。‎ 线索2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线索3 17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发展 ‎(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推动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需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十分不满,古典主义时期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发展起来。‎ ‎(3)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4)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30年代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地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专题认识]‎ ‎1.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1)文艺复兴: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 ‎(2)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2.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科技的发展又推动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2)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 ‎(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创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大无畏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 ‎3.文学流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近现代五大美术流派及特点 ‎(1)新古典主义美术:选择重大历史和现实事件作为题材,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2)浪漫主义美术: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强调色彩的作用。‎ ‎(3)现实主义美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4)印象画派: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5)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复杂心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