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王 娜 审题人:蔡 静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中国古代思想史把魏晋称为玄学时代,隋唐为佛学时代,宋明为理学时代。那么春秋战国、两汉、明清之际分别可称为 ‎ A.子学时代、经学时代、实学时代 ‎ B.子学时代、实学时代、经学时代 C.实学时代、经学时代、子学时代 ‎ D.经学时代、子学时代、实学时代 ‎2.《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前一关系上的主张是 A.君轻民贵 B.君主受命于天 ‎ C.制天命而用之 D.天下为主君为客 ‎3.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 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 D.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4.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 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 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 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5. 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思想家谴责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 属于冷冰冰的理性化规则,他们把其看成是法国的文化霸权。材料意在强调 A.理性主义摒弃人文主义 B.启蒙运动根植专制传统 ‎ C.对启蒙运动的人文反思 D.启蒙运动开展的排它性 ‎6.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面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唐书既“荷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7.明朝末年,作恶多端的魏忠贤遭贬自缢后,人心大快,世何纷传,演魏忠贤一事的小说一时成为热门。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载有《皇明中兴圣烈传》(后改为《魏忠贤软事》)、《警世阴阳梦》《梼兀闲评》等。这主要说明了 A.魏忠贤的倒台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B.市民阶层对通俗小说有更深认识 C.评论宦官专权是明末小说的题材之一 ‎ D.明末印刷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8.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 ‎ A.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 B.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 C.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D.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9. 传统的经世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变化,“经世思想不仅包涵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的振兴实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以下思想,可以归入鸦片战争后经世 思想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10.2017年12月14日,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去世。1977年,余光中在《蔡元培墓前》一诗中写道:“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做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材料中主要揭示蔡元培 ‎ A.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在北京发动了五四爱国运动 ‎ C.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D.把北大变成为思想启蒙的基地 ‎11.《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是毛泽东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直接吸收、借鉴到这篇文章中来。毛泽东借鉴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三民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C.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D.毛泽东为全面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12.1956年1月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二届二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此党和政府作出的努力有 ‎①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大发展 ‎②发展“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③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积极推动经济发展 ‎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积极发展同亚非新兴国家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他们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的作用,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他们”的作品 A.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 ‎ B.着重于描绘自然的刹那景象 C.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 D.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 ‎14.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 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15.春秋时期,文武不分家,封君们平时担任民政长官,战时充任军队统帅。而战国时期军队则多是由军官统率,名将如白起、李牧、赵奢,都专职打仗而不问政治,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职业军队取代了兵农合一的民兵 B.军事指挥学发展到专业化水平 C. 儒家的教育忽视军事 D. 分封制的崩溃和郡县制的兴起 ‎1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 ‎ A.彰显财富,发展商业 B.天下归一,皇权至上 ‎ C.天下共主,尽享极乐 D.君临天下,思想控制 ‎17.汉文帝时,申屠嘉担任丞相,在一次晋见文帝的时候,文帝的宠臣邓通举止傲慢。申屠嘉回到丞相府之后,立即发出命令,召邓通诣丞相府。邓通免冠赤足,顿首谢罪。申屠嘉本打算杀掉邓通,但是就在严辞训斥邓通的时候,文帝派使节召邓通入宫,邓通才免于一死。由此可见 A.皇帝与丞相之间矛盾日益激化 B.丞相垄断朝政,威胁皇权 C.丞相对官员有任免处置的权力 D.皇权严重削弱,形同虑设 ‎18.观察下表(部分)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其标题的是 古地名 古治理地区 今地区 关内道 治西京京兆府 今陕西省西安市 河南道 治汴州 河南省开封市 江南西道 岳州巴陵郡 岳阳市 潭州 长沙郡 长沙市 灵州 灵武 温池 鸣沙等县 甘肃鸣沙 A.汉代十三州分布表 B.唐朝地方行政区划表 C.元朝地方管理表 D.清朝地方行政区划表 ‎1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憎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诗句与“此项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D.“甲第朱门无一半,当街踏尽公卿骨。”‎ ‎20.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 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 ‎ 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 ‎ 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1.密折是奏折的一种,是指专受皇帝指令的官员单独向皇帝密报、由皇帝直接批谕再直接发给上奏人的文书。创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密折制度,使用密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扩大到地方的防驻将军、总督、提督、巡抚等军政负责人,使地方官吏能及时将地方情况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帝手中。这反映了A.雍正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 B.密折制度有效防止了地方分裂 C.地方官员的权力正逐渐扩大 ‎ D.行政程序繁杂降低了行政效率 ‎22.教材中关于古希腊“城邦体制”中的“城邦”一词翻译自英语“city—states”,而“city—states”又翻译自希腊文中“polis”一词。有学者认为“城邦”和“city—states”都是对“polis”的误译,因为“polis”最重要的含义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你认为最接近其原意的翻译是 A.精神家园 B.地上天国 C.公民国家 D.民族国家 ‎23.古雅典官员任职期间,“任何公民都可因他行为不敬或侵占公款、叛国,共谋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而启动一种‘指控程序’来反对他,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案件首先由议事会来判决,但更严重的案件通常由议事会交由陪审法庭来做最终判决,极其严重的案件,像叛国罪,由公民大会来审问”。这说明古雅典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对政治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 ‎ C.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D.司法审判程序缺乏合理性 ‎24.自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恩格斯也曾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对于上述材料解读确的是 A.罗马法的产生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B.罗马法体系已经非常完备不须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C.罗马法的核心是保护个人财产私有制度的不可侵犯 D.罗马法系中包含着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法权关系 ‎25.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可见,材料中的“它”具有 A.立法创议权 B.最高司法权 C.行政监督权 D.议案否决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卓越地贯通了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内容。孟子早已说过,他相信孔子在编订这部编年史时把支配万物的上天的准则运用于人类历史的进程。由于董仲舒、孔子博得了处于历史中心的圣人—素王—的位置,他(董仲舒)从这些不变的准则出发,以微而婉的方式简洁地表达了对人们的行为的褒贬。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关乎对他们的品质的评判,这一点很可能给当时的统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当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从全球的范围内审视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理学统治的中国。近人所理解的儒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理学,要求被当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从全球的范围内审视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理学统治的中国。近人所理解的儒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理学,要求被理学统治了一千年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以理学的眼光看待儒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这店里的东西恐怕很难有哪一件是真正属于孔子的,“孔家店”实际上是没落的封建意识形态的代表,“孔家店”实际上是理学店。‎ ‎——刘孟骧《中国儒学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地位变化的相同之处,并对此进行简要评述。(8分)‎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自始至终只是皇帝的私臣,只是政务的补助机关,一切公文都以皇帝名义 发布,但内阁制度在明代仍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太祖废相后,君主成为实际的行政首长,一切大政均顸亲力亲为。……虽然在辅政方面,确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明代内阁大学士地位不足当宰相之任,且其本职亦只是侍从备顾问。后来内阁获取票拟之权,亦只是在幕后协助立帝处理国政,属皇帝秘书而不是名正言顺的宰相,……就权责而言,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首辅亦非法定的最高行政首长,六部也不是它的法定直接下属,而由君主独掌命令大权。内阁所持有的权力,出自皇帝授予。因此,内阁有否作为,全视皇帝的作风而定,故历朝内阁的权力都有所不同。‎ ‎——摘自《试述明代内阁制度之由来、演变、作用、流弊及影响》‎ 材料二 (西方)内阁最早出现于英国,……16世纪~18世纪初的内阁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最初只是国王与大臣共商国事的会议。一直到英国的乔治一世担任国王期间,由于不会说英语,开始很少参加内阁会议,反而由大臣主持,这样就首开英国内阁制的先声。1721年,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出任内阁首相,内阁正式形成,后来不断发展完善。英国的内阁主要由首相提名成员名单,国王批准成立,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但实际上要对议会负责,……内阁由首相主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 ‎——摘自《浅议中英内阁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设立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后英国内阁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变化所带来的影响。(8分)‎ ‎28.(12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还波及海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朝初是以秀才、明经等科选拔官吏,到隋炀帝统治时期设置进士科,宣告了旧的以门第为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结束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 唐代科举考试分制科和常科。制科主要考应试对策,也就是对时政的看法和建议。唐代常科的科名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种。进士科以考时务策为主,后来也考帖经和杂文。‎ 宋代在革除了唐代科举制弊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 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科举实行三级考试,凡登科进士,一律由吏部立即授官。宋代科举考试向士大夫广泛开放,对于各科举人,不重门第,只要文章合格,就可以录取。‎ 明代至清代中叶前这一时期,科举制度走向鼎盛阶段。考试内容与规则格式化,严 格限定出题、答题范围和格式,从而形成“八股文”;考试科目也趋向于单—化,主要 有进士一科;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实行四级制考试体制,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从明朝开始科举考试分“南北榜”录取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9.(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政道的求学与成长经历比较特殊。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但是,凭 借他顽强的毅力,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超越同龄人的付出和收获。……1946年春,‎ 蒋介石政府欲派青年才俊赴美学习原子弹技术。在吴大猷和叶企孙先生的推荐下,仅为 西南联大物理系二年级学生的李政道获得赴美深造的机会。赴美后,才得知美国人根本 不让中国人接独原子弹技术。没办法,随行的青年学子只能申请到美国大学读研究生。‎ 李政道因没有大学毕业文凭,难以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但在他自己努力下,最后竟被 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破例录取,还成为物理学大师费米的研究生。1956年他与杨振宁提 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与扬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在1974年会见毛主席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主张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这些建议都得以采纳。‎ ‎ ——摘编自季承《李政道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李政道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政道的历史贡献。(4分)‎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ACDBC 6-10ACBCD 11-15CCABD 16-20BCBAD 21-25ACBDC ‎ ‎26.(14分)(1)特点:重视传承与借鉴孔孟之道;思想体系具有杂糅性:辩证分析人的行为和神化君主。(3分)‎ 成因:董仲舒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学思想之中;孔孟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为迎合汉武帝大一统,提升君主地位。(3分)‎ ‎(2)相同:促使儒学地位发生巨变;社会对儒学的看法发生逆转。(4分)‎ 评述:儒学地位的变化,既能说明儒学具有顽强生命力,也说明其糟粕部分阻碍了社会进步;儒学对社会的影响,需结合不同时代的国情来进行辩证分析。(4 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27.(16分)(1)特点;属于皇帝的私臣;内阁权力受皇帝的控制。(4分)‎ 作用:减轻了皇帝的政务负担;完善了中央政务机构;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变化:由过王的咨政机构转变为独立的行政决策机构;由对国负责转向对议会负责。(4分)‎ 影响:完善了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促进英国最终成为“虚君”的君主立宪制;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客观上削弱了议会的权力。(4分,任答两点即可)‎ ‎28.(12分)示例一: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示例二: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三: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宋明理学以儒学钢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属于开放型试题,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评分标准:自拟题目2分,论述10分)‎ ‎29.(8分)(1)主要原因:自身的努力;得到名师的推荐和引导:国民政府提供赴美学习机会。(任意两点4分)‎ ‎(2)评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关心国家的科技和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