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乌南察布市集宁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集宁二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60分 一、单选题 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候,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的封国与原居民糅合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并且发展了这种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主要强调了受封国的独立性,所以分封制的实行使封国形成为地方政权,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强化旧有的宗族因素,而是强调分封制的实施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A项错误。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政治管理,国家政治管理也由松散趋向严密,B项错误。材料提到“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所以宗族界限并没有彻底打破,C项错误。 2.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这说明战国时期 A. 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 B. 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 C. 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D. 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战国时期……居于行政位置上……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主任命官僚的现象,体现了君主集权的特点,故D 项正确;战国时期世袭贵族特权尚未完全被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吏选拔制度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故C项错误。故选D。 3.历史学家许悼云认为,我国古代某一制度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担任郡县政府的椽吏。其中尤为隽异的少数人士,又由地方政府举荐,先在郎署学习,然后出任中央政府官吏,再外放为别处的地方首长执行中央政令,统治地方。该制度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由地方政府举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任官是察举制的特点,故B项正确;军功爵制的依据是军功,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由士家大族垄断选官,不利于人才选拔,故C项错误;科举制不是由地方举荐人才,故D项错误。故选B。 4.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C.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D.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等信息可知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一举措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和皇帝决策正确与否无关,A选项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B选项排除。六部接受皇帝的直接领导并没有使六部权力发生变化,C选项排除。 5.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A. 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 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 C. 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D. 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能由局部法律文献而认为进入法治时代,排除A;中西方都在青铜器上刻出法律条文,说明成文法的重要意义,故选C;材料看不出中西方的交流,排除B;春秋时期,诸侯国割据混战,排除D。 6.西方学者安德鲁斯指出:“对于雅典来说,公元前6世纪初,它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是减少公民人数而把他们降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奴隶?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如近代工业革命,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古希腊民主政治存在着严重弊端 B. 技术革新利于解决雅典社会问题 C. 希波战争促进了奴隶贸易的繁荣 D. 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地位逐步增强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如近代工业革命,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可以看出他认为技术革新利于解决雅典奴隶减少的问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材料无关;C选项错在与“希波战争”无关;D选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 点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材料题及的是奴隶减少的问题,所以与政治弊端没有关系,也与公民意识没有关系,故排除A、D选项。此外,希波战争发生在公元前五世纪,与材料给出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差距甚远,所以排除C选项。 7.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 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B. 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 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D. 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经济方面崛起,但政治方面滞后,政治上保留封建残余,专制色彩浓厚,C项正确。1871年宪法中的选举权已经实行,A项错误。1871年宪法赋予了议会立法权,B项错误。德国在政体上属于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专制,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具体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紧扣材料信息“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即可知道答案。 8.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 A. 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 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C. 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度 D. 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英国全民普选权直至20世纪60年代始得确立,故A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扩大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议会改革使得他们在政治上获得了更大的权力,推动了英国议会改革的进程,可见三次议会改革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故B 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度,排除C;材料不能反映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排除D。 9.“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共产党宜言》中这段话 A. 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 B. 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C. 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D. 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作为资产阶级生存的根本条件是雇佣工人,能够由于工业的进步而联合起来,等到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了,从而无产阶级成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这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材料主要是揭示无产阶级斗争的,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表明的是由于工业的进步,工人阶级走向联合,不是批判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故D项错误。故选B。 10.巴黎公社革命刚刚取得胜利时,公社领导人对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我们的个人利益开始抬头之日,就是我们恪尽公职结束之时;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我们的主人,你们的自由是你们自己争取的。这一主张表明巴黎公社 A. 呈现出人民掌权的发展趋势 B.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指导 C. 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普遍支持 D. 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产物 【答案】A 【解析】 根据“公社领导人对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 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我们的主人,你们的自由是你们自己争取的”可知,巴黎公社是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公众事务,人们群众是巴黎公社的主人,呈现出人民掌权的发展趋势,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指导”,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工农群众的态度,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1.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一个根本性的内容,就是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促使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希图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张 A. 与《天朝田亩制度》一脉相承 B. 通过立法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 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 D. 实际上否定了空想农业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这提倡的是私有制,与《天朝田亩制度》提倡公有制是相矛盾的,故A项错误;洪仁玕主张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在反封建的革命性上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但这一主张是实际上是否定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2.1897年,晚清士人顾肇新称:“强敌环伺,各思乘机而起,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腾出饷,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这一言论 A. 凸显了在民族危机下政府的应对不力 B. 说明中体西用思想已深入人心 C. 完整地表达了维新派社会改革的要求 D. 认识到洋务运动存在着弊端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强敌环伺,各思乘机而起……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 凸显了在民族危机下政府的应对不力,故选A;材料只是个人意见,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维新变法思想的部分,排除C;由材料“1897年”,可知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D。 13.赫德说:“义和团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 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 B.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 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 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答案】A 【解析】 “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说明义和团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A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义和团对于外来文明的否定,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义和团精神,C错误;武器落后只是作为一个论证,D错误。 14.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A. 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 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 C. 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 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答案】D 【解析】 近代以来面临民族危机,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探索学习救国救民道路,材料中各种救国道路思想出现,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D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B中根除说法绝对;C中弥补不符合事实。 15. 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 A. 这一现象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 B. 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 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 D. 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所反映的《天津条约》内容,故1858年,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的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说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以后,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 A. 突出体现了革命派政治意图 B. 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 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 D.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革命派制定《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立法机关限制以袁世凯为首的行政机关的权力,因此对议会权力的规定明确详细,而对总统和内阁的权力规定不够明确。这些规定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没有关系,排除。 【点睛】 由于当时受南北议和的影响,革命党人非常清楚临时大总统职位将由袁世凯继任,因此《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临时约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成果的苦心和努力。如在权力关系设计上,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以抗衡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除拥有立法权外,还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项的同意权和对总统、副总统的弹劾权。此外还规定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项复议时,如有2/3参议员仍坚持原议,大总统必须公布施行。从而,总统行使权力受到参议院的较大制约。 17.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 “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等信息可判断,这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全国掀起了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与材料“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等信息不符,A错误;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材料“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信息不符,B错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与材料信息不符,D错误。 18.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党纲英文译稿节选:我党纲领如下: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实施 A. 国民大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B 【解析】 根据当时中共一大提出的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可知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发动广大国民进行大革命的信息,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革命任务不是反对封建势力,故D项错误。 点睛:从材料来看,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任务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公有制.结合所学知,当时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此,这一纲领基本脱离了中国国情。 19.1844年,英国驻广州领事报告说,广州市场对英国棉纺织品有巨大需求。1854年初,广州市场上的英国纺织产品明显积压,价格下降,进口总额只及1844年的2/3。事实上,1844年后的4年间,进口总额都不及1844年。材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B. 英国出口中国的商品质量粗糙 C. 协定关税后英国商品价格低廉 D.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材料“英国纺织产品明显积压,价格下降”“1844年后的4年间,进口总额都不及1844年”说明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外国商品在华滞销的根源是小农经济的阻碍,故D项正确,A项错误;BC项不符题意。 20.1924年后,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 A. 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 B. 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 C. 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 D. 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 【答案】A 【解析】 “工运、农运、下层民众动员工作”等字眼意在强调共产党是在主导群众运动,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共合作在基层基本实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设立了农民部等字眼意在强调国民党也在发动民众,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共并未掌握革命领导权,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推理型选择题可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1.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 B.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河航行权是在《天津条约》中丧失的,故A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错误;由材料“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可知,中国被损害的部分主权被废除,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的巨大贡献,故C正确;1943年的平等条约的废除不能说明中国最终独立,故D错误。 22. 1931—1935年,部分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实行“没收富农土地、从肉体上消灭富农”的政策。延安时期,采取了“切实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政策。政策的转变是基于 A. 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 富农的反抗斗争加剧 C.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变消灭富农为保护富农,这体现了中共提倡的统一战线政策,这是基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而做出的调整,因此C选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为此发动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这不是中共调整对富农政策的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B选项并非政策调整的原因,错误;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一是注意材料中的政策的转变的时间为“延安时期”,即抗日战争时期,二是理解其变化,即中共变消灭富农为保护富农,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相关所学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3.国民党参谋本部1937年3月定稿的《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曾明文规定:“作战时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这反映了国民党当时 A. 集中力量围剿中共红军势力 B. 单纯依赖政府正规军作战 C. 应对全面抗战作出战略调整 D. 对开展敌后游击战有所关注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面对日本的进一步侵略,国民党不可能在此时集中力量围剿中共红军势力,故A项错误;根据“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可知国民党利用游击战术,并非单纯依赖政府正规军作战,故B项错误;全面抗战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可知国民党已经注意到敌后游击战,故D项正确。 24.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声明:“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这反映了他 A. 尽快结束战争以争取和平 B. 不甘心放弃仍试图影响政局 C. 害怕失败想推脱战争责任 D. 准备改组政府放弃一党专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但经过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南京国民政府仍然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由此可知,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仍试图影响政局,故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此时企图以和谈为掩护缓解局势,争取翻盘,并不是想尽快结束战争,争取和平,故A错误,排除;蒋介石的求和声明并不是害怕失败推脱战争责任的表现,是一种斗争上的策略,排除C;由材料“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可知,蒋介石并未准备改组政府,排除D。 25.1979年1月,邓小平几次接见萨姆·努恩率领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都说道:“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否则就等于捆住自己的手脚,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变得不可能”;“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一百年不变。”这些谈话 A. 否定了《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 B. 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 C. 明确表达了“九二共识”的基本内涵 D. 表明中国维护主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79年1 月,邓小平说: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已百年不变”可知,材料认为收复台湾以和平统一为主,不排除使用武力,因此,材料表明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谈话没有否定《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即和平统一,故A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故B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1992年形成的,故C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26.1954年7月7日,周恩来总理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报告时提出,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丨”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 B. 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 C. 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 D. 万隆会议提高中国的影响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题的关键是“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和平相处的基础,是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即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年后的今天,它对指导各国和平相处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详解】1953年我们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描述“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体现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下我们积极展开外交,故A正确;B错在“消除”,排除;C选项与材料不符合,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7月21日才结束,并且朝鲜问题依旧存在并得到完满的解决;D选项与史实不符合,万隆会议是1955年才召开的。 27.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 A.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 美苏之间矛盾加剧 C.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 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答案】D 【解析】 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说明亚非国家反对为美苏的冷战和霸权服务,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说明反对北约和华约这样的形式来控制别国,据此可以得出亚非国家在冷战背景下加强联合以实现自强,故选D;亚非国家不属于同一区域,故A不符合史实;万隆会议的这一立场与美苏矛盾的发展关系不大,故排除B;C表达符合史实,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 28.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围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表明 A. 两极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B. 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 C. 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D. 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答案】C 【解析】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日本实行严厉的惩治,但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恢复经济,特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C正确;50年代到80年代,国际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仍然是两极格局,排除A;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心仍然在美国,排除B;日本是要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并没有获得,排除D。 29.2017年2月1日 (当地时间),英国议会下议: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3月29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 B.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 C. 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2017 年3 月29 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实质上反映了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项;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没有中断,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30.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 A. 完善人民政协制度 B.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 D. 发展村民选举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我国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故重大措施就会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时间信息,应是在文革之后,二是要体现民主与法制健全与发展。此外还注意题干角度的限定:从制度方面。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故B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果 二、材料解析题 31.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解析】 (1)由材料“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可以归纳为: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结合所学,其基本背景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由材料“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可以归纳为: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结合所学,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有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来看,民族主义容易振奋了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同时民族主义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民族主义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第二小问,可以答为: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87年,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设立西学堂,聘请英国人布茂林、丹麦人辖制臣为学堂教习,讲授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数、理化之学。另聘请汉教习两人,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并兼任学生监督。西学堂首批招收64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刘铭传上书朝廷说:“冀各学生砥砺研磨,日臻可用。而台地现办机器、制造、煤矿、铁路,将来亦不患任使无才。”1886年,台北与大陆的海底电缆铺通,刘铭传遂于1890年设立电报学堂,聘请外国教习教授电报技术。刘铭传还曾经筹备建立日学堂,培养一批能阅读研究日本情报资料的人才,以防范日本入侵,但随着刘铭传的卸职,筹建日学堂的计划破产。 1890年,刘铭传在台北大坎抚垦局设立番学堂,课以汉文、算数,旁及官话、台语。起居礼仪悉仿汉制。每三日,导之出游,以与汉人晋接,消其顽犷之气,生其观感之心。刘铭传本人也常到学堂检查,对成绩优秀者以生员例给予“番秀才”的称号,以示褒奖。 ——摘编自胡海印《论刘铭传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台湾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铭传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体现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带有一定军事性质;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兼顾新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本土特色);重视语言教育 (2)影响: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缓和台湾社会少数民族与汉族矛盾;巩固台湾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动洋务运动在台湾的展开;推动台湾社会近代化;培养大量新式人才;有利于台湾的国防和反侵略 【解析】 特点:根据“聘请英国人布茂林、丹麦人辖制臣为学堂教习……另聘请汉教习两人,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得出体现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根据“培养一批能阅读研究日本情报资料的人才,以防范日本入侵”得出带有一定军事性质;根据“冀各学生砥砺研磨,日臻可用。而台地现办机器、制造、煤矿、铁路,将来亦不患任使无才。”得出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根据“设立西学堂”“设立番学堂”得出兼顾新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本土特色);根据“讲授英法之文”“课以汉文、算数,旁及官话、台语”得出重视语言教育。 影响:根据第一问刘铭传教育改革的特点分析归纳改革的影响。 【名师点睛】 第一问,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历练归纳即可;第二问,依据材料一刘铭传教育改革的特点分析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