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0分)‎ 1.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此时主要实行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贵族政治,至秦帝国时代实行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官僚的政治体系,故“现代化”的内涵应该为C项; A项是C项的表现之一,不全面,故排除A; BD项不符合史实,说法错误故排除BD; 故选:C。 本题旨在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查西周政治制度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区别,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理解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区别。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掌握不同朝代在政治制度方面调整改革的主要史实。 ‎ 2.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 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获悉,西周经过灭商和东征,控制了广大地区,为了对广大疆域进行有效控制,巩固国家统治,统治者采取了分封制,故D项符合; 西周采取分封制不是实行政治权力的重构,而是巩固统治。故A不符合题题意,排除; 分封制在周朝以前就已存在,故B排除; 西周政治基本政治原则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对分封制内容全面准确了解。 ‎ 3. 夏商周时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 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答案】C ‎【解析】A.西周时期,周天子的权威没有被严重削弱,选项表述不符合事实。 B.材料看不出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从材料可以看出各诸侯的纪年和历法并没有完全统一,说明当时大一统的局面没有形成。 ‎ D.从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和商朝的历法也被运用,说明周文化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天文历法发展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古代历法发展的表现,还要搞清楚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 ‎ 1.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 A. 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 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C. 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 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答案】C ‎【解析】A.当时全国没有统一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不可能建立起来。 B.强烈强调的是君主权力的加强,不是强调用官僚制来取代贵族制。 C.各个国家纷纷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实现了君主集权,为后来建立全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做了准备。 D.贵族分封体制,在春秋时期就开始走向崩溃。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要求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还要搞清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 2. 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据此转变可推断(  )‎ A. 周代逐渐步入信史时代 B. 文字书写趋于简化与规范 C. 神权和王权进一步结合 D. 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 ‎【答案】D ‎【解析】步入信史时代从商朝开始,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文字记录情况,不是文字本身的书写问题,故B项错误; 商王被称为群巫之长,即神权和王权的结合,而周代统治者奉行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神权和王权结合不像商朝紧密,故C项错误; 题干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到“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说明记载内容由神鬼到人事,反映了社会实践的深入,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由于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用时需要引起注意。 ‎ 3. 有学者说:“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是(  )‎ A. 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 B. 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 ‎ C. “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 D. 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没有皇帝制专制”,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即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故D项正确; A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排除; B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推行的依据,也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 ‎ 1.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可以看出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历代王朝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故B项错误。 材料无法得出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古代商业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本题考查对古代商业发展演变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 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是汉朝,故A项错误。 图中虽然新疆地区也发现了铁器实物,但是无法得出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和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故BC两项错误。 依据图示可知,战国以前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出现图示的分布状况,因此图示说明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耕作技术。需要掌握战国以前铁器使用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战国以前铁器使用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 A. 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B. 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C. 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D. 为土地兼并辩护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可以看出作者不否定财富聚集在地主阶级手中,实际上间接承认了土地兼并,故排除A,D正确; 材料不能反映出缓和社会矛盾的相关内容,排除B; 材料未涉及赋税制度,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土地兼并。 解答本题关键要是学生能够理解“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这句话的含义,作者强调财富在地主手中和在国家手中差别不大,反映出作者不反对土地兼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 2.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反映出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B正确;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故A错误; C材料未体现,排除;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并不能说明富商大贾操纵税收,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古代赋税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 ‎ 3.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 A. 需要大量劳力 B. 适时增加肥力 C. 提倡精耕细作 D. 善于积累经验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动力,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的信息,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知识。考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经济。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 1. 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 A. 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 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 C. 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 D.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哲学家的之别是由于小农经济决定的,故B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与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而不是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故C项错误。 材料不涉及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信息,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需要掌握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下表是《汉书》中对当时医学发展状况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当时(  )‎ 史料 出处 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已有“本草待诏”的职位 ‎《汉书•郊祀志》‎ 元始五年(公元5年)曾“征求……本草等教授者来京师”‎ ‎《汉书•平帝纪》‎ 楼护少年时候“诵读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 ‎《汉书•楼护传》‎ A. 儒家经典为医学提供知识基础 B.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条件成熟 C. 政府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药物学 D. 民间钻研医术的氛围非常浓厚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已有‘本草待诏’的职位”、“元始五年(公元5年)曾‘征求……本草等教授者来京师’”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D 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已有“本草待诏”的职位。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 1.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依据题干材料“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与常规不同的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在解释自己失礼行为时所提供的论据;依据题干“随时…在别国…被派上用场”则从侧面反映了重视士人不是个别国家对待个别人物的单独行为,而是普遍现象,故A项正确。 “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B项错误。 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 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需要掌握士阶层的崛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查对士阶层的崛起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某学派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该思想(  )‎ A. 提倡广泛地理解体贴他人以调整人际关系 B. 对于中国哲学和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社会责任的文化性格 D. 把超自然的信仰置于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学派是道家,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有利于中国哲学和道德人格的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提倡广泛地理解体贴他人以调整人际关系,故A项错误。 B项是宋明理学的影响,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把超自然的信仰置于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道家思想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道家思想及其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道家思想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  )‎ A. 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 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 ‎ C. 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D. 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 ‎【答案】B ‎【解析】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从道不从君”中之“道”指的是礼,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属于荀子的唯物观点。 C项不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是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 D项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荀子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从道不从君”的意思。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主张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 1. 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 A. 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 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 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董仲舒的阴、阳相互作用的主张,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董仲舒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这就是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 ‎ 2.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以及材料,A项说法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不够恰当。 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 C、D两项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而且与史实不符,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 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由孔子编订的是《春秋》,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奠基。故A项错误。 儒学传统并没有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而且还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故D项说法明显错误。 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C项正确,B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知识拓展:董仲舒的新儒学  (1)必记结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2)警示和认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同时也有封建迷信落后的一面,应当科学的区别对待。 ‎ 2.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A. 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B ‎【解析】A是荀子的思想,故A错误; C是墨子思想,故C错误; D与孟子无关,故D错误; 秦朝暴政被人民起义推翻,印证了孟子“君轻民贵”的观点,故B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孔子和孟子,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 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 1. ‎《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 因果报应 B. 天人合一 C. 君权神授 D. 天人感应 ‎【答案】D ‎【解析】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思想主张,《春秋繁露》是儒学家董仲舒的作品,A项错误; “天人合一”强调天和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 “君权神授”旨在强调君主的权威,与材料中的“妖孽”不相符,C项错误; “天人感 应”指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与材料中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相吻合,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楚《春秋繁露》是儒学家董仲舒的作品。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思想主张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 2. 文献《三辅旧事》载:“卫太子鼻大,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对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A. 汉武帝时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 B. 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的纸可以互相印证 C. 由文献记载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 D. 文献记载的纸与考古发现的纸都是绘图用纸 ‎【答案】C ‎【解析】纸普遍使用是在魏晋南北朝,故A项错误。 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是实物,第一手史料;文献记载的纸是第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 依据文献记载“武帝病”和考古发现“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可知,使用纸不晚于西汉,故C项正确。 依据文献记载“当持纸蔽其鼻而入”不能看出纸是绘图用纸,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性。考查纸的使用。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中获得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新课标中也着重强调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史料能力的培养。因此,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必须重视史料教学。  史料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第一,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又可分为原始史料,包括文件、日记、报告、笔记、回忆录等;撰述史料,主要出自各种著作、典籍;文艺史料,是指用诗歌、小说、戏剧、民谣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材料。第二,图片史料。是用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有文物、古迹、图片、历史地图、数据图表、漫画等等。 ‎ 1. 春秋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到了战国时,修墓道不用天子批准了,不但中型墓出现墓道,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这种现象说明(  )‎ A. 诸侯已经取代周天子 B. 血缘关系被打破 C. 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 D. 平民地位的提高 ‎【答案】D ‎【解析】到东周时期,周天子势微,但是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故排除A; 材料中没有涉及血缘关系的内容,排除B;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是在秦建立之后,排除C; 通过材料可知,平民墓中出现了原来贵族墓中才有的墓道,当平民地位的提高,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度。需要学生能够对分封制的形成、影响以及后来出现的问题的熟悉掌握。 再到本地的关键是抓住时期特征,春秋时期作为解题的题眼,即可答题。 ‎ 2. 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 (  )‎ A. 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B. 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 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D. 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答案】A ‎【解析】郡县制从春秋时开始孕育,到秦统一定型,由于治理不再依靠血缘家族成员,而是设官分治,由皇帝派官员统治,“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很显然,从统治绩效上看,郡县制能够比较好地利用土地、知识、人力甚至商业资源,“可以动员比封建制(这里指分封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故A正确。 B项中的“科举制”、D项中的“内阁制”不符合材料中“春秋开始孕育”这一条件,排除。 C项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国家机器,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影响,关键信息有“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 本题考查秦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和选项设置有一定的难度,本题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3. 中国人的宗教观念相当淡薄,而民间信仰非常强烈。如刘猛将军是驱蝗英雄,所以在北方蝗灾区最受重视;二郎神是李冰化身,善治水,得到四川人供奉;江南司桑发达,有蚕神庙,崇拜蚕华娘娘;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祈求航海平安。这反映了(  )‎ A. 民间信仰与农耕文明休戚相关 B. 北方地区的经济出现急剧衰退 C. 民间信仰与地方利益密切相关 D. 儒学的思想对民间的影响有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民间崇拜的对象一般都与当地的利益有密切关系,因而长盛不衰,故C正确。 AB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中国人的宗教观念相当淡薄,而民间信仰非常强烈。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新颖,总体难度偏高。 ‎ 1.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  )‎ A. 争霸战争频繁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少数民族南下 D. 人口的大量迁移 ‎【答案】B ‎【解析】争霸战争在春秋时期开始,虽然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但不是根源,故排除A。 CD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沙漠化的进程,排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沙漠化的程度,故B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演变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选项有一定的干扰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2.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 A. 说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 B. 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C. 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 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答案】D ‎【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土地兼并的现象。 B.材料能够体现出赋税繁重,但不光体现了赋税繁重,所以选项不完整。 C.材料没有反映出商业发展的全貌,选项中前面反应肯定是不准确的。 D.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土地状况,耕种状况,税收特征,和商业特点,这首诗可以证明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史料的作用,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史料的历史作用来分析。 诗歌能反映出社会现实情况,可以作为史料来使用,但是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认真的对待和仔细的区分。 ‎ 3. 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下表。材料说明,殷商时代(  )‎ 分类 人类 人身 人伦 人的 活动 动物 狩猎 畜牧 植物 农事 耕作 天象 气侯 时间 山川 河流 方位 战争 兵器 服装 居住 交通 文化 娱乐 宗教 数量 物性 比值(%)‎ ‎20‎ ‎17‎ ‎15‎ ‎9‎ ‎7‎ ‎8‎ ‎7.7‎ ‎3.6‎ ‎3.1‎ ‎3.6‎ ‎3.6‎ A.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 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 D. 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答案】C ‎【解析】A、表格的重心在人类活动,与神权无涉及,故错误; B、材料中的表格未表示甲骨文成熟与否的信息点,故错误; C、甲骨文的记载涉及各个方面,但是对人的活动方面的信息记载最多,这说明了人类的自我认识深刻,故正确; D、材料中未涉及小农经济的信息,故错误; 故选:C。 本题以甲骨文字数分类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了对甲骨文知识点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甲骨文知识点的掌握,要把握表格中的主要信息进行选择,同时,甲骨文是已知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 1. 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材料意在强调(  )‎ A.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 B. 中国古代经济属于自然经济 C. 古代中国不可能实行民主政治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可知反映的是与农业有关,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极具脆弱性,抗灾能力差,这一切都需要政治上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才能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的稳定,所以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故D项正确。 ABC的表述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需要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及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对“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的分析理解,结合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及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及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A ‎【解析】孔子创办私学,其为学思想是“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特权,故A项符合。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故排除。 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瓦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D项和材料中的教育关联不大,故排除。 故选:A。 本题涉及考点知识:百家争鸣、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重点对孔子教育思想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本题要求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等相关基础知识,注意知识的记忆和辨别。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材料二: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 --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趋势。‎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趋势产生的原因。‎ ‎【答案】‎ ‎【小题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因事临时设法到固定的成文法;法律形式由多种化到走向统一;古代法律指导思想逐渐儒学化;礼法合一,突出伦理。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的统治者因事临时设法的弊端;战国时期,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封建经济发展,原有的法律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推动了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众多法家学者对法律思想的整理,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思想体系;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趋于完善等。 故答案为: (1)趋势:由因事临时设法到固定的成文法;法律形式由多种化到走向统一;古代法律指导思想逐渐儒学化;礼法合一,突出伦理。 (2)原因:夏商西周的统治者因事临时设法的弊端;战国时期,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封建经济发展,原有的法律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推动了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众多法家学者对法律思想的整理,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思想体系;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趋于完善等。‎ ‎【小题2】‎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需结合夏商西周与汉唐制度的相关内容和材料信息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是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三则材料: ①195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铁锄。 ②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③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材料二: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 郭沫若为什么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有的人认为是“战乱与灾难”;有的人认为是“进步与发展”。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案】【小题1】(1)第一小问的主题,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主题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第二小问的最有价值的材料,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最有价值的是①.第三小问的理由,结合所学可知,①是实物史料,最有价值。 (2)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结合百家争鸣的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阶级等角度分析即可。 (3)本小问的看待,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主体: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 最有价值:①理由:第一手资料;实物史料 (2)出现百家争鸣。 原因:土地私有制代替了井田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的争霸兼并战争,分封制瓦解战国时士人阶层的活跃,促进了文化的觉醒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生产力发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出现了百家争鸣。同时,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进步与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及其影响。 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 如何划分社会等级,往往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程度。试概括两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对于创建公平公正社会,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小题1】(1‎ ‎)梭伦改革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指的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实行财产等级制,并且还明确规定财产越多权力越大。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指的则是按军功制之中的军功授爵,和材料中的“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均赋”。 (2)“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表明材料一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表明材料二按照军功大小划分等级。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材料一: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财产越多权力越大。 材料二:按军功授爵;平均赋税。 (2)标准:材料一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材料二按照军功大小划分等级。 (3)启示: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协调社会各阶层的矛盾。要优化社会公平标准,促进社会进步。‎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2)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划分标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3)本题考查对于创建公平公正社会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知识积累: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一方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家制度,促进了雅典社会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创立了适合民主制发展的社会管理机制,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 1. 材料一: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1853年初办湘军以对抗太平天国革命。1860年任两江总督,并节制苏、浙、皖、赣四省军务。1864年攻陷天京。1865年调任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战败去职。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王岳川主编《一生要读的100位中国名人》材料二: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因而知,而勉厩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材料三:有的评论者是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百度百科 根据材料一、二,简要评价曾国藩。‎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的评价?‎ ‎【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强调了曾国藩是地主官僚;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镇压人民起义;为实现中国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开展洋务运动;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学术思想;有高尚的精神面貌。 (2)本小问的理解,实际上考查曾国藩的功绩,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地主官僚;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镇压人民起义;为实现中国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开展洋务运动;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学术思想;有高尚的精神面貌。 ‎ ‎(2)晚晴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人,入学文化最典型的实践者;洋务运动的最早发起者,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小题2】‎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曾国藩的功绩和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曾国藩的活动及其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曾国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