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 一、选择题 ‎1.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2.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为战后的对手,其根源在于( ) ‎ A.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分赃严重不均 B.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C.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  ‎ D.互相对各自的势力范围进行渗透 ‎3.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火药味”主要体现在( )‎ A.杜鲁门主义 B.古巴导弹危机 ‎ C.朝鲜半岛分裂 D.柏林墙的修建 4.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法德共同参加不结盟运动 B.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C.法德决定要完善民主与法制 D.法德一起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5.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 )‎ A. 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 C. 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 D. 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6.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7.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和平与动荡并存。严重干扰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 ‎①霸权主义横行 ②南北差距加大 ‎ ‎③地区冲突不断 ④恐怖主义抬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基辛格在1993年指出:“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依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国家……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下列表述与基辛格看法基本一致的是( )‎ A. 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上拥有明显的优势 B. 中国已成为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大国 C. 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基本态势 D. 多极化格局已经基本定型 ‎9.《后汉书·任延》记载,南阳宛人任延任九真(郡治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太守,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这表明( )‎ A.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B.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C.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 D.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 ‎10.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出处 记载 ‎《田舍》‎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史》‎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 B.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C.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 D.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11.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风力水车 ‎12.汉唐时史书里一提及“兼并”,就带有贬义,比如“豪强兼并”。到了宋以后,骂地主“土地兼并”说法越来越少了,而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了。这说明( )‎ A. 历史结论总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 ‎ B. 历史解释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 C. 同一现象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 ‎ D. 史书记载受朝代更迭的影响较大 ‎13.历史存留的一些信息或者碎片,承载着文明进步的脚印。下表所列中国古代文明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曲辕犁;高转筒车;铜官窑;《汴路即事》‎ ‎②‎ 刺史;水排;太学;蔡侯纸 ‎③‎ 军机处;密折制;风力水车;经世致用 ‎④‎ 参知政事;格物致知;定窑;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14.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摩压以保墒(土壤湿度)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的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 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 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 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 ‎15.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 A. 青瓷、白瓷 B. 粉彩瓷器、白瓷 C. 青瓷、珐琅彩 D. 唐三彩、青瓷 ‎16.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推论出殷商时期( )‎ A. 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B. 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 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D. 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17.下图为明代书中所绘手工提花机﹐继承了汉唐以来提花技术,能控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美花样。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说明古代中国已有机器工业 B. 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 说明古代中国纺织技术高超 D. 说明私营纺织业已经很发达 ‎18.18世纪初一位来华的法国传教士参观了一个赶制皇家订货的瓷窑,他看到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并要牵涉70人之多。对这种手工业生产形式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B. 技术水平始终最高 C.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D. 规模经营分工细致 ‎19.北宋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6家富户共同印造的“交子”铁钱在市场流通。后来还发行了会子,会子有三种:通行于东南各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两淮的淮交、在湖北通行后扩至京西和广南的直便会子。交子、会子的发行( )‎ A. 取代了原有货币 B. 规范了商业行为 C. 推动了商业发展 D. 增加了政府收入 ‎20.宋代,商品构成由奢侈品主导型转变为生活、生产品主导型,越来越多的生活资料(如粮食、布匹等)和生产资料(如土地,耕牛等)进人流通领域。这反映了(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工商业服务群体单一 C.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D. 下层民众消费水平低 ‎21.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的许可,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商帮主要从事长途贩运 B. 政府放弃盐铁官营政策 C. 农本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22.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廛”;浙江秀水县佃农用上等米换白银,用中下等米来抵租。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 A. 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发展 B.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 C. 农民能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 D. 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 ‎23.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是( )‎ A.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 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 避免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二、非选择题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人教版《历史》必修 材料二:‎ 背景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一超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日本崛起,成为经济大国,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不失为大国。‎ 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 材料三 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在伊拉克问题从危机到战争的演变过程中,欧盟国家中法国和德国都是反对美国单方面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主要力量。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法、德、也强调要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格局中存在着哪些基本矛盾?(6分)‎ ‎(2)材料二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欧盟在一些重要国际问题上为什么会同美国不一致?(4分)‎ ‎26.(28分)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 ‎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 ‎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 材料三 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合现代要求更为严重,更为致命的病症。……中国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部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有怎样的作用?体现了古代农业怎样的特点?(10分)‎ ‎(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8分)‎ ‎(3)材料三中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分别指什么?(10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周世宗对城市商业采取较为自由的政策,如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内容之一就是东京汴河上舟楫连樯的景象)两岸建立邸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服务和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城市居民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1201年时)加上约40万人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南都繁会图》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说明宋代城市有了哪些突破性发展?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开封繁荣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明朝时期南京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C B D C D C D A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A A B C D C A C D A A 二、非选择题 ‎25.(1)标志:华约组织的建立。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美苏之间的矛盾。(6分)‎ ‎(2)变化: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3)原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力图恢复自己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4分)‎ ‎26. (1) 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作用: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特点:精耕细作。(10分)‎ ‎(2) 原因: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因素:重农抑商政策。(8分)‎ ‎(3) 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外环境:国家政策(体制)。(10分)‎ ‎27.(1)发展:商业活动突破了政府的时间、空间限制(出现新型的服务和娱乐行业)。原因:大运河密切了经济交流,交通便利;政府对商业管理的松动;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人口的迅速增加。(6分,发展2分,原因任答两点4分)‎ ‎(2)水上商运发达;街市店铺繁华;商品种类丰富;商业广告繁多;商业设施齐全;从商人员众多;生活设施齐全。(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