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2017
高中历史必修三模块考试试卷 (范围:必修三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 第Ⅰ卷 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第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取答案一律填涂到答题卡上。) 1.右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图中文字为:灾祸的里面隐藏着幸福) ( ) A.老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2.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3.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谷,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理先气后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5.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6.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 A.日本派出遣唐使 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 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7.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书法艺术 C.篆刻艺术 D.戏剧表演 8.布贴画,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探花”,还叫“拨花”。它以粗布为原料,用染料直接染制成各种颜色,由巧手妇女剪贴而成。在布贴画中以延川布贴画最为著名。延川布贴画作品应属于( ) 延川布贴画 A、文人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宫廷画 9.有人这样评价一部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无论是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还是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都围绕着民生境遇和人生境界,体现着对于人及其命运的终极关怀。”这部著作应是 ( ) A.《诗经》 B.《离骚》 C.《吊屈原赋》 D.《春望》 10.《中国戏曲真神奇》中这样唱到:“行船只需桨在手,扬鞭即可把马骑,挥臂游出五湖水,抬脚便是上楼梯”。这反映了中国戏曲的什么特点( )A.程序化 B.生活化 C.写实性 D.虚拟化 11.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12.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宗教题材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包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主要因为它们 ( ) A.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B.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D.贬低了神的地位,提高了人的形象 13. “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伏尔泰 14.欧洲启蒙思想家大都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B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C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D.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15.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6.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 17.某同学在欣赏一幅作品是看到了这样一组词“变形”“夸张”“抽象”,他看到的作品最有可能是( ) A、《日出印象》 B、《干草堆》 C、《十四朵向日葵》 D《格尔尼卡》 18.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央电视台于当晚“新闻联播”,以即时插播报道此项消息,并形容其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之“中国籍作家”。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项重要功能( ) A. 娱乐大众 B. 传播资讯 C.开展远程教育 D. 艺术鉴赏 19.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对手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 ) A.李鸿章 B.郑观应 C.康有为 D.孙中山 20.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近代某派别的一些主张和基本活动。据此推断该派别是 ( ) A.洋务派 B.革命派 C.维新派 D.抵抗派 21.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2.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是( ) A.全面学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B.仿效物质文明,排斥政治制度 C.重视政治文明,忽略物质文明 D.照搬物质文明,选用政治文明 23.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井冈山——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遵义——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延安——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西柏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24. “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 )A.彻底清除了“左”倾错误 B.破除了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5.下列会议确立过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 ) ①中共三大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四大 ⑤中共十五大 ⑥中共十六大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①④ 26.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27.“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28.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选项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 29.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神舟六号”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⑤克隆技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30. “X X X,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教授履历反映了 ( ) A.“教育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31.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的潮流向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这在当时违背了( ) A.“百花齐放”的方针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32.将近现代历史看做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 )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52分。其中33题23分,34题15分,35题14分) 33.世事在变化,历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握和阐释这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渐变之中国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中“代代相承,变化微渐”的说法是否准确?试以古代社会主流思想为例说明你的依据。 (6分) 角度二 亟变之中国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从材料看,中国社会“亟变”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各有哪些,作者比较推崇哪一变化?为什么? (8分) 角度三 巨变之中国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 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3) 据材料说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何特点?概括说明这些特点怎样促成了中国在新时期的“巨变”。(7分) (4)三则材料展示了哪些史学方法?(2分) 3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合作学习《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课时,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15分)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证据加以说明。(4分) (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4分) (3)丙组同学找到了一张未完成的表格,请你帮他们填充完整。(4分)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对比表 中国(古代科技) 重经验 B C 主要服务于农业 西方(近代科技) A 重分析 重理论 D (4)丁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材料: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研究电灯的关键是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用碳丝制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3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材料三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其实质。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书法、绘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理学思想的?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时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4分) (4)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你如何理解?(4分) 高中历史必修三模块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C A D B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A A B D B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D B B D D B A B 31 32 B D 二、综合题 33.(1) 准确。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基本上是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先后出现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学,宋明理学以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只要能表达出儒学的发展变化即可。) (2)原因:外国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奋起解救民族危机。 表现:政治改革运动(或曰维新变法运动);暴力反洋运动(或曰义和团运动)。 判断:作者比较推崇维新变法。 依据:因为两种主张虽然都具有反对外国侵略的意图,但维新变法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积极争取自身发展,而义和团运动秉持中国中心的旧观念,实行盲目排外。 (3)特点: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吸取了苏联建设中的教训;经历了从乌托邦主义到务实主义的曲折(或曰开创中国特色建设道路)。 巨变: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民众生活水平改善。 (4)方法:比较法;归纳法;综合法。(合理表述皆可) 34.(1)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4分) (2)说明: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4分) (3)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对比表 中国(古代科技) 重经验 重综合 重实用 主要服务于农业 西方(近代科技) 重实验 重分析 重理论 主要服务于工业 (4)原因:执着的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学习的精神(3分) 35. (1)核心思想是理。(1分)实质是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规范。(1分) (2)在书法上更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体现出宋代文人更加注意内心道德修养。(4分) (3)提倡人性,追求个人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4分) (4)黄宗羲和卢梭一样,对封建君主进行猛烈批判,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产生一定影响。(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