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每年清明时节,海外的炎黄子孙纷纷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 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认为“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中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三公九卿制 B. 行省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6.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7.和珅掌权后,身兼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军机处的地位大大提高,不仅参与决策,还实际掌控了信息渠道,皇帝被蒙蔽的风险大大增加。嘉庆帝在赐死和珅后,多次刻意对军机处实施一连串打压。这体现了 A.嘉庆帝对军机处作用的否定 B.和珅专权,军机处威胁到了皇权 C.嘉庆时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D.军机处的存在威胁到了中央集权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愈益民主化”开始于 A.希波战争 B.梭伦改革 C.克里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改革 ‎9.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这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对这句话的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A. 妇女地侠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 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 C. 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可以管理国家 D. 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10.《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5条规定:凡以正式方式在窃贼家中搜出赃物的,以现行盗窃罪论处。这表明罗马法强调的原则是 A.判决以证据为准 B.人道主义 C.审判的程序严密 D.轻罪重罚 ‎11.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法律”。下列哪项表述符合材料表达的含义 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12.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13.经济史学家菲利斯·迪恩估计,英国在1700—1780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这一时期英国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推动 B.对外扩张加快 ‎ C.对外贸易发展 D.“光荣革命”后政局稳定 ‎14.某人认为,美国政府为第一圈的政策制定者,政党和利益集团属于第二圈的政策制定者,新闻媒介则是政党和利益集团争夺政治权力的輿论工具。据此可知美国 A.权力的设置体现竞争性 B.权力实现了均衡分配 C.社会结构等级色彩显著 D.人们拥有行政监督权 ‎15.华盛顿·欧文在《华盛顿传》中说:“(当代表即将在宪法文本上签字时)富兰克林凝视着主席座位后边背景上的太阳,对身边的代表说:“在会议时期,我对会议的结果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忧心忡忡。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凝视着主席身后的太阳,分辨不出那轮红日究竟是在升起,还是在落山。现在我终于高兴地明白了,这是一轮喷薄东升的旭日,而不是一轮冉冉西下的落日。”富兰克林之所以高兴是因为1787年宪法 A.明确了南北妥协、两党对垒交替执政的政治框架 B.确立了“分权制衡”的议会制共和政体 C.规定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D.开启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民主先例 ‎16.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改变了法国社会的力量对比 B.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逐渐平息 C.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法国人的思想 D.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再度高涨 ‎1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18.有人指出,“《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认为取消“公使驻京”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重要条件。据此判断 A.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B.清政府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 C.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 D.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19.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民在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双重加深刺激之下的激烈反映,虽然其斗争矛头是指向清王朝,但也有适应世界历史“发展资本主义”潮流的先进内容。太平天国运动能体现“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定国是诏》 C.《海国图志》 D.《资政新篇》‎ ‎20.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 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叛乱”指天京事变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性质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D.英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輿论宣传 ‎21.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2.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辛亥革命 A.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 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23.历史在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在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帽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应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 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 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 反封建不彻底 D.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4.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  B.苏俄的革命经验  ‎ C.中国的特殊国情   D.毛泽东思想 ‎25.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26.蒋介石认为中国共产党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是 A.皖南事变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7.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原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陆续接到指令:“隔而不围”“围而不打”“打谈结合,以打促和”,如需必打,则以步枪、刺刀和手榴弹,展开近战和肉搏,不得炮击……。此战是在夺取 A.北平 B.锦州 C.徐州 D.南京 ‎28.有同学收集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阶级斗争”“暴力革命”“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物种起源》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C.巴黎公社革命 D.“四月提纲”的提出 ‎29.马克思评价巴黎公社说:“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A.暴力斗争阶段 B.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C.合法斗争阶段 D.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 ‎30.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其中最早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B.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1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8分)‎ ‎ ‎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处条件与不利条件……发挥自己的长处,增强自己的有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10月)‎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10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中“十五个月经验中”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毛泽东所讲的“最后胜利”有何深远影响?(10分)‎ ‎ ‎ 历史 参考答案 ‎1~5 BDCCA 6~10 CBBBA 11~15 DDDAC 16~20 ADADB 21~25 DDCCA ‎26~30 BABDC ‎31.(1)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12分,每个要点4分)‎ ‎(2)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8分,每个要点2分)‎ ‎32.(1)估计:日本认为其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了中国人民的斗志。(4分)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战略上相互配合。(6分)‎ ‎(2)经验: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力量进行抗战。(2分)‎ 影响:是中国人民一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个要点2分,任答4点即可给满分,共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