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家族社会和睦 B. 贵族王位世袭 C. 宗法观念浓厚 D. 分封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是宗法制的影响,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浓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家庭和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是宗法制的影响,和王位世袭制以及分封制无关,故BD错误。 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反映出 A. 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 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 秦王嬴政的独断专行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这体现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特点,故C项正确。避讳在周朝就已经出现,故排除A;BD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可以排除。 3.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由汉廷定封号。把大的王国分为若干个小侯国,封国越分越小,王侯虽还存在,但只得衣食租税,封土而不治民,封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汉郡无异。这一做法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使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C. 引起了诸侯叛乱 D. 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矛盾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由汉廷定封号……”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颁布的“推恩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为列侯,归所在郡管辖,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A正确;B违背史实;汉景帝时期的“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C错误;中央和地方矛盾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D错误; 4.北宋在科举考试中实施了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A. 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 科举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C. 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 政府注重选拔人才的公正 【答案】D 【解析】A项,材料中实施的别头试、糊名法等措施,是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而不单是对考官的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了北宋时期政府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旨在说明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根本上杜绝”说法过于绝对,属于过度推断,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了北宋时期政府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目的是防止官员参与考试腐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D项正确。 5.元代在地方设行御史台,其主要职权是监察地方尤其是行省的工作,但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劾,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迫害的,也不少见。该现象表明元代 A. 地方监察的实际效能有限 B.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 行省的权力对中央构成威胁 D. 行御史台形同虚设 【答案】A 【解析】材料“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劾,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迫害的,也不少见”说明地方监察的实际效能有限,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权力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行省与中央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行御史台主要职权是监察地方尤其是行省的工作,并非形同虚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清代六部长官均无权对各省督抚直接发布命令,则不得谓是总辖全国之行政长官。又各部尚书,侍郎均有单独上奏之权,则各部尚书亦并不得谓是统率各该部之惟一长官。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A. 清代通过“以满制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清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C. 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 清代中央机构的设置相对比较完善和成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可以判断出清朝君主专制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故本题选择B项;A中“以满制汉”不符合题意;C是军机处的设立;D中完善不符合题意。 7.鸦片战争时期一英国侵略者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太多的怪事,当我们上岸追赶那些鞑靼人时,我们看到稻田里的农民是在用一种观望的眼神看着眼前的景象,似乎这场战争与他们无关一样。我至今也无法忘记他们眼神中的冷漠,他们似乎在欣赏着发生在眼前的一切…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中国人缺乏抵抗精神 B. 百姓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淡漠 C. 清朝的统治不得人心 D. 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百姓无知 【答案】B 【解析】眼见英国侵略者与清军作战而无动于衷,说明百姓没有意识到清军与他们同属于一个主体——国家,即百姓没有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B项正确。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就是民族意识逐步强化的历史,民族意识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存亡起着重大作用,即使在和平时期民族意识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三元里抗英的事实,说明A项不正确,只要侵略者直接侵犯百姓,他们的反抗精神便会立刻迸发出来,百姓的表现是由于他们没有把自己与清军看作是一体的。C、D 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8.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政策筑梦”指的是 A. 创立拜上帝会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北伐 D. 制造天京事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政策筑梦”指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进入全盛时期后,颁布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以巩固新生政权,故B项正确;创立拜上帝会属于宗教构梦,排除A项;发动北伐属于战争追梦,排除C项;天京变乱属于内乱毁梦,排除D项。故选:B 9.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南京条约》是近代以来列强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发生了转变,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C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得到各国认可 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根据“‘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得到各国认可”可知,“门户开放”政策使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故D正确;“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无法得出“《南京条约》是近代以来列强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结论,排除A;“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但无法得出“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发生了转变”的结论,排除B;“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错误。 10.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说:“民国建立后,……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方面的历史影响 A. 使人们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指的是辛亥革命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也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 11.下图是民国前期的一副时政漫画,与此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打倒曹、陆、章”可知,漫画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为口号,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漫画中“学”“商”“劳动”与之相符。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主体力量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的主体力量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国民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都与材料中“学”“商”“劳动”“曹、陆、章”不符,排除。 12.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北伐战争、土地改革 B.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C.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D.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打倒列强,除军阀”可知,这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依据材料“打倒土豪,分田地”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的内容,故B正确,A项错误;“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打倒土豪,分田地”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的内容,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关,排除CD。 13.朱自清在《这一天》中说:“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抗战胜利指日可待。”“抗战胜利指日可待”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B. 有国际力量的支持 C.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 日本是小国,资源匮乏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可以看出当时实现了全国的大团结,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显示国际援助,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地大物博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日本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14.自1950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如下措施:先后收回了美、法、英等在中国的兵营;宣布由中国政府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先后收回了美、法、英等在中国的兵营;宣布由中国政府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针对的是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故B正确;“另起炉灶”针对的是国民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故A错误;“一边倒”指的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12月,指的是建交的原则,故D错误。 15.据统计,1954年在北京讨论宪法草案期间,听取关于宪法草案报告并参加讨论的各界群众约103.5万余人,在讨论中各界人士提出对宪法草案的意见143565件。这一宪法的产生过程体现了 A. 人民民主原则 B. 社会主义原则 C. 民主集中原则 D. 自由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大和1954年宪法。根据材料“听取关于宪法草案报告并参加讨论的各界群众约103.5万余人,在讨论中各界人士提出对宪法草案的意见143565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民群众的意见,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A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各界群众的意见,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而不是社会主义原则,故B选项错误;民主集中原则是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原则,没有体现自由平等相关信息,排除D。 16.从1986年起,中国开始交纳有关的维和行动摊款。2019年,中国承担的维和行动经费分摊份额将由之前的7.92%升至12.01%.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分摊的份额仅次于美国,这反映出 A. 中国是维和经费的最主要承担国 B. 安理会的维和效率明显提高 C.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 美国的军事影响力逐渐削弱 【答案】C 【解析】中国承担的维和行动经费分摊份额将由之前的7.92%升至12.01%,这反映出中国逐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故C项正确;美国是维和经费的最主要承担国,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数据体现出安理会的维和效率明显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美国的军事影响力逐渐削弱,故D项错误。 17.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促成了 A.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C. “九二共识”的达成 D. 两岸“三通”的实现 【答案】B 【解析】1987年,在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的压力下,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故B符合题意;《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元旦,故A不符合题意;“九二共识”的达成于1992年,故C不符合题意;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 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B. 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 使大部分雅典居民积极参政 D. 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公职津贴制度实行后,“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这说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仅是公民津贴的发放不能使雅典公民摆脱贫困地位;C选项错误,在雅典具有参政权的是公民,不是居民;D选项错误,该制度的适用对象是雅典公民,不能扩大公民范围。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观察下表,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第一表传唤 内容 一、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 三、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 四、如诉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 六,如当事人不能和解,则双方应于午前到广场或会议厅进行诉讼,由长官审理。 A. 内容相当广泛,阶级性强 B.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C. 条文比较明晰,实用性强 D. 贵族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双方应于午前到广场或会议厅进行诉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的法律条文清晰明白,操作性与实用性强,因此选C项。材料未能体现罗马法内容广泛,阶级性强,故A排除;B项是万民法的特点,材料无法体现,故B排除;D项是习惯法的特点,材料是成文法,故D排除。 20.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议会很难制约国王 B. 国王仍有部分行政权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安妮女王不经过议会而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君主立宪制下对国王权力的规定,说明当时的国王仍然掌握一部分行政权,故B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议会对国王有制约作用,故A不正确;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故C不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保留了行政权,安妮女王做法的错误之处主要在于其没有经过议会,并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故D不正确。 21.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 联邦体制 B. 分权制衡原则 C. 共和制度 D. 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时间1788年可以看出,此时通过了美国1787年宪法,从材料“愚蠢的船主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离港”可以看出这是说的美国确立的联邦制政体。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也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故选A。B项错误,分权制衡原则主要说的是国家机构之间;C项错误,共和制在美国建立之始就确立了;D项明显与材料无关,主权在民主要说的是总统和议员等由选举产生。 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 【答案】D 【解析】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总统控制不了议会,A错误;两者权力是相互牵制,没有大小之分。B和C项错误。“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体现出总统和议会权力的相互制约性,D正确。 23.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皇帝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这说明德意志 A. 统一前后政治制度没有变化 B. 议会从属于普鲁士王国 C. 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 D. 是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德意志统一后,大臣直接听从于皇帝而不是议会,这反映出德意志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统一前德意志是君主专制政体,统一后的德意志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发生了改变;B选项错误,德意志议会的确受到普鲁士王国的操纵,但材料并未体现,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德意志议会力量的薄弱;D选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境内存在着政党,如1875年成立的社会民主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1998年弗·拉扎尔夫人曾慨叹:“它”在150年前曾经是使整个世界沸腾起来的“碳”,而150年以后的今天,它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这里所说的“它”指的是 A. 《权利法案》颁布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D. 俄国二月革命发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题眼是“150年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它”所出现的时间是1848年。《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于1871年,故C项错误;俄国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故D项错误。 25.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 A.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打倒专制制度”可知,导致的事件是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二月革命,此时的俄国还没有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选项中完成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与史实不符,故A排除;依据史实可知促成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与材料中“打倒专制制度”不符,故B排除;1917年11月8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个法令-----《和平法令》,宣布苏俄退出战争,材料中涉及的事件是1917年3月爆发的二月革命,故C排除;依据材料“彼得格勒工人罢工”、“国际妇女日”、“打倒专制制度”可知这是俄国的二月革命,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一国之政事,依于宪法以行之”。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3)和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来的法制观念有什么不同? 【答案】(1)由以“礼”治国到以“法”治国。 (2)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礼法并用。 (3)主权在民,而非在君;立法权在参议院,而非君主;依照法律办事,法律至上。 【解析】(1)根据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等信息,可以概括出由以“礼”治国到以“法”治国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以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归纳为皇权高于法律、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 (3)根据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主权在民不是材料一二的主权在君;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可知立法权在参议院,不是材料一二的立法权在于君主;根据材料三“一国之政事,依于宪法以行之”可知依照法律行事,法律至上,而不是材料一二的皇权至上。 27.图片是历史的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震撼了世界,各国不得不认真考虑与中国的关系,考虑中国即将对国际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有的国家立即伸出友谊之手,有的国家心存疑虑,还有的国家采取了敌视的态度。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银瓶乍破”的局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取得的哪些重大成就?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指出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国际背景。 【答案】(1)成就及影响:①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缓解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到了积极作用。②1953年年底,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成就: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背景: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增强。 【解析】(1)由材料,图一反映了1950年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对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促进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对缓解新中国的经济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图二反映了1953年年底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图三反映了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四反映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关于“背景”,就美国而言,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增强;就中国而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还不是完整意义的民主制,上院成员主要是贵族,下院的选举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选区布局也不合理。早在18世纪后期,英国就出现了要求改革议会制度的激进主义运动;进入19世纪,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进一步推动了改革运动发展。1832年,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反对改革的贵族势力只好让步,辉格党提出的改革法案最终获得通过,改革的内容包括降低选举资格和调整选区两个方面的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与此同时,美国还找到了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总之,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美妙的联邦共和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变化。据此概括西方政治制度文明发展和演进的基本特征。 【答案】(1)历史背景:①原有议会选举制度的弊端;②工业革命的开展;③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壮大;④群众斗争的推动;⑤辉格党的积极推进。历史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变化:①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②强化行政权,总统权力较大;③实行“分权制衡”原则;④实行联邦制(中央和各州分权)。特征:继承与创新。 【解析】(1)关于“历史背景”,由材料“下院的选举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选区布局也不合理”,可得出原有议会选举制度的弊端;由材料“18世纪后期”,结合所学,可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由材料“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可得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壮大;由材料“激进主义运动”,可得出群众斗争的推动;由材料“辉格党提出的改革法案最终获得通过”,可得出辉格党的积极推进。关于“历史作用”,由材料“改革的内容包括降低选举资格和调整选区两个方面的内容”,可得出工业资产阶级便于获得更多的议席,更好发挥在议会中的作用,从而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关于“变化”,由材料“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可得出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由材料“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可得出强化行政权,总统权力较大;由材料“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可得出实行“分权制衡”原则;由材料“国还找到了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可得出实行联邦制(中央和各州分权)。关于“特征”,由材料“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美妙的联邦共和体制”,可得出继承与创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