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宁师中学 刘小平 卢振鹏 审题人:瑞金二中 许件林 一、选择题 (本题共25小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1.如下图为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的是( ) A.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 D.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 2.依照周朝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诸侯只能用六排,大夫用四排。实行这种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的欲望 B.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C.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D.推动周朝文化事业的发展 3.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56人,其中布衣出身者有33人,占59%;功臣世家、富豪出身者15人,占26.7%;外戚出身的7人,占12.5% 宗族出身的一人,占1.8%。这表明西汉( ) A.贵族政治日益衰落 B.布衣卿相加剧国家治理困境 C.选官制度趋向民主 D.察举制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4.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表反映了西汉至宋朝尚书令地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朝代 官制 地位 西汉 尚书令 内朝官员 东汉 尚书令 朝会时与丞相并列而坐的“三独坐”之一 唐 尚书令 尚书省长官,宰相之一 宋 尚书令 只是授予臣属的 A.适应了君主加强专制的需要 B.说明尚书令始终位高权重 C.造成中央中枢机构的随肿 D.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6.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其与察举制相比 ( ) A.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 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 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 D.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7.有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 学而优则仕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 公平竞争 8.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解决“权力制衡”的措施是( ) A.突破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权 B.分割权力并完善运行机制 C.扩大官员入仕的来源 D.将行政、军、财权分割 9.“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 ) A.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处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10.明朝后期,万历皇帝想立自己的小儿子朱常询为太子,但内阁大臣却以违制为名予以驳回,最后只得封为福王。这表明( ) A.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内阁是明朝真正决策机构 C.皇帝与阁臣间的矛盾激化 D.明朝后期的政治极端腐败 11.太平军两破江南、江北大营,清政府不得不赋予湘军、淮军的汉族将帅更大的权力,利用他们镇压太平天国。这一变化说明清政府( ) A.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动 B.军权、财权的下移 C.行政人事权的下移 D.汉族官僚地位的提高 12.《南京条约》中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迫运天下。”这些规定( ) A.利于解决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B.英商可以进入中国内地贸易 C.体现了中英平等互利的精神 D.导致了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 13.观察如图的漫画,它反映了发生在19世纪晚期的一场侵华战争: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而一帮西方人在一边袖手旁观。判断通过这场侵华战争,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是( ) A.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B.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等五处港口 C.今诸国驻防之处,系廊坊…山海关等 D.遇有交涉词讼…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 14.“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 15、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刻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标志着 (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势力控制了中国官员的选拔 C.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被粉碎 16、2015年1月28日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今年将会在北京举行,而这次阅兵仪式将首次有外国首脑出席”。对此,有网友提议在阅兵式上,邀请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老兵、民间人士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参加。该提议的依据是( )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17.右图是抗战时期的一幅政治宣传画。该画旨在 A. 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 B.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C.呼吁全民族共同抗日 D.歌颂军民合作首战告捷 18.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太原会战D.淞沪会战 19.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2年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并提出“物物归上主”。但是,“上帝”、“上主”、“天”都不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 A.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践行《天朝田亩制度》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20.如图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 ) A.三元里抗英斗争得到全国支持 B.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 C.国民革命运动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21、《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22.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傳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23.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 A.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B.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C.中国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24.“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C.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5.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这首民歌反映出当时中国革命的特点是( ) A.城市暴动,武装起义 B.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C.以俄为师,党内合作 D.国共合作,全民抗战 二、材料题(本题共3 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据在内阁的杨士奇所记:“初建内阁,属时几务孔殷,常旦及五(午),百官奏事退,内阁之臣造扆前进呈文字,商机密,承顾问,率漏下十数刻始退。”甚至于连明成祖立太子之事,新进阁臣也发挥了至为重要的关健作用……入阁诸人位于天子之侧,事权伴随着时间的发展有渐趋增大之势…初建阁臣,既无定员,也无一定的选用标准和进用途径,只需得到皇帝的任命便可入阁。不称帝意者,皇帝也可以各种理由委以他任,调出内阁。 一摘编自程军《浅议明代的内阁》 材料二在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府、州县以下的建制无多大变动,但在省一级则有几次校大的变动,这反映出朝廷既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充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行省做了实际上的重大调整。 一摘编自候力《中国政治制度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内阁出现的背景及其地位。(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6分) (1)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清时期机构调整的认识。(4分) 27.(1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高一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救国的道路)“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请回答: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具有怎样新的时代特征?(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革命道路?(2分)决定这一道路的根本因素是什么?(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近代中国屈辱和抗争的历史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致使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面对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诗篇。请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列举图一、图二、图三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图四战争中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 4分) (2)面对以上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分别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4分) (3) 图二与图四都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但结果不同,你能说说致使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吗?(4分) (4)图四战争的结果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