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5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导学案15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中国的成立 (1)背景: ①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取得胜利。 ②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报告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准备。 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共中央迁往北平,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展开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2)建立: 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确立了国旗、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②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同日,举行开国大典。 2.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全国基 本解放 至1950年夏,基本上歼灭了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土地 改革 将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推广到全国,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农民向国家交“公粮”。至此,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抗美 援朝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从挽救朝鲜危局、保卫我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这一根本立场出发,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参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中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镇压 反革命 肃清了国民党隐藏在大陆的特务及反对新生政权的各种反动组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运动” 3.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 在社会 形态上 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在政治上 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在经济上 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在文化上 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道路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初步 建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正式 确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初步 发展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①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①法律依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②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2.“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3.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 (1)法制建设: 措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对包括刘少奇冤假错案在内的各种冤假错案平反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成就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2)民主制度: ①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2)特点: ①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包含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②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环境里就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如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都是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宪法几经修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③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 ④ 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既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战争年代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⑤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完善,一方面在于先进政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其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二、祖国统一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 2.澳门:1557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开始长期占据。 3.台湾: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形成割据政权(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同于港澳问题)。 (二)“一国两制”构想与实践 1.过程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3)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通过。 2.内涵 (1)前提:一个中国。 (2)含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照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4.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成功实践 (1)表现: 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意义: ①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香港回归20周年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促进实现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香港回归的这20年,当地的社会经济继续保持着繁荣发展,这充分地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这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2.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能够全面地激发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香港回归的这20年,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运用的经验对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借鉴意义。 3.提升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香港回归的这20年,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将促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从香港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香港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香港回归的这20年,不断地向外传播着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发展状况 (1)从内战状态到和平状态:1979年,大陆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 (2)从长期隔绝到互相交往: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3)从民间交往到半民半官交往:1992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2.问题展望 (1)有利因素: ①有正确指导——“一国两制”构想。 ②有共同信念——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两岸同胞盼望和平统一。 ③政党的努力——共产党有和平的诚意,台湾多个政党也倾向和平。 ④祖国强大——大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军事强、综合国力提高。 ⑤经济文化交流——两岸交流频繁。 (2)不利因素: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3.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依据 (1)历史根据: 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水军到达台湾。 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 ③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 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⑤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2)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从国内法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②从国际法来看:《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北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 1.(2019·山西联考)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 A.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解析 从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来看,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前途实际上是有清醒认识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故A项错误;此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因此此时来提出实现社会主义为时尚早,故B 项正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和效力,故C项错误;右倾是保守思想,而如果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应该是属于“左”倾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市长彭真要求人民大会堂设计建造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工人、农民一进大会堂不仅感到庄严雄伟,同时也感到自己就是建筑物的主人。人民大会堂兴建的背景是(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 C.我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以阶级斗争为纲盛行 解析 本题时间定位于20世纪50年代,题干材料叙述了人民大会堂的设计理念,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故A项错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规定“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工人、农民……感到自己就是建筑物的主人”反映出人民当家作主,说明当时第一届全国人大已召开,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与人民民主原则,我国已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故C项正确;以阶级斗争为纲盛行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9·石家庄模拟)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强调“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回顾历史,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 ,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见当时( ) A.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 B.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 C.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 D.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 解析 由材料可知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工农群众,还包括民族资产阶级,这说明新中国民主是广泛的人民民主,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新宪法将民族资产阶级确认为民主的主体,因而新宪法并未强化阶级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是1954年宪法的相关内容,与政协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 4.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国际版推出了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2007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香港根本死不了》一文。《财富》杂志的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该杂志理念发生变化 B.“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的繁荣 C.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D.美国政府对香港的策略发生变化 解析 本题时间定位于1995—2007年,考查对“一国两制”实践的评价。杂志理念发生变化是该杂志转变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1995年6月”“2007年7月”可知,“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发展,保证了香港的繁荣,故B项正确;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是其转变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财富》杂志的这一转变与美国政府对香港策略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9·衡阳市高三模拟)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型,“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 ) A.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互不分离 B.赋予了“一国两制”政策新的内涵 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的主导作用 D.拓展了香港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 解析 “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使香港的发展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促进,经济联系的加强有利于政治关系的巩固,作为命运共同体的香港与祖国也就难以分离了,A项正确;“超级联系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它得益于“一国两制”,但并没有影响“一国两制”的内涵,B项排除;“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是在对香港经济发展给予宏观指导或建议,香港在政治与经济发展上是有“自主权”的,“主导作用”不准确,C项排除;香港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确定的,根本原 则是不能动摇的,D项排除。 答案 A 命题点一 人民当家做主的尝试和依法治国理念的实践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解读:史料一结尾句是核心,抓住其内容分析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初期的特点。 史料二 “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组口号:“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踢开党委闹革命”“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史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解读:史料三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及具体的标准。 【探究1】 结合史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试答:特点: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③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试答:表现: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探究3】 史料三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试答:核心思想: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 历史理解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如民族区域自治立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统一,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问题。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 ■ 素养提升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练习1 (2019·咸宁调研)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20世纪80年代都有很大进步。史学研究出现此种变化是( ) A.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则的结果 B.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需要 C.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需要 D.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解析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与材料关系不大,A项错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当时不存在全面修宪的需要,C项错误;材料内容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在“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思维升华】 一定时期的思想,总会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总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严重影响了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改革开放早期还没有完全摆脱从阶级本质出发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学者在研究西方政治制度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优秀因素时,要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命题点二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史料二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绝不允许“台独” 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解读:祖国统一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不容许别的大国插手;“一个中国”是谈判的前提。 【探究1】 史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的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试答:邓小平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两党平等会谈,后来发展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探究2】 根据史料二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试答: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历史理解 1.港澳回归的四大有利因素 (1)前提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2.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 (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4)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阻挠。 ■ 素养提升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练习2 (2019·宜昌统考)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将极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 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香港、澳门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A项表述正好体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故A项正确;B、C、D三项的表述是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和优势,并非独特优势。 答案 A 【思维升华】 广东、香港、澳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体现了在“一国两制”下的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广东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题源史料——大领悟 史料 (摘自天津高考)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中共十一届全国人大 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对比两段史料,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高考原题) 试答: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高考原题) 试答: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3)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高考原题) 试答: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 微课说法——大提能 定位:不能正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的职能 典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别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 ) 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B.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解题悟法 定时空:1949年以后,中国 抓关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界代表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发表个人意见、团体意见、跨界意见 析选项: 选项 排查分析 正误 设障方法 A. 材料没有体现监督 × 提出与材料主旨不符的结论 B. 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发表个人意见、团体意见、跨界意见体现了开放性、包容性 √ C. 材料未体现,1954年“政协”的职能、性质转变 × 用历史时空线索设障 D. 材料未体现 × 提出与材料信息无关的结论 历史追问 根据上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1949年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由哪些力量组成? 试答:变化:1949—1954年,代行人大职权;1954年以后,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组成: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 查错补短 1.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统一战线组织,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不能说成“人民代表大会”,因为存在各级不同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名家评史——大收获 观点1 私营商业在全国商品中的经营比重,已由1950年的55.6%降为1952年的37.1%。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和地方的人民政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还有通过宪法和国家建设计划。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人口普查、选民登记,选出了各级人民代表。在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据金冲及著作整理 【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原因。评析一届人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试答:原因:经济:农村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城市中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提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政治: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大制定宪法是赢得民心、使政权合法化和赢得外交主动权的必要的政治举措;我国基层选举工作已经完成。意义:标志着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建立;表明我国的一切国家权力开始由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这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适应了当时生产关系的变化,配合了“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进行。 观点2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也把它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将突出表现为国家对阶级斗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阶级压迫的作用。“一国两制”使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团结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下,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突出了我国统一战线的民族的、爱国的性质。允许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时并存,因而“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更充分、更长时期内、更高层次上的利用。 ——摘自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献。 试答: 理论依据:国家的主权与安全、领土的完整和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发展贡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突出国家的调节作用;发展了“和平共处”理论,运用“和平共处”理论处理国内问题;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突出了爱国的主题,扩大了对象和范围;发展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理论。 1.(2018·全国卷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提出健全法制。结合中共八大召开的时代背景可知,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即将展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时代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行,故选C;A项错在“开始”和“制度化”;1956年时,新政权已经巩固,排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题干时间明显不符,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安徽高考)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解析 《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论联合政府》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做的报告,都不符合题干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的限定,故A、B、D三项错误。选C。 答案 C 3.(2015·上海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 解析 由题干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这一时期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即1949—1956年间,由此可知答案选C。 答案 C 资料1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资料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举措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以尽早实现国家富强为目标的新政权,认识到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进一步发展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首先,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是统治阶级。 其次,变革几千年的农村土地制度,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私有制”,真正实行“耕者有其田”。 最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鼓励民族工商业恢复生产,扩大经营。 总的说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的治国路线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确保私有财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路线。为此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些新政策、新举措,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整理 资料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决议还说:“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进一步指出:从整体上看,“文化大革命”既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也不能简单地说是反革命,而是党的全局性的严重错误和由此而引起的政治斗争,它没有也绝不可能带来任何社会进步。 《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定性是正确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是持彻底否定的态度。“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其主要表现在:(1)思想上造成了很大混乱……(2)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等组织机构被搞乱了……(3)社会生活和正常的秩序被搞乱……(4)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5)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以上情况表明,“文化大革命”确实是一场灾难。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有充分事实依据的。 ——据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整理 资料4 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利弊 1.有利因素: (1)根本保证: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历史潮流: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共同基础: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领导人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4)制度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 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5)实践条件: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不利因素: (1)内部: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渐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带来了阴影,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2)外部:日本、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是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