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10讲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课件(93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0讲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课件(93张)

考向揭密 • 素养突破 压轴大题 • 题型增分 通史整合 • 精要必备 目 录 ONTENTS C 4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第一部分 高考全能通关 模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第一步 建通史 通史思维 —— 把握历史特征 第 10 讲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 —— 20 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时空 定位 线索指引 时段划分 时段特征 第一时段 1917 - 1945 年 世界现代史的文明发展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战争的破坏使人们为了和平而进行了不懈努力 1. 十月革命后,苏联取得了巨大成就,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的稳定。经过 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通过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得以开创 2.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世界人民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5 年,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线索指引 时段划分 时段特征 第二时 段 1945 年至今 两种制度的竞争与共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竞争;政治格局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外交事业、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等开始奠基。 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一国两制”、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等迅速发展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共处,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双重趋势 第 10 讲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 ——20 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阶段特征 1917 年 俄国十月革命至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阶段,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两种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是该时期典型的特征。 政治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受经济危机影响,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世界被推向战争的边缘。 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十月革命后,苏俄 ( 联 ) 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面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思想文化 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背景下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影视艺术获得迅速发展,电影进入有声电影阶段,电视的发明,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 (3) 结果: ① 颁布 《 和平法令 》 和 《 土地法令 》 ;主张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② 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 人民委员会。 考向一 列宁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 1 . (2019· 高考海南卷 ) 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 8 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 A .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 .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 .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 .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解析: 推翻沙皇政权的是俄国二月革命,革命后俄国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状况,但是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主; 1917 年 4 月,列宁发表 《 四月提纲 》 ,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 七月流血事件 ” 后,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1 月 6 日,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1918 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综合这一过程,本题选 A 项; B 、 C 、 D 三项均有一部分作用,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 答案: A 2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 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 《 俄罗斯的黎明 》《 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 苏联在 1928 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大力开展以钢铁、煤炭等为主的工业化建设,四年以后,生铁、煤炭产量翻了一倍,汽车等机器制造产量增加了数十倍,如此巨大的工业化成就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答案: B 视角 1  列宁、斯大林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1) 军事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后,苏俄布尔什维克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怀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最终被迫走上了间接过渡的道路。 (2) 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 “ 资本主义 ” 的东西。其本质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 权威社会主义:斯大林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力量,他们主张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要求限制以至消灭耐普曼 ( 即小资产者,编者注 ) 和 “ 富农 ” ,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用计划原则取代市场机制。这些人在列宁逝世后取得统治地位,逐渐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内容,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仅消灭了 “ 富农 ” ,而且消灭了全体小生产者 —— 农民,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 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严重失衡。 第三,贯彻 “ 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 ” ,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结果在 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斯大林模式。 (4) 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① 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 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 新题预测 ] 1 . 1921 年 3 月,得知苏俄实践新经济政策后,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 “ 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 还有人吼道: “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 这是因为新经济政策 (    ) A .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 .一定程度恢复资本主义 D .促进生产关系根本变革 解析: 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发展经济,由材料 “ 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 可知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2 .斯大林提出: “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 为此,苏联 (    ) A .开展 “ 一五 ” 计划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成立经互会 解析: 材料说的是为苏联工业化积累资金的问题,不是开展 “ 一五 ” 计划,故 A 项错误;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提出来的,斯大林时期,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故 B 项错误;苏联为了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实行农业集体化,故 C 项正确;成立经互会是在 “ 冷战 ” 时期,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视角 2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 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被压迫民族采取了和平、友好的政策,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 俄国十月革命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条件。 (3)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进程的发展方向。 “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 [ 新题预测 ] 3 .世界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式,即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 (    ) A .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 B .都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 C .其道路都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D .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解析: 三种模式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故 A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故 B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 C 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其自身的诸多弊端和缺陷也使苏联社会主义探索遭受了重大挫折,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 “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 …… 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 ” 苏联开辟的不同于西方的 “ 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 ,其特征是 (    ) A .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 B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计划协调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D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析: 据材料 “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 ”“ 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 可知,该模式为 “ 斯大林模式 ” ,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特征是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考向二 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调整与变化 1 . (2019· 高考海南卷 ) 1933 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    ) A .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 .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C .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D .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解析: 伦敦世界经济会议,英国希望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希望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自己另起炉灶。这实际上是英美双方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对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一次争夺,故本题选 D 项;国家干预是否主流与英美的争夺不直接相关,排除 A 项;题干中只呈现了英美争端,并没有表达出其他国家的意愿,故排除 B 项;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一样的,故排除 C 项。 答案: D 2 . (2018· 高考天津卷 ) 1930 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 “ 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案 ” 。该法案提高了 890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 33 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    ) ① 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② 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③ 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④ 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解析: 大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本国经济的恢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故 ② 正确, ④ 错误;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故 ③ 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故 ① 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C 项。 答案: C 视角 1   20 世纪 30 年代的历史阶段特征 (1) 经济方面: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及危机之后的持续萧条,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集权的斯大林体制 ( 计划经济体制 )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2) 政治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社会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应对危机:一种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一种是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则是高度集权,一党专政。 (3) 从国际关系上看,这十年可被称作 “ 走向大战的十年 ” ,一方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打着 “ 反共 ” 的幌子疯狂侵略扩张,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4)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工业化模式: ① 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具有渐进性,经历了从原始积累、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过程,基础较扎实,体系较健全,但时间长,速度慢,并伴随血腥残暴的对外殖民扩张。 ②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 斯大林模式 ) :集中国内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短,速度快,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 新题预测 ] 1 . 1930 年美国通过了 《 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 》 。该法修订了 1 125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 890 种。据统计, 1932 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 3.9 亿美元,而 1929 年为 13.34 亿美元; 1932 年,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为 7.84 亿美元,而 1929 年高达 23.41 亿美元。该法案 (    ) A .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根源 B .促进了美国就业率的上升 C .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互信机制 D .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时代的开始 解析: 经济大萧条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 A 项错误;美国的就业率在经济危机中下降,故 B 项错误;材料说明在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大幅度增加税率,严格限制进口,引发各国关税大战,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互信机制,故 C 项正确;国家干预经济是从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始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在 1932 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双方给各自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 (    ) A .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B .为 “ 日不落 ” 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C .表明英国固守 “ 自由放任 ” 政策 D .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解析: 1932 年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英国的特惠制政策没有使英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故 A 项错误; “ 日不落 ” 帝国的建立是在 18 世纪中期,故 B 项错误;特惠制政策说明英国不再实施 “ 自由放任 ” 政策,故 C 项错误;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英国的特惠制政策加剧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 2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 .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 世界经济: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 (2) 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货币贬值,转嫁危机,导致国际关系紧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掠夺,进一步加剧各列强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3) 政治危机:法西斯开始泛滥,促使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国内矛盾激化,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4) 经济政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破产,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5) 文学艺术:人们感到焦虑、悲观,推动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 (6) 对苏联的影响: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引进西方资金、技术和机器,加速工业化建设;促进了美苏关系的改善。 (7) 对中国的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侵华加剧,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2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 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 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 失业、贫困、流浪等 ) ,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 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 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 新题预测 ] 3 .美国学者丹尼尔 · 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 (    ) A .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 .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风险 C .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 .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 解析: 材料叙述了美国消费社会降临导致的虚假繁荣,不涉及经济政策因素,故 A 项错误;美国社会高消费、低储蓄,会直接引发供求矛盾激化的风险,故 B 项正确;材料与宗教观念无关,故 C 项错误;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是题干所述的经济现象之一,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面对经济 “ 滞胀 ” ,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 .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 B .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C .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 D .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 国家干预是以保护国家整体的、根本的利益为出发点,故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不是根本出发点,故 A 项错误;国家加强或减少干预都是为了国家经济更好更有序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是干预经济的具体手段,故 C 项错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国家干预或减少干预主要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故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根本出发点,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主观题素养抢分模板 ( 九 ) [ 命题聚焦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这个主题,开宗明义地宣示了我们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 中国制造 2025 》 明确提出分 “ 三步走 ” 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通过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制造强国建设,定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面前,苏、美、日、德、法、英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给本国人民和世界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 7—1936 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表 ( 单位:万吨 ) 年份 苏联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1927 358.8 4 565.6 168.5 1 626.7 838.0 924.3 1928 425.1 5 237.1 190.6 1 447.6 947.9 865.6 1929 485.4 5 733.9 229.4 1 621.0 971.6 979.1 1930 576.4 4 135.3 228.9 1 151.1 944.4 744.3 1931 562.0 2 636.2 188.3 826.9 781.6 528.6 —— 摘编自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 《 钢铁统计要览 》 1970 年版 年份 苏联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1932 592.7 1 390.1 239.8 574.7 563.8 534.6 1933 684.2 2 360.5 319.8 758.6 657.7 713.7 1934 969.3 2 647.3 384.4 1 188.6 615.5 899.2 1935 1 252.0 3 464.0 470.4 1 641.9 627.7 1 001.7 1936 1 633.9 4 853.4 522.3 1 917.5 670.8 1 197.4 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 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 通过分析表格中苏联的数据,得出在 1927—1936 年苏联粗钢产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拟定论题: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或者通过分析表格中美国的数据,得出在 1927—1929 年美国粗钢产量绝对数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 1930—1932 年产量大幅度下降, 1933 年后开始小幅回升, 1936 年恢复到下降之前的产量,拟定论题: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 — 降 — 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可 通过分析表格中苏联和美国数据,结合数据变化的原因,得出观点: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可通过分析表格中法国的数据,得出:法国钢产量呈下降趋势。或者通过分析表格中英国的数据,得出:英国钢产量小幅波动后,迅速回升。 论题二: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 — 降 — 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 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急剧下降;罗斯福新政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 [ 点评 ]  斯大林体制下,通过国家力量实现资源的宏观调控,使苏联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罗斯福实施新政,通过全面国家干预,使美国迅速摆脱危机。这是考生熟悉的知识,因此无论从苏联还是美国的角度进行立论和论证,不仅立论正确,而且论据充分、逻辑清晰,符合主流观点,切合标准答案,可以获取高考阅卷的高分。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论题: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阐述: 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 “ 五年 ” 计划,并逐渐形成斯大林体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很快实现了工业化;面对危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使美国最终摆脱危机,经济复苏。 总之,无论美国还是苏联,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在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点评 ]  材料中的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有差异的,但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却具有相似性。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社会主义体制和建设模式的借鉴,能从美苏不同的经济发展轨迹,看到背后共同的根本因素,充分体现了考生的唯物主义核心素养,站在这一高度立论,可使论证深刻有力、高屋建瓴,获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论题:英国钢产量在经过短暂的波动后,平稳回升。 阐述:英国作为一个老牌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一定的下降;通过英联邦对外一致提高关税和向殖民地倾销商品,转嫁危机,工业产量平稳回升。 [ 点评 ]  表格反映了 1927—1936 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结合所学知识,一般容易关注的是美苏钢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面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因此危机对各国打击和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也有很大差异。就英国而言,因为有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所以主要选择了向英联邦各成员国倾销过剩商品,以摆脱危机,故危机对于英国的冲击也就相对较小,英国工业产量的波动也不大。选择英国进行立论阐释,可以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考生的创新能力,也体现了考生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素养,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 跟踪训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事件 (1929—1945 年 ) 1929 年 10 月 28 日,道琼斯指数下跌 13%,29 日继续下跌 22% 。 1930 年,美国通过 《 霍利 — 斯穆特关税法 》 。苏联获得西方社会普遍关注。 1931 年,发生英镑挤兑风潮,英国上调进口从价税至 50% 。德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 年,法国大幅提高关税,并在对外贸易中实行进口配额制度。 1933 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美元大幅贬值;颁布 《 紧急银行法 》《 工业复兴法 》《 农业调整法 》 ,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 1934 年,美国颁布 《 存款保险法 》《 证券交易法 》 ,成立田纳西管理局。 1935 年,美国颁布 《 全国劳工关系法 》《 社会保险法 》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 年,德、意、日签订 《 反共产国际协定 》 。凯恩斯发表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 1937 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印度民族主义者通过选举控制了 11 个省份中的 7 个。日本全面侵华。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 GDP 恢复至 1929 年的水平。 1945 年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相继成立。 —— 摘编自刘鹤等 《 两次全球 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了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但因为施行关税战、贸易战,激化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一些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的国家形成了法西斯专政,如德、日,从而导致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可拟定多项论题,如 1929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及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等。结合史实进行论证即可。 答案: 示 例一: 1929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影响深远。它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模式,也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次经济危机开始的标志是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溃,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银行倒闭、工业萎缩、农业萧条、失业严重,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更为严重的是,从美国开始的危机于短时间内在资本主义世界中迅速蔓延,欧美各国为了摆脱危机,采取货币贬值,大幅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 美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在民主制度的保障下对内施行改革,另一方面对外采取贸易竞争,转嫁负担至殖民地,从而逐渐摆脱了危机。而民主制度不健全、国内市场狭小的德国、日本等,因在短期内无法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内法西斯势力崛起,最终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政治、经济发展带来最惨痛的灾难。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周期性产物,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根本克服。在危机到来之时,全球经济体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冲击和影响。各国只有保持合作、协调,坚持开放和改革,才能促进世界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示例二: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深刻教训。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无疑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这次危机发生后各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为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传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并引起激烈的贸易战,同时加剧了国际汇率的混乱。美国在罗斯福政府的强力干预下,逐步摆脱了危机,并调整了原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法律体系,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这深刻地改变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方向。此外,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快速发展的国家力量,也给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 在危机的逐渐加深下,德国、意大利、日本与英法等国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更加激化,其中德、意、日走上了军国主义法西斯战争之路,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印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受害尤其严重,客观上也刺激了这些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战后,为了吸取这一系列的教训,各主要国家先后成立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跨国家的政治经济组织,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点击进入 wor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