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10次周练试题 历史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10次周练试题 历史 word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0次周练试题 历史 ‎ 分值:100分; 时间:50分钟 命题人:张磊 审题人:卢玲利 ‎1.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尊天”的同时,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观念。这表明西周比商代更加(  )‎ A.重视神权统治    B.关注现实世界     C.强调等级秩序    D.注重血缘关系 ‎2.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 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                        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                    D.周王赐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3.西周前期的师旂鼎铭文记载师旂因其属下不从周王出征,便派属吏弘向伯懋父告状,伯懋父判处罚金三百镝,但他们拒不交纳,师旂只得把判词记在鼎上。这反映西周前期(  )‎ A.周王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开始出现以下犯上的情形 C.等级制度遭遇抵制                                D.周王实行宽厚的德治 ‎4.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这一举措(  )‎ A.保障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B.巩固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C.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                        D.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认同 ‎5.从分封制的角度看,周朝国家管理在平面上可以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各诸侯国。在每个单元中,又基本上都有国、野两类政治区域,他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政治制度和社会职能。由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管理            B.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社会统治 C.促进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大一统            D.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6.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夏商周时期的记载。据此可知,夏商周时期(  ) ‎ 史实 ‎ 出处 ‎ ‎“禹崩……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启“灭有扈氏”,天下来朝 ‎ ‎《孟子·万章上》 ‎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 ‎《诗经·玄鸟》 ‎ ‎“先王(周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 ‎ ‎《国语·鲁语上》 ‎ A.共主秩序得以维系                                B.宗法等级体制森严 C.君主集权趋势凸显                                D.王室有效掌控边疆 ‎7.春秋时期,养士之风兴起,但往往被时人指责是私心膨胀、不忠谋逆的行为;战国时期,养士成为卿大夫竞相标榜的时髦风气,形成了“上无常君,国无定臣”的局面。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儒家学说不受诸侯重视                        B.社会动乱导致人才缺乏 C.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 ‎8.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因内乱而奔汜(地名)晋文公打着“勤王”的旗号,恢复了襄王的地位,但就在襄王为他举行的宴会上,晋文公公然向周襄王请“隧”(“隧”是天子死后下葬的墓道),要求自己死后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可见(  )‎ A.天子以“共主”的名义控制诸侯        B.各诸侯国利用王室旗号发展势力 C.天子共主地位名存实亡礼崩乐坏        D.周襄王已确认晋文公为中原霸主 ‎9.从商鞅到李斯,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对秦国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材料反映了当时秦国(  )‎ A.贵族势力的反攻                                    B.官僚集团的相互倾轧 C.统治机制的变化                                    D.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10.奴隶制政权下,世袭的卿大夫文武不大分职。经过战国前期的变法,国君之下设相和将,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政务。将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官分文武”现象的出现(  )‎ A.与郡县制的推行关系密切                    B.不利于国君掌控国家大权 C.便于国君控制各级官吏                        D.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的形成 ‎11.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 ‎ 官员 ‎ 职能 ‎ 奉常 ‎ 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 典客 ‎ 主管少数民族及其外交事务 ‎ 宗正 ‎ 主管皇室事务 ‎ 治粟内史 ‎ 主管国家财政 ‎ 少府 ‎ 主管皇室财政 ‎ A.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                            B.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2.陈胜、吴广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首举义旗,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据此可知,这一农民战争(  )‎ A.启迪了后世反封建的抗争精神            B.使农民起义成为社会发展主流 C.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斗争 ‎13.宋代,宰相向皇帝“进呈”并商议与政务相关的各类文书,然后向皇帝请示处置意见,即“取旨”。就此,宰相吕蒙说:“今陛下躬决万机,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这反映了宋代(  )‎ A.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B.宰相职权形同虚设 C.决策机制日益完善                                D.宰相职权受到限制 ‎14.《汉书·诸侯王表》载:诸侯王过限曰附益。汉武帝时,实行了“附益法”,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封国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朝廷这些规定(  )‎ A.建立了西汉国家法律体系                    B.解决了王国割据问题 C.有利于国家政令法规推行                    D.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 ‎15.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颛顼、帝喾、尧、舜的祖先,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祖先,还是汉朝人和匈奴人共同始祖。这种观念有利于(  )‎ A.消除民族矛盾    B.促进边疆开发     C.加强君主专制    D.强化民族认同 ‎16.隋唐时期,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况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制度的完善                                    B.宋朝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政权基础发生变化                                D.宋朝抑商政策的松动 ‎17.《梁书》卷二《武帝下》中记载:“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例,勿有遗隔。”这反映了当时(  )‎ A.士族贵族被打压                                    B.科举考试制度已经成熟 C.人才选拔注重真才实学                        D.科举考试录取条件宽松 ‎18.宋初,范质等三位宰相同日辞职,宋太祖随后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遇到一个问题:诏书没有宰相副署,不具备法律效力。太祖本要自己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尔,非帝王事也。”最后,由领有“同平章事”(即宰相官衔)衔的赵光义副署,才签发了这道诏书。这说明当时(  )‎ A.皇权急剧膨胀缺乏有效制约                B.政治运行程序僵化繁琐 C.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D.宰相制度已经形同虚设 ‎19.唐代科举考试中专设史科,通史即可入仕。皇帝还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使官修正史的行为制度化,此制为以后各朝沿袭。这些做法(  )‎ A.有利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                    B.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C.维护了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D.推动史学成为独立学科 ‎20.欧阳修在《论逐路取人札子》中写到:“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一做法(  )‎ A.杜绝了考试过程的舞弊行为                B.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C.有利于防止考试舞弊行为                    D.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21.元朝行省官员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的军事权,由中央专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据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  )‎ A.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            B.改变了绝对专制的政治大环境 C.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强化了丞相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22.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开启了大门;光武帝时为察举制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说明东汉时期(  )‎ A.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B.世家大族对官员的控制削弱 C.选官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                    D.官吏选拔任用注重实际才能 ‎23.南朝刘宋时期,乡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贫苦出身的戴法兴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这反映出南朝时(  )‎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C.门阀政治受到冲击                                D.中枢机构运作机制发生改变 ‎24.汉代时,某类官员的职责是“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下面为“六条”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 A.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危机                        B.豪强地主势力出现恶性膨胀 C.朝廷重视对地方的控制                        D.政府加强对王国的行政管理 ‎25.东汉各郡国所察举的“孝廉”有一部分出自供职于郡县的属吏,而绝大多数的郡县属吏是由郡守自行辟除的,郡守辟除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来自当地的“大姓子弟”。材料主要反映丁当时(  )‎ A.士族制度的建立                                    B.选官制度的异化 C.地方选官权扩大                                    D.察举名额的增多 ‎26.宋代中央名义上的司法部门是刑部,但实际上大理寺、御史台甚至开封府都拥有复核的司法权,皇帝也经常参与诉讼案,另外还设立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等机构受理直接诉讼。这一诉讼制度(  )‎ A.有利于司法审判的客观公正                B.强化了君主对司法权的控制 C.根本目的是彰显法律的权威                D.有力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27.《资治通鉴》载:“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少,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材料论述的政治制度(  )‎ A.体现专制皇权的独断性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扩大了门下省的决策权                        D.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 ‎28.据记载:某大臣奏报时影响了宋太祖的玩乐且拒不认错,太祖打掉了大臣两颗牙齿,大臣将打掉的牙齿放在怀里,太祖责问:“汝怀齿欲讼我耶?”大臣对日:”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这表明(  )‎ A.宋太祖具有闻过则喜的风范                B.相权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C.宋代史官治史的公正客观性                D.史书记载具有明鉴作用 ‎29.1704年,教皇发布了禁止中国教徒用“天”或“天主”称呼上帝等七条禁约;康熙皇帝看到禁约后说:“……彼此乱言者,莫过如此。此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这表明(  )‎ A.教皇违背了宗教改革精神                    B.认知差异阻碍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C.清朝强化了闭关锁国政策                    D.西方国家蓄意干预中国信仰自由 ‎30.明初朱元璋发布的《教民榜文》规定:“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这一制度(  )‎ A.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B.减少了官民间的冲突 C.消除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D.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 ‎31.议政王大臣会议曾经是清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但自康熙帝以来,皇帝就想抛开这个机构乾纲独断。为此,皇帝逐步通过增加这个机构的成员、减少其参与决策的事务、设立别的机构逐步分割其权力、甚至长时间不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等措施。至乾隆五十六年正式废除了这个机构。这个过程表明(  )‎ A.康雍乾三帝决策缺乏果断性                B.传统习惯势力影响力很强 C.清政府国家机器运转不顺畅                D.康雍时期不属于君主专制政体 ‎32.朱元璋手定三十一项关于地方主官的《到任须知》,耳提面命:“志人未官,不可不知受任应行之事。但肯于间中,先知到任须知明白。为官之道,更有何加……若能善读勤观,则永保禄位。”朱元璋手定《到任须知》的主要意图是(  )‎ A.推动各级政务有效运转                        B.稳定地方管理秩序 C.从严考核地方主官政绩                        D.规范官员职权范围 ‎33.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节,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材料说明当时(  )‎ A.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日益加深        B.六部官员有时出现空缺的状态 C.内阁在当时已经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D.六部官员亦有注选的职责与权力 ‎3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然而明朝多位皇帝长期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现象出现的原因(  )‎ A.皇权的进一步强化         B.内阁取代了六部 C.中枢体制日益完善           D.宦官掌握决策权 ‎35.明成祖规定:“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任事”。藩王不得私自与朝官见面,未经宜召不得入京。这一规定(  )‎ A.鉴于元代灭亡的教训                            B.重建规范的分封制度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36.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 ‎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差异,并指出产生的后果。(8分)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并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影响。(18分) ‎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可知,西周统治者强调天命就是民意要实行德治,相对于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而言,西周更加关注现实世界,故选B项;重视神权统治是商周两代的共同特色,且商朝更明显,排除A项;材料中无论对商朝还是西周的描述中,都没有提及等级秩序,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观念与血缘关系无关,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材料大意是天子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血统赐姓,分封土地而又根据封地命名氏。诸侯对于卿大夫,以其字作为谥号,后人便当作族号,即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故选C项;材料强调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看不出诸侯对地方的管理问题,排除A项;血缘宗法观念在西周之前就已出现,排除B项;材料中周王赐姓命氏的权力没有丧失,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属下不从周王出征,便派属吏弘向伯懋父告状,伯懋父判处罚金三百镝,但他们拒不交纳”说明等级制度已经不能完全约束全体,在不同的地方执行不到位,故选C项;“师旂因其属下不从周王出征”仅代表他本人不从诸侯,所以天下共主的地位依然存在,排除A项;“伯懋父判处罚金三百镝,但他们拒不交纳”这种情况材料不能证明是第一次,排除B项;“不从周王出征”“但他们拒不交纳”无法体现周王的品德,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西周时期,对于丧礼中的“赐谥”有严格规定,这印证了题干中“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这一论断,在西周严格的等级秩序之下,社会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体现等级秩序的各种规定,反过来,这诸多规定,又更加巩固了社会的等级秩序,故选B项;题干中仅是述及了西周时期贵族“赐谥”的相关规定,没有涉及其他方面,不能扩大为“赐谥”的相关规定保障了贵族的政治特权,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即周王还没有实现“专制统治”,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西周时期对“赐谥”的相关规定,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方面,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他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职能”可见分封制度下,职能清晰,隶属明确,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的社会统治,故选B项;分封制之下,地方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继续分封,减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A项;分封制下,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不利于大一统,排除C项;分封制的标准仍然是以王室血缘贵族为主,郡县制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材料中“天下来朝”“四海来假”“制诸侯”体现统治者得到地方的拥护,故选A项;材料中商周时期并没有反映血缘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政府权威得到认可,不是强调君主集权,排除C项;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不是仅仅指边疆,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养士由春秋时期不忠谋逆的行为变为战国时期竞相标榜的时髦风气,这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王室衰微,诸侯做大,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选C项;材料强调对养士之风评价的变化,没体现儒家学说,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人才济济,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对养士之风评价的变化,不涉及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问题,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晋文公一方面恢复了襄王的地位,另一方面要求自己死后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由此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做大、王室衰微,天子共主地位名存实亡礼崩乐坏,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天子共主地位名存实亡,排除A项;材料是晋文公打着“勤王”的旗号,恢复了襄王的地位,而不是各诸侯国利用王室旗号发展势力,排除B项;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秦大量任用才智的人为宰相,但任期有限且职位不世袭,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故选C项;相的来源主要是才智的人,且“权倾一时,对秦国有莫大的功劳”,故与贵族势力的反攻无关,排除A项;有限的任期和职位不世袭是官僚政治的典型特点,与相互倾轧无关,排除B项;严刑酷法与官员任期的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前期各国变法,文武官职分开,相互制约,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故选D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推行的,材料是战国前期,排除A项;文武分职,相互制衡,有利于国君掌握国家大权,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的国君之下设置相和将,没有提到各级官吏与国君关系,排除C项。‎ ‎11.【答案】B 【解析】‎ 秦朝的中央官制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这些职务既是皇室事务,同时也是国家官职,故选B项;秦朝的中央官制没有关于君主的规定,无法体现皇权至上的特点,排除A项;“秦朝的中央官制”各有官员职责分明,没有明确的权利制衡内容,排除C项;“九卿部分官员职能”没有说明政府的办事效率问题,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体现的首义精神、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故选A项;社会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前进的、上升的变迁过程,农民起义是对社会发展的破坏,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排除B项;公元前207 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排除C项;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而不是第一次反抗斗争,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宋代宰相处理政务听取皇帝的意见,并按照皇帝的旨意执行,体现了君主权力的增强以及宰相权力的削弱,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皇帝对宰相权利的制约,分割相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形同虚设说法过于绝对,宰相在宋代仍是百官之首,处理全国政务,排除B项;决策机制的完善是指通过降低决策失误或提高决策效率的形式,宰相奉行圣旨不属于决策机制的完善,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些规定是为了孤立诸侯王,使其在财政上无法聚敛,在政治上无法组成自己的小集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政令法规推行,故选C项;附益法是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问题而推行的法律,排除A项;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等手段去解决王国割据问题,而不是单凭附益法就能解决王国问题,排除B项;打击了诸侯王而不是地方豪强势力,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材料中,司马迁将黄帝看作是华夏各族的共同始祖,这有利于增进民族情感强化民族认同,故选D项;民族矛盾是不可能被消除的,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黄帝在华夏各族中的地位,与边疆地区的开发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黄帝是华夏始祖而非君主,跟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项。‎ ‎16.【答案】C 【解析】“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可见是主持政权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其根本是组成政权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最根本的变化是社会主流观点的变化,人才选拔制度只是表现形式而已,排除A项;“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联,封建时代经济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政治方向,它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排除B项;“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与抑商不能直接联系,排除D项。‎ ‎17.【答案】C 【解析】据材料“随才试例”可知汉武帝时期人才选拔注重才学,故选C项;汉武帝时期士族贵族没有形成大的势力,东汉末年豪强贵族形成,排除A项;隋朝创立科举,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没有科举制度,排除D项。‎ ‎18.【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诏书没有宰相副署,不具备法律效力”可知在宋朝时期,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即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故选C项;在任命宰相赵普的过程中,是通过“同平章事”赵光义的副署才正式生效的,这反映出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度对皇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排除A项;题干所述主要反映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不是其程序的僵化与繁琐,排除B项;题干反映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不能说宰相制度形同虚设,排除D项。‎ ‎19.【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中唐朝重视历史和唐朝皇帝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可知这两项做法都有利于加强对思想的严格控制,进而维护其封建统治,故选A项;题干中仅是述及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专设史科”,不能推断出该做法使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排除B项;官修的史书都有利于其封建统治,不在于维护历史记载的客观性,排除C项;唐朝重视历史以及设立史馆与推动史学成为独立学科无关,排除D项。‎ ‎20.【答案】C 【解析】“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有利于防止考试舞弊的行为,故选C项;“各糊名、誊录而考之”只是防止舞弊的一种方法,不一定能“杜绝”,这种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是选拔人才的公平,不是教育的公平,排除B项;“各糊名、誊录而考之”能相对实现考试公平,但不一定能体现德才兼备,排除D项。‎ ‎21.【答案】A 【解析】‎ 据材料行省官员有较大权力但不能独立行使,军事权、财政权由中央掌握,这就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问题,不是专制主义问题,并且绝对专制的大环境没有改变,排除B项;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C项;据“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可知,材料不涉及丞相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排除D项。‎ ‎22.【答案】D 【解析】察举制的标准由汉武帝的“孝”到光武帝时增加了“务授试以职”,说明东汉不仅重视品德,还注重实际工作能力,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注重官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排除A项;察举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材料不涉及世家大族对官员的控制问题,排除B项;“根本”说法错误,只是调整了选拔标准,既重品德又重实际工作能力,排除C项。‎ ‎23.【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南朝时百姓、寒门出身的人也可以担任重要官职,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受到了冲击,故选C项;材料中未涉及君权对相权的削弱,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势力仍然比较强大,并无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强调几人出身,并未涉及中枢机构的运作体制变化,排除D项。‎ ‎24.【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官员职责的“省察”“黜陟”可知官员为此类官员负责的是监察和考核工作,通过“六条”中的监察对象为“强宗豪右”,可知材料所言为汉代派出官员对地方豪强和郡守进行监察、考核,故选C项;材料中第一条的确能看出土地兼并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无法看出是否已经造成社会危机,排除A项;同上,材料中也无法看出豪强地主是否已经出现恶性膨胀,排除B项;“二千石”是郡守的通称而非王国,排除D项。‎ ‎25.【答案】B 【解析】由材料“郡守辟除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来自当地的大姓子弟”可知察举制的标准从举孝廉到重门第的转变,选官制度出现异化,故选B项;士族制度是一种按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贯穿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标准的变化而非选官权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举荐名额,排除D项。‎ ‎2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多个机构和部门参与司法审判过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司法审判的客观公正,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多重机构对司法权的制约,排除B项;根本目的在于权力制衡,维护君权,排除C项;对司法权的制约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材料不涉及社会秩序的稳定问题,排除D项。‎ ‎27.【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书省、门下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加强皇权,故选B项;唐朝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没有体现专制皇权的独断性,排除A项;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决策权在皇帝,排除C项;决策权在皇帝,中国古代不会有决策的民主性,排除D项。‎ ‎2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某大臣奏报时影响了宋太祖的玩乐且拒不认错,太祖打掉了大臣两颗牙齿,大臣将打掉的牙齿放在怀里……上悦,赐金帛慰劳之”可知大臣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防止史官将此事进行记录,将宋太祖打掉的牙齿收藏在怀中,皇帝也因此进行了赏赐,体现了史书具有明鉴作用,故选D项;根据材料“某大臣奏报时影响了宋太祖的玩乐且拒不认错,太祖打掉了大臣两颗牙齿,大臣将打掉的牙齿放在怀里……上悦,赐金帛慰劳之”可知太宗高兴主要和大臣收藏牙齿,防止史官记载有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某大臣奏报时影响了宋太祖的玩乐且拒不认错”可知材料涉及君臣关系,未涉及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某大臣奏报时影响了宋太祖的玩乐且拒不认错”可知材料涉及君臣关系,未涉及宋代史官治史的公正客观性,排除C项。‎ ‎29.【答案】B 【解析】据材料教皇禁止中国教徒敬天等儒家礼仪,导致康熙帝下令禁教,中西礼仪之争由纯宗教学术问题,逐渐演变成为清廷和罗马教廷之间的国家政治之争,中西双方的认知差异阻碍了东西方文明交流,故选B项;罗马教廷发布禁约的目的在于控制中国教会,与是否违背宗教改革精神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中西礼仪之争(实质是国家政治之争),看不出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西方国家蓄意干预中国信仰自由只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排除D项。‎ ‎30.【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本里老人、里甲”负责判决“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等一切小事,官府负责“奸盗诈伪、人命重事”等比较重要的事情,可知明初《教民榜文》的相关规定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故选A项;题干中所述“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以及“奸盗诈伪、人命重事”都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官民冲突,排除B项;题干所述“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以及“奸盗诈伪、人命重事”的处理方式,不能消除社会矛盾,排除C项;题干所述内容与儒学的世俗化无关,排除D项。‎ ‎31.【答案】B 【解析】材料“自康熙帝以来,皇帝就想抛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乾纲独断”但直到“乾隆五十六年正式废除了这个机构”,中间间隔百余年此制度始终存在,说明传统习惯势力影响力很强,故选B项;据史实可知,康雍乾三帝均不缺乏决策果断性,议政王大臣会议长期没有废除主要是政治因素,排除A项;材料仅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废,没有说明国家机器的运转情况,排除C项;康雍时期仍然是君主专制政体,排除D项。‎ ‎32.【答案】B 【解析】“知受任应行之事”体现明确地方官该做的工作,目的是促进地方管理的规范,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了“各级”,排除A项;明确职权并没有强调“从严考核”,排除C项;规范官员职权范围是《到任须知》的内容并非意图,排除D项。‎ ‎33.【答案】A 【解析】“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说明内阁权势加大带来的祸患增加,故选A项;“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体现内阁权势加大影响六部官员人选,而非强调六部官员出现空缺,排除B项;“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强调权势大,问题多,无法体现是否中央决策的作用,排除C项;“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是指内阁有这种权利,排除D项。‎ ‎3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 “明朝多位皇帝长期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皇帝不上朝的情况下,大明帝国仍然维持运转,这和中枢体系完善有关,皇帝通过控制内阁和身边的亲信太监进而掌握朝廷的走向,故选C项;皇权的强化是内阁出现的原因,排除A项;内阁只是咨询及机构,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排除B项;明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的是批红权,无决策权,排除D项。‎ ‎3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任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对地方藩王权力的限制有利于防止藩王造反,巩固中央统治,故选C项;元朝亡于阶级矛盾激化,与材料主旨中央与地方关系不符,排除A项;明朝地方的行政制度沿袭元朝的省制,排除B项;根据材料“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任事”可知明朝通过地方的三司分权,削弱了地方的行政权,排除D项。‎ ‎36.(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4分) 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4分)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6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6分)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6分) (3)策略:既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要激发地方的积极性(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