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A.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B.摆脱封建神学束缚的要求C.建立新的宗教教派的要求D.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解析:中世纪,西欧的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要求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于是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答案:B2.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潮是( )A.基督教神学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信仰得救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赞扬了人的高贵和尊严,这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潮,故选C项。答案:C3.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这里的“质的变化”是指( )A.弘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与文化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C.宣扬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思想D.将宗教信仰与抨击专制相结合解析:文艺复兴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性质上有别于封建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B项只是其表面现象;C项违背了文艺复兴的宗旨;D项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答案:A4.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在本质上表明当时( )A.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nB.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C.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D.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解析: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古希腊罗马建筑关注的重点从天上回到人间,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念,是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生活体验的表现,D项正确。“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的表述正确,但是没有指出建筑风格“变化”的本质,A项不是最佳答案。影响设计理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文主义的发展,不是几何学,B项错误。新式建筑风格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但是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杰作,C项错误。答案:D5.1517年,为反对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它的发表( )A.揭开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序幕B.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进入了高潮C.引发了德国大规模的农民战争D.迫使教皇承认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解析:1517年,马丁·路德对赎罪券的效用提出质疑,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这揭开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序幕。答案:A6.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的原则,其实质意义在于( )A.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主张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C.为德国和西欧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解析:“信仰得救”即人们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不用通过天主教会这一中间环节,这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答案: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首先赦免受教士责难的人,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次赦免犯罪、犯规或过分无节制的人,不论他的过错多大。……只要是罗马教会之匙所达之处,我都可以赦免你该在炼狱接受的惩罚。——赎罪券贩子的赦罪词(1)你如何看待天主教会出售赎罪券的做法?(2)马丁·路德是怎样驳斥赎罪券贩子的谬论的?参考答案:(1)出售赎罪券,是天主教会愚弄人民,掠夺和聚敛钱财的重要手段。(2)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二、能力提升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nA.“天圆地方”说被打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天主教会的地位动摇D.“太阳中心说”的创立解析:14—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束缚,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故B项正确。答案:B2.有人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这是因为《十日谈》( )A.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类平等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解析: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十日谈》,在这部书里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扬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故选A项。答案:A★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对宗教的迷信解析:题干材料中黑格尔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即宗教改革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故B项正确;A、C两项虽然与宗教改革有关,但不是其主要意义,错误;“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对宗教的迷信”与史实不符,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答案:B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n图1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米洛的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图2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米洛的维纳斯》雕塑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的原因。(2)从图2到图3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别列举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他的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性之美的。参考答案:(1)思想: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或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精神)。政治: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经济: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前提。(2)变化:从服膺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原因: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西欧出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3)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说明:如举其他实例亦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