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 2019 年秋期末联考 高二化学 (全卷满分:100 分 考试用时: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48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 之间的和谐,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 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石油 ⑤煤 ⑥生物质能 ⑦核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⑥⑧ C. ①②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然气、石油、煤为传统的化石燃料,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 能和氢能; 答案选 B。 2. 与 在催化剂表面生成 ,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示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②吸收能量 B. ②→③形成了 键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该催化剂可提高 的平衡产率 【答案】D 2H 2N 3NH N-H 3NH 【解析】 【详解】A. 由能量变化示意可知,①→②能量增大,故该过程吸收能量,A 项正确; B. 由能量变化示意可知,②→③生成氨气,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了 键,B 项正确; C. 由能量变化示意可知,该反应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物总能量低,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 项正确; D. 催化剂只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移动,故无法提高 的平衡产率,D 项错误; 答案选 D。 【点睛】解 D 选项时,注意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影响: (1)温度,会引起平衡移动,一定会引起物质平衡转化率和产率变化; (2)压强,一般会引起平衡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总数相同则不移动),可能会引起物质平 衡转化率和产率变化; (3)浓度,会引起平衡移动,但是由于起始投料也改变,故可能会引起物质平衡转化率和产 率变化; (4)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一定不会引起物质平衡转化率和产率变化; 3.将气体 W、B 置于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W(g)+B(g) 2C(g),反应进 行到 4s 末,测得 W 为 0.5mol,B 为 0.4mol,C 为 0.2mol,则用反应物 W 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 反应的速率应为( ) A. 0.025mol/(L·s) B. 0.0125mol/(L·s) C. 0.05mol/(L·s) D. 0.1mol/(L·s) 【答案】C 【解析】 【 详 解 】 到 4s 末 , 测 得 C 为 0.2mol , 生 成 0.2molC , 需 要 反 应 0.4molW , ;C 项正确; 答案是 C。 4.反应 A(g)+B(g) 2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 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20mol·L-1·min-1 B. v(B)=0.30 mol·L-1·min-1 C. v(C)=0.40 mol·L-1·min-1 D. v(D)=0.50 mol·L-1·min-1 N-H 3NH 1 10.4( ) =0.05mol2 4 c n molW L st V t L s υ − −= = = ×      【答案】B 【解析】 以 A 物质基准,A、v(A)=0.20mol/(L·min);B、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因 此 有 v(A)=v(B)=0.30 mol/(L·min) ; C 、 v(A)=v(C)/2=0.20mol/(L·min) ; D 、 v(A)=v(D)/3=0.50/3mol/(L·min);比较数值得出,选项 B 的反应速率最快,故 B 正确。 5.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x10-13 mol/L 的溶液中:Na+、K+、Cl-、SO42- B. 室温下,pH=1 的盐酸中:Na+、Fe2+、NO3-、SO42- C. 含有 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 常温下在 KW/ c(OH-)=10-12 的溶液中:K+、Al3+、Cl-、SO42- 【答案】A 【解析】 【分析】 A. 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10-13 mol/L 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溶液,也可以是碱性溶液; B. pH=1 的盐酸存在大量的 H+; C. Ca2+与 CO32-发生复分解反应; D. c(H+)= =1x10-13 mol/L 的溶液为碱性溶液。 【详解】A. 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10-13 mol/L 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溶液,也可以是碱性溶 液,酸性溶液中存在 H+,碱性溶液中存在 OH-,H+、OH-与 Na+、K+、Cl-、SO42-均可共存,A 项正确; B. pH=1 的盐酸存在大量的 H+,H+、Fe2+、NO3-之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B 项错 误; C. Ca2+与 CO3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不能共存,C 项错误; D. c(H+)= =1×10-13 mol/L 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存在 OH-,OH-与 Al3+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白色沉淀而不能共存,D 项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有色离子在无色 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性(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在 ( )wK c OH− ( )wK c OH− 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三特殊(①AlO 与 HCO 不能大量共存:②“NO +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与 S2-、Fe2+、I-、SO 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 能大量共存;③NH 与 CH3COO-、CO ,Mg2+与 HCO 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 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四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 存的常见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反应型、水解相互促进型和络合反应型 4 种)。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 稀盐酸溶液与稀氢氧化钠的中和热:H+(aq)+OH-(aq)=H2O(l) ΔH=-57.3 kJ· mol -1 B. FeCl3 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Fe3++3H2O Fe (OH)3+3H+ C. 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38.6kJ·mol-1,一定条件下,将 0.5mol N2(g)和 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 NH3(g),则放热 19.3kJ D. 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1,则 2CO2(g)=2CO(g)+O2(g) ΔH=+566.0 kJ·mol-1 【答案】C 【解析】 【分析】 A. 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 Fe3+水解生成弱电解质 Fe (OH)3,使溶液呈弱酸性; C. 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D. 1molCO 完全燃烧,生成 CO2 时放出的热量为 283.0 kJ; 【详解】A.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因此稀盐酸 溶液与稀氢氧化钠的中和热方程式为 H+(aq)+OH-(aq)=H2O(l) ΔH=-57.3 kJ· mol-1,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Fe3+水解生成弱电解质 Fe (OH)3,使溶液呈弱酸性,离子方程式 :Fe3++3H2O Fe (OH)3+3H+,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一定条件下,将 0.5mol N2(g)和 1.5molH2(g)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 NH3(g),则放出的热量小于 19.3kJ,C 项错误,符合题意; D. 1molCO 完全燃烧,生成 CO2 时放出的热量为 283.0 kJ,那么 2CO2(g)=2CO(g)+O2(g) ΔH=+566.0 kJ·mol-1,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 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为    A. 明矾水解形成的 Al(OH)3 胶体能杀菌消毒,可用于水的净化 B. 对 2HI(g) H2(g)+I2(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勒原理解释 C. pH=6 的某溶液一定呈酸性 D. 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答案】D 【解析】 【分析】 A. 明矾为 KAl(SO4)2•12H2O,溶于水后 Al3+水解生成 Al(OH)3 胶体; B. 2HI(g) H2(g)+I2(g)为等体积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C. 未标明溶液所处的温度,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D. 二次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详解】A. 明矾溶于水后 Al3+水解生成 Al(OH)3 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水的净化,A 项错误; B. 2HI(g) H2(g)+I2(g)为等体积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勒原理解释, B 项错误; C. 未标明溶液所处的温度,pH=6 的某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或碱性溶液, C 项错误; D.二次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与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D 项正确; 答案选 D。 8.蒸干灼烧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得到该物质的是( ) A. NaHCO3 B. AlCl3 C. Fe2(SO4) 3 D. KMn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A. NaHCO3 溶液受热分解生成 Na2CO3、水和 CO2; B. Al3+水解生成 Al(OH)3; C. Fe3+水解生成 Fe(OH)3; D. KMnO4 受热分解。 【详解】A. NaHCO3 溶液受热分解生成 Na2CO3、水和 CO2,蒸干 NaHCO3 的水溶液,不能得到该    物质,A 项错误; B. Al3+水解生成 Al(OH)3,灼烧后生成 Al2O3,因此蒸干 AlCl3 的水溶液,不能得到该物质,B 项错误; C. Fe3+水解生成那挥发的 H2SO4,灼烧后的固体仍为 Fe2(SO4) 3,因此蒸干 Fe2(SO4) 3 的水溶液, 能得到该物质,C 项正确; D. KMnO4 受热分解,因此蒸干 KMnO4 的水溶液,不能得到该物质,D 项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盐溶液蒸干时所得产物的判断方法: (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 CuSO4(aq)蒸干得 CuSO4(s)。 (2)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到对应的氧化物,如 AlCl3(aq)蒸干得 Al(OH)3,灼烧得 Al2O3。 (3)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原物质 蒸干灼烧后固体物质 Ca(HCO3)2 CaCO3 或 CaO NaHCO3 Na2CO3 KMnO4 K2MnO4 和 MnO2 NH4Cl 分解为 NH3 和 HCl 无固体物质存在 (4)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 O2 氧化。如 Na2SO3(aq)蒸干得 Na2SO4(s)。 (5)弱酸的铵盐蒸干后无固体。如 NH4HCO3、(NH4)2CO3。 9.如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 KCl 饱和溶液,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子沿导线由 Cu 片流向 Ag 片 B. 盐桥中的 K+向 Cu(NO3)2 溶液 C. 正极的电极反应是 Ag++e-=Ag D. Cu 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 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A. 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B. 盐桥中 K+向正极移动; C. 原电池装置中 Ag 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 Ag+得到电子生成 Ag; D. 原电池装置中 Cu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A. 原电池装置中 Cu 为负极,Ag 为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有 Cu 片流向 Ag 片,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盐桥中 K+向正极移动,即 K+向 Ag 极移动,B 项错误,符合题意; C. 原电池装置中 Ag 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 Ag+得到电子生成 Ag,电极反应为:Ag++e- =Ag,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电池装置中 Cu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D 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 答案选 B。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 CO2 转化为燃料气体 C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工作时,H+从 b 极区向 a 极区移动 B. 该装置中每生成 1 mol CO,同时生成 1 mol O2 C. 电极 a 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D. 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装置图中电子流向可知,a 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2H2O-4e-=4H++O2↑,b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CO2+2e-+2H+=CO+H2O,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 该装置工作时,H+从 a 极区向 b 极区移动,A 项错误; B.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2H2O-4e-=4H++O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CO2+2e-+2H+=CO+H2O,由电极反应 可知,该装置中每生成 1 mol CO,同时生成 0.5 mol O2,B 项错误; C. 电极 a 为负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C 项错误; D. 由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该过程中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 项正确; 答案选 D。 1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 加入少量较浓的硫酸 B. 加入 CH3COONa 固体 C 加入几滴 CuSO4 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答案】B 【解析】 【分析】 A.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 加入 CH3COONa 固体,生成弱电解质 CH3COOH,使 c(H+)减小; C. 加入几滴 CuSO4 溶液,Fe 与 CuSO4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Cu,进而形成了原电池;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增大了接触面积。 【详解】A. 加入少量较浓的硫酸,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A 项错误; B. 加入 CH3COONa 固体,生成弱电解质 CH3COOH,使 c(H+)减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B 项正确; C. 加入几滴 CuSO4 溶液,Fe 与 CuSO4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Cu,进而形成了原电池,形成原电池, 使反应速率较快,C 项错误;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增大了接触面积,能使反应速率加快,D 项错误; 答案选 B。 12.下列关于 0.1mol/LNaHCO3 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c(CO32-)>c(H2CO3) B. c(Na+)>c(HCO3-)>c(OH-)>c(H+) C. c(Na+)=2[c(H2CO3)+c(HCO3-)+c(CO32-)] D. c(Na+)+c(H+)=c(OH-)+c(HCO3-)+c(CO32-) 【答案】B . 【解析】 【详解】A、NaHCO3 溶液呈碱性,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因此 c(CO32-)< c(H2CO3),A 错误; B、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显弱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c(Na+)> c(HCO3-)>c(OH-)>c(H+),B 正确; 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Na+)=c(H2CO3)+c(HCO3-)+c(CO32-),C 错误;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a+)+c(H+)=c(OH-)+c(HCO3-)+2c(CO32-),D 错误 答案选 B。 13.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g)+O2(g) 2NO2(g) △H<0 。下列研究目 和示 意图相符的是( ) A. 平衡体系增加 O2 对反应的影响 B.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 压强对反应的影(P1>P2) D.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A. 增大 O2 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C. 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 的 D.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 【详解】A. 增大 O2 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图象正确,A 项正确;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O2 的转化率降低,曲线与研究目的不相符, B 项错误; C.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缩短,平衡正向移动,NO2 的体积分数逐渐 增大,曲线与研究目的不相符,C 项错误; D.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缩短,平衡不移动,曲线与研究目的不 相符,D 项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 体积改变 减小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压强(对有 气体参加 的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 体积不变 改变压强 平衡不移动 升高温度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 降低温度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 同等程度改变 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 1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反 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B. c(SO2) : c(O2) : c(SO3) = 2 : 1 : 2 C. SO2 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D. SO3 的生成速率与 SO3 的消耗速率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也不再变化,而化学 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等,所以该证据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 错误; B. 该证据只能表明在某一个时间点,体系的组分是这样的一个比例,并不能说明这个比例不 再变化,因此该证据不能说明平衡一定达到平衡,B 正确; C. SO2 的转化率不再改变,说明 v(SO2)正=v(SO2)逆,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C 错误; D. SO3 的生成速率与 SO3 的消耗速率相等,即 v(SO3)正=v(SO3)逆,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D 错 误; 故合理选项为 B。 15.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 ,Ksp(AgBr)=7.7×10-13,则下列难溶盐 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AgCl>AgI> AgBr B. AgBr >AgI>AgCl C. AgBr >AgCl>AgI D. AgCl> AgBr>AgI 【答案】D 【解析】 【详解】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 ,Ksp(AgBr)=7.7×10-13 三种化合物的类 型相同可根据 Ksp 有 c(Ag+)= ,可知银离子浓度有 AgCl> AgBr>AgI,选项 D 正确。 16.H2CO3 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 H2CO3 水溶液中碳元素的存在形态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H=8 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主要是 HCO3— B. A 点,溶液中 H2CO3 和 HCO3-浓度相同 C. 当 c(HCO3-)=c(CO32-)时,c(H+)④>①>② (6). 溶液 中存在:CO32-+H2O HCO3- +OH-,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c(OH-)增大,碱性增强 【解析】 【分析】 (1)0.05mol/LH 2SO4 溶液中 c(H+)=0.05mol/L×2=0.1mol/L,根据 pH=-lg c(H+)计算 pH; 0.01mol/LNaOH 溶液中 c(OH-)=0.01mol/L,根据 c(H+)= 及 pH=-lg c(H+)计算 pH; (2)①明矾溶于水后 Al3+水解生成 Al(OH)3 胶体, Fe3+水解生成 Fe(OH)3 胶体; ②Al3+水解生成 Al(OH)3; ③Fe3+水解生成 Fe(OH)3; ④HCO3-与 Al3+发生双水解; ⑤C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⑥NH4+与 Zn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⑦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K2CO3,C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3)根据△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进行计算; (4)Ka 越大,酸性越强,其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小; (5)CO3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升高温度,平衡正移。 【详解】(1)0.05mol/LH2SO4 溶液中 c(H+)=0.05mol/L×2=0.1mol/L,pH=-lg c(H+)=-lg10-1=1;0.01mol/LNaOH 溶液中 c(OH-)=0.01mol/L,c(H+)= = =10-10mol/L,因此 pH=-lg c(H+)=-lg10-10=10; (2)①明矾溶于水后 Al3+水解生成 Al(OH)3 胶体,Fe3+水解生成 Fe(OH)3 胶体,均可作净水剂, 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②Al3+水解生成 Al(OH)3,把 AlCl3 溶在较浓的盐酸中可抑制 Al3+水解,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③Fe3+水解生成 Fe(OH)3,保存 FeCl3 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可抑制 Fe3+水解,与盐类的 水解有关; ④HCO3-与 Al3+发生双水解,生成 Al(OH)3 沉淀和 CO2,可作泡沫灭火剂,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⑤C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碱与玻璃中的 SiO2 反应生成 Na2SiO3,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 ( )wK c OH− ( )wK c OH− 1210 0.01 − ⑥NH4+与 Zn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酸能除锈,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⑦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K2CO3,CO32-水解使溶液显碱 性,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后可发生双水解,不能混用,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因此全部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3)△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946+3×436-2×3×E(N-H)=-92,解得 E(N-H)= 391 kJ/mol; (4)Ka 越大,酸性越强,其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小,浓度均为 0.1 mol·L-1 四种溶液 pH 最大的是 NaOH,酸性 CH3COOH>H2CO3>HCO3-,因此四种溶液的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④>①>②; (5)CO3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反应为 CO32-+H2O HCO3- +OH-,升高温度,平衡正移,c(OH-) 增大,碱性增强。 18.2018 年,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实行再工业化战略,而中国却加大了环保力度,生动诠 释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近年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 CO2 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 量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1)已知:CO2(g)+H2(g) H2O(g) +CO(g)  ΔH1 = +41.1 kJ•mol-1 CO(g)+2H2(g) CH3OH(g)  ΔH2=-90.0 kJ•mol-1 则 CO2 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判 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 A.生成 CH3OH 的速率与消耗 CO 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 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如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____。 ②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 2molCO 和 6molH2 充入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 c(CO)=0.2mol/L,则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4)要提高 CO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    a.增加 CO 的浓度 b.加入催化剂 c.升温 d.加入 H2 e.加入惰性气体 f.分离出甲醇 (5)在一定条件下,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 体系中 CO2 的 平衡转化率( )与 L 和 X 的关系如图所示,L 和 X 分别表示温度或压强。 ①X 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 ②判断 L1 与 L2 的大小关系:L1_____L2(填“<”,“=”或“>”),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O2(g)+3H2(g) CH3OH(g) + H2O(g) ΔH =-48.9 kJ·mol-1 (2). CD (3). K= (4). < (5). 250 (6). d、f (7). 温度 (8). L1>L2 (9). 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CO2 平衡转化率增大 【解析】 【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反应热; (2)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等不随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3)①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②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关系确定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③根据三段法确定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计算出平衡常数,进一步确定反应所处的温度; (4)要提高 CO 的转化率,只需让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由此分析判断; (5)①由图象可知,CO2 的转化率逐渐减小,根据温度或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②X 代表温度,L 表示压强,该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 动,CO2 平衡转化率增大。 【详解】(1)①CO2(g)+H2(g) H2O(g) +CO(g)  ΔH1 = +41.1 kJ•mol-1 ②CO(g)+2H2(g) CH3OH(g)  ΔH2=-90.0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反应②可得 CO2 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 H2O(g)+CH3OH(g) ΔH =-48.9 kJ·mol-1;   ( ) ( ) ( )3 2 2 c CH OH c CO c H    (2)A. 生成 CH3OH 的速率与消耗 CO 的速率相等,不能证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因 此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项错误; B.该反应中气体的重质量不变,容器为恒容的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始 终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项错误; C. 该反应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因此当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 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 项正确; D. CH3OH、CO、H2 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时,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项正确; 答案选 CD; (3)①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②由表格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逐渐减小,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 0; ③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CO(g) + 2H2(g) CH3OH(g) 平衡常数 K= = =2.041,与表格中数据对比可知,该反应的温度为 250℃; (4)a. 增加 CO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 CO 的转化率减小,a 项错误; b.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b 项错误;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 项错误; d. 加入 H2,平衡正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增大,d 项正确; e. 加入惰性气体,虽增大了压强,但容器的容积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发生变化,平衡不移 动,CO 的转化率不变,e 项错误; f. 分离出甲醇,减少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增大,f 项正确; 答案选 d、f; (5)①由图象可知,CO2 的转化率逐渐减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O2 的转化率逐渐减小,因此 X 代表温度,L 表示压强; ( ) ( ) ( )3 2 2 c CH OH c CO c H  ( ) ( ) ( ) mol / L mol / L mol / L 始 转 平 1 0.8 0.2 3 1.6 1.4 0 0.8 0.8 ( ) ( ) ( )3 2 2 c CH OH c CO c H ( )2 0.8 0.2 1.4× ②X 代表温度,L 表示压强,该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 动,CO2 平衡转化率增大。因此 L1>L2。 【点睛】解答时应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化学反应 mA(g)+nB(g)pC(g)+qD(g) 是否平衡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 m mol A 平衡 ②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n mol B,同时也消耗了 p mol C 平衡 ③v(A)∶v(B)∶v(C)∶v(D)=m∶n∶p∶q 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 应速率之 间的关系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了 n mol B,同时也消耗了 q mol D 不一定平衡 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 m+n≠p+q 平衡 混合气体的 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 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 m+n=p+q 不一定平衡 ①只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密度保持不变(恒容密闭容器中) 不一定平衡 ②m+n≠p+q 时,密度保持不变(恒压容器中) 平衡 气体密度 (ρ) ③m+n=p+q 时,密度保持不变(恒压容器中) 不一定平衡 19.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 Ag2O 和 Zn,电解 质溶液为 KOH 溶液,总反应是 Zn+Ag2O=ZnO+2A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属于_________电池(填“一次”或“二次”)。 (2)负极是_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时,正极区的 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 电池的是_____。(填字母) A.C(s)+H2O(g)=CO(g)+H2(g) △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 C.2CO(g)+O2(g)=2CO2(1) △H<0 (5)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 【答案】 (1). 一次 (2). Zn (3). Zn-2e-+2OH-=ZnO+H2O (4). 增大 (5). C (6). CO-2e-+4OH-=C O 32-+2H2O 【解析】 【分析】 (1)纽扣电池为一次电池; (2)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 Zn 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2O 为正极,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作答; (3)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Ag2O 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极反应确定 c(OH-) 的变化以判断 pH 的变化; (4)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5)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燃料,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通入氧化剂,得电子发生 还原反应,据此作答。 【详解】(1)纽扣电池为一次电池; (2)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 Zn 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Zn-2e-+2OH-=ZnO+H2O; (3)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Ag2O 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Ag2O+H2O+2e-=2Ag+2OH-,使用时,c(OH-)增大,因此正极区的 pH 逐渐增大; (4)A. 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由于反应 C(s)+H2O(g)=CO(g)+H2(g)是氧化 还原反应,但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而不能设计成原电池,A 项错误; B. 反应 NaOH(aq)+HC1(aq)=NaC1(aq)+H2O(1)为复分解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 项错误; C.反应 2CO(g)+O2(g)=2CO2(1)为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C 项 正确; 答案选 C。 (5)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燃料,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CO-2e-+4OH-=CO32- +2H2O。 【点睛】设计制作化学电源的过程为: 20.乙醇(C2H5OH)燃料电池(DEFC)具有很多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现有以下三种乙醇 燃料电池。 (1)三种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___(填“a” 或“b”)移动。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若电池消耗标准状况下 2.24L O2,则电路中通过了的电子数目为 ___________。 【答案】 (1). O2 (2). a (3). 0.4NA 【解析】 【分析】 (1)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燃料,正极通入氧化剂; (2)根据装置图可知,a 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3O2+12H++12e-=6H2O,根据电极反应 计算转移的电子的数目。 【详解】(1)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燃料,正极通入氧化剂,由装置图可知,三种乙醇燃料 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 O2; (2)根据装置图可知,a 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由正极向负极移动,因此 CO32-向电极 a 移 动;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3O2+12H++12e-=6H2O,若电池消耗标 准状况下 2.24L (即 0.1mol)O2 时,电子转移 0.4mo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NA。 21.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 CH3COOH 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滴加少量浓盐酸 b. 微热溶液 c. 加水稀释 d. 加入少量醋酸钠晶 体 (2)白醋是常见的烹调酸味辅料,白醋总酸度测定方法如下。 a.量取 20.00 mL 白醋样品,用 100 mL 容量瓶配制成待测液。 b.将滴定管洗净、润洗,装入溶液,赶出尖嘴处气泡,调整液面至 0 刻度线。 c.取 20.00 mL 配制的待测液于洁净的锥形瓶中,加 3 滴酚酞溶液,用 0.1000 mol· L-1 的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d.重复滴定实验 3 次并记录数据。 e.计算白醋样品中醋酸总酸度。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 a 中量取 20.00 mL 白醋所用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 b 中碱式滴定管未用 NaOH 标准溶液润洗,会造成测定结果比准确值 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 C 中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数据如下表,则该白醋样品中醋酸总酸度为________________ mol· L-1。 标准 NaOH 溶液 待测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终点读数/mL 第 1 次 20.00 0 21.98 第 2 次 20.00 0 22.00 第 3 次 20.00 0 22.02 【答案】 (1). b、c (2). 酸式滴定管 (3). 偏大 (4).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 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5). 0.5500 【解析】 【分析】 (1)加水稀释、加入和醋酸反应的物质或加热都能促进醋酸的电离; (2)①白醋的主要成分为 CH3COOH,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②碱式滴定管没有润洗,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 ③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前为无色,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浅红色,据此判断滴定终 点的现象; ④三次滴定数据均有效,计算出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然后结合 c(醋酸)= 计算。 【详解】(1)加水稀释、加入和醋酸反应的物质或加热都能促进醋酸的电离,因此加入盐酸 或醋酸钠都发生同离子效应而抑制醋酸的电离,因此正确的是 b、c; (2)①白醋的主要成分为 CH3COOH,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②碱式滴定管没有润洗,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结 果比准确值偏大; ③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前为无色,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浅红色,因此达到滴定终 点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④三次滴定数据均有效,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 =22.00ml,那么该 白醋样品中醋酸总酸度为 c(醋酸)= = =0.5500mol/L。 22.在 25℃时,向 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 中滴加 0.100 0 mol·L-1 NaOH 过程中,pH 变化如图所示。 (1)A 点溶液 pH > 1,用电离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 B 点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 ) ( ) ( ) c NaOH V NaOH V × 醋酸 21.98 22.00 22.02 3 + + ( ) ( ) ( ) c NaOH V NaOH V × 醋酸 0.1000mol / L 0.022L 0.02L × a.溶质为:CH3COOH、CH3COONa b.微粒浓度满足:c(Na+) + c(H+) = c(CH3COO-) + c(OH−) c.微粒浓度满足:c(Na+) = c(CH3COOH) + c(CH3COO-) d.微粒浓度满足:2c(H+) + c(CH3COO-) =2c(OH-) +c(CH3COOH) (3)C 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H3COOH CH3COO- +H+ (2). a、b (3). c(CH3COO-)=c(Na+)> c(H+)= c(OH-) 【解析】 【分析】 (1)A 点溶液 pH > 1,说明 CH3COOH 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 (2)酸和碱的浓度相等,B 点酸的体积是碱的 2 倍,因此 B 点溶液中溶质为等浓度的 CH3COOH、CH3COONa,溶液的 pH<7,说明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 CH3COONa 的水解程度,溶液 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进行判断; (3)C 点时,溶液 pH=7,即 c(H+)=c(OH-),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A 点溶液 pH > 1,说明 CH3COOH 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H+; (2)a. 酸和碱的浓度相等,B 点酸的体积是碱的 2 倍,因此 B 点溶液中溶质为等浓度的 CH3COOH、CH3COONa,a 项正确; b. 根据电荷守恒有:c(Na+) + c(H+) = c(CH3COO-) + c(OH−),b 项正确; c. 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Na+) = c(CH3COOH) + c(CH3COO-),c 项错误; d 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2c(H+) + c(CH3COO-) =2c(OH-) +c(CH3COO-),d 项错误; 答案选 ab; (3)C 点时,溶液 pH=7,即 c(H+)=c(OH-),根据电荷守恒有 c(Na+) = c(CH3COO-),因此 C 点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CH3COO-)=c(Na+)>c(H+)=c(OH-)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