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2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的是( ) A.将 40 g NaOH 溶于 1 L 水所得的溶液 B.将 80 g SO3 溶于水并配成 1 L 的溶液 C.将 0.5 mol/L 的 NaNO3 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 50 g 水的溶液 D.含 K+为 2 mol 的 K2SO4 溶液 2.下列关于 0.5 mol·L-1 Ba(NO3)2 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 L 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是 0.5NA 个 B.1 L 溶液中含 NA 个 NO- 3 C.500 mL 溶液中 Ba2+的浓度是 0.5 mol·L-1 D.500 mL 溶液中含有 0.5NA 个 NO- 3 3.(2010·山东高考)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 SO2- 4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 BaCl2 溶液和稀盐酸 4.在标准状况下,将 V L A 气体(摩尔质量是 M g·mol-1)溶于 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d g·mL-1,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V·d MV+2 240 B. 1 000V·d MV+2 240 C.1 000V·d·M MV+2 240 D. M·V 2 240V+0.1d 5.(2010·济宁模拟)研究表明,用氨水能够清洗壁画表面的污染,用醋酸溶液可以进行固色。 某文物保护单位现用 500 mL 的容量瓶配制 0.1 mol/L 的氨水,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1.12 L 的氨气溶于 500 mL 水中 B.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1.12 L 的氨气溶于水配成 500 mL 溶液 C.取 1 mol/L 的氨水 50 mL,加入 500 mL 水中 D.取 1 mol/L 的氨水 100 mL,配成 1 000 mL 溶液 6.(2011·龙岩模拟)某溶液中(假定不考虑水解因素)仅含有 K+、Mg2+、SO2- 4 、NO- 3 四种离子, 其中 K+与 Mg2+的个数之比为 4∶5,则 NO- 3 与 SO2- 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不是( ) A.8∶3 B.3∶2 C.1∶3 D.2∶3 7.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 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A.0.01 mol·L-1 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1 的 CaCl2 溶液 C.0.02 mol·L-1 的 NaCl 溶液 D.0.02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 8.(2011·山东实验中学模拟)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B.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 10 mL 的量筒量取 5.0 mL 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 C.用天平称量 20.5 g 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得药品的质量 D.10%的硫酸和 9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 50%的硫酸溶液 9.(2011·湛江模拟)质量分数为 n 的 NaOH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加热蒸发水使 其质量分数变为 2n。此时,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mol/L,则 a 与 b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2a B.a=2b C.b>2a D.b<2a 10.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 1.18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5.1%,300 mL 该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 二、非选择题 11.(改造题)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 1 L“鲜花保鲜剂” 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 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1) 蔗糖 50.00 342 硫酸钾 0.50 174 阿司匹林 0.35 180 高锰酸钾 0.50 158 硝酸银 0.04 170 (1)鲜花保鲜剂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2)配制上述 1 L“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 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3)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没有影响的是 ________。 A.用胶头滴管加水时,仰视观察溶液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又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容量瓶刻度线 相切 12.(1)常温下,将 20.0 g 14%的 NaCl 溶液跟 30.0 g 24%的 NaCl 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 为 1.17 g·cm-3 的溶液。请计算: ①混合后的溶液中 NaCl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②混合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③在 1 000 g 水中需加入________ mol 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的溶液的浓 度相等。(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2)在标准状况下,1 L 氨水中溶解了一定体积的 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0.91 g·cm-3,物质 的量浓度是 17.2 mol·L-1,则所溶解的 NH3 的体积为________。 13.(原创题)已知在常温常压下,Vm=25.6 L·mol-1。 (1)用一干燥烧瓶在常温常压下收集 HCl 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水没有完全充满烧瓶,说 明收集的 HCl 中含有________,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将(1)中的 HCl 改为 NO2,所得 HNO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将(1)中的 HCl 改为 NO2、O2(体积 4∶1)的混合气体,所得 HNO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14.(2011·辛集模拟)用 Na2CO3·10H2O 晶体,配制 0.2 mol/L 的 Na2CO3 溶液 480 mL。 (1)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缺少______;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 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应称取 Na2CO3·10H2O 的晶体的质量:________。 (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 ①溶解 ②摇匀 ③洗涤 ④冷却 ⑤称量 ⑥转移溶液 ⑦定容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4)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各有什么影响,完成填空。 ①碳酸钠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 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_,偏低的有____________,无影响的有 ________。(填序号)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概念。A 项所得溶液不是 1 L;C 项所得溶液不是 0.5 L;D 项无溶液体积。【答案】 B 2.【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粒子浓度的关系。A 项应为 1.5NA;B 项 N(NO- 3 ) =1×0.5×2NA;C 项中 c(Ba2+)=c[Ba(NO3)2]=0.5 mol·L-1;D 项 N(NO- 3 )=0.5×0.5×2NA=0.5NA。 【答案】 A 3.【解析】 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故 A 错;若将多余的溶液取出,会使浓度偏 小,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的唯一办法是重新配制,故 B 错;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 液会偏多,导致结果偏高,C 正确;若溶液中含有 Ag+,也会有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故 D 错。【答案】 C 4.【解析】 本题考查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 n(A)= V L 22.4 L·mol-1= V 22.4 mol。 V(溶液)= V 22.4 mol×M g·mol-1+0.1×1 000 g d g·mL-1 =VM+2 240 22.4d mL=VM+2 240 22 400d L。 c(A)= 1 000V·d MV+2 240 mol/L。 【答案】 B 5.【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和有关计算。【答案】 B 6.【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K+)×1+n(Mg2+)×2= n(NO- 3 )×1+n(SO2- 4 )×2,则 n(NO- 3 ) +2n(SO2- 4 )=4+10=14,讨论可知 D 不符合。【答案】 D 7.【解析】 据题意,1 L 溶液中,沸点高低取决于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D 项, CH3COOH 易挥发而排除;A 项,蔗糖是非电解质,溶液中有 0.01NA 个蔗糖分子;B 项,共有 0.03NA 个离子;C 项,共有 0.04NA 个离子,故选 C。【答案】 C 8.【解析】 A 项属于正常现象;B 项量取的液体溶质偏少,结果偏低;C 项所称得药品的 质量为 20 g-0.5 g=19.5 g,偏少,结果偏低;D 项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0%+90% 2 =50%。 【答案】 D 9.【解析】 设蒸发前溶液的质量为 m,密度为 ρ,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 m′,密度为 ρ′。 由题意可知 m=2m′,ρ′>ρ。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可得m ρ×a=m′ ρ′×b。则 b = m m′×ρ′ ρ a=2a×ρ′ ρ >2a。【答案】 C 10.【解析】 法 1:先求 Cl-的质量分数,再求解。 由 MgCl2 的组成知 w(Cl-)=71 g 24 g×5.1%=15%, 则 n(Cl-)=ρVw M =1.18 g/cm3×300 mL×15% 35.5 g/mol =1.5 mol。 法 2:根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公式求解。 c(Mg2+)=1 000ρw M =1 000×1.18×5.1% 24 mol/L =2.5 mol/L。 n(Cl-)=c(Cl-)×V=2c(Mg2+)×V =2×2.5×0.3=1.5 mol。【答案】 D 11.【解析】 本题考查灵活运用表中信息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1)n= 50.00 g 342 g·mol-1=0.146 2 mol。 c=0.146 2 mol 1 L =0.146 2 mol/L。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还需 1 000 mL 的容量瓶及定容时所用的胶头滴管。 (3)A 项会造成溶液的浓度偏小,C 项会造成“鲜花保鲜剂”中混有 NaCl 杂质,影响 AgNO3 的浓度,D 项会造成溶液的浓度偏小。【答案】 (1)0.146 2 (2)1 000 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3)AD B 12.【解析】 (1)①w=20×14%+30×24% 50 ×100%=20%。 ②c=1 000ρw M =1 000×1.17×20% 58.5 =4.0 mol/L。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则 NaCl 的质量为水的1 4,需 NaCl 的物质的量 n= 1 000×1 4 58.5 =4.3 mol。 (2)V=17.2 mol/L×1 L×22.4 L/mol=385.3 L。【答案】(1)①20%②4.0 mol/L③4.3 (2)385.3 L 13.【解析】 (1)烧瓶中 HCl 的体积为 V L,则 c(HCl)= V L 25.6 L·mol-1 V L = 1 25.6 mol/L。 (2)3NO2+H2O===2HNO3 + NO V 25.6 mol 2 3× V 25.6 mol 1 3× V 25.6 mol c(HNO3)= 2 3× V 25.6 mol 2 3V L = 1 25.6 mol/L。 (3) + 2H2O===4HNO3 V 25.6 mol 4 5× V 25.6 mol c(HNO3)= 4 5× V 25.6 mol V L =4 5× 1 25.6 mol/L 【答案】 (1)空气 1 25.6 mol/L (2) 1 25.6 mol/L 或 0.039 mol/L (3)4 5× 1 25.6 mol/L 或 0.031 mol/L 14.【解析】 (1)用 Na2CO3·10H2O 晶体配制 Na2CO3 溶液,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 玻璃棒、500 mL 容量瓶及胶头滴管;溶解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物质溶解,向容量瓶中 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2)m(Na2CO3·10H2O)=0.5 L×0.2 mol/L×286 g/mol=28.6 g。 (4)①和④均使称得 Na2CO3·10H2O 晶体质量偏大,使配制结果偏高;②和③均使称得 Na2CO3·10H2O 晶体质量偏小,使配制结果偏低;⑤不影响容量瓶中溶质质量及溶液体积,因此 对配制结果无影响。 【答案】 (1)5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搅拌 引流 (2)28.6 g (3)⑤①④⑥③⑦② (4)①④ ②③ 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