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三水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测 化学理科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吸热反应不加热不可能进行反应 D.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决定的 2.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B. 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3.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 已知: 碳的燃烧热 △H1=a kJ•mol-1 S(s)+2K(s)=K2S(s)△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 则x为( ) A. 3a+b-c B. c-3a-b C. a+b-c D. c-a-b 4.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 kJ/mol C. 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 D.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 5. 对于反应A(g)+3B(g)=4C(g)+2D(g),在相同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0.4 mol/(L•s) B. v(B)=48mol/(L•min) C. v(C)=1.2 mol/(L•s) D. v(D)=42mol/(L•min) 6.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 =-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 >-192.9kJ·mol-1 7.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正丁烷(g)→ 异丁烷(g)△H<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B. 2H2(g)+O2(g)=2H2O(l)△H=-571.6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C. 已知:2C(s)+2O2(g)=2CO2(g) △H1 ; 2C(s)+O2(g)=2CO(g) △H2, 则△H1>△H2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6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8. 将4mol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0.6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C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B. 反应开始到2 s,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85 mol/L C. 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15% D. 2v(A)=v(B) 9. 在2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现通入4mol H2和4mol N2,10s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 ) A. 1.6mol B. 2.8mol C. 3.2mol D. 3.6mol 10. 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 A. 0.1s B. 2.5s C. 5s D. 10s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 C. 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8. 对于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和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B. 达到化学平衡时,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9. 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铁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汽使体系压强增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 在Ag+催化作用下,Cr3+被S2O82-氧化为Cr2O72-的机理为:S2O82-+2Ag+=2SO42-+2Ag2+慢;2Cr3++6Ag2++7H2O=6Ag++14H++Cr2O72-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g+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和焓变 B. v(Cr3+)=v(S2O82-) C. 反应速率与Ag+浓度有关 D. Ag2+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2(g)+Y2(g)⇌2Z(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X2、Y2、Z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数据可能合理的是( ) A. Z的浓度为0.4mol•L-1 B. X2、Z的浓度均为0.15 mol•L-1 C. X2与Z的浓度之和为0.4 mol•L-1 D. X2的浓度为0.4 mol•L-1 12.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3)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4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5)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1)(3)(4) B. (2)(3)(5) C. (1)(4)(5) D. (1)(2)(3)(4)(5) 8.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B.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C. 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一定无影响 9.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上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 t3时降低了温度 C. t5时增大了压强 D. 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高 10.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体积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a+b>c+d C. Z的体积分数减小 D. X的转化率减小 11.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v(B)=0.25 mol•L-1•min-1 B. 该反应方程式中,x=1 C. 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 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二、实验题(共14分) 8. 某小组拟用酸性KMnO4溶液跟H2C2O4溶液反应,通过酸性KMnO4溶液紫色消失的时间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限选试剂:0.2 mol·L-1 H2C2O4溶液、0.01 mol·L-1 KMnO4溶液、蒸馏水、MnSO4固体、1mol·L-1 H2SO4。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KMnO4+____H2C2O4+____H2SO4 = ____K2SO4+____MnSO4+____CO2↑+____ H2O (2)为方便观察颜色变化,实验中n(H2C2O4) ∶ n(KMnO4) ≥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实验编号 温度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 min 1 mol/L 稀硫酸 0.01 mol/L KMnO4溶液 0.2 mol/L H 2C 2O4溶液 H2O ① 25℃ 2.0 2.0 2.0 0 4.0 ② 25℃ 2.0 2.0 1.0 V1 5.2 ③ 35℃ 2.0 2.0 2.0 V2 1.0 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V1=_ ___mL, V2=__ __mL, (4)实验①中颜色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i. 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 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因素看,请你猜想还可能的原因是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ii.若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测,除酸性KMnO4溶液、H2C2O4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__________。 a. K2SO4 b. MnSO4 c. MnCl2 d.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22. (17分)按要求填空 (1) 对于Fe+2HCl=FeCl2+H2↑,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增加盐酸体积:____________; ③加入等体积的NaCl溶液:__________; ④滴入几滴CuSO4溶液:____________; (2) 可逆反应N2(g)+O2(g) 2NO(g) △H >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①升高温度,平衡______移(填 “正”、“逆”或“不”) ; 平衡常数 _______;(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下同) ②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___________移 ; ③恒容充入N2:平衡__________;平衡常数 ____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 为___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1分)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1)右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2(g)+ O2(g)= 2 NO(g) △H = +180 kJ • mol-1 2NO(g)+2 CO(g)= N2(g) + 2 CO2(g) △H = - 746 kJ • mol-1 则反应CO(g) +O2(g) = CO2(g)的 △H = _______ kJ • mol-1 (3)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H <0,若第 5分钟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 物质的量为0.2 mol,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 (4)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1.0×103 kPa时反应 N2(g)+3H2(g)2NH3(g)△H<0 的平衡常数 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① K1______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说明上述合成氨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混合气体中c(N2) /c(NH3)不再变化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4. (8分)Ⅰ. 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 Δ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 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 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 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 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达新平衡时 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2)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ΔH<0,若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 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 Ⅱ.在一个固定体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 2A(g) + B(g) 3C(g) + D(s),2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的浓度为1.2 mol/L。 (1)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减小,则正反________(填“吸 热”或“放热”)反应。 (2)若将容器体积缩小至1升,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mol/L。 25.(10分)氨气是生产化肥、硝酸等的重要原料,围绕合成氨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1)氢气既能与氮气又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条件却不相同。 已知: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 3H2(g)+N2(g)2NH3(g) ΔH=-92.4 kJ/mol 计算断裂1 mol N≡N键需要能量_________kJ, 氮分子中化学键比氧分子中的化学键________ (填“强”或“弱”),因此氢气与二者反应的条件不同。 (2)固氮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自然界中存在天然的大气固氮过程: N2(g)+O2(g)===2NO(g) ΔH=+180.8 kJ/mol,工业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 分析两种固氮反应在常压下的平衡常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 反应 大气固氮 工业固氮 温度 25 2000 25 350 400 450 /℃ K 3.84×10-31 0.1 5×108 1.847 0.507 0.152 A.常温下,大气固氮几乎不可能进行,而工业固氮非常容易进行 B.人类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是无意义的 C.工业固氮温度越低,氮气与氢气反应越完全 D.K越大说明合成氨反应的速率越大 (3)在恒温2 L密闭容器中按照甲、乙、丙三种方式分别投料,发生反应: 3H2(g)+N2(g)2NH3(g)测得平衡时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1/3。 N2(mol) H2(mol) NH3(mol) 甲 1 3 0 乙 0.5 1.5 1 丙 0 0 4 ①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 ② 判断乙容器中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____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 2018-2019学年三水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测 化学理科答案 1. D 2. B 3. A 4. D 5. A 6. D 7. D 8. C 9. C 10. C 11. C 12. B 13. D 14. C 15. C 16. C 17. A 18. C 19. B 20. C 21. (1)2 5 3 1 2 10 8 (2)5∶2或2.5 (3)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确保所有实验中溶液总体积不变,使c(H2SO4)、c(KMnO4)浓度不变 1 0 (4)i.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ii. b 22. (1)①增大 ②不变 ③减小 ④增大 (2)①正 增大 ②不 ③正 不变 (3) ①0.079 mol·L-1·s-1 0.395 mol·L-1 79% ②x(g)+y(g) 2z(g) 23. (1) NO2(g)+CO(g)=NO(g)+CO2(g) △H = -234 kJ•mol-1 (2) -283 (3)50% 59.3 (4)①> ② b c 24.I(1) (2)B II.(1)吸热 (2)2.4 25. (1)946 强 (2)BC (3)①1/3 或0.33 ②逆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