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 第三章第4节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 第三章第4节2

‎ www.ks5u.com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饮食,必须摄取营养物质。在你的饮食中,每日摄取的有机物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成分吗?‎ 摄取的主要有机物及其主要成分: ‎ 有机物 面食 蔬菜 肉类 油类 蛋类 主要成分 淀粉 纤维素 油脂、蛋白质 油脂 蛋白质 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为了能从化学角度去认识这些物质,我们首先来了解这些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观察表3-3,归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特点。观察葡萄糖、果糖的结构式图片找出它们的结构特点。完成“学与问”所提出的讨论题。‎ 糖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可用Cn(H2O)m表示。‎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但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它们分别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由于组成分子的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但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应具有不同的性质。 ‎ 糖类、油脂、蛋白质主要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的组成比较复杂,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下面我们来开始探讨这些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 实验3-5。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总结实验现象及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讨论完成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特征反应 葡萄糖 加热条件下,试管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 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使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 淀粉 土豆(或面包)变为蓝色 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蛋白质 鸡皮遇浓硝酸加热后变黄 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 1、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检验病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将用什么化学原理去确定其病情的轻重?‎ ‎2、已知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给鲁迅的信是用米汤写的,鲁迅的是如何看到信的内容的?‎ ‎3、如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使用浓硝酸时不慎溅到皮肤上,皮肤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利用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 米汤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皮肤变黄。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 ‎ 实验3-6。讨论完成实验记录表格。‎ 现象 解释 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了葡萄糖 阅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列表比较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物质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水解条件 酸性加热 酸性或碱性 酶等催化剂作用下 水解产物 葡萄糖 或果糖 酸性 甘油、高级脂肪酸 氨基酸 碱性 甘油、高级脂肪酸钠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开始?如何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完全? ‎ 建议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一)提出研究的题目 ‎1. 如何证明淀粉已开始水解?如何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二)收集实验证据 ‎1.阅读教材并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少量反应液,用碱中和硫酸,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有无产生砖红色沉淀。第二步:另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碘水,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2.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和步骤讨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事实。‎ ‎4.汇报实验现象和结果。‎ ‎(三)整理并得出结论 ‎(四)反思与评价 ‎1.整个实验中有哪些创新之处?‎ ‎2.在实验过程中对你最有启迪的是什么?‎ 第一步:取少量反应液,用碱中和硫酸,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观察有无产生砖红色沉淀。若有,则淀粉已经水解;‎ 第二步:另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碘水,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如果无明显现象,则表明,水解已经完全。‎ 本节知识归纳与整理。完成下表:‎ 物质 葡萄糖 纤维素 淀粉 油脂 蛋白质 特征反应 水解反应 ‎1.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新制Cu(OH)2悬浊液,这说明( )。‎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2.现有四种试剂:A.新制Cu(OH)2悬浊液;B.浓硝酸;C.AgNO3溶液;D.碘水。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葡萄糖溶液 ( ) (2)食盐溶液 ( ) ‎ ‎(3) 淀粉溶液 ( ) (4)鸡蛋清溶液( ) ‎ ‎3.吃米饭或馒头时,为什么咀嚼就会感到甜味?‎ 答: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人在咀嚼馒头时,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开始水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 教学反思:‎ 由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课程标准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由于课时有限,内容较多,本课例 设计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知道他们共同的性质与特征反应,并能简单地加以鉴别,严格把握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并没有没有盲目拔高。增加探究实验“怎样证明淀粉已经开始水解,已经水解完全和有没有发生水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第2课时 ‎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调查、查找资料和研究的内容:‎ 帮助班级学生组建五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和双休日,按以下内容分配不同的任务,开展活动。‎ 第一小组: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及应用。‎ 第二小组:糖类(淀粉)的存在及应用。‎ 第三小组:糖类(纤维素)的存在及应用。‎ 第四小组:油脂的存在及应用。‎ 第五小组:蛋白质的存在及应用。‎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全体学生评价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发表课前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有关的调查、收集资料和研究的有关小结报告。‎ 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及应用:‎ ‎1.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 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 ‎2.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应用:‎ 人们每天摄取的热量大约有75%来自糖类,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及维生素C等。食用的白糖和冰糖等就是蔗糖。‎ ‎ 糖类(淀粉)的存在及应用:‎ ‎1.淀粉的存在:‎ ‎①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根里。‎ ‎②其中谷类中含淀粉较多。‎ 如:大米,约含淀粉80%‎ 小麦,约含淀粉70%‎ 马铃薯,约含淀粉20%‎ ‎2.淀粉的应用:‎ ① 做食物。‎ ② 制造葡萄糖和酒精等。‎ ‎ 纤维素的存在及应用:‎ ‎1、纤维素的存在:纤维素是植物的成分,植物的茎、叶和果皮中都含有纤维素。食物中的纤维素主要来自干果、鲜果、蔬菜等。‎ ‎2、纤维素的用途(6个方面):‎ ①.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②.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 ③.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根据含N量分为火棉(含N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火药)、胶棉(含N量较低,用于制赛璐璐和喷漆)。‎ ④.制造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不易着火,用于制胶片。‎ ⑤.制造粘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其中的长纤维称人造丝,短纤维称人造棉)。‎ ⑥.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 ‎ 油脂的存在及应用:‎ ‎1.油脂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植物种子、动物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有一定数量的油脂,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人体中的脂肪约占体重的10%--20%。‎ ‎2.油脂的用途十分广泛:‎ ①.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②.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分解后,释放能量。‎ ③.同时还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④.另外还能增加食物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⑤.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发生皂化反应,可用于工业制皂。‎ ‎ 蛋白质的存在及应用:‎ ‎1.蛋白质的存在: 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复杂多变的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一切细胞中。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有关。‎ ‎2.蛋白质的应用:‎ ‎2.1 蛋白质对人类的营养作用及其原理:‎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60-80g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 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液中的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经过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人体内各种组织的蛋白质也是不断地分解,最后主要生成尿素,排出体外。‎ ‎2.2 蛋白质的工业用途:‎ ①动物的毛和皮、蚕丝---重要的纺织原料,制服装。‎ ②动物胶---制造胶卷和感光纸;阿胶是一种药材。‎ ③酪素---作食品和酪素塑料,它可用来制造纽扣、梳子等生活用品。‎ ‎2.3.酶----是生物全内重要的催化剂。‎ ‎2、总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存在与应用---------教师总结评价 物质 存在 用途 葡萄糖 水果、蔬菜、血液 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医疗输液 果糖 水果、蔬菜 工业原料、食品加工等 蔗糖 甘蔗、甜菜 食品加工 淀粉 植物的种子和块茎 做食物、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纤维素 植物的茎、叶和果皮 ‎ 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制造纤维素硝酸酯、制造粘胶纤维、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 油脂 各种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分解后,释放能量。‎ 同时还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发生皂化反应,可用于工业制皂。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 蛋白质 一切细胞中 营养物质、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动物胶可制造胶卷和感光纸,酶是生物全内重要的催化剂。‎ 四、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活动表现评价、档案袋评价,侧重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 反思与评价 我对你课堂及课前的评价 ‎(一)个人反思和总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化学知识?学会了哪些查阅资料的方法?‎ ‎2.在整个过程中,你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你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 ‎(二)组内交流和评价 ‎1.在思考、讨论过程中,同组成员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又给了同组成员哪些启示?‎ ‎2.在整个过程中,同组成员给了你哪些帮助?你又给了同组成员哪些帮助?‎ ‎(三)组间交流和评价 ‎1.当听完其他小组的汇报后,发现他们的哪些做法比你们小组的好?哪些不如你们的好?‎ ‎2.当听完其他小组的汇报后,你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 根据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表现,以10分制计算,你的得分是      。请阐述理 由:                               。‎ 请将你的报告送交到老师处。谢谢合作!‎ ‎ 请你根据你的实际,选择一个你感兴趣且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存在和应用”的话题写成的一篇小论文。‎ 教学反思:‎ 本节的课标要求是: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本课例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以学生的活动、讨论为主,‎ 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切实感受糖类、油脂、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密切联系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本课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理念,这就是本课例的最大优点。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