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 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3,3-三甲基丁烷 B. 2-甲基-3-丁烯 C. 2-甲基-2,4-己二烯 D. 2-乙基戊烷 ‎【答案】C ‎【解析】A的正确命名是2,2,3 三甲基丁烷,故A错误;B的正确命名是3 甲基 1- 丁烯,故B错误;CH3C(CH3)=CHCH=CHCH3的命名是2 甲基 2,4 己二烯,故C正确;D的正确命名是3 乙基己烷,故D错误。‎ ‎2.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 全部正确 B. ①②⑤⑦ C. ②③⑥ D. ④⑥‎ ‎【答案】D ‎【解析】分析:①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②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③根据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判断;‎ ‎④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⑤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⑥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断键;‎ ‎⑦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①氯水、氨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淀粉均是混合物,水银是金属Hg,是纯净物,①错误;‎ ‎②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NaOH是碱,②错误;‎ ‎③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C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O2不是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Na2O为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③错误;‎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④正确;‎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关键是看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数,⑤错误;‎ ‎⑥由于在熔融状态下共价键不能被破坏,离子键可以断键,因此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⑥正确;‎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⑦错误。答案选D。‎ 点睛:⑤是解答的易错点,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如1 mol/L的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就大于0.000 01 mol/L的盐酸,所以说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酯酸是错误的。‎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透明的溶液:H+、 Al3+、NH4+、NO3-、K+‎ B. FeCl3溶液中:K+、 Na+、SCN-、Cl-‎ C. 能使淀粉KI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 K+、SO42-、S2-、SO32-‎ D. 含有0.1mol·L-1HCO3-的溶液:Na+、Fe3+、NO3-、SO4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H+、Al3+、NH4+、NO3-、K+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Fe3+与SCN-能够形成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能使淀粉KI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具有氧化性,S2-、SO32-也能够被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CO3-与Fe3+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共存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离子共存,要注意题意中隐含信息的理解。常见的附加条件: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3+;③MnO3-,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等;另外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要尤其注意。‎ ‎4. 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 A. 2,5-二甲基己烷 B. 2-甲基-2-丁醇 C. 甲苯 D. 氯乙烷 ‎【答案】A ‎【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几类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就出现几组峰,结合有机物的结构解答。‎ 详解:A、2,5-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含有3类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3组峰,A正确;‎ B、2-甲基-2-丁醇分子中含有4类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4组峰,B错误;‎ C、甲苯分子中含有4类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4组峰,C错误;‎ D、氯乙烷分子中含有2类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2组峰,D错误,答案选A。‎ ‎5. 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1mol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B. 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为 0.05NA C. 粗铜精炼时阳极质量减少6.4g,则外电路上通过0.2NA电子 D. 1molCH3COONa和少量CH3COOH溶于水所得到的中性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NA ‎【答案】D ‎【解析】A.含l 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当硫酸的浓度变稀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即1 mol H2SO4不可能完全反应,故A错误;B.CH3COOH 是强酸,不可能完全电离,故B错误;C.粗铜精炼时阳极为粗铜,溶解的是铜和比铜活泼的金属,故C错误;D.1molCH3COONa和少量CH3COOH溶于水所得到的中性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溶液中CH3COO-的数目等于Na+数目,均为NA,故D正确,答案为D。‎ 点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本题主要涉及到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粗铜精炼原理及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6. 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NaOH B. KMnO4 C. KSCN D. 苯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加入氢氧化钠,因含有铁离子,可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检验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故A错误;B.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鉴别,故B正确;C.亚铁离子与KSCN不反应,不能鉴别,只能鉴别铁离子,故C错误;D.亚铁离子与苯酚不反应,不能鉴别,只能鉴别铁离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检验的相关知识。‎ 视频 ‎7. 1.01×105Pa、120℃时,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中与过量O2混和点燃,完全反应后,保持温度、压强不变,体积减小的是( )‎ A. CH4 B. C2H6 C. C3H4 D. C3H3‎ ‎【答案】D ‎【解析】分析:120℃时水为气态,结合烃燃烧的通式计算。‎ 详解:对于CxHy完全燃烧时,燃烧通式为:CxHy+(x+)O2xCO2+H2O,由于反应前后水是气态,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体积减小,则应满足1+x+>x+,解得y<4,选项D符合,答案选D。‎ ‎8.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在乙醛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答案】C ‎...........................‎ 详解:A、乙醇与金属Na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属于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B错误;‎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发生硝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C正确;‎ D、在乙醛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是加聚反应,D错误,答案选C。‎ ‎9. 下图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O B. 在一定条件下,该有机物可以与HBr发生取代反应 C. 1mol该有机物可与4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 该有机物有三种官能团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判断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醇羟基,结合相应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解答。‎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0O,A错误;‎ B、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该有机物可以与HBr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 C、碳碳双键能与溴加成,1mol该有机物可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该有机物有两种官能团,D错误,答案选B。‎ ‎10. 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一般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溴中含少量Cl2,可用NaOH溶液除去 B. 工业上常利用电解MgCl2溶液冶炼金属镁 C. 富集溴元素过程中,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D. 若提取1molBr2,至少需要44.8L的Cl2‎ ‎【答案】C ‎【解析】分析:A.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根据镁是活泼的金属分析;‎ C.根据液溴易挥发解答;‎ D.根据流程图中氯气参与的反应分析计算,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详解:A.由于Br2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用NaOH溶液吸收Cl2的同时,Br2也被吸收,A错误;‎ B.镁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MgCl2冶炼金属镁,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镁,B错误;‎ C.溴易挥发,因此在富集溴元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空气吹出法,C正确;‎ D.溶液酸化之后得到的滤液中Br-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1molBr2,需要1molCl2,然后1molBr2在吹出塔富集,并在吸收塔中被SO2还原成2molBr-,然后在蒸馏塔中Cl2再次将2molBr-氧化成1molBr2,因此整个过程若提取1molBr2,至少需要2mol氯气,标准状况下为44.8 L,D错误。答案选C。‎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②氯化铁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 ‎③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 ‎④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⑤H2O2、SO2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是因为H2O2具有还原性,SO2具有漂白性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分析:①根据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解答;‎ ‎②氯化铁溶液能氧化单质铜;‎ ‎③根据MgO、Al2O3的熔点高分析;‎ ‎④根据NaHCO3的性质判断;‎ ‎⑤根据H2O2、SO2都具有还原性解答。‎ 详解:①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①正确;‎ ‎②氯化铁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②正确;‎ ‎③MgO、Al2O3为离子晶体,熔点很高,因此可制作耐高温材料,③正确;‎ ‎④NaHCO3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与碱反应不能生成气体,④错误;‎ ‎⑤H2O2、SO2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是因为H2O2和SO2都具有还原性,⑤错误。答案选B。‎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 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酚酞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碱有漂白性 C 将表面氧化的铜丝从酒精灯的外焰慢慢移向内焰 黑色的铜丝变红 CuO被内焰中的乙醇蒸气还原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有晶体析出 溶解度:NaHCO3>Na2C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变红,原溶液中可能有Fe3+,不一定有Fe2+,错误;B、2Na2O2+2H2O=4NaOH+O2↑,溶液先变红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后褪色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把有色物质氧化漂白,结论错误,错误;C、酒精灯内焰温度低,有挥发出的酒精,氧化铜和酒精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Cu+H2O,黑色变成红色,CuO被乙醇蒸气还原,正确;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反生: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3. 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铜盐容液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金属铝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 B. 实验2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Al+Cu2+=Al3++Cu C. 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是导致实验1、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D. 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均为0.2mol·L-1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反应,后者更剧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明显现象,只能说明反应没发生,客观事实是金属活泼性是铝大于铜,故A错误;B.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是2Al3+Cu2+═2Al3++3Cu,故B错误;C.由实验1、2 的对比实验可知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导致的,故C正确;D.铝片在等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反应,因硫酸中的H+的浓度大,所以在硫酸中反应剧烈,与本实验无关,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探究实验、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相关知识。‎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B. 红磷和白磷互为同位素 C. 邻二甲苯和对二乙苯互为同系物 D. CH3C(CH3)2CH3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解析】分析:A、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C、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称为同系物;‎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详解:A、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错误;‎ B、红磷和白磷均是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 C、邻二甲苯和对二乙苯的结构相似,相差1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C正确;‎ D、CH3C(CH3)2CH3和的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应该互为同系物,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掌握有关的概念,尤其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解答的关键。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组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注意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 ‎15. 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的是( )‎ A. CH3OH B. ‎ C. D. ‎ ‎【答案】B ‎【解析】A、甲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B、该醇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B正确;C、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催化氧化,C错误;D、其氧化产物是羰基,得不到醛基,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掌握醇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醇的催化氧化的反应情况与跟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个数有关:;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 ‎16. 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 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Mg2+、SO42-‎ B. 一定含有K+、Mg2+、Cl-、SO42-‎ C. 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 D. 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 ‎【答案】C ‎【解析】分析: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氢氧根离子能与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是溶于酸的沉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钡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说明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不是碳酸钡沉淀,故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碳酸根离子,由于有硫酸根离子,故一定不会含有钡离子;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溶于盐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故废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废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和钾离子;则 A、溶液中还可能含有Cl-和K+,A错误;‎ B、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和K+,B错误;‎ C、溶液中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C正确;‎ D、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K+,一定含有Mg2+、SO42-,D错误;答案选C。‎ ‎17. 有关如下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 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 NaOH反应 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答案】D ‎【解析】A、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Br2‎ 光照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酚羟基要消耗一个NaOH,两个酯基要消耗两个NaOH,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故B正确;C、苯环可以催化加氢,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故C正确;D、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并且酚羟基酸性比碳酸弱,故不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官能团决定性质的知识,要熟记官能团具有的性质。本题的易错点为D,羧基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酚羟基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18. 某学生将一氯丙烷和NaOH溶液共热煮沸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白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 A. 加热时间太短 B. 不应冷却后再滴入AgNO3溶液 C. 加AgNO3溶液后未加稀HNO3 D. 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HNO3酸化 ‎【答案】D ‎【解析】检验卤化氢应该在酸性环境中,而卤代烃的水解是在碱性环境中完成的,所以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要先酸化,答案选D。‎ ‎19. A、B、C三种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6∶2,则A、B、C这三种醇分子中羟基的个数比是( )‎ A. 3∶2∶1 B. 2∶6∶3‎ C. 3∶6∶2 D. 2∶1∶3‎ ‎【答案】D ‎【解析】分析:2mol羟基得到1mol氢气,根据氢原子守恒分析解答。‎ 详解:假设A、B、C中含有的羟基数目分别为x、y、z,因为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以醇提供的H数目相同,即3x=6y=2z,解得x:y:z=2:1:3,答案选D。‎ ‎20.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乙烷(乙烯):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B. 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 苯(苯酚):加足量浓溴水,振荡,过滤除去 D. 溴苯(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洗涤后分液 ‎【答案】C ‎【解析】分析:A.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乙醇和与水互溶;‎ C.三溴苯酚能溶解在苯中;‎ D.溴和氢氧化钠反应,可除去。‎ 详解:A.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反应,可除去杂质,A正确;‎ B.乙醇和与水互溶,而溴乙烷不溶于水,可多次加水振荡,分液而得到分离的目的,B正确;‎ C.苯酚虽然能与浓溴水反应,但生成的三溴苯酚又溶解在苯中,达不到除杂的目的,应该用氢氧化钠,C错误;‎ D.溴和氢氧化钠反应,溴苯不溶于反应后的水溶液,可除杂,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的关键,除杂时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1.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氧化性:HClO>Cl2>Br2>Fe3+>I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能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B.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溴水变成无色 C.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ClO-+CO2+H2O═2HClO+CO32-‎ D. 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答案】B ‎【解析】分析:A.能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呈碱性,结合离子的性质解答;‎ B.溴和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酸性HClO>HCO3-,则二氧化碳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 D.氧化性:Fe3+>I2,则碘离子先被氧化。‎ 详解:A.能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呈碱性,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溴和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B正确;‎ C.酸性HClO>HCO3-,则二氧化碳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C错误;‎ D.氧化性:Fe3+>I2,因此还原性是碘离子强于亚铁离子,则碘离子先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D错误;答案选B。‎ ‎22.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 A.钢   B.青铜   C.黄铜   D.水银 ‎(2)在钠、铝、铁三种金属元素中,所形成的氧化物中适宜做耐火材料的是_______,向盛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乙同学为了获得持久白色的Fe (OH)2沉淀,准备用右图所示装置,用不含O2‎ 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与新制的FeSO4溶液反应。获得不含O2的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在试管_______(填“A”或“B”) 中观察到白色的Fe(OH)2。 ‎ ‎(4)向盛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___。‎ 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 ‎(5)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内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②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A.取适量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B.取适量溶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观察溶液是否呈浅绿色 ‎【答案】 (1). D (2). Al2O3 (3). Al3++3NH3·H2O=3NH4++Al(OH)3↓ (4). 加热煮沸 (5). B (6). B (7). 2Fe3++Cu=Cu2++2Fe2+ (8). Fe3+ (9). A ‎【解析】分析:(1)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据此分析解答;‎ ‎(2)氧化铝熔点较高,所以氧化铝可以作耐火材料;铝离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3)硫酸亚铁易被氧化而变质,应排除溶液中的氧气,可用加热溶液的方法除去溶解氧;A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B管中排尽A、B管中的空气,使A、B充满还原性气体氢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试管B中为NaOH溶液,将A中液体压到B中与其反应;‎ ‎(4)根据金属性Fe>Cu以及氧化性Fe3+>Cu2+>Fe2+分析;‎ ‎(5)根据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解答;‎ ‎(6)根据铁离子能与KSCN溶液反应显红色分析;根据亚铁离子的性质解答。‎ 详解:(1)A.钢是铁与碳元素的合金,A错误;B.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B错误;C.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错误;D.水银为汞单质,不是混合物,不属于合金,D正确;答案选D;‎ ‎(2)适合作耐火材料的氧化物必须具有高熔点,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氧化铝可以作耐火材料;铝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3NH3·H2O=3NH4++Al(OH)3↓;‎ ‎(3)获得不含O2的蒸馏水的方法是煮沸,简单易操作;反应开始时,要打开止水夹,利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排出试管A、B中的空气,使整个装置不含氧气。在对B试管的出气管排出的氢气验纯之后,关闭止水夹,由于产生的氢气无法排出,试管A中的压强将增大,最终将A试管中生成的FeSO4溶液压入NaOH溶液中,故Fe(OH)2在B试管生成;‎ ‎(4)A.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可能铁全部反应而铜有剩余,A正确;B.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铜后参加反应,不会出现有铁无铜的情形,B错误;C.若氯化铁的量少,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剩余,C正确;D.若氯化铁的量多,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不会有剩余,D正确;答案选B.‎ ‎(5)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 ‎(6)①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Fe3+;②A.由于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因此取适量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A正确;B.取适量溶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因为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铁离子,B错误;C.观察溶液是否呈浅绿色,不能确定是否含亚铁离子,C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明确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的防氧化措施:将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驱除溶解的氧气;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的亚铁盐溶液底部,再慢慢挤出NaOH溶液;在亚铁盐溶液上面加保护层,例如苯或植物油等;用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OH溶液或NaCl溶液,利用新产生的Fe2+与OH-反应制取。‎ ‎23. 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4)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将28.20g青蒿素样品放在硬质玻璃管C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①装置E,F中盛放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试验,称得:‎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E ‎22.6‎ ‎42.4‎ F ‎80.2‎ ‎146.2‎ 通过质谱法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结合上述数据,得出青蒿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 ‎③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_______。‎ ‎【答案】 (1). 増大接触面积 提高浸取率 (2). 玻璃棒 (3). 蒸馏 (4). B (5). 无水CaCl2/H2SiO3 /硅胶 (6). NaOH溶液/碱石灰 (7). C15H22O5 (8).‎ ‎ 在F后加一个装碱石灰的U形管 ‎【解析】分析:(1)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2)根据操作I为过滤分析选择玻璃仪器;提取液经过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 ‎(3)根据青蒿素易溶于乙醇,在水中几乎不溶分析;‎ ‎(4)为了能准确测量青蒿素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实验前应通入除去CO2和H2O的空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所以装置A中应装有NaOH溶液,E和F一个吸收生成的H2O,一个吸收生成的CO2,应先吸水后再吸收CO2,所以E内装的为CaCl2或P2O5,而F中为碱石灰,据此答题。‎ 详解:根据乙醚浸取法的流程可知,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用乙醚对青蒿素进行浸取后,过滤,可得滤液和滤渣,提取液经过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对粗品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可得精品。则 ‎(1)根据乙醚浸取法的流程可知,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操作I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装置A中盛放的物质是NaOH溶液,粗品中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可得精品,答案选B;‎ ‎(4)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和F一个吸收生成的H2O,一个吸收生成的CO2,应先吸水后再吸收CO2,所以E内装的为CaCl2或P2O5,而F中为碱石灰;‎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m(H2O)=42.4g-22.6g=19.8g,所以n(H2O)=19.8g÷18g/mol=1.1mol。m(CO2)=146.2g-80.2g=66g,所以n(CO2)=66g÷44g/mol=1.5mol,所以青蒿素中氧原子的质量为m(O)=28.20g-2.2g-1.5mol×12g/mol=8g,所以n(O)=0.5mol,则N(C):N(H):N(O)=1.5:2.2:0.5=15:22:5,所以最简式为C15H22O5;‎ ‎③由于空气中也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因此改进方法是在F后加一个装碱石灰的U形管。‎ ‎24. 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60.0%Fe2O3,杂质有3.6%FeO,Al2O3,MnO2,CuO等)为原料制备高活性铁单质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 ‎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Fe(OH)3‎ Al(OH)3‎ Fe(OH)2‎ Cu(OH)2‎ pH ‎3.4‎ ‎5.2‎ ‎9.7‎ ‎6.7‎ ‎(1)将操作Ⅰ后所得的MnO2与KClO3、KOH溶液混合共热,可得到K2MnO4,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pH控制在3.6的目的是_______。 已知25℃时,Ksp[Cu(OH)2]=2×10-20 ,该温度下反应Cu2++2H2OCu(OH)2+2H+的平衡常数K=_______。‎ ‎(3)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利用氨气在500℃以上分解得到的氮原子渗透到铁粉中可制备氮化铁(FexNy),若消耗氨气17.0g,消耗赤铁矿石1Kg,写出该反应完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2). 使Fe3+完全沉淀而其他离子不沉淀 (3). 5.0×10-9 (4). 2Fe2++H2O2+2H+=2Fe3++2H2O (5). 16Fe+2NH32Fe8N+3H2‎ ‎【解析】分析:赤铁矿(主要成分为60.0%Fe2O3,杂质有3.6%FeO,Al2O3,MnO2,CuO等)加稀硫酸溶解,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阳离子,二氧化锰不溶,再加双氧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3.6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灼烧氢氧化铁生成氧化铁,再用氢气还原得铁单质,结合有关物质的性质和问题解答该题。‎ 详解:(1)MnO2与KClO3、KOH溶液混合共热,可得到K2MnO4,锰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氯元素化合价降低,产物有氯化钾,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为保证铁离子全部沉淀的pH大于3.4,但为了不使其他金属离子沉淀,pH不能太大,即将pH控制在3.6的目的是使Fe3+完全沉淀而其他离子不沉淀;反应Cu2++2H2OCu(OH)2+2H+的平衡常数K=c2(H+)/c(Cu2+)=c2(OH-)·c2(H+)/c2(OH-)·c(Cu2+‎ ‎)=K2w/Ksp[Cu(OH)2]=10-28/2×10-20=5×10-9;‎ ‎(3)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4)1kg赤铁矿石含铁的物质的量为,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7g÷17g/mol=1mol,铁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生成的氮化铁为Fe8N,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Fe+2NH32Fe8N+3H2。‎ ‎25. 龙葵醛()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广泛应用于香料、医药、染料及农药等行业。以下是以苯为原料生成龙葵醛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1)龙葵醛的分子式为_______,其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个吸收峰,B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⑤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龙葵醛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某些物质有下列特征:a.其水溶液遇FeCl3溶液呈紫色;b.能与Br2的CCl4发生加成反应。则符合上述条件的物质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1∶2∶2∶2∶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答案】 (1). C9H10O (2). 醛基 (3). 5 (4). 或 (5). 消去 (6). NaOH水溶液加热 (7). 2+O22+2H2O (8). 19 (9). ‎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比较苯和A的分子式以及其它各物质的分子式可知,反应①为加成反应,A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上取代生成B,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C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龙葵醛,根据龙葵醛的结构可反推得E为,D为,C为,B为或,A为,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龙葵醛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9H10O,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 ‎(2)A为,A分子中含有5种氢原子,则A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吸收峰;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可能为或; ‎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反应⑤为D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所以反应条件为NaOH的水溶液、加热; ‎ ‎(4)反应⑥是羟基的催化氧化,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 ‎(5)龙葵醛的同分异构体中a.其水溶液遇FeCl3溶液呈紫色,说明有酚羟基;b.能与Br2的CCl4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根据苯环上含有2个取代基,应该是-OH与-CH=CHCH3或-OH与-CH2CH=CH2或-OH与-C(CH3)=CH2,均有邻间对三种;如果含有3个取代基,应该是-OH、-CH3、-CH=CH2,有10种,合计是19,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峰面积比为1∶2∶2∶2∶3的结构简式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要学会根据分子式的变化推断反应的类型,A的确定是解题关键,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尤其要注意二取代或多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方法是定一移一或定二移一法。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