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衔接班)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衔接班)化学试题

张家口市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10月月考考试 化学试题衔接班(理)‎ ‎1. 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 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 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 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 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 ‎【答案】D ‎【解析】‎ 要证明某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关键是看该物质在溶液中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如完全电离,则为强电解质,如部分电离,则为弱电解质。浓度约1 mol/L的醋酸其pH为2~3,说明醋酸在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故为弱电解质。‎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B. CaCO3不溶于水,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C. NaHCO3是强电解质,所以它的水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D. 体积相同,c(OH-)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被中和,前者消耗HCl多,所以NH3·H2O是弱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水能导电,是由于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HCl和HClO的电解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氯气的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氯气不是电解质,错误;B. CaCO3不溶于水,但是溶于水的碳酸钙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Ca2+、CO32-,所以它是电解质,错误;C. NaHCO3是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HCO3-会电离产生H+、CO32-,而且还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它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错误;D.由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小于电解质分子的浓度,而NaOH是强碱,当c(OH-)相同、体积相同时,n(NH3·H2O)>n(NaOH),故与HCl发生中和反应消耗的盐酸氨水比NaOH多,正确。‎ 考点: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平衡等有关知识。‎ ‎3.在盐类的水解过程中,下列各种情况必定发生的是 A. 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B. 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C. ‎25℃‎,溶液的pH不是7 D. 溶液温度升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盐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不存在盐的电离平衡问题,错误;B. 在盐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金属阳离子发生水解反应,消耗了水电离产生的H+或OH-,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正确;C. ‎25℃‎,盐溶液中若盐电离的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金属阳离子发生水解反应,消耗了水电离产生的H+与OH-的程度相同,则盐溶液的p可能就是7,若只有一种离子水解或两种离子都水解,水解的程度不相同,则盐溶液的pH就不是7,因此不能确定盐溶液的pH的大小,错误;D.盐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盐水解后的溶液的温度会降低,错误。‎ 考点:考查盐水解有关的知识。‎ ‎4.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 ‎3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固体溶质的是 A. 氯化铝 B. 亚硫酸钠 C. 硫酸镁 D. 碳酸氢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产生HCl和Al(OH)3,HCl有挥发性会挥发逸出,因此会导致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OH)3,错误;B. 亚硫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加热时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硫酸钠,因此最后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硫酸钠,错误;C. 硫酸镁水解产生氢氧化镁和硫酸,硫酸没有挥发性,再与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镁和水,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硫酸镁,正确;D. 碳酸氢钠溶液加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碳酸,二者再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碳酸钠,正确。‎ 考点:考查溶液加热最后得到的成分的判断的知识。‎ ‎5. 下列做法与盐类水解知识无关的是 A.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CO3)不能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 C. Al2S3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D. 配制 FeCl2溶液时常常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钠溶液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为防止玻璃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应该使用橡胶塞,错误;B. 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CO3,该盐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若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会使NH4+转化为NH3逸出,导致肥效降低,因此草木灰不能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错误;C. Al2S3是弱酸弱碱盐,遇水会发生反应产生H2S和Al(OH)3,故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错误;D. FeCl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Fe3+,为了防止Fe2+被氧化而变质,在配制 FeCl2溶液时常常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这与氯化亚铁的还原性有关,与盐的水解无关,正确。‎ 考点:考查盐的性质与盐的水解反应的关系的知识。‎ ‎6.(原创)常温下,0.1 mol/L CH3COONa溶液pH= 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溶液pH小于9‎ B. 加水稀释,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c(OH-)增大 C. 该溶液水电离出的c(OH-)="=" 10-9‎ D. CH3COOH在常温下Ka数值约为1×10-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虽然抑制了水解平衡,但NaOH本身电离出大量OH-,溶液的pH大于9,故A错误;B.加水稀释,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但c(OH-)减小,故B错误;C.CH3COO-的水解是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 10-5mol/L,故C错误;D.设常温下,0.1 mol/L CH3COONa溶液pH= a,醋酸平衡常数Ka需要水解平衡常数计算,CH3COO-+H2O⇌CH3COOH+OH-,Kh====,Ka==,将a=9代入得Ka=1×10-3,故D正确,答案为D。‎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分析判断,涉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 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答案】C ‎【解析】‎ 纯水的PH显中性,A错;醋酸是弱酸,稀释10倍,PH增大数值小于1,B错;‎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剩余,PH小于7,D错。‎ ‎8.已知 pOH值指溶液的碱度,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来表示,pOH=-lgc(OH-)。则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c(H+)=1×10-7mol∙L-1的溶液 B. pH=pOH 的溶液 C. pH=14-pOH的溶液 D. pOH=0的溶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若溶液是室温,则c(H+)=1×10-7mol∙L-1的溶液是中性溶液,c(OH-)=1×10-7mol∙L-1,若温度不是室温,则c(H+)=1×10-7mol∙L-1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错误;B.pH=pOH 的溶液,则c(H+)= c(OH-),溶液显中性,正确;C.任何溶液在室温下pH=14-pOH的溶液,与溶液是否是中性溶液无关,错误;D.pOH=0的溶液c(OH-)=1mol/L,不能确定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小,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错误。‎ 考点:考查溶液的pH、pOH及中性溶液的判断的知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温度下,将氨水稀释,NH3∙H2O的电离度增大,H2O的电离度也增大 B. 水中加酸加碱都会阻碍水的电离,所以 c(H+)∙c(OH-) < 10-14‎ C. 水中加酸,阻碍水的电离,所以 c(H+) = c(OH-) < 10-7mol∙L-1‎ D.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微粒的浓度都会降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一定温度下,将氨水稀释,NH3∙H2O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3∙H2‎ O电离度增大,溶液中c(OH-)减小,对水的电离平衡的抑制作用减小,所以H2O的电离度也增大,正确;B. 水中加酸加碱都会阻碍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但是溶液中c(H+)∙c(OH-) 不变,在室温下是1×10-14,若不是室温则Kw不相同,错误;C.水中加酸,阻碍水的电离,溶液中c(H+)增大,c(OH-)减小, c(H+) >c(OH-),错误;D.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减小,而c(OH-)增大,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水的电离平衡的变化的知识。‎ ‎10.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 B. H2、I2、HI 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 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 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 ‎【答案】B ‎【解析】‎ 答案:B B中H2+I22HI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的平衡不移动,但体积缩小,所有物质的浓度均增加,是物理变化。‎ A H2SH++HS―,HS―H++S2―加NaOH减小H+浓度,利于S2―的生成 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向进行;‎ D 中存在Cl2+H2OHClO+HCl,2HClO=2HCl+O2↑新制氯水久置后,HclO分解,促进Cl2与H2O的反应向正向进行,颜色变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既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B. HF、HCl、HBr、HI的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 丁烷与异丁烷是同系物 D. 石蜡油分解的产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实验证明其分解产物一定是乙烯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因化学反应中除了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选项A正确;‎ B、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l>Br>I,所以稳定性:HF>HCl>HBr>HI,选项B错误;‎ C、正丁烷和异丁烷不是同系物,是同分异构体,选项C错误;‎ D、石蜡油分解可生成乙烯、丙烯等,石蜡油分解的产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实验证明其分解产物可能含有乙烯,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B.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反应 C. 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和氯气的反应 D. 在镍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乙烯与氢气的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选项A不选;‎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选项B不选;‎ C. 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和氯气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选;‎ D. 在镍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乙烯与氢气的反应生成乙烷,属于加成反应,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点睛】‎ ‎1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 的同时生成2n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⑥ D. 全部 ‎【答案】A ‎【解析】‎ ‎14.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锌是负极 B. 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C.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D.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答案】D ‎【解析】‎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B. 各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同的烃是同一种烃 C.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应该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A错误;‎ B、各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同的烃不一定是同一种烃,例如烯烃和环烷烃,B错误;‎ 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例如甲苯和丙三醇,D错误;‎ 答案选C。‎ ‎16.将4 mol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2s内以C表示的反应速率v(C)==0.3mol/(L•s),‎ ‎①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A)=v(C)=0.3mol∕(l•s),故①正确;‎ ‎②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v(C)=×0.3mol∕(L•s)=0.15mol∕(L•s),故②错误;‎ ‎③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0.6mol•L-1×‎2L=1.2mol,根据方程式‎2A(g)+B(g)‎2C(g)可知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1.2mol,所以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100%=30%,故③错误;‎ ‎④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2s内B的浓度变化量△c(B)=×0.6mol/L=0.3mol/L,所以2s时B的浓度为-0.3mol/L=0.7mol/L,故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B。‎ ‎17.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饱和烃,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是(‎ ‎ )种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成反应原理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含有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C=C的位置,还原双键时注意防止重复。‎ ‎【详解】根据烯烃与氢气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含有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C=C的位置,该烷烃中能形成双键键位置有: ①②之间、⑦④之间、④⑤之间、⑤⑥之间,故该烯烃共有4种; 故答案选D。‎ ‎18.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1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 A. C3H8 B. C4H10‎ C. C5H12 D. C6H14‎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丙烷只有一种结构:CH3CH2CH3,丙烷含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故A错误;‎ B、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正丁烷CH3CH2CH2CH3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异丁烷CH(CH3)3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也有2种,故B错误;‎ C、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CH3CH2CH2CH2CH3有3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异戊烷CH3CH(CH3)CH2CH3有4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新戊烷C(CH3)4有1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1种,故C正确;‎ D、C6H14有5种同分异构体,CH3(CH2)4CH3有3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CH3CH(CH3)CH2CH2CH3有5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5种;CH3CH2CH(CH3)CH2CH3有4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CH‎3C(CH3)2CH2CH3有3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 CH3CH(CH3)CH(CH3)CH3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答案选C。‎ ‎19.下列有关电解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解熔融Al2O3可得到金属铝 B. 电解熔融NaCl或饱和NaCl溶液可制得单质钠 C. 利用电解法可在铁表面镀上一层均匀光滑的银 D. 利用电解原理可除去粗铜中杂质得到高纯度的铜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电解熔融Al2O3生成金属铝和氧气,选项A正确;‎ B. 电解熔融NaCl生成金属钠和氯气,但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选项B错误;‎ C. 利用电解法可在铁表面镀上一层均匀光滑的银,其中铁连接负极作阴极,银连接正极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形成电镀池,选项C正确;‎ D. 利用电解原理可除去粗铜中的杂质得到高纯度的铜,其中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电解池,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0.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A. B. CH3 CH2 CH2 CH2 CH3‎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该烃的化学式为CaHb,由燃烧通式知a+=,即a+=8,由此可以排除A、D;B、C的分子式均为C5H12,符合a+=8‎ ‎,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氯代物有三种的是B,‎ 故选B。‎ ‎21.某溶液中含有Cu2+、Fe2+、Mg2+、Cl-、NO3-,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时,肯定得不到的产物是 A. Cl2 B. Mg C. Cu D. H2‎ ‎【答案】B ‎【解析】‎ ‎【详解】阴极上Al3+、Fe2+的放电能力弱于H+,而Cu2+的放电能力比水电离出的H+的放电能力强,阳极上Cl-放电能力强于OH-,OH-强于NO3-。因此有Cu2+、Fe2+、Mg2+、Cl-、NO3-,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时,肯定得不到的产物是Mg和Fe。答案选B。‎ ‎22.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好后,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锌是负极 B. 两个铜片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C. 石墨作阴极 D. 两个番茄及相关电极均构成了原电池 ‎【答案】A ‎【解析】‎ ‎【详解】A、装置中依据活泼性差别判断,锌为原电池负极,选项A正确;‎ B、原电池中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右装置是电解池,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 C、石墨和原电池正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阳极,选项C错误;‎ D、左装置是原电池,右装置是电解池,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原理的分析应用,电极名称、电极判断、电极反应是解题关键,依据图装置分析可知铜和锌电极发生的是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铜做正极;右装置是电解池,铜做电解池的阴极,碳做电解池的阳极。‎ ‎23.某同学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后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后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 B. 图2中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C. 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 图2工作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钠中存在离子,但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选项A错误;‎ B.氯化钠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不是电流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选项B错误;‎ C.水是弱电解质,NaCl溶液中水只微弱的电离出极少量的离子,选项C错误;‎ D. 图2工作时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4.用如图装置电解K2SO4溶液,同时制备H2SO4溶液和KOH溶液,Ⅱ中装入K2SO4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Ⅰ区生成H2SO4‎ B. a是阴离子交换膜 C. Ⅱ区的K+进入Ⅰ区 D. Ⅲ区溶液的pH会升高 ‎【答案】C ‎【解析】‎ Ⅰ是阴极,电极反应为,K+进入Ⅰ区,同时生成氢氧化钾,a是阳离子交换膜;Ⅲ是阳极,电极反应为,同时生成硫酸,pH会降低,故C正确。‎ ‎25. 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 HCl、CuCl2、Ba(OH)2 B. NaOH、CuSO4、H2SO4‎ C. NaOH、H2SO4、Ba(OH)2 D. NaBr、H2SO4、Ba(OH)2‎ ‎【答案】C ‎【解析】‎ ‎:根据我们所学的电解原理,电解CuCl2时阳极析出氯气,阴极析出铜,A排除;电解CuSO4时阴极析出铜,排除B;电解NaBr时,阳极析出溴单质,D排除。‎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电解基本原理知识,解答时要抓住电解时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26.主链上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A ‎【解析】‎ 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主链是5个碳原子,则乙基只能放在中间的碳原子上。因此甲基的位置只有两种情况,即和乙基相邻或相对,答案选A。‎ ‎27.如图是甲醇——空气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式为:2H++2e—=H2↑‎ B. 乙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 C. 负极反应式为: CH3OH+H2O-6e—=CO2+6H+‎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l 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22.‎‎4L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燃料电池的本质为:2CH3OH+3O2=2CO2+4H2O,所以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3O2=2CO2+4H2O,CH3OH发生氧化反应,应在负极通入;O2发生还原反应,应在正极通入.电子从甲电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乙电极,所以甲电极为负极,乙电极为正极;‎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3O2+12H++12e-=6H2O,选项A错误;‎ B、甲电极为负极,选项B错误;‎ C、电池总反应式减去正极电极反应式即为负极电极反应式,即:2CH3OH+2H2O-12e-=2CO2+12H+,选项C正确;‎ D、由池总反应式为:2CH3OH+3O2=2CO2+4H2O,可知,每消耗l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22.4L×=‎14.9L,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3Zn-6e-+6OH-=3Zn(OH)2‎ B.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Fe(OH)3+10OH--6e-=2FeO42-+8H2O C. 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还原 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3Zn-6e-+6OH-=3Zn(OH)2,选项A正确;‎ B.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与放电时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电极反应式为2Fe(OH)3+10OH--6e-=2FeO42-+8H2O,选项B正确;‎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被还原的K2FeO4的物质的量==1mol,选项C正确;‎ 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2FeO42-+8H2O+6e-=2Fe(OH)3+10OH-,有氢氧根离子生成,则溶液碱性增强,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29.用含有少量银和锌的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的质量减轻了‎6.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增加了‎6.4 g B. 阴极的质量增加了‎6.4 g C. 阴极增加的质量小于‎6.4 g D. 溶液中Cu2+浓度完全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解精炼中,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阳极上铜、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Zn-2e-=Zn2+,纯铜片做阴极,Cu2++2e-=Cu,CuSO4溶液做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质量减少了‎6.4 g,依据电子守恒分析,同质量铜和锌相比,锌物质的量小于铜,和铜相比,电子转移减小,阴极增加小于‎6.4g;‎ A. 电解质溶液的质量略有增加,但远小于‎6.4 g,选项A错误;‎ B. 阴极的质量增加小于‎6.4 g,选项B错误;‎ C. 阴极增加的质量小于‎6.4 g,选项C正确;‎ D. 溶液中Cu2+浓度几乎保持不变,但略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0.只用一种试剂,区别苯、四氯化碳、己烯、碘化钾、亚硫酸四种无色液体 A. FeCl3溶液 B. 溴水 C. 水 D. AgNO3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Cl3溶液与苯、四氯化碳、己烯都不反应,无法鉴别,选项A错误;‎ B.苯和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加入溴水,苯的有色层在上层,四氯化碳的有色层在下层,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且生成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溶液的下层,溴水加入到碘化钾溶液中,生成单质碘,溶液变为紫色,亚硫酸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无色,以上现象各不相同,选项B正确;‎ C.苯和己烯与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小,有机物在上层,无法鉴别,选项C错误;‎ D.AgNO3溶液与苯、四氯化碳、己烯都不反应,无法鉴别,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1.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1)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该电池中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为电解质溶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如图1所示,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2Ni(OH)2。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图1 图2‎ ‎(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通过如图2所示的电解装置制取,电解总反应式为2Cu+H2OCu2O+H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用镍氢电池作为电源进行电解,当电池中有1 mol H2被消耗时,Cu2O的理论产量为___g。‎ ‎【答案】 (1). 增大 (2). NiOOH+H2O+e-=Ni(OH)2+OH- (3). 2H++2e-=H2↑ (4). 144‎ ‎【解析】‎ ‎【详解】(1)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发生的是放电过程,在乙电极,发生电极反应:NiOOH+H2O+e-=Ni(OH)2+OH-,该极附近氢氧根浓度增大,所以碱性增强,电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故答案为:增大;NiOOH+H2O+e-=Ni(OH)2+OH-;‎ ‎(2)在电解池中,阴极是阳离子氢离子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即2H++2e-=H2↑,根据电子守恒,当蓄电池中有1mol H2被消耗时,转移电子是2mol,当转移2mol电子时,根据电解反应:2Cu+H2OCu2O+H2↑,Cu2O的生成量为1mol,质量为‎144g,故答案为:2H++2e-=H2↑;144。‎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电化学基础知识,注意电极反应的书写及电极反应引起的溶液pH的变化,易错点为(2)在电解池中,阴极是阳离子氢离子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即2H++2e-=H2↑。‎ ‎32. I.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 ‎25 ‎ t1 ‎ t2 ‎ 水的离子积 KW ‎ ‎1×10-14 ‎ ‎1×10-13 ‎ ‎1×10-12 ‎ 试回答以下问题:‎ ‎(1)‎25℃‎下,某 Na2SO4溶液中 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 1mL 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 c(Na+):c(OH-)=____________。‎ ‎(2)在 t‎2℃‎下,将 a mol∙L-1CH3COOH 溶液与 b mol∙L-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该温度下 CH3COOH 的电离常数 Ka=____________(用 a、b 表示)。‎ II.已知:‎25℃‎下,下列反应:①Ag+(aq)+2NH3(aq)Ag(NH3)2+(aq) △H =" a" kJ∙mol-1 K = c ‎②2Ag+(aq)+2OH-(aq)Ag2O(s)+H2O(l) △H =" b" kJ∙mol-1K = d ‎(3)写出 Ag2O溶于氨水(用 NH3表示)生成银氨溶液[Ag(NH3)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计算 ‎25℃‎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用 c、d 表示)K =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某镁盐溶液中含有杂质离子Cr3+,所含主要离子及其浓度如下表所示(H+和OH-未列出):‎ 离子 ‎ Mg2+ ‎ Cr3+ ‎ Cl- ‎ 浓度(mol/L) ‎ ‎0.5 ‎ ‎0.01 ‎ a ‎ 已知 ‎25℃‎时,Ksp[Cr(OH)3]=10-32;Ksp[Mg (OH)2]=5×10-11;操作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4)表格中的 a____________1.03(填“<”、“>”或“=”)。‎ ‎(5)除去杂质Cr3+离子,可加入MgO调节溶液 pH,理论上应调节 pH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6)溶液经除杂、过滤后,由滤液制取氯化镁晶体(MgCl2∙6H2O)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000:1;(2)10-6b/(a-b);‎ ‎(3)Ag2O(s)+H2O(l) +4NH3(aq)2Ag(NH3)2+(aq)+2OH-(aq)‎ ‎△H ="(2" a -b)kJ∙mol-1;;‎ ‎(4)>;(5)5 < pH ≤9;‎ ‎(6)滤液中加盐酸(或在 HCl 气流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 试题分析:(1)‎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c(Na+)=‎2c(SO42-)=1×10-3 mol∙L-1,取该溶液 1mL 加水稀释至10mL,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稀释后溶液中c(Na+)=1×10-4 mol∙L-1,由于溶液显中性,所以c(OH-)=1×10-7 mol∙L-1,则稀释后溶液中 c(Na+):c(OH-)=c(Na+)=1×10-4 mol∙L-1:1×10-7 mol∙L-1=1000:1;(2)在 t‎2℃‎下,将 a mol∙L-1CH3COOH 溶液与 b mol∙L-1NaOH ‎ 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该温度下 CH3COOH 的电离常数;(3)①×2-②,整理可得Ag2O(s)+H2O(l) +4NH3(aq)2Ag(NH3)2+(aq)+2OH-(aq) △H ="(2" a -b)kJ∙mol-1;在‎25℃‎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用 c、d 表示);(4)在任何溶液中阳离子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带有的负电荷总数相等。‎2c(Mg2+)+‎3c(Cr3+)+c(H+)=c(Cl-)+c(OH-);2×0.5+3×0.01+ c(H+)=c(Cl-)+c(OH-),由于该盐溶液都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时溶液显酸性,c(H+)>c(OH-),所以c(Cl-)>2×0.5+3×0.01=1.03mol/L;(5)根据Ksp[Cr(OH)3]=10-32,可知使Cr3+形成沉淀完全的最小的c3(OH-)=10-32÷10-5=10-27,所以c(OH-)=10-9mol/L;则pH=9,由于溶液中c(Mg2+)=0.5mol/L,则根据Ksp[Mg (OH)2]=5×10-11可知使Mg2+不形成沉淀c2(OH-)=5×10-11÷0.5=1×10-10,所以c(OH-)=10-5mol/L;则pH=5。故除去杂质Cr3+离子,可加入MgO调节溶液 pH,理论上应调节 pH 的范围是5 < pH ≤9;(6)溶液经除杂、过滤后得到的就是氯化镁溶液,由于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由滤液制取氯化镁晶体(MgCl2∙6H2O)的操作是滤液中加盐酸酸化(或在HCl气流中),然后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就得到氯化镁晶体。‎ ‎【考点定位】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盖斯定律的应用、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应用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知识。‎ ‎【名师点睛】对于盐溶液来说稀释时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都减小,由于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变,因此会使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的比值减小。根据盖斯定律,可以计算不能直接反应的反应热,也可以计算不容易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根据溶度积常数可以计算使离子形成形成的溶液的pH。分离混合物要结合物质的性质具体分析,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则应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即蒸发浓缩,使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然后降低温度,使之形成沉淀而结晶析出,然后过滤洗涤产生,若该盐容易水解,为防止盐水解,则应该在盐水解产生的相应的酸的环境中进行加热制取。‎ ‎33.Ⅰ.下列是八种环状的烃类物质:‎ ‎(1)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填写名称,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 ‎(2)正四面体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立方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金刚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 Ⅱ.如图所示都是简化的碳骨架结构,请回答:‎ ‎(1)其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降冰片烷发生一氯取代时,取代位置有______种。‎ ‎(3)篮烷发生一氯取代时,其一氯取代物有______种。‎ ‎【答案】 (1). 环己烷 (2). 环辛烷 (3). 苯 (4). 棱晶烷 (5). 环辛四烯 (6). 立方烷 (7). 1 (8). 1 (9). 1 (10). 3 (11). 2 (12). C7H12 (13). C10H12 (14). 3 (15). 4‎ ‎【解析】‎ ‎【详解】Ⅰ.(1)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根据所给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环己烷和环辛烷都是环状烷烃,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相差2个-CH2,属于同系物;苯和棱晶烷、环辛四烯和立方烷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2)正四面体烷中H原子的位置相同,所以只有1种一氯代物,也只有1种二氯代物;立方烷中只有一种环境下的氢,故一氯代物只有1种;而立方烷的面上2个相邻顶点、面对角线的顶点、体对角线的顶点的位置不同,所以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 种;金刚烷的分子中存在2种H原子,一种是与3个C原子相连、一种是与2个C原子上的H原子不同,所以有2种一氯代物;‎ Ⅱ.(1)降冰片烷分子中含7个碳原子,2个环,故H原子数比C7H16少4个,则分子式为C7H12;篮烷分子中含10个碳原子,据碳原子成键特点可知分子式为C10H12;‎ ‎(2)降冰片烷分子中含3种等效氢原子,故一氯取代物有3种;‎ ‎(3)篮烷分子中含4种等效氢原子(),故一氯代物有4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