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计54分) 1.如果食用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水,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食用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可知,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操作,运用食用油和水不互溶且分层分析。 【详解】A.过滤装置适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A项错误; B.分液漏斗适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食用油和水互不相容且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B项正确; C.蒸发结晶适用于分离易溶于水的固体溶质,C项错误; D.蒸馏适用于分离熔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D项错误; 答案选B。 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0.001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 A. 5×1019个 B. 2.5×1022个 C. 2.5×1019个 D. 5×1022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可知,本题考查粒子数的计算,运用 分析。 【详解】由题意已知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0.001g,则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 答案选C。 3.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 B. 56gCO C. 1.5molO3 D. 6.02´1022个HCl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所含原子数最多可知,本题考查原子数的量对比,运用粒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分析。 【详解】标况下22.4L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原子物质的量为2mol; 56gCO的物质的量为2mol,即原子物质的量为4mol;1.5molO3原子物质的量为4.5mol; 6.02´1022个H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即原子物质的量为0.2mol; 依据粒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可知,1.5molO3所含原子数最多。 故答案选C。 4.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原子 B. 17克OH-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C. 标准状况下,11.2L氩气中含有0.5NA个氦原子 D. 1L2mol·L-1的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为8NA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知,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和计算,运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详解】A. 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即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原子,A项正确; B. 一个OH-所含电子数为10个,17克OH-的物质的量为,则17克OH-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B项正确; C. 标准状况下,11.2L氩气的物质的量为,氩气是单原子分析,因此标准状况下,11.2L氩气中含有0.5NA个氦原子,C项正确; D. 1L2mol·L-1的硫酸镁的物质的量为,则, 但1L2mol·L-1的硫酸镁溶液中,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所以氧元素数大于8NA个,D项错误; 答案选D。 5.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 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密度之比为44:17 B. 分子数之比为1:1 C. 原子数之比为1:1 D. 质量之比为44:17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常温常压下,密度之比=摩尔质量之比,因此CO2和NH3密度之比为44:17, A项正确; B. 分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分子数之比为1:1, B项正确; C. CO2和NH3原子数之比为3:4,等物质量的CO2和NH3原子数之比应为3:4,C项错误; D. 质量之比=摩尔质量之比,因此CO2和NH3质量之比为44:17,D项正确; 答案选C。 6.下列物质的变化,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氢氧化钠的表面潮解 B. 用煤气灶炒菜 C. 铁锅易上锈 D. 大闸蟹煮熟后变红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运用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详解】A.氢氧化钠的表面潮解是氢氧化钠固体吸水表面变潮湿,是物理变化,A项正确; B. 煤气灶炒菜CO、H2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C. 铁锅易上锈是铁单质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 大闸蟹煮熟后变红是因为当大闸蟹加热时,蛋白质被破坏、变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A。 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铜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B. 氧化亚铁溶于稀硫酸:FeO+2H+=Fe2++H2O C. 铝片与硝酸汞溶液反应:Al+Hg2+=Al3+ +Hg D. 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离子方程式书可知,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运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的注意事项分析。 【详解】A. Cu(OH)2是沉淀,不能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应为Cu(OH)2+2H+=2H2O+ Cu2+ ,A项错误; B. 氧化亚铁溶于稀硫酸:FeO+2H+=Fe2++H2O,B项正确; C. 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应为:2Al+3Hg2+=2Al3+ +3Hg,C项错误; D. 拆写不符合,离子方程式应为:3Ba2++6OH-+2Fe3++3SO42-=3BaSO4↓+ 2Fe (OH)3 ↓,D项错误; 答案选B。 8.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室温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室温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 A. 5:2 B. 4:5 C. 4:7 D. 2:7 【答案】B 【解析】 【详解】反应前左右压强都相等,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设空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氢气、氧气的混合气体为3mol;反应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活塞正好停留在容器的中间,说明反应后左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右室中剩余气体为1mol, ①若剩余的气体为H2,参加反应气体共2mol,由可知,混合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为:2mol×=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mol=mol,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混合气体中H2、O2的体积比为 mol :mol =7:2; ②若剩余的气体为O2,参加反应气体共2mol,由可知,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2mol×=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mol=mol,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原混合气体中H2、O2的体积比为mol :mol =4:5; 答案选B。 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酸、混合物、碱排序的是( ) A. 盐酸、硫酸铜、硫酸 B. 硫酸、空气、纯碱 C. 醋酸、胆矾、熟石灰 D. 硝酸、食盐水、烧碱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按照酸、混合物、碱排序可知,本题考查物质分类,运用各物质的分类标准分析。 【详解】A. 硫酸属于强酸,不是碱,A项错误; B.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B项错误; C. 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属于固定组成,是纯净物 ,C项错误; D. 硝酸属于酸、食盐水属于混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D项正确; 答案选D。 10.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稀豆浆 ②稀硫酸 ③纳米碳粉 ④雾 ⑤墨水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产生丁达尔效应可知,本题考查分散系的分类,运用胶体的粒子直径介于1~100nm,当光束通过胶体时会产生光亮的通路分析。 【详解】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因稀豆浆、雾、墨水都属于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选B。 11.将t1℃的饱和CuSO4溶液升温到t2℃,或者温度仍保持在t1℃并加入少量无水CuSO4,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A. CuSO4的溶解度 B. 溶液中Cu2+的数目 C. 溶液的质量 D. 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物质的溶解度,运用温度升高溶解度一般增大分析。 【详解】A. 将t1℃升温到t2℃,CuSO4溶解度会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A项错误; B.若温度保持在t1℃不变并加入少量无水CuSO4,无水CuSO4吸水变为五水合硫酸铜,溶剂减少,析出溶质,溶液中Cu2+的数目减少,B项错误; C. 若温度保持在t1℃不变并加入少量无水CuSO4,无水CuSO4吸水变为五水合硫酸铜,溶剂减少,析出溶质,溶液质量减少,C项错误; D. 将t1℃的饱和CuSO4溶液升温到t2℃,溶液成分没有变,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若温度保持在t1℃不变并加入少量无水CuSO4, CuSO4溶解度不变,物质的量浓度不变,D项正确; 答案选D。 1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Al2(SO4)3=3Al3++2SO42- B. Ba(HCO3)2=Ba2++2H++CO32- C. Ca(NO3)2 =Ca2++NO32- D. Ca (OH)2=Ca2++2OH-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电离方程式可知,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运用电离原理分析。 【详解】A. Al2(SO4)3=2Al3++3SO42-,A项错误; B. HCO3-是弱酸根,不能拆,Ba(HCO3)2=Ba2++2HCO3-,B项错误; C. Ca(NO3)2 =Ca2++2NO3-,C项错误; D. Ca (OH)2=Ca2++2OH-,D项正确; 答案选D。 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Mg2+、H+、C1-、OH- B. K+、Ca2+、NO3-、CO32- C. Mg2+、Na+、SO42-、Cl- D. Na+、H+、CO32-、SO4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可知,本题考查离子共存,运用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分析。 【详解】A. Mg2+、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A项错误; B. Ca2+、CO32-反应生成CaCO3沉淀,B项错误; C. Mg2+、Na+、SO42-、Cl-互相都不反应,C项正确; D. H+、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项错误; 答案选C。 14.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SO42-+Ba2+=BaSO4↓表示的是( ) A. 硫酸钾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离子方程式可知,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分析。 【详解】A. 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SO42-+Ba2+=BaSO4↓,A项正确; B. 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反应: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 + 2H2O 或H+ + SO42- + Ba2+ +OH- == H2O + BaSO4↓;B项错误; C. 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SO42-+2OH-+Cu2++Ba2+=BaSO4↓+ Cu(OH)2↓,C项错误; D. 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Ba CO3+2H++ SO42-=BaSO4↓+ H2O+CO2↑,D项错误; 答案选A。 15.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失电子难的物质获得电子的能力就强 B. 金属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非金属形成的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 得到电子多氧化性强,失去电子多还原性强 D. 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可能被氧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运用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特征分析。 【详解】A. 失电子难的物质不一定获得电子的能力就强,如C最外层有4个电子,难失电子也难得电子,A项错误; B.阳离子可能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如Fe2+,阴离子可能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如SO32-,B项错误; C. 氧化性和还原性只与得失电子难易程度有关,与得失电子多少无关,C项错误; D. 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即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如2H2S+SO2=3S↓+2H2O,D项正确; 答案选D。 16.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 5∶3 B. 5∶4 C. 1∶1 D. 3∶5 【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5mol的NH4NO3中含有5mol的NH4+和5mol NO3-,NH4+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N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所以5mol的NH4+共失去3×5=15mol电子,作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N22.5mol;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其中2mol NO3-生成2HNO3化合价未变,3mol NO3-作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N21.5mol,共得到5×3=15mol电子,所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5:2.5=3:5,答案选D。 17.氢化亚铜(CuH)不稳定,能在氯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H+3Cl22CuCl2+2HCl则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A. Cl B. Cu C. H、Cu D. H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被氧化的元素可知,本题考查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运用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分析。 【详解】CuH 中Cu化合价为+1,H化合价为-1,Cl2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CuCl2中Cu化合价为+2,HCl 中H化合价为+1,Cl化合价为-1,Cu、H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选C。 18.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3++SO2+2H2O=SO42-+4H++2Fe2+ B. I2+SO2+2H2O=H2SO4+2HI C. H2O2+2H++SO42-=SO2+O2+2H2O D. 2Fe3++2I-=2Fe2++I2 【答案】C 【解析】根据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进行判断,如果与题设一致,就可以发生,否则不能发生。 二、综合填空(计46分) 19.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固体 ②CCl4 ③BaCO3固体 ④熔融KCl ⑤食醋 ⑥铝片 ⑦CO2 ⑧澄清石灰水 ⑨石墨 ⑩蔗糖水(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 (3)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 【答案】(1). ①③④ (2). ①③④ (3). ④⑤⑥⑧⑨ 【解析】 【详解】(1)①NaCl固体 ③BaCO3固体 ④熔融KCl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它们属于盐类。故答案为:①③④ (2)①NaCl固体 ③BaCO3固体 ④熔融KCl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它们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①③④ (3)④熔融KCl⑤食醋⑥铝片⑧澄清石灰水,有自由移动离子,⑨石墨中含有电子,均能导电。故答案为:④⑤⑥⑧⑨ 2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含有K+、Cu2+、CO32-、Cl-、SO42-中的若干种,依据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检验就可知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 (2)不用检验就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 (3)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则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___; (4)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大量Ba2+后,则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___。 【答案】(1). Cu2+ (2). K+ (3). Cl-、SO42- (4). Cl-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含有K+、Cu2+、CO32-、Cl-、SO42-可知,本题考查混合溶液中离子的存在,运用离子之间的反应和离子的颜色分析。 【详解】(1)Cu2+呈蓝色,则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Cu2+。故答案为:Cu2+ (2)溶液显中性,所以一定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所以不用检验就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唯一一个阳离子K+。故答案为:K+ (3) 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CO32-会与H+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CO32-不存在,则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不与H+反应的阴离子是Cl-、SO42- 故答案为:Cl-、SO42- (4)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大量Ba2+后,CO32-、SO42-会与Ba2+反应生成BaCO3沉淀和BaSO4沉淀,则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Cl-故答案为:Cl- 21.(1)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mol·L-1。(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②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mol·L-1。 (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二硫化亚铁和硫酸铜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 当有2.5molFeS2参加反应时,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mol,转移的电子__mol。 【答案】(1). 4.0 (2). 0.04 (3). 1.5 (4). 10.5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84消毒液的标签可知,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相关计算,根据及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分析 【详解】① 根据25%NaClO、1000mL、密度1.19g•cm-3, 故答案为:4.0 ②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稀释后, 故答案为:0.04 (2)由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可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和氧化产物(FeSO4)、FeS2的关系为:21e- ~3FeSO4~5FeS2, 因此当有2.5molFeS2参加反应时,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1.5mol,转移的电子10.5mol。 故答案为:1.5 10.5 22.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450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①计算所需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___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称量时应将NaOH置于烧杯中放在天平___盘称量。 ③将称得的固体放于烧杯中,并加水溶解。 ④检查容量瓶不漏水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转移溶液进入___mL容量瓶中。 ⑤用少量水洗涤___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 ⑥用玻璃棒引流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 ⑦翻转摇匀后转入试剂瓶中储存。 (2)以上步骤有一步操作不当,写出序号并改正___。 (3)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有___。 A.NaOH中混有Na2O B.氢氧化钠已潮解 C.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D.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答案】(1). 20.0 (2). 左 (3). 500 (4). 烧杯和玻璃棒 (5). ④ 错误,应将溶液冷却后再移液 (6). AF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450mL可知,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运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操作步骤分析。 【详解】(1)由于实验室无450mL容量瓶,故应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出500mL溶液。 ①配制500mL1.0mol/L的NaOH溶液所需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故答案为:20.0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为左物右码,故称量时应将NaOH置于烧杯中放在天平左盘称量。 故答案为:左 ④由于实验室无450mL容量瓶,应选用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500; ⑤为防止溶质损失,应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转移入容量瓶中。 故答案:烧杯和玻璃棒。 (2)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放热,应将溶液冷却后移液,即④错误,而不能将溶解后的氢氧化钠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故答案为:④错误,应将溶液冷却后再移液 (3)A.NaOH中混有Na2O,Na2O会与水反应生成NaOH,导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大,则浓度偏高,故A正确; B. 氢氧化钠已潮解,会导致氢氧化钠的真实的质量偏低,则浓度偏低,故B错误; C.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浓度无影响,故C错误; D. 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小,故D错误; E. 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E错误; F.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F正确。 故答案为:AF. 23.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极少量的Na+ 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7H2O晶体及金属Cu。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 (2)固体混合物是____(填化学式)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过滤、洗涤、干燥。 (5)火法制得的粗铜中常混有少量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溶于稀硫酸溶液变蓝。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答案】(1). 过滤 (2). 漏斗、玻璃棒 (3). Fe、Cu (4). Fe+H2SO4=FeSO4+H2↑ (5). 冷却结晶 (6). Cu2O+2H+=Cu2++Cu+H2O 【解析】 【分析】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极少量的Na+ 以及部分污泥,通过过滤得到溶液1,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极少量的Na+;加入足量的铁粉,置换出金属铜,得到固体混合物铁和铜;过滤,得到溶液2,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SO4⋅7H2O晶体;固体混合物铁和铜加入足量的硫酸,得到硫酸亚铁溶液进入溶液2中,同时剩余铜固体,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1)步骤1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玻璃棒; (2)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含Fe、Cu;故答案为:Fe、Cu;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SO4⋅7H2O晶体,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5)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变蓝,发生离子反应为Cu2O+2H+=Cu2++Cu+H2O; 故答案为:Cu2O+2H+=Cu2++Cu+H2O。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