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检测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检测化学试题

牡一中2018级高二学年秋季开学检测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 32 Fe 56 Ba 137‎ ‎1.化学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等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 B.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A. 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等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故A正确;‎ B.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都是固体,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不变,故B错误;‎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是铁将铜单质从硫酸铜中置换出来,发生了置换反应,故C正确;‎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2.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 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 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1 molNaOH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悬挂于酯环上的苯环由单键连接,单键可以转动,则两个苯环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A项错误;‎ B项,X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饱和溶液反应,故B项错误;‎ C项,根据X的结构简式可知,其酯基是由分子内脱水形成的,故其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只有一种,故C项正确;‎ D项,X中酯基和羧基可以与反应,且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均可以与反应,化合物X最多能与反应,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50kJ·mol-1。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所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和气态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排除CD选项,由气态水到液态水的过程是液化的过程,会向外放热,因此液态产物的能量比气态产物的能量更低,因此选择A项。‎ ‎4.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和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都能减轻环境污染 B. 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C. 废旧钢材焊接前,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表面吸附的油污 D. 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能减少白色垃圾,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能减少含硫废气的排放,都能减轻环境污染,A正确;‎ B. 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B正确;‎ C.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废旧钢材焊接前,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表面吸附的油污,C正确;‎ D. 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或者合成纤维,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合成纤维是合成材料,D错误;‎ 故答案选D。‎ ‎5.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HCl+NaOH=NaCl+H2O ΔH<0‎ B.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0‎ C. 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0‎ D. 2H2(g)+O2(g)=2H2O(l) ΔH<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因此原电池反应的原理一定要有自发的电子的转移和得失。‎ ‎【详解】A.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没有电子的转移,故不能设计成原电池;‎ B. 该反应为燃烧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C. 该反应为二价铁被氧化的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可以设计为原电池;‎ D. 该反应为燃烧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故答案选A。‎ ‎6.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硫酸中 剧烈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常温下铁易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B 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稀氨水 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又溶解 Al(OH)3能溶于氨水 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3+‎ D 将表面氧化的铜丝从酒精灯的外焰慢慢移向内焰 黑色的铜丝变红 CuO被内焰中的乙醇蒸气氧化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反应,即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继续发生,因此不会有剧烈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A错误;‎ B. 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稀氨水,会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因此不会出现溶解的现象,故B错误;‎ 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3+,故C正确;‎ D. 将表面氧化的铜丝从酒精灯的外焰慢慢移向内焰,黑色的铜丝变红,说明CuO被内焰中的乙醇蒸气还原,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NO2‎ B. 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C. 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D. 由上述实验可知:Cu在常温下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在试管口,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NO2,A错误;B、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Cu(NO3) 2+4H2SO4 = 4CuSO4 +2NO↑+4H2O,B正确;C、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等同于硝酸,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C错误;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铜与硝酸的反应有关判断 ‎8.《本草图经》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下述说明中正确的是( )‎ ‎①绿矾又称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 ‎②绿矾的分解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③“色赤”物质可能是铜单质 ‎④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绿矾是七水合硫酸亚铁,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故①错误;‎ ‎②绿矾分解的过程中,现象有“色赤”,说明铁被氧化为正三价,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 ‎③根据描述,该过程只涉及到了铁的化合物的变化,与铜元素无关,“色赤”可能是出现了氧化铁,③错误;‎ ‎④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④正确;‎ 故答案选D②④。‎ ‎9.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的分子式为C6H10‎ B. M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N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D. N的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不考虑立体结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6H10,A正确;B.M中含有亚甲基,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C.N中含有羧基,具有羧酸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有机物能燃烧而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D.N结构简式为HOOC(CH2)4COOH,-CH2CH2CH2CH2-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两个半键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含有2种,在不同碳原子上含有6种,所以符合条件的一共8种,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10.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燃烧热 ‎(kJ·mol-1)‎ 化合物 燃烧热 ‎(kJ·mol-1)‎ 甲烷 ‎890.3‎ 正丁烷 ‎2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丙烷 ‎2 221.5‎ ‎2甲基丁烷 ‎3 53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是3 540 kJ·mol-1‎ B. 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 乙烷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 560.8 kJ·mol-1‎ D. 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A ‎【解析】‎ A正确,正戊烷与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正丁烷与异丁烷也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正丁烷的燃烧热大于异丁烷,由此可得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2甲基丁烷。‎ B错,根据燃烧热的数据不无得出它们的热稳定性大小;‎ C错,燃烧热是指,在25℃ 101kPa下,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指液态水)上述方程式中参加反应的乙烷的物质的量为2mol,且水不是液态水。‎ D错,相同质量的烃,含氢量越高,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C ‎【解析】‎ A.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Cn(H2O)m,故称为碳水化合物,故A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正确;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中元素,故仅由碳、氢、氧元素不正确,故C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故D正确,故选C。‎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0.1mol NH3与0.1mol HC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含0.1NA个分子 B. 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溶液中HClO数目为0.5NA C. 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后,产物的分子数为NA D. CrO5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两个过氧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常温常压下,0.1mol NH3与0.1mol ‎ HC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故不含分子,A错误;‎ B.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为可逆反应,进行的不彻底,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溶液中HClO数目小于0.5NA,故B错误;‎ C. 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二氧化氮,产物的分子数不为NA,故C错误;‎ D. CrO5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两个过氧键,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3.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 至少存在5种离子 B. 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C. 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 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H4+,且物质的量为0.02mol;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一定有Fe3+,1.6g固体为氧化铁,物质的量为0.01mol,有0.02molFe3+,一定没有CO32-;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一定有SO42-,物质的量为0.02mol;根据电荷守恒,一定有Cl-,且至少为 0.02mol×3+0.02-0.02mol×2=0.04mol,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c(Cl-)=0.04mol÷0.1L=0.4mol/L。‎ ‎【详解】A.至少存在Cl-、SO42-、NH4+、Fe3+四种离子,A项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至少存在0.04molCl-,即c(Cl-) ≥ 0.4mol·L-1,B项正确;‎ C.一定存在氯离子,C项错误;‎ D.Al3+无法判断是否存在,D项错误;答案选B。‎ ‎14.短周期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B. Z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XCr D. 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Cr电极流向Cu电极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装置1和2都是原电池。而在图1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说明此时铜电极是正极,溶液这的氢离子放电,即金属Cr的活泼性强于Cu的。而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说明此时铜电极是负极。这是由于电解质发生了变化,Cr在硝酸中不反应,类似于钝化,而铜可以被氧化。所以A、C、D均是错误的。答案选B。‎ ‎16.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的反应方程式:MnO4-+NO2-+X —— Mn2++NO3-+H2O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B.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C. 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 ‎ D. X表示的粒子是OH-‎ ‎【答案】C ‎【解析】‎ 该反应中NO2-被氧化,A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口”中的粒子是H+,反应过程中溶 液的pH增大,B、D错;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C正确。‎ 二、填空题 ‎17.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下列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 已知:4HNO34NO2↑+O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状态,立即伸入三颈烧瓶中,并塞紧瓶塞,滴加浓硝酸,可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气体的颜色为____,产生该气体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__(填化学式)。其中的Ba(OH)2溶液___(填“能”或“不能”)用Ca(OH)2溶液代替,理由是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 ‎(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部分同学认为是NO,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O2。‎ ‎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填序号)。‎ A.敞口观察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 B.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试纸是否变红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②如果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__。‎ ‎【答案】 (1). 红棕色 (2). C+4HNO3(浓) 4NO2↑+CO2↑+2H2O (3). BaCO3 (4). 不能 (5). Ca(OH)2溶液中Ca(OH)2浓度较低,不能形成CaCO3沉淀 (6). 防倒吸 (7). AC (8). 浓硝酸的分解 ‎【解析】‎ ‎【详解】(1)红热的木炭会跟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因此可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气体的颜色为红棕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 4NO2↑+CO2↑+2H2O;‎ ‎(2)装置C中的白色沉淀为木炭被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氢氧化钡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钙代替,因为氢氧化钙溶解度太低,反应现象不明显;‎ ‎(3)装置B的作用是防倒吸;‎ ‎(4)①A.敞口观察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若变为红色,则气体为一氧化氮,若不变色,则气体为氧气;‎ B. 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试纸是否变红无法检验该气体,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均不会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反之则为一氧化氮;‎ 因此答案选AC;‎ ‎②如果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浓硝酸的分解;‎ ‎【点睛】一般的,在实验装置中,短进短出或者短进长出的装置,都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18.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H—H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1)由此计算ΔH1=__kJ·mol-1,已知ΔH2=-58kJ·mol-1,则ΔH3=__kJ·mol-1。‎ ‎(2)在一定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冲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②,5min时测得生成了0.4molH2O,求5min的反应速率v(H2)=__,写出一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___‎ ‎(3)甲醇是电动汽车的理想燃料,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多孔电极b为燃料电池的__极(填“正”或“负”),多孔电极a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答案】 (1). -99 (2). +41 (3). 0.12moL/(L·min) (4).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 (5). 正 (6). CH3OH-6e-+H2O=CO2 +6H+‎ ‎【解析】‎ ‎【详解】(1)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因此ΔH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②-反应①=反应③,故ΔH3=;‎ ‎(2)5min时测得生成了0.4molH2O,则用水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5min的反应速率v(H2)= 0.12moL/(L·min),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为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 ‎(3)b电极为燃料电池进氧气的一极为正极,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 +6H+。‎ ‎【点睛】燃料电池,无论是氢氧燃料电池、有机物燃料电池,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