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黄冈第一轮化学_第六章氮和磷
黄冈地区重点中学第一轮复习化学教案 第六章 氮和磷 一、考纲要求 1.能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熟练地写出氮、磷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认识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以及引起氮族元素性质异同的原因。 3.认识氮气的分子结构、性质及重要用途。 4.熟悉氮在五种不同氧化物中的化合价;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重要性质;了解氮固定 的重要性。 5.理解氨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掌握氨、氨水、铵盐的性质和用途。 6.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及NH+4检验方法。 7.掌握硝酸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8.掌握硝酸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和工业上氨催化氧化法制硝的酸反应原理;了解其主要 生产过程。 9.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会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各种 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10.认识白磷和红磷的性质、用途及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了解五氧化二磷的性质及磷酸的工业制法。 二、知识结构 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2.磷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3.氮无限制族元素的主要性质及递变规律 元素 氮 磷 砷 锑 铋 原子序数 7 15 33 51 83 单质色态 无色气体 白色(淡黄)固体,暗红色固体 灰色固体 银白色金属 银白色或微红色金属 熔点(℃) -209.86 44.1(白磷) 817(2.8×106Pa) 630.74 1560 化合价 -3,+1,+2,+3,+4,+5 -3,+3,+5 -3,+3,+5 -3,+3,+5 +3,+5 最高价氧化物及对应水化物酸性 N2O5 P2O5 As2O5 Sb2O5 Bi2O5 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H3BiO4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H2化合条件及氢化物稳定性 一定条件直接化合,NH3很稳定 很难直接化合,PH3不稳定 不能直接化合,AsH3受热分解 不能直接化合,SbH3很易分解 不能直接化合,BiH3常温分解 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4.氮和磷的氧化物性质与制法 氧化物 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氮 三氧化二氮 二氧化氮 五氧化二氮 三氧化三磷 五氧化二磷 分子式 N2O NO N2O3 NO2 N2O5 P2O3 P2O5 颜色状态 无色甜味气体 无色气体 蓝色液体 红棕色气体 白色固体 蜡状固体 白色固体 与水作用 溶解但不反应 不溶于水 N2O3+H2O2HNO3 3NO2+H2O2HNO3+NO P2O3+H2O2HNO3 P2O3+3H2O2H3PO4 P2O5+3H2O2H3PO4 稳定性 不太稳定 易与O2反应用2NO+O22NO2 不稳定 不稳定2NO2N2O4 不稳定 不稳定 P2O3+O2P2O5 稳定 制法 NH4NO3N2O+2H2O 3Cu+8HNO3(稀) 3Cu(NO3)2 +2NO+4H2O NO2+NO N2O3 Cu+4HNO3(浓) Cu(NO3)2 +2NO2+2H2O 2NO2+O3 N2O5+O2 P4+3O2 (充足) P4O6(P2O3) P4+5O2(充足) P4O10(P2O5) 5.氮和磷的氢化物结构与性质 氢化物的名称 氨气 磷化氢 氢化物分子式 NH3 PH3 电子式 HH HH 分子构型 三角锥形 三角锥形 键的极性 极性 极性 晶体类型 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 颜色和状态 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无色气体 毒性 无毒 剧毒 与O2反应 4NH3+5O24NO+6H2O 4NH3+3O2 2N2+6H2O 2PH3+4O2P2O5+3H2O (空气中能自燃) 与水反应 NH3+H2ONH3H2O NH+4+OH- 难反应 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PH3+HClPH4Cl 制法 N2+3H22NH3(工业) 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 P4+6H24PH3 6.磷的同素异形体性质 异形体 白磷(黄磷) 红磷(赤磷) 异形体 白磷(黄磷) 红磷(赤磷) 组成 P4 P(结构复杂) 键角 60° — 色态 白色蜡状固体 红棕色固体 键的极性 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水溶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分子极性 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CS2中溶解 溶解 不溶 保存 保存在水中 密封保存 着火点 40℃ 240℃ 相互转化 白磷 红磷 燃烧 空气中自然 不能自然 构型 正四面体 复杂 鉴别 空气中自然 7.硝酸与磷酸性质 物质 硝酸 磷酸 颜色状态 纯硝酸为无色易挥发液体,因溶解部分NO2呈黄色 纯磷酸为无色晶体,浓溶液为无色粘稠状液体(83%上) 挥发性 易挥发,有刺激性气体 难挥发性酸,吸湿性强 水溶性 与水互溶,强酸,有酸的通性 与水互溶,中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稳定性 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 4HNO34NO2+O2+2H2O 很稳定 氧化性 能氧化Au、Pt外所有金属和部分非金属C+4HNO3浓CO2+2H2O+4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几乎无氧化性,可制HBr、HI及H2S等2NaBr+H3PO4 Na2HPO4+2HBr Na2S+H3PO4Na2HPO4+H2S 实验室制法 NaNO3+H2SO4浓NaHSO4+HNO3(HNO3易分解不能加热) P2O5+3H2O热2H3PO4 工业制法(氨氧化法)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Ca3(PO4)2+3H=SO4浓3CaSO4 +2H3PO4 鉴别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NO2气体 3Ag++PO3-4Ag3PO4(黄色) (先用碱中和) 8.氨和铵盐的性质与制法 名称与符号 氨(NH3) 铵(NH+4) 颜色与状态 无以刺激性气味气体 白色晶体 化学键类型 共价键 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 晶体类型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为减性 均易溶于水,溶液多酸性 化学性质 ① ① 水合反应: NH3+H2ONH3H2ONH+4+OH- ② 同O2反应:4NH3+5O24NO+6H2O ③ 同酸反应:NH3+HNO3NH4NO3 ① ① 同碱反应: 2NH4Cl+Ca(OH)3CaCl2+2NH3 +2H2O;NH+4+OH-NH3+H2O ② ② 受热分解 2NH4NO32N2+O2+4H2O ③水解NH+4+H2ONH3·H2O+H+ 制法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N2+3H2 2NH3 NH3+CO2+H2ONH4HCO3 2NH3+H2SO4(NH4)2SO4 鉴别 与HX冒白烟,湿红石芯试纸变蓝 与碱混合加热有使石蕊试纸变蓝气体 相互关系 NH3 NH+4 9.硝酸盐和磷酸盐性质与鉴别 盐类 硝酸盐 磷酸盐 颜色状态溶解性 一般为无(白)色晶体一般都 易溶于水 一般为无色晶体 磷酸=氢盐易溶于水,其它磷酸盐只K+、Na+、NH+4盐溶于水 热稳定性 加热时都易分解,分解规律:K+Na+,Mg2+Cu2+,Ag+Au3+ 热稳定性高。(磷酸盐之间相互转化)磷酸 磷酸氢盐 磷酸氢盐 磷酸盐 鉴别 硝酸盐与浓H2SO4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4NaNO3+2H2SO4(浓)+Cu2Na2SO4+Cu(NO3)2 +2NO2+2H2O PO3-4+3Ag+Ag3PO4(黄) 鉴别HPO2-4,H2PO-4可先加碱中和再按PO3-4鉴定 10.氧化还原反应: 基 本 概 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特征元素化合物有变化) 氧化反应: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反应。化合介升高 还原反应: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反应。化合价降低 氧化剂:得电子物质。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 还原剂:失电子物质。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 转 化 关 系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产物 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反应物 化合价降低 氧化性 电子转 移表示法 单箭号表示法 表示意义 二者主要区别 箭号起止 双箭号表示法 电子数目 方程式配平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方法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步骤 求最小公倍数,得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 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1.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实质和转换关系有正确认识;能从具体反应中识别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会进行多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比较或者从物质化合价来确定氧化剂、还原剂相对强弱。 2.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的原则,用化合价升降法熟练地配平氧化还 原反应方程式,了解最小公倍法(找出反应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按最小公倍数进行配平)配平氧—还反应的方法;对有缺项不完整的反应式,能先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异正确判断缺项物质,然后加以配平。 4.通过综合归纳、总结,掌握氮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其中包含①周期表中的位置,单质化学 性质递变。②气态氢化物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NH3、PH3)。③通过比较NO、NO 2、P2O5、HNO3、H3PO4掌握氧化物和酸的性质。④由常见无机盐性质对比对硝 酸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溶解性、热稳定性及重要的化学性质(含磷酸盐与酸 式盐间转化)有正确的认识。⑤由N、P、As单质、氧化物和酸性质的学习,掌握非金属及氧 化物和酸的反应规律。⑥通过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性质学习,掌握酸式盐和弱酸 盐的反应规律。⑦由H2O同NO2,水同P2O5,水同NO+O2等有水参加的反应,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除水是重要的溶剂外还直接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⑧从P与O2(量不同)反应 ,Ca3(PO4)2同H2SO4(量不同)反应,H3PO4与Ca(OH)2反应(量不同),Cu与 HNO3反应(浓度不同),P2O5与水反应(温度不同)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弄清反应条件 同反应产物的关系。 5.由概念辨析:能正确运用本章所学知识。例红磷、白磷性质对比及相互转化;“五水” 与其它“水”区别;从氮元素化合价态变化;分析氮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选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方法,这些都要求掌握。 6.完成思维迁移,简答题要求叙述准确并会解信息给予题。解简答题一般要抓三点:①认真审题②分析题意③用简明文字配合方程式写出答案。解信息给予题必须紧紧抓住题干给予的信息知识,在类比推论中注意题干的信息及推论的科学依据,完成知识的迁移。 7.要求对本章涉及计算题能进行归类,并且会正确的推论辨认。如本章中有关NO、NO2、O2不同组合同水反应的计算,就要先对这类气体混合物作总体定性分析,然后归纳成三种情况进行求解。涉及H3PO4同碱反应的计算也应如此处理。对于鉴别推断题要从实验现象中特殊现象以及反应的特殊规律等为突破口展开推断,直至有关物质全部推出。 四、能力训练 1.把铝粉和下列氮的气态氧化物混合后,加热至高温,均可生成氮气和氧化铝。若反应后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气体压强的1/2(恒温,恒容条件下测定)则氮的氧化物是( ) A.N2O3 B.NO C.NO2 D.N2O5 本题知识点为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涉及相关物理知识,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2.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是污水磷的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含磷酸钠),对 于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磷污水排到自然水中,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B.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C.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此题考查的是磷的化合物用途,涉及环保知识和生物学科知识,可以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3.已知元素砷(As)的原子序数为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物为+3 B.砷元素是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 C.砷原子的第3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 D.砷的氧化物的水溶液呈强碱性 本题涉及的考查知识点为元素砷的一些相关知识点。 4.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 液面逐渐上升后,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45mol/L B.0.036mol/L C.0.026mol/L D.0.030mol/L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NO、NO2与O2作用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学生具备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物质量的浓度。 5.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 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 A.NO2 B.NO C.N2O D.N2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的规律及硝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还原产物的价态变 化,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这些规律并灵活运用。 6.磷化氢的分子式为PH3,又称为膦,是一种无色有类似大蒜气味的气体,剧毒,膦在空气中的着火点是15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膦分子呈三角锥形,其中P—H键的键长要小于氨分子中 N—H 键的键长 B.膦的水溶液呈碱性,但其pH要比同浓度氨水的pH小 C.膦是一种还原性的气体,其还原性比氨气的还原性要强 D.化合物PH4I是一种很稳定的晶体,在受热时不分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具备 对比分析,发挥思维创造性的能力。 7.已知重水和普通水之间能发生置氢交换。D2O+H2O 2HDO,又知次磷酸(H3PO2)与D2O能发生交换,但NaN2PO2不能,由此可推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 本题为新信息情景题,考查了学生接受题干所给予的信息知识能力及运用题干所给的信息进 行科学推论,完成知识迁移的能力。 8.砷为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则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 ) A.砷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B.砷可以有-3、+3、+5等多种化合价 C.As2O5对应水化物酸性比H3PO4弱 D.砷的非金属比磷强 本题涉及知识点为氮族元素性质及递变规律,考查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分析判断 能力。 9.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容积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在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O2体积为( ) A.3.75ml B.7.5ml C.8.75ml D.10.5ml 此题考察知识点是氮的氧化物性质及其相互间的转化关系,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化学反应,并 能应用反应方程式解决计算中的问题。 10.下列有关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氨可做致冷剂 B.在化学反应中,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氨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D.氨分子的化学式量较小,熔、沸点较低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氨分子结构与性质,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氨的结构及主要性质。 11.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 因此这三位教授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不是亚硝酸酐 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是红棕色气体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NO的一些化学性质的理解与掌握,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多变的能力。 12.38.4mg Cu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Cu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ml(标况)气体,反应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本题涉及知识点为硝酸的化学性质,题中的反应是一个动态过程,考察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13.某单质能同浓HNO3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此题考查的知识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金属、非金属同硝酸的反应,要求学生能掌握并会灵活运用。 14.关于白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的键角为60° B.分子中的键角为109°28′ C.分子呈正四面体构型 D.白磷是分子晶体,分子内含有极性键。 此题考查了白磷的分子结构,要求学生了解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15.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在不同情况下生成物不同的是 ①H2S与O2 ②Na与O2 ③P和Cl2 ④P2O5和H2O ⑤Ca3(PO4)2和H2SO4 ⑥Cu和HNO3( ) A.仅①④ B.仅①②④ C.除⑤外 D.全部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为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通过解题使学生认识到反应条件不同,生 成物不同的道理。 16.如下图所示试管中充满了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充分溶解和反应之后,若溶液全部留在试管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不是1/22.4mol/L的是( ) A.HCl B.NH3 C.NO2、O2(体积比4∶1) D.NO2 该题涉及了一些常见气体的溶解性、化学性质及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相关知识, 考查了学生对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 17.将0.1 mol/L的1ml H3PO4与13ml的0.02 mol/L KOH溶液混合后,能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H3PO4+2KOHK2HPO4+2H2O B.H3PO4+3KOHK3PO4+3H2O C.5H3PO4+8KOH3K2HPO4+2KH2PO4+8H2O D.5H3PO4+13KOH2K2HPO4+3K3PO4+13H2O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磷酸的性质,要求学生掌握多元酸同碱反应在不同情况下方程式的书写。 18.某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里适量的NH3(气)和Cl2(气)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气)和NH4Cl(固),则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比应接近于( ) A.1∶11 B.11∶1 C.7∶11 D.11∶7 该题涉及了NH3、Cl2性质,气态方程及阿佛加德罗定律,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题。 19.某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简图如右图所示。 (1)哪一类生物能将蛋白质转化为氨?( ) A.分解者 B.藻类 C.化能合成类生物 (2)该生态系统的豆科植物不施氮肥,仍能表现出良好的长势,其原因是 (3)写出工业固氮的化学方程式 (4)雷雨中常会有微量的HNO3为农作物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HNO3形成过程 。 (5)硝化细菌会将NH3氧化为HNO3和亚硝酸,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该命题的知识点有氮的固定,氮的化合物性质及相关生物知识,考查了学生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20.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反应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Q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填写编号)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②B部分的作用是 。a.冷凝;b.冷却N2;c.缓冲氮气流。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止反应物冲出,其原 因是 ④收集N2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 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写编号) 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 中;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本题综合考查了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以及气体制取干燥、尾气的吸收等实验技能,解决新情景下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1.碳元素形成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于 ;磷元素形成红磷和白磷是由于 ;氧元素形成臭氧和氧气是因为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同素异形体,要求学生弄清形成同素异形体不同原因,加深对概念的 理解。 22.在自然界里的磷矿石中,磷酸钙矿〔Ca3(PO4)2〕是很少的,主要是磷灰石矿〔Ca5(PO4)3F〕。写出由磷灰石矿粉为原料生产过磷酸钙肥料的化学方程式 ,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是 。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磷酸盐的性质,涉及的知识有劳动保护及环境污染问题。 23.80℃,101.3KPa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A、C两筒内分别装有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NH3、O2、N2、H2S、NO、CO2等气体,B筒内装有Na2O2固体,推动A的活 塞使A筒内气体缓缓地全部通过B后进入C筒,C筒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但其体积换算成 同温同压下却并未变化。(不考虑2NON2O4) (1)C中发生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原C中的气 体是单一气体,它是 ,理由是 。 (2)将反应后C筒内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减少一半,则与水反应前 C中的气体是 ,理由是 。 (3)若实验开始前A、C中气体体积(换算成标况)分别为1.40L和2.24L,且A中的气体经过B管 后,B管增重了1.40g。经计算和推理可判定A中的气体是 ,其质量为 g。(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 该题涉及知识点有氮的氧化物,CO2、Na2O2等元素化合物及阿佛加德罗定律,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24.用氨氧化法制硝酸时,由NH3转化为NO产率为96%,由NO制成HNO3时,产率为92%, 问:用10.0吨氨气可制取50%的硝酸溶液多少吨? 本命题的意图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产率、质量分数等意义并能灵活运用,考查联系工业生产 实际,应用多步关系式进行解题的计算技能。 25.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本题为简答题,涉及硝酸的特性及变价金属铁的性质,考查了学生表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 26.如图实验形成的“喷泉”的颜色为红色的。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瓶内装的是什么气体? ②为什么会产生此种现象? ③假定实验是在标况下进行的,喷泉停止后,烧瓶内充满了水。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④实际情况是,即使每一步都无错误,喷泉停止后,烧瓶也不能被水充满,试分析原因。 命题涉及主要知识点为NH3溶解性,氨水的碱性,是一道实验现象及原理的综合分析题,考查了学生实验能力。 27.在室温下,氯气能将氨里的负三价氮元素化成零价氮。写出氨里的氮元素恰好全部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以上反应原理,在下面①~⑩10 种试剂中选出试剂,从(A)~(F)装置中选出装置,在实验室里制取纯净、干燥的氮气。10种 试剂是:①水;②浓硫酸;③浓硝酸;④浓盐酸;⑤稀氢氧化钠;⑥四氯化碳;⑦氯化钠固 体;⑧氯化铵晶体;⑨二氧化锰;⑩消石灰粉末。6种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按下面实验步骤填空: 步骤一 分别制取氨气和氯气。 制 氨 气 试剂的编号: 化学方程式: 发生装置号: 制 氨 气 试剂的编号: 化学方程式: 发生装置编号: 步骤二 制取氮气反应装置编号: 。 步骤三 净化:(1)尾气的成分:当反应装置里的氨气跟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 时,尾气中一定含有较多的氨气;当反应装置里的氨气跟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 时,尾气里一定含有较多的氯气。 (2)尾气的处理和氮气的干燥:在制取的氮气中含有少量氨气和氯气。为了除去氨气和氯气 ,得到干燥的氮气,可将混合气体先通过 ,再通过 处理(以上两空填试剂编号)。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氨气、氯气的一些化学性质,以及学生组装实验,动手做实验的能 力。 参考答案 1.BC 2.A 3.BC 4.B 5.C 6.BC 7.C 8.D 9.C 10.AC 11.D 12.C 13.BD 14.AC 15.D 16.C 17.D 18.B 19.(1)A (2)根瘤菌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从而满足自身营养的需要。 (3)N2+ 3H2 2NH3 (4)N2+O2 2NO;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5)2NH3+3O2 2HNO2 +2H2O;2HNO2+O2 2HNO3 20.①C②a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本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将系统内的空气排出; 21.晶体间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分子;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 22.2Ca5(PO4)3F+7H2SO4 3Ca(H2PO4)2+7CaSO4+2HF;因HF有剧毒,所以应特别注意劳动保护及防止污染环境。 23.(1)2NO+O22NO2;NO;当NO与B管进来的O2反应生成NO2的体积与原NO体积相同,只发生了颜色变化。 (2)NO2和NO;若C管中只有NO2剩余气体为原来的1/3,若只有NO则剩余体积与原来相等,因而只能是NO2与NO混和气体(3∶1)。(3)CO2和O2;2.6g。 24.从工业生产中多步反应和实际情况(NO循环使用),推出关系式NH3~HNO3,然后用关系式求解。65.5t。 25.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3Fe2++4H++NO-33Fe3++NO+2H2O;2NO+O22NO2。 26.①气体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必为碱性气体氨气。 ②小滴管的水进入烧瓶中后,由于NH3极易溶于水,溶解后使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水被压入烧瓶,进入烧瓶内的水进一步溶解NH3,烧瓶内压强会急剧下降,水会越来越迅速地通过导管上尖嘴进入瓶内而形成“喷泉”现象。又NH3+H2ONH3·H2 ONH+4+OH-,使酚酞变红,产生红色喷泉。 ③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0.045 mol/L ④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收集时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烧瓶中必有少量空气,所以喷泉停止时,总不能充满。 27.3Cl2+2NH3=N2+6HCl 或8NH3+3Cl2=6NH4Cl+N2 [步骤一]制NH3:⑧⑩Ca(OH)2+2NH4ClCaCl2+2NH3↑+2H2O,A.制氯气:④⑨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D [步骤二]E[步骤三](1)8/3,2/3,(2)⑤,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