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ww.ks5u.com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Al-27 Ba-137 K-39 S-32 Cl-35.5 C-1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馏 B. 过滤 C. 分液 D. 洗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因此它们都是物理变化,所以只有洗气法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答案选D。‎ ‎2.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应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进行检验,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排除Ag+和CO32-的干扰,检验SO42-,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故B错误;‎ C.氢氧化铜为蓝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故C正确; D.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 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 1mol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A D. 0.5NA个氯气分子物质的量是0.5mol ‎【答案】A ‎【解析】‎ ‎【详解】A. 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故A错误;‎ B. 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mol ×3×NA=1.5NA,故B正确;‎ C. 1mol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1mol×NA =NA,故C正确;‎ D. 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故D正确;选A。‎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要熟练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相互求算;二是要注意看清所给物质与用NA表示粒子种类的关系(如1molH2O中含有3mol原子,2molH、1molO等)。‎ ‎4.下列溶液中,c(Na+)最大的是( )‎ A. 4L0.5mol/L的NaCl溶液 B. 2L0.8mol/L的NaOH溶液 C. 1L1mol/L的NaHCO3溶液 D. 0.5L 0.6mol/L的Na2SO4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4L 0.5mol/L的NaCl溶液中c(Na+)为0.5ol/L×1=0.5mol/L;‎ B.2 L 0.8mol/L的NaOH溶液中c(Na+)为0.8mol/L×=0.8mol/L;‎ C.1 L 1mol/L的NaHCO3溶液中c(Na+)为1mol/L×1=1mol/L;‎ D.0.5L 0.6mol/L的Na2SO4溶液中c(Na+)为0.6mol/L×2=1.2mol/L;‎ 选项D中c(Na+)最大,故答案为D。‎ ‎5.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28.4 B. 28.4g·mol-1‎ C. 71 D. 71g·mo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14.2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计算出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即可。‎ ‎【详解】标况下4.48L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2mol,‎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71g/mol,‎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的转化关系,试题培养了所学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不是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 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B. 都有丁达尔效应 C. 加入少量NaOH溶液都可产生沉淀 D. 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和胶体外观基本一致,一般为均一透明、稳定,故A不选;‎ B、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备,故B选;‎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OH溶液,会使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而MgCl2与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故C不选;‎ D、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故D不选;‎ 答案选B。‎ ‎7.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水煤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盐酸 铁 碳酸钙 D 胆矾 水煤气 氯化铜 碳酸钠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故A错误;‎ B.蒸馏水为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蔗糖溶液为混合物,氧化铝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B正确;‎ C.铁为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是盐,是电解质,故C错误;‎ D.碳酸钠溶于水能导电,则碳酸钠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B。‎ ‎【点睛】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一些氢化物和一些有机物如蔗糖和酒精等;特别注意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且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也可能导电,如CO2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碳酸的缘故;另外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8.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等于得电子总数与失电子总数之和 C. 氧化剂中的元素化合价不一定都降低 D.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也可以是同一种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A不正确;‎ 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等于得电子总数或失电子总数,B不正确;‎ C、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是氧化剂,但氧化剂中的元素化合价不一定都降低,C正确;‎ D、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D不正确;‎ 答案选C。‎ ‎9.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NaHCO3=Na++H++CO32- B. NaHSO4(溶液)=Na++H++SO42-‎ C. MgCl2=Mg2++2Cl- D. Ba(OH)2=Ba2++2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碳酸是弱酸,HCO3-不能拆开写,故A选;‎ B.硫酸是强酸,在水溶液中,NaHSO4能完全电离:NaHSO4(溶液)=Na++H++SO42-,故B不选;‎ C.氯化镁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MgCl2=Mg2++2Cl-,故C不选;‎ D.氢氧化钡是强碱,完全电离:Ba(OH)2=Ba2++2OH-,故D不选。‎ 故选A。‎ ‎10.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 ①③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离子方程式BaCO3 + 2H+ =CO2↑ + H2O + Ba2+中的H+表示的是可溶性的强酸,而且酸根离子不能与Ba2+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盐。①HCl是强酸,BaCl2是易溶的、易电离的物质,可以表示为H+;②H2SO4是可溶性的强酸,但是电离产生的酸根离子SO42-会与Ba2+结合形成BaSO4沉淀,因此不能表示为H+;③HNO3,是强酸,Ba(NO3)2是易溶的、易电离的物质,可以表示为H+;④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可以电离产生H+,同时电离产生酸根离子SO42-会与Ba2+结合形成BaSO4沉淀,因此不能表示为H+;⑤CH3COOH是弱酸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写成H+形式。故符合题意的是②④⑤,选项C符合题意。‎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B. 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32-+2H+=CO2↑+H2O C. Na2CO3溶液中通入CO2:CO32-+CO2+H2O=2HCO3-‎ D.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A错误;‎ B.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B错误;‎ C.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故C正确;‎ D.醋酸是弱酸,则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①拆分是否合理;②是否符合客观事实;③配平是否有误(电荷守恒,原子守恒);④有无注意反应物中量的关系;⑤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12.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aCl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B. 盐酸和氧化镁 C. 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 D. 氢气还原氧化铜 ‎【答案】C ‎【解析】‎ ‎【详解】A、B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是离子反应,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13.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K+ Cl- MnO4- SO42- B. Na+ CO32- NO3- SO42-‎ C. Na+ NO3- SO42- HCO3- D. Mg2+ SO42- S2- 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MnO4-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A错误;‎ B.离子组Na+ CO32- NO3- SO42-在碱性条件下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碱性条件下,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和H2O,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Mg2+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还原性 ④Y2+是氧化产物 ⑤Y2+具有还原性 ⑥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A. ②④⑥ B. ①③④ C. ①③⑤⑥ D. 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X+2Y3+=2Y2++X2+,X元素化合价升高,X是还原剂,X发生氧化反应,X2+是氧化产物;Y元素化合价由+3降低为+2,Y3+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Y2+是还原产物;‎ ‎【详解】①X化合价升高,X是还原剂,被氧化,故①正确; ‎ ‎②X化合价升高,X是还原剂,故②错误; ‎ ‎③X是还原剂,所以X具有还原性,故③正确; ‎ ‎④Y3+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Y2+是还原产物,故④错误; ‎ ‎⑤Y2+是还原产物,所以Y2+具有还原性,故⑤正确; ‎ ‎⑥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故⑥正确;‎ 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熟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注意: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15.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1)I2+SO2+2H2O===H2SO4+2HI ‎(2)2FeCl3+2HI===2FeCl2+2HCl+I2‎ ‎(3)2FeCl2+Cl2===2FeCl3‎ A. 氧化性:Cl2>Fe3+>I2>H2SO4‎ B. 还原性:SO2>I->Fe2+>Cl-‎ C. 2Fe+3I2===2FeI3‎ D. FeI2+Cl2===FeCl2+I2(Cl2不足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1)可知氧化性:I2> H2SO4;还原性:SO2>I-;根据(2)可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根据(3)可知:氧化性:Cl2>Fe3+,还原性:Fe2+>Cl-‎ ‎,所以氧化性:Cl2>Fe3+>I2>H2SO4 ;还原性:SO2>I->Fe2+>Cl-,选项A、B正确。氧化性强的物质可以与氧化性弱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剂时,氧化剂先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发生反应,因此FeI2+Cl2===FeCl2+I2(Cl2不足时) 可以发生,D正确;而2Fe+3I2===2FeI3不可能发生,选项C错误。‎ ‎16.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NO2是氧化剂 B. 每生成1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C. 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NaNO2+NH4Cl=NaCl+N2↑+2H2O中,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从+3价降为0价,NaNO2为氧化剂,故A正确;‎ B、反应NaNO2+NH4Cl=NaCl+N2↑+2H2O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3,即每生成1mol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B错误;‎ C、NH4Cl中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为0价,所以NH4Cl中N元素被氧化,故C错误;‎ D、由化合价升降可知,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故答案A。‎ ‎17.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分别为 A. 置换反应、2个 B. 化合反应、3个 C. 分解反应、2个 D. 复分解反应、1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O2+2NaOH=Na2CO3+H2O,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O2+C=2CO,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选C。‎ ‎18.已知R2Ox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Mn2+作用,使其转化为MnO4-,而自身则转化为RO42-;又知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x的值是 A. 7 B. 8 C. 5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和还原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为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失去电子的总数;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从而求得x值;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由题意可知,发生的反应为R2Ox2-+Mn2+→MnO4-+ RO42-;若还原剂Mn2+为1mol,则还原产物 RO42-为5mol,由R守恒知,R2Ox2-为2.5mol;设R2Ox2-中R的化合价为a ,则由得失电子守恒知(a-6)×2.5×2=(7-2)×1,a=7;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2×7+x(-2)=-2,解得x=8;B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9.配制500 mL0.5mol/L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 ‎(2)配制方法:设计五个操作步骤,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仪器名称 ‎①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将NaOH溶液沿___注入___中。‎ ‎③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小心洗涤___2~3次并把每次的洗涤液都转移入___。‎ ‎④继续往___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 ‎⑤改用___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好摇匀。‎ ‎(3)以下操作会使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有___。‎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溶解后的烧杯未经洗涤 C.称量用的烧杯不干燥 D.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答案】 (1). 10.0g (2). 玻璃棒 (3). 500mL容量瓶 (4). 烧杯和玻璃棒 (5). 500mL容量瓶 (6). 500mL容量瓶 (7). 胶头滴管 (8). B ‎【解析】‎ ‎【分析】‎ ‎(1)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 ‎(2)②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注意容量瓶的容积;‎ ‎③必须对烧杯和玻璃棒碱性洗涤;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向容量瓶中继续加蒸馏水;‎ ‎⑤用胶头滴管定容;‎ ‎(3)根据c=分析误差。‎ ‎【详解】(1)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5mol/L×0.5L=0.25mol,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mol×0.25mol=10.0g;‎ ‎(2)②将NaOH溶液沿着玻璃棒引流到500mL容量瓶中;‎ ‎③转移完烧杯中溶解的溶液后,必须对烧杯和玻璃棒减小洗涤,洗涤后的溶液也要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 ‎④再继续向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 ‎⑤定容时用胶头滴管定容;‎ ‎(3)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A错误;‎ B.溶解后的烧杯未经洗涤,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小,故B正确;‎ C、称量氢氧化钠利用的是总质量和小烧杯的质量差,所以称量用的烧杯不干燥,不影响结果,故C错误;‎ D.容量瓶中有水,不影响配制结果,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的误差分析,根据c=‎ 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20.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氧化铜溶于盐酸___;‎ ‎(2)铁跟稀硫酸反应___;‎ ‎(3)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___;‎ ‎(4)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___。‎ ‎【答案】 (1). CuO+2H+=Cu2++H2O (2). Fe+2H+=Fe2++H2↑ (3). Ag++Cl-=AgCl↓ (4). Cu(OH)2+2H+=Cu2++2H2O ‎【解析】‎ ‎【分析】‎ ‎(1)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2)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3)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水;‎ ‎(4)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氢氧化铜需要保留化学式。‎ ‎【详解】(1)氧化铜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铜需要保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3)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4)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u(OH)2=2H2O+Cu2+。‎ ‎【点睛】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物质的化学式、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判断;在离子方程式中,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一律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气体、氧化物、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对于微溶物质来说在离子反应中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但是如果是在浊液里则需要写出完整的化学式。‎ ‎21.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 Ag+ Mg2+ Ba2+‎ 阴离子 NO3- CO32- Cl- SO42-‎ 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无色气体 Ⅱ 向Ⅰ的反应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对沉淀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9.32克 Ⅲ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 ‎(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___‎ 阴离子 NO3-‎ CO32-‎ Cl-‎ SO42-‎ c/mol·L-1‎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 ‎【答案】 (1). Ag+、Mg2+、Ba2+ (2). CO32-+2H+=CO2↑+H2O (3). ‎ 阴离子 NO3-‎ CO32-‎ Cl-‎ SO42-‎ c/mol·L-1‎ ‎?‎ ‎0.25‎ ‎0‎ ‎0.4‎ ‎ (4). 存在,最小浓度为0.8mol·L-1‎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溶液为澄清溶液”可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由实验Ⅰ可知,滴加足量稀硝酸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其浓度为 ‎ =0.25mol/L,则一定没有Ag+、Mg2+、Ba2+;向Ⅰ的反应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对沉淀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9.32克,此沉淀为BaSO4,物质的量为=0.4mol;向Ⅱ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Cl-,再结合电荷守恒分析即可。‎ ‎【详解】由实验Ⅰ可知,滴加足量稀硝酸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其浓度为 =0.25mol/L,则一定没有Ag+、Mg2+、Ba2+;向Ⅰ的反应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对沉淀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9.32克,此沉淀为BaSO4,物质的量为=0.04mol;向Ⅱ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Cl-;‎ ‎(1)由分析知: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2)实验Ⅰ中滴中稀硝酸生成的气体为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3)有分析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Cl-,无法判断是否存在NO3-,且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O32-的浓度为0.25mol/L,SO42-的浓度为=0.4mol/L;‎ ‎(4)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不能确定NO3-,c(CO32-)=0.25mol/L,c(SO42-)=0.4mol/L,一定不存在Cl-,所以c(Cl-)=0,根据电荷守恒2c(CO32-+)+2c(SO42-)=2×0.25mol/L+2×0.4mol/L=1.3mol/L>0.5mol/L,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K+,且其浓度至少为0.8mol/L。‎ ‎22.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2KClO3+4HCl(浓)=2KCl+Cl2↑+2ClO2↑+2H2O。‎ ‎(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双线桥表示)。__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 ‎_______倍。‎ ‎【答案】 (1). (2). ② (3). 0.2 (4). 2.63‎ ‎【解析】‎ ‎【详解】(1)在反应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中,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0,则HCl具有还原性,又该反应生成盐KCl,则表现酸的酸性,答案为②;‎ ‎(2)反应中只有Cl2是氧化产物,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0价,所以产生0.1molCl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 ‎(3)设质量都是71g,氯气是1mol,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ClO2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71g/67.5g/mol×5=5.26mol,则ClO2消毒的效率是Cl2的5.26÷2=2.63倍。‎ ‎【点睛】本题以氯气的制法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的计算,明确化合价的变化是分析的关键,尤其是同一种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该题中二氧化氯是还原产物,氯气是氧化产物,氯化钾中的氯原子来自于氯化氢中。‎ 三、计算题 ‎23.2.3g钠跟水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2Na+2H2O=2NaOH+H2↑‎ 试计算:(1)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 ‎(3)在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个数为多少?(用单线桥方法标出)___‎ ‎【答案】 (1). 1.12L (2). 1mol/L (3). ‎ ‎【解析】‎ ‎【分析】‎ n(Na)==0.1mol;‎ ‎(1)该反应中Na失电子生成钠离子、水得电子生成氢气,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生成氢气体积;‎ ‎(2)根据Na原子守恒得n(NaOH),再根据c=计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 ‎(3)根据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目和方向分析。‎ ‎【详解】n(Na)==0.1mol;‎ ‎(1)该反应中Na失电子生成钠离子、水得电子生成氢气,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氢气体积=×22.4L/mol=1.12L;‎ ‎(2)根据Na原子守恒得n(NaOH)=n(Na)=0.1mol,c(NaOH)=‎ ‎==1mol/L;‎ ‎(3)在反应2Na+2H2O=2NaOH+H2↑中Na从0价升高为+1价,则0.1molNa共失去0.1NA个电子,用单线桥表示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目和方向为。‎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