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7+5”小卷练(五)作业(全国通用)
“7+5”小卷练(五)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K—39 Cl—35.5 Mn—55 Fe—56 Zn—65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2018·河北名校联盟高三质检)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都正确且相关的是( ) 性质 用途 A HF溶液具有酸性 HF溶液能在玻璃上刻图案 B SO2具有氧化性 SO2常用于漂白秸秆、织物 C CuSO4具有氧化性 CuSO4常和熟石灰用来配波尔多液 D CH3CH2OH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热量 乙醇常作清洁能源 解析 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是特性反应,与酸性无关,故A错误;SO2具有漂白性,所以SO2常用于漂白秸秆、织物,故B错误;CuSO4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CuSO4常和熟石灰用来配波尔多液消毒,故C错误;CH3CH2OH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热量,无污染,故D正确。 答案 D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表示粒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24 L CH4中含有的C—H键数为0.4NA B.将1 mol Cl2通入水中,则N(HClO)+N(Cl-)+N(ClO-)=2NA C.将CO2通过Na2O2使其质量增加a g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NA/44 D.3.0 g含甲醛(HCHO)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解析 甲醛(HCHO)、冰醋酸(CH3COOH)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因此3.0 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所含原子总数为×4×NA=0.4NA(或设HCHO的质量为 a g,则3.0 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所含原子总数为×4×NA+×8×NA=0.4NA),D项正确。没有指明温度、压强,2.24 L CH4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因此其所含C—H键的数目无法确定,A项错误;将1 mol 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物料守恒知,N(HClO)+N(Cl-)+N(ClO-)<2NA,B项错误;根据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知,转移2 mol电子时,Na2O2质量增加56 g,则当Na2O2质量增加a g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NA=,C项错误。 答案 D 9.(2018·济南一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加Na2SO4可使其变性 B.乙烷、苯、葡萄糖溶液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有机物CH2===CHCH(CH3)Cl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缩聚反应、氧化反应 D.分子式为C4H7ClO2且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结构有5种(不包含立体异构) 解析 A.Na2SO4为钠盐,不属于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Na2SO4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故A错误;B.葡萄糖中的—CHO、—OH,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葡萄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有机物CH2=CHCH(CH3)Cl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卤原子可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发生缩聚反应,故C错误;D.分子式C4H8O2并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有机物是丁酸:CH3—CH2—CH2—COOH或CH3—CH(COOH)—CH3,烃基上一氯代物分别有3种、2种,共5种,故D正确;故选D。 答案 D 10.钼(Mo)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特种钢,用CO还原MoO3(白色粉末,加热时变黄)制备单质Mo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②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装置③中盛有浓硫酸,均起到净化CO2的作用 B.装置①中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石灰石可用碳酸钠粉末代替 C.装置④的作用是制备CO,装置⑤的作用是CO还原MoO3 D.装置⑥能达到检验MoO3是否被CO还原的目的 解析 选项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的CO2中含HCl杂质,除去HCl杂质,用饱和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错误;选项B,启普发生器中的固体反应物不能呈粉末状,错误;选项C,装置④中CO2与炽热的C反应生成CO,装置⑤中CO与Mo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选项D,装置④中未反应的CO2也能使装置⑥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 答案 C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Y的最高价氧化物都可以作耐火材料 B.Z的非金属性小于W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X的单质可分别与Z、W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依据题图可知元素X、Y、Z、W分别为Mg、Al、N、O,氧化镁和氧化铝的熔点都较高,都可作耐火材料,A项正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O的非金属性强于N的,B项正确;氢氧化铝不能溶于稀氨水,C项错误;镁能分别与氮气、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答案 C 12.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2R(g) ΔH<0,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刻的v(正)小于t2时刻的v(正)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 C.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相等 D.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解析 恒温恒压下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再次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根据等效平衡原理,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R,B项正确;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v(正)=v(逆),而t2时刻加R,v(正)瞬间不变,v(逆)瞬间增大,故t1时刻的v(正)等于t2时刻的v(正),A项错误;Ⅰ、Ⅱ两过程达到的平衡等效,M的体积分数相等,C项正确;Ⅰ、Ⅱ两过程的温度相同,则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D项正确。 答案 A 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某一元酸(HA)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l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a(HA)的数量级为10-5 B.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保持不变 C.m点所示溶液中:c(H+)=c(HA)+c(OH-)-c(Na+) D.n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A) 解析 根据题图,m点时p=0,知=1,即c(A-)=c(HA),m点所示溶液pH=4.76,则c(H+)=10-4.76 mol·L-1,Ka(HA)==c(H+)=10-4.76=100.24×10-5,0<100.24<10,故Ka(HA)的数量级为10-5,A项正确;==,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温度不变,Ka(HA)、Kw不变,故保持不变,B项正确;m点所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c(H+)+c(Na+)=c(OH-)+c(A-),则c(H+)=c(OH-)+c(A-)-c(Na+),C项正确;n点所示溶液呈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式c(H+)+c(Na+)=c(OH-)+c(A-),得c(Na+)-c(A-)=c(OH-)-c(H+)<0,故c(Na+)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