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莆田八中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分值2分,共48分) 1.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 ,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 A. 136 B. 50 C. 86 D. 222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是86,由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得:中子数(N)=质量数(A)-质子数(Z)=222-86=136,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136-86=50;故B正确。 【点睛】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2.在d轨道中电子排布成,而不能排布成,其最直接的根据是 A. 能量最低原理 B. 泡利原理 C. 原子轨道构造原理 D. 洪特规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称为洪特规则,根据图片知,4个电子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其根据是洪特规则,答案选D。 考点:考查了洪特规则、泡利原理、能量最低原理的相关知识。 3.下列关于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电子云是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 B. 每个小黑点表示一个核外电子 C. 小黑点多的区域电子多 D. 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概率密度分布看起来像一团云雾,形象化地称作电子云,不是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故A错误; B.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不表示电子数目,故B错误; C.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不是电子多,故C错误; D.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小黑点密则出现的机会大,小黑点疏则出现的机会小,故D正确; 4.下列符号正确的是( ) A. 2d B. 3p C. 3f D. 1p 【答案】B 【解析】 【详解】任一能层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且能级数等于能层数;第二能层只有2s和2p两个能级,不会出现d能级;第三能层有3s、3p和3d三个能级,不会出现f能级;第一能层只有1s能级,不会出现p能级,故A,C,D错误;B正确。 5.下列电子层中,原子轨道数目为4的是( ) A. K层 B. L层 C. M层 D. N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s、p、d、f含有的轨道数目分别是1、3、5、7,所以K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1,L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4,M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9,N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16,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子轨道的数目的计算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能级对应的轨道数目以及能层包含的能级数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6.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N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根据洪特规则可知基态原子中的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因此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轨道表示式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注意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关于核外电子排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即三、二、一:三个原理:核外电子排布三个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两个图式:核外电子排布两个表示方法——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一个顺序:核外电子排布顺序——构造原理。 7.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 Na+: 1s22s22p6 B. F:1s22s22p5 C. O2-:1s22s22p4 D. Ar:1s22s22p63s23p6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钠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符合电子排布原理,正确;B、F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符合电子排布原理,正确;C、氧负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2p轨道应排6个电子,错误;D、Ar的核外有18个电子,符合电子排布原理,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8.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 ) A. +1 B. +2 C. +3 D. -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 的元素是13号元素铝,最外层电子数是3,则最可能的化合价是+3价,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合价判断 9.下列微粒中,外围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是( ) A. O B. P C. Mn D. Cr 【答案】D 【解析】 【详解】A.O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4,2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B.P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3,3p能级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 C.Mn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2,3d能级上有5个未成对电子; D.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3d能级上有5个未成对电子、4s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数是6; 比较可知Cr的外围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故选D。 10.已知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族是 A. IIA B. IIB C. VIII D. IB 【答案】A 【解析】 【详解】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Ne]3s2,故为IIA族,故A正确。 1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 1s22s22p63s1 B. 1s22s22p2 C. 1s22s22p3 D. 1s22s22p63s2 【答案】A 【解析】 【详解】1s22s22p63s1为第三周期第IA族的Na,1s22s22p2为第二周期第IVA的C,1s22s22p3为第二周期第VA族的N,1s22s22p63s2为第三周期第IIA族的Mg,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C>N,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先比较电子层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相对大小,难度不大。 12.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 B B. C C. Al D. Si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四种元素中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第一电离能最大,答案选B。 考点:考查电离能判断 13.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 A. Na B. S C. O D. C 【答案】C 【解析】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在四个选项中,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氧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14.金属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 A. 金属原子半径都较大,价电子数较少 B. 金属受外力作用变形时,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仍保持较强烈的作用 C. 金属中大量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运动速率加快 D. 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能迅速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物理性质的通性原因。 A、金属价电子较少,容易失去电子,是能说明有还原性,A错误; B、金属键存在于整个金属中,且一般较强,难以断裂。金属通常采取最密集的堆积方式,锻压或者锤打时,金属原子之间容易滑动,但不影响紧密的堆积方式,故有延展性,B正确; C、金属延展性是原子的相对滑动,而不是电子的运动,C错误; D、自由电子传递能量,与延展性无关,可以影响金属的导热性,D错误。 考点:金属物理性性质通性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只要掌握物理性质通性原理,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15.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性:NaOH< Mg(OH)2< Al(OH)3 B. 第一电离能:Na< Mg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