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6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 B.氢能源的优点有:热量值高、对环境友好 C.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 D.太阳能的缺点有: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 2.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3.某化学反应的△H=+120KJ/mol,△S=+100J/(mol•k),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是( ) A.仅在高温下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在任何温度下 D.仅在低温下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硝酸反应时,其他条件一定时,硝酸越浓,反应速率越快 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在2SO2+O2⇌2SO3反应中加入18O2,达到平衡后SO2中不可能含有18O D.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H3=74.8kJ•mol﹣1 6.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7.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①加热②加压③加催化剂④加大反应物浓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气态时,已知断裂1mol N﹣N键吸收167kJ热量,断裂1mol N≡N键吸收942kJ热量,则( ) A.N4与N2互称为同位素 B.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N4化学性质比N2稳定 D.1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882kJ能量 9.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锌是负极 B.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10.对于反应4A(s)+2B(g)⇌3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转化率一定变化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平衡常数K减小 D.若增加或减少A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11.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g)+O2(g)⇌2SO3(g)的化学反应速率,则其中表示该反应最快的是( ) A.v(O2)=0.2mol/(L•s) B.v(SO3)=8mol/(L•min) C.v(SO2)=6mol/(L•min) D.v(O2)=6mol/(L•min) 12.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1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的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 C.该反应一定可以设计成为原电池 D.该反应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E2﹣E3 14.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2O混合加热到85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K=1.0,若反应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20mol/L和1.00mol/L,则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 ) A.5% B.80% C.83% D.91% 1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甲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 16.电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 A.H2和Cl2 B.Cu和Cl2 C.H2和O2 D.Cu和O2 1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QkJ/mol(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SO2(g)和1mol O2(g)所具有的键能总和大于2 molSO3(g)所具有的键能总和 B.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减小 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g)被氧化 18.把 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g)⇌nZ(g)+2W(g),5min末已生成 0.2molW,若测知以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mol•L﹣1•min﹣1,则 n是( ) A.2 B.4 C.1 D.3 19.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中,测量依据不可行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 测量依据(单位时间内) A CO(g)+H2O(g)=CO2(g)+H2(g) 压强变化 B Zn+H2SO4=ZnSO4+H2 H2体积 C 2NO2⇌N2O4 颜色深浅 D Ca(OH)2+Na2CO3=CaCO3↓+2NaOH 沉淀质量 A.A B.B C.C D.D 2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3时降低了温度 B.t2时加入了催化剂 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X或Y的转化率最低 21.图Ⅰ的目的是精炼铜,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图Ⅰ中a为纯铜 B.图Ⅰ中SO42﹣向b极移动 C.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 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可以是铜 22.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 (s)+2NO(g)⇌CO2(g)+N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 、PD ,则 PC=PD>PB 23.可逆反应aA(s)+bB(g)⇌cC(g)+dD(g)△H=Q,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 A.T1>T2,Q>0 B.Tl<T2,Q>0 C.P1>P2,a+b=c+d D.Pl<P2,b=c+d 24.下列实验装置、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中和热 B. 电解食盐水 C.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断开K,向丙烧杯中加入0.1mol CuO后,CuSO4溶液恰好恢复到反应前的浓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铜棒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丙烧杯右侧碳棒为阴极,其电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C.反应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甲烧杯移动 D.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26.糕点包装中常用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脱氧过程中铁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D.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 27.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Cu b极:Fe﹣2e﹣=Fe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B.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C.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8.在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在3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时c(CH3OH)=0.85 mol•L﹣1,则该反应放热 C.若相同温度下,上述容器容积可变,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同样向容器中充入1 molCO2、3mol H2,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与图中相同 D.12 min时,向上述容器中再充入0.25 mol CO2、0.25 mol H2O(g),此时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44分) 2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A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a b(“A.>、B.=、C.<”),简述其理由 . 30.在恒温时,在固定容器中充入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在达到平衡后,若又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4,当达到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NO2(g)的体积分数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 3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g)+H2(g)⇌CO(g)+H2O(g),其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和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a.此平衡体系,升温平衡 移动.(A.向左、B.向右、C.不) b.对原平衡,在t0时升高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在图中绘出速率变化图. 32.请仔细看图, 根据盖斯定律,△H4= (用△H1、△H2、△H3表示) 33.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mol 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4.2molPCl3和1molCl2充入2L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PCl3(g)+Cl2(g)⇌PCl5(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经过2秒钟后刚好反应达平衡,PCl5为0.4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则此反应在2秒钟内Cl2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 (2)请写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保持恒温,如果对原平衡进行压缩容器的体积,氯气的转化率变化是 A.增大、B.减小、C.不变 (4)如果对原平衡,此时取走1mol PCl3和0.5molCl2 后,在同条件下反应再次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 (选填字母) A.0.4mol B.0.2mol C.小于0.2mol D.在0.2mol与0.4mol之间 (5)常用饱和食盐水来洗除氯气中少量氯化氢,用平衡移动理论结合有关方程式来简述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 35.如图所示,用甲醇CH3OH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燃料电池做电源,对A、B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1.6g甲醇参加反应且③电极增重(假设工作时无能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电极的名称:F电极 、②电极 . (2)④电极的反应式: .E电极的反应式: . (3)电极③增重质量为 g. 36.亚硝酸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12(g)⇌2C1NO(g),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酸氯,涉及如下反应: ①2NO2(g)+NaC1(s)⇌NaNO3(s)+ClNO(g) K1 ②4NO2(g)+2NaC1(s)⇌2NaNO3(s)+2NO(g)+Cl2(g) K2 ③2NO(g)+C12(g)⇌2C1NO (g) K3 则K1,K2,K3之间的关系为K3= .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亚硝酸氯的结构为Cl﹣N=O,一氧化氮的结构为N≡O): 化学键 N≡O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630 243 a 607 则2NO(g)+C12(g)⇌2C1NO(g)反应的△H和a的关系为△H= kJ/mol. (3)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molC1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C1N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 由图A可判断T1、T2温度的速率:v1 v2(“>”“<”或“=”),该反应的△H 0 (“>”“<”或“=”). (4)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发生反应2NO(g)+C12(g)⇌2C1NO(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随的变化图象如图B,则A、B、C三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 点(“A、B、C”).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6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 B.氢能源的优点有:热量值高、对环境友好 C.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 D.太阳能的缺点有: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 【考点】清洁能源. 【分析】A.化石能源指煤、石油、天然气; B.氢气燃烧时放出大量热,且燃烧产物为无污染的水; C.开发利用核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之一,但不是最佳途径; D.太阳能能量巨大,为可再生能源,但是太阳能分布广、密度低,还受天气影响较大,稳定性弱. 【解答】解:A.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故A正确; B.氢气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水,且放出热量较高,所以氢能源的优点为:热量值高、对环境友好,故B正确; C.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是最佳途径,故C错误; D.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不存在运输问题,还是一种洁净的能源,但是能流密度较低,大气影响较大,给使用带来不少困难,故D正确; 故选C. 2.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在反应中,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 B、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压强会引起平衡的移动; D、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 【解答】解:A、在反应中,加入一种故体反应物,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错误; B、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是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故B正确; C、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是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3.某化学反应的△H=+120KJ/mol,△S=+100J/(mol•k),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是( ) A.仅在高温下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在任何温度下 D.仅在低温下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H=+120KJ/mol,△S=+100J/(mol•k),△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则在高温下△H﹣T△S<0, 故选A.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硝酸反应时,其他条件一定时,硝酸越浓,反应速率越快 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在2SO2+O2⇌2SO3反应中加入18O2,达到平衡后SO2中不可能含有18O D.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铁和浓硝酸会发生钝化; B.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来回答; C.化学反应本质是旧键断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键,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 D.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数,可以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解答】解:A.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但铁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在铁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A错误; B.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钠和氢离子之间的反应,再加入水,不会引起氢离子浓度的变化,金属钠的表面积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 C.反应中18O2中的18O通过化合反应存在于SO3中,SO3 中的18O通过分解反应会存在于SO2中,最终SO3、SO2、O2中都含有18O,故C错误; D.加热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5.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H3=74.8kJ•mol﹣1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该反应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而该反应的焓变大于0,为吸热反应; C.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焓变; D.根据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③﹣④可得目标反应. 【解答】解:A.根据“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可知,该反应过程中太阳能转化成光能,故A错误; B.反应C(s)+H2O(g)═CO(g)+H2(g)△H2=+131.3kJ•mol﹣1的焓变大于0,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所以使用催化剂后△H3不变,故C错误; D.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③﹣②可得:反应CH4(g)=C(s)+2H2(g)的△H3=(+206.1kJ•mol﹣1)﹣(+131.3kJ•mol﹣1)=+74.8kJ•mol﹣1,故D正确; 故选D. 6.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A2,相当于消耗6n molAB,同时消耗2n molAB,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未平衡时也是三者共存的体系,故B错误; C、AB的消耗速率,相当于一半A2的生成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故C错误; D、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7.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①加热②加压③加催化剂④加大反应物浓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加热吸收热量,使部分非活化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从而提高百分数,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 ②加压,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但不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故错误; ③加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 ④加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但不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故错误; 故选A. 8.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气态时,已知断裂1mol N﹣N键吸收167kJ热量,断裂1mol N≡N键吸收942kJ热量,则( ) A.N4与N2互称为同位素 B.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N4化学性质比N2稳定 D.1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882kJ能量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同位素的定义分析,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B.N4属于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C.根据键能分析,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D.根据结构特点结合化学键断裂要吸收热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热量,分别计算后进行比较. 【解答】解:A.N4与N2为单质,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所以它们是同素异形体,而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 B.N4由N组成,是一种单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错误; C.根据键能分析,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断裂1mol N﹣N键吸收167kJ热量,断裂1mol N≡N键吸收942kJ热量,所以N2化学性质比N4稳定,故C错误; D.从结构图中可看出,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根据N4(g)=2N2(g)有1molN4气体中含有6molN﹣N键,可生成2molN2,形成2molN≡N键,则1molN4气体转变为N2化学键断裂断裂吸收的热量为:6×167KJ=1002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为1884KJ,所以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为:1884KJ﹣1002KJ=882KJ,故应为放出882KJ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9.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锌是负极 B.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A、根据原电池原理判断; B、根据锌与转移电子的关系计算; C、根据负极上的反应类型书写电极反应式; D、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中电子的流向、离子的移动方向分析. 【解答】解:A、原电池工作原理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由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可知,65gZn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则6.5gZn反应转移0.2mol电子,故B正确; C、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故C正确; 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根据异性电荷相吸,溶液中K+、H+向正极移动,OH﹣向负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D. 10.对于反应4A(s)+2B(g)⇌3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转化率一定变化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平衡常数K减小 D.若增加或减少A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A.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B、C的浓度不变;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C.增大压强,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K只与温度有关; D.A为固体,改变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解答】解:A.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B、C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则平衡转化率一定变化,故B正确; C.增大压强,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平衡左移,但K不变,故C错误; D.A为固体,改变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则增加或减少A物质的量,反应速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1.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g)+O2(g)⇌2SO3(g)的化学反应速率,则其中表示该反应最快的是( ) A.v(O2)=0.2mol/(L•s) B.v(SO3)=8mol/(L•min) C.v(SO2)=6mol/(L•min) D.v(O2)=6mol/(L•min)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A. =12; B. =4; C. =3; D. =6, 显然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故选A. 12.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分析】该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放热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在不断减小,分离出液体硫,不影响平衡移动,反应速率不变,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注意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浓度无关. 【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A错误; B.硫是液体,分离出硫,不影响平衡移动,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不能提高SO2的转化率,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使用催化剂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的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 C.该反应一定可以设计成为原电池 D.该反应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E2﹣E3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 B.能量越低越稳定; C.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D.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答】解:A.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低,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知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故B正确; C.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一定能自发发生,故C错误; D.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E1﹣E3,故D错误. 故选:B. 14.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2O混合加热到85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K=1.0,若反应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20mol/L和1.00mol/L,则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 ) A.5% B.80% C.83% D.91%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令平衡时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根据三段式用x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利用物质的量浓度代入平衡常数K中计算x的值,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比较. 【解答】解:令平衡时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则: CO(g)+H2O(g)⇌CO2(g)+H2(g) 开始(mol/L):0.2 1 0 0 变化(mol/L):x x x x 平衡(mol/L):0.2﹣x 1﹣x x x 所以=1,解得x=mol/L, 故CO的转化率为×100%=83%, 故选:C. 1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甲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C、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发生反应; D、水的状态应该是稳定的液态水. 【解答】解:A、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硫酸钙微弱物,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57.3)kJ/mol,故A错误;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CO(g)+O2(g)=CO2(g)△H=﹣283.0kJ/mol,因此2CO2(g)=2CO(g)+O2(g)的反应热为△H=+2×283.0kJ/mol,故B正确; C、可燃物的燃烧也需要加热,但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101kp下,1mol CH4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故D错误; 故选B. 16.电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 A.H2和Cl2 B.Cu和Cl2 C.H2和O2 D.Cu和O2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电解原理是惰性电极通电条件下,溶液中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依据溶液中阴离子放电顺序和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分析判断生成产物,书写电极反应,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判断; 【解答】解:电解原理是惰性电极通电条件下,溶液中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电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阳离子放电顺序为Cu2+>H+>Na+,电极反应为:Cu2++2e﹣═Cu;阴离子放电顺序Cl﹣>SO42﹣和NO3﹣,电极反应为:2Cl﹣﹣2e﹣═Cl2↑,所以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分别是Cu和Cl2; 故选:B. 1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QkJ/mol(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SO2(g)和1mol O2(g)所具有的键能总和大于2 molSO3(g)所具有的键能总和 B.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减小 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g)被氧化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C、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只与反应系数成正比,与平衡移动无关; D、依据焓变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判断. 【解答】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相同条件下,2molSO2(g)和1molO2(g)所具有的能量大于2molSO3(g)所具有的能量,所以2 mol SO2(g)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小于2 mol SO3(g)的键能,故A错误; B、将2molSO2(g)和1mol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化学平衡,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放出热量小于QkJ,故B错误; C、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虽然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是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只与反应系数成正比,与平衡移动无关,所以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不变,故C错误; 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kJ,则一定有2molSO2(g)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18.把 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g)⇌nZ(g)+2W(g),5min末已生成 0.2molW,若测知以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mol•L﹣1•min﹣1,则 n是( ) A.2 B.4 C.1 D.3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公式v=计算5min内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W),利用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n的值.. 【解答】解:5min内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W)==0.02 mol•L﹣1•min﹣1,利用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v(Z):v(W)=0.01 mol•L﹣1•min﹣1:0.02 mol•L﹣1•min﹣1=n:2,所以n=1,故选C. 19.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中,测量依据不可行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 测量依据(单位时间内) A CO(g)+H2O(g)=CO2(g)+H2(g) 压强变化 B Zn+H2SO4=ZnSO4+H2 H2体积 C 2NO2⇌N2O4 颜色深浅 D Ca(OH)2+Na2CO3=CaCO3↓+2NaOH 沉淀质量 A.A B.B C.C D.D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A.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 B.单位时间内生成氢气的体积多少可以表明反应进行快慢; C.NO2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无色气体,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气体颜色的变化来衡量; D.单位时间内沉淀质量的多少可以表示反应快慢. 【解答】解: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A.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前后压强始终不变,故A不可行; B.单位时间内H2体积变化多,速率快,故B可行; C.2NO2⇌N2O4,NO2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无色气体,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气体颜色的变化来衡量反应的快慢,故C可行; D.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沉淀的质量越高,速率越快,故D可行; 故选A. 2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3时降低了温度 B.t2时加入了催化剂 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X或Y的转化率最低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由X(g)+3Y(g)⇌2Z(g)△H<0可知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催化剂、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若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 【解答】解:A、由图可知,t3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在t3时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 B、因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t2~t3时间内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相等,则应为t2时加入了催化剂,故B正确; C、t5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在t5时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化学计量数可知,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应正向移动,故C错误; D、由图可知,t4~t5时间内v不变,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平衡不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t5~t6时间内X或Y的转化率最低,故D错误; 故选B. 21.图Ⅰ的目的是精炼铜,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图Ⅰ中a为纯铜 B.图Ⅰ中SO42﹣向b极移动 C.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 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可以是铜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粗铜的精炼中,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B.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C.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被保护的金属连接原电池负极; D.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中,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正极. 【解答】解:A.粗铜的精炼中,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所以阴极a为纯铜,故A正确; B.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I中硫酸根离子向阳极b电极移动,故B正确; C.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被保护的金属连接原电池负极,所以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故C正确; D.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中,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正极,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作负极,其活泼性大于铁,故D错误; 故选D. 22.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 (s)+2NO(g)⇌CO2(g)+N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 、PD ,则 PC=PD>PB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NO)越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移; B、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判断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分析; C、由图可知,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NO)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 D、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和温度成正比例关系. 【解答】解: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NO)越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故A错误; 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所以升温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K1>K2,故B错误; C、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NO)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则一定有υ(正)>υ(逆),故C正确; D、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和温度成正比例关系,则PB=PD<PC,故D错误. 故选C. 23.可逆反应aA(s)+bB(g)⇌cC(g)+dD(g)△H=Q,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 A.T1>T2,Q>0 B.Tl<T2,Q>0 C.P1>P2,a+b=c+d D.Pl<P2,b=c+d 【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 【分析】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T2>T1;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p2>p1; 根据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 【解答】解:左图中,由“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2>T1,升高温度,生成物的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Q<0; 右图中,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P2>P1,增大压强,反应物B的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则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变,即b═c+d, 故选D. 24.下列实验装置、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中和热 B. 电解食盐水 C.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温度计位置错误; 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用石墨作电极; C.已知2NO2⇌N2O4△H<0,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 D.浓度相同条件下,可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催化剂的影响. 【解答】解:A.温度计用于测量溶液的温度,温度计位置错误,故A错误; 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用石墨作电极,可完成实验,故B正确; C.已知2NO2⇌N2O4△H<0,根据颜色的变化可知平衡移动的方向,以此可确定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故C正确; D.浓度相同条件下,可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催化剂的影响,可完成实验,故D正确. 故选A. 2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断开K,向丙烧杯中加入0.1mol CuO后,CuSO4溶液恰好恢复到反应前的浓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铜棒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丙烧杯右侧碳棒为阴极,其电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C.反应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甲烧杯移动 D.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Cu活泼性比Zn弱,作正极; B、与原电池负极相连为阴极,析出铜单质; C、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区域移动; D、2CuSO4+2H2O2Cu+O2 ↑+2H2SO4~4e﹣,据此计算. 【解答】解:A、Cu活泼性比Zn弱,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则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A正确; B、烧杯右侧碳棒与原电池负极相连为阴极,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即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铜单质,故B正确; C、反应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区域移动,即向着甲烧杯移动,故C正确; D、右侧烧杯中反应为2CuSO4+2H2O2Cu+O2 ↑+2H2SO4,加入0.1mol CuO后CuSO4溶液恰好恢复到反应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生成的铜为0.1mol,转移的电子为0.2mol,故D错误. 故选D. 26.糕点包装中常用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脱氧过程中铁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D.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铁粉、氯化钠溶液、炭粉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放电过程是放热反应,结合得失电子相等进行有关计算. 【解答】解:A.铁粉、氯化钠溶液、炭粉构成原电池,原电池放电过程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B正确;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O+O2+4e﹣═4OH﹣,故C正确; D.由电子守恒知,消耗氧化剂氧气的体积(标况下)v(O2)==336mL,故D正确. 故选A. 27.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Cu b极:Fe﹣2e﹣=Fe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B.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C.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由电极方程式可知,Cu2+被还原,可为原电池正极反应或电解池阴极反应,Fe被氧化,可为原电池负极反应或电解池阳极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可能为电解池,a极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b极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电解质可为硫酸铜溶液,故A正确; B.Cu2+得电子被还原,故B正确; C.如a、b都为铁片,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电解可发生题中反应,故C正确; D.可为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错误. 故选D. 28.在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在3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时c(CH3OH)=0.85 mol•L﹣1,则该反应放热 C.若相同温度下,上述容器容积可变,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同样向容器中充入1 molCO2、3mol H2,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与图中相同 D.12 min时,向上述容器中再充入0.25 mol CO2、0.25 mol H2O(g),此时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 B、从图可知平衡时c(CH3OH)=0.75 mol•L﹣1,降低温度,平衡时c(CH3OH)=0.85 mol•L﹣1,说明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C、相同温度下,上述容器容积可变,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同样向容器中充入1 molCO2、3mol H2,相当于减小了压强,根据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判断; D、再充入0.25molCO2、0.25molH2O(g),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向着正向移动. 【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进行到3分钟时,CO2和CH3OH(g)的浓度相同,但甲醇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仍然发生变化,说明此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10分钟后,CO2和CH3OH(g)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c(CH3OH)=0.75 mol•L﹣1,降低温度后c(CH3OH)=0.85 mol•L﹣1,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0,故B正确; C、相同温度下,上述容器容积可变,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同样向容器中充入1 molCO2、3mol H2,相当于减小了压强,该反应气体体积减小,减小压强,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则重新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增大,故C错误; D、12min时,向上述容器中再充入0.25molCO2、0.25molH2O(g),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44分) 2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A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a > b(“A.>、B.=、C.<”),简述其理由 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又因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a=b,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平衡不移动,A和B的浓度应均是原来的倍,与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相比判断平衡移动,再根据平衡移动逐项判断. 【解答】解: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a=b,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平衡不移动,A和B的浓度应均是原来的倍,但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b, 故答案为:>;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又因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30.在恒温时,在固定容器中充入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在达到平衡后,若又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4,当达到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NO2(g)的体积分数将 B (A.增大、B.减小、C.不变).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的N2O4,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只有一种,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的N2O4,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NO2的体积分数减小, 故答案为:B. 3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g)+H2(g)⇌CO(g)+H2O(g),其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和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a.此平衡体系,升温平衡 向右 移动.(A.向左、B.向右、C.不) b.对原平衡,在t0时升高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在图中绘出速率变化图.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向右移动,故答案为:向右;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图象为, 故答案为:; 32.请仔细看图, 根据盖斯定律,△H4= △H1﹣△H2+△H3 (用△H1、△H2、△H3表示)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根据盖斯定律: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及其正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分析. 【解答】解:由图可知,4molH(g)+2molO(g)=2molH2O(g)△H2,又正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同符号相反,所以2molH2O(g)=4molH(g)+2molO(g)﹣△H2 根据盖斯定律: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所以△H1﹣△H2+△H3=△H4; 故答案为:△H1﹣△H2+△H3. 33.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mol 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X3(l)+X2(g)=AX5(s)△H=﹣123.8kJ•mol﹣1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熔沸点判断出常温下各物质状态,根据生成物与放出热量的关系,计算出反应热,再据此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室温时,AX3为液态,AX5为固态,生成1mol 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为:AX3(l)+X2(g)=AX5(s)△H=﹣123.8kJ•mol﹣1, 故答案为:AX3(l)+X2(g)=AX5(s)△H=﹣123.8kJ•mol﹣1. 34.2molPCl3和1molCl2充入2L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PCl3(g)+Cl2(g)⇌PCl5(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经过2秒钟后刚好反应达平衡,PCl5为0.4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则此反应在2秒钟内Cl2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 0.1mol/(L•s) (2)请写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保持恒温,如果对原平衡进行压缩容器的体积,氯气的转化率变化是 A A.增大、B.减小、C.不变 (4)如果对原平衡,此时取走1mol PCl3和0.5molCl2 后,在同条件下反应再次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 C (选填字母) A.0.4mol B.0.2mol C.小于0.2mol D.在0.2mol与0.4mol之间 (5)常用饱和食盐水来洗除氯气中少量氯化氢,用平衡移动理论结合有关方程式来简述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Cl2+H2⇌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使平衡逆向移动,使氯气的溶解度变小 .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1)反应经过2秒钟后刚好反应达平衡,PCl5为0.4mol,根据反应可得2秒钟内Cl2的转化量,再由v计算反应速率; (2)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之比列式; (3)保持恒温,对原平衡进行压缩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对原平衡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增大; (4)对原平衡,取走1mol PCl3和0.5molCl2 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5)饱和食盐水来洗除氯气,有Cl2+H2⇌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使平衡逆向移动,使氯气的溶解度变小. 【解答】解:(1)反应经过2秒钟后刚好反应达平衡,PCl5为0.4mol,根据反应可得2秒钟内反应Cl2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此反应在2秒钟内Cl2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s); 故答案为:0.1 mol/(L•s); (2)反应,PCl3(g)+Cl2(g)⇌PCl5(g)则K=; 故答案为:; (3)保持恒温,对原平衡进行压缩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对原平衡增大压强,该反应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增大; 故答案为:A; (4)对原平衡,PCl5为0.4mol,此时取走1mol PCl3和0.5molCl2 后,若平衡不移动,PCl5为0.2mol,但取走物质后相当于减小了压强,平衡逆向移动,PCl5少于0.2mol; 故答案为:C; (5)饱和食盐水来洗除氯气,有Cl2+H2⇌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使平衡逆向移动,使氯气的溶解度变小; 故答案为:Cl2+H2⇌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使平衡逆向移动,使氯气的溶解度变小. 35.如图所示,用甲醇CH3OH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燃料电池做电源,对A、B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1.6g甲醇参加反应且③电极增重(假设工作时无能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电极的名称:F电极 正极 、②电极 阳极 . (2)④电极的反应式: Ag﹣e﹣=Ag+ .E电极的反应式: CH3OH+8OH﹣﹣6e﹣=CO32﹣+6H2O . (3)电极③增重质量为 32.4 g.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对A、B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1.6g甲醇参加反应且③电极增重,则说明③电极上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银,则③是电解池阴极,所以④②是阳极,①是阴极,原电池中E是负极,F是正极,原电池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1)对A、B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1.6g甲醇参加反应且③电极增重,则说明③电极上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银,则③是电解池阴极,所以④②是阳极,①是阴极,原电池中E是负极,F是正极,故答案为:正极;阳极; (2)电解池中,③上银离子得电子生成银单质,④电极上银失电子生成银离子进入溶液,电极反应式为:Ag﹣e﹣=Ag+,E是原电池负极,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CO32﹣+6H2O,A装置中,①是阴极,该电极上先是铜离子得电子而析出,后氢离子得电子析出氢气, 故答案为:Ag﹣e﹣=Ag+;CH3OH+8OH﹣﹣6e﹣═CO32﹣+6H2O; (3)设1.6g甲醇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x, CH3OH+8OH﹣﹣6e﹣═CO32﹣+6H2O 32g 6mol 1.6g x x==0.3mol ③上银离子得电子生成银单质,根据电子守恒,转移0.3mol电子析出金属银是0.3mol,银的质量为:0.3mol×108g/mol=32.4g, 故答案为:32.4. 36.亚硝酸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12(g)⇌2C1NO(g),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酸氯,涉及如下反应: ①2NO2(g)+NaC1(s)⇌NaNO3(s)+ClNO(g) K1 ②4NO2(g)+2NaC1(s)⇌2NaNO3(s)+2NO(g)+Cl2(g) K2 ③2NO(g)+C12(g)⇌2C1NO (g) K3 则K1,K2,K3之间的关系为K3= .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亚硝酸氯的结构为Cl﹣N=O,一氧化氮的结构为N≡O): 化学键 N≡O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630 243 a 607 则2NO(g)+C12(g)⇌2C1NO(g)反应的△H和a的关系为△H= 289﹣2a kJ/mol. (3)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molC1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C1N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 由图A可判断T1、T2温度的速率:v1 < v2(“>”“<”或“=”),该反应的△H < 0 (“>”“<”或“=”). (4)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发生反应2NO(g)+C12(g)⇌2C1NO(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随的变化图象如图B,则A、B、C三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 A 点(“A、B、C”).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1)已知:①2NO2(g)+NaCl(s)⇌NaNO3(s)+ClNO(g)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将①×2﹣②可得:2NO(g)+Cl2(g)⇌2ClNO(g),焓变为倍数关系,而K为指数关系,以此计算K; (2)2NO(g)+C12(g)⇌2C1NO(g)反应的△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3)由图象可知T2先达到平衡状态,且生成物的浓度小,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4)的比值越小,说明若n(NO)不变,n(C12) 越大,所以NO的转化率越大. 【解答】解:(1)已知:①2NO2(g)+NaCl(s)⇌NaNO3(s)+ClNO(g)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将①×2﹣②可得:2NO(g)+Cl2(g)⇌2ClNO(g),则平衡常数K3=,故答案为:; (2)2NO(g)+C12(g)⇌2C1NO(g)反应的△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2×630+243)﹣(2a+2×607)=kJ/mol, 故答案为:289﹣2a; (3)根据图象可知T1<T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降低温度c(C1NO)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 故答案为:<;<; (4)的比值越小,说明若n(NO)不变,n(C12) 越大,所以NO的转化率越大,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A点, 故答案为:A.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