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7蛋白质和核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5
课时作业17 蛋白质和核酸 基础巩固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麦芽糖均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B.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四种二肽 C.富含蛋白质的豆浆煮沸后即可得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D.油脂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可制得汽车洗涤用的液体肥皂 解析:葡萄糖、麦芽糖结构中均含有醛基,故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A项正确;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形成二肽可为①两甘氨酸缩合、②两丙氨酸缩合、③甘氨酸羧基与丙氨酸氨基缩合、④丙氨酸羧基与甘氨酸氨基缩合,故最多形成四种二肽,B项正确;富含蛋白质的豆浆煮沸后只是蛋白质的变性,并不会水解为氨基酸,C项错误;油脂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可得高级脂肪酸钾,为液体肥皂的有效成分,故油脂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可制得汽车洗涤用的液体肥皂,D项正确。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催化条件通常比较温和 B.酶在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失去活性 C.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在高温、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变性失去活性。 答案:D 3.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有( ) 10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①为氨基酸可以和盐酸反应;②中—COONa和—NH2(碱性基团),均能与盐酸作用;③为苯酚,④为葡萄糖或果糖,均不与盐酸反应。 答案:C 4.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0.1%~0.5%)浸泡植物种子 解析:A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仍能溶解,A项不是化学变化;B项,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显黄色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死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即使这些生物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是化学变化。 答案:A 5.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B.根据组成,核酸分为DNA和RNA C.DNA大量存在于细胞质中 D.1981年,我国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解析:核酸是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据组成可分为DNA和RNA,DNA大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C 6.《天工开物》中记载:人贱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臬、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 10 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文中的“臬、麻、苘、葛”和“裘褐、丝绵”主要成分分别属于( ) A. 糖类、蛋白质 B. 糖类、油脂 C. 蛋白质、纤维素 D. 纤维素、油脂 解析:其中“枲、麻、苘、葛”属于草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裘褐、丝绵”属于禽兽和昆虫,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正确。 答案: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原因是蛋白质变性 B. 棉、麻、丝、毛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O C. 氨基酸在人体中生成新的蛋白质属于加聚反应 D. 麦芽汁(含麦芽糖)在酵母菌作用下发酵,能得到不含酒精的鲜啤酒 解析:A项,蛋白质在高温时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所以煮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故A正确;B项,棉、麻燃烧后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这类纤维主要含C、H、O元素,丝、毛燃烧后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二氧化硫、氮气(还可能有氮氧化物),因为这类纤维中除了含C、H、O元素外还含有氮和硫元素,故B错误;C项,氨基酸在人体中通过脱水缩合生成新的蛋白质属于缩聚反应,故C错误;D项,麦芽汁(含麦芽糖)在酵母菌作用下发酵得到鲜啤酒一定含酒精,故D错误。 答案:A 能力提升 8.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其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一种有机物X。已知X的结构如图,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烃 B.X的分子式为C5H10NO2S C.X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D.X中碳原子上的H若有1个被Cl取代,则有2种不同产物 10 解析:X中含有N、O、S等,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根据X的结构简式知,X的分子式为C5H11NO2S,故B错误;X含有氨基,能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X中碳原子上的H有2种,若有1个被Cl取代,则有2种不同产物,故D正确。 答案:D 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 溶液 均有固 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 C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KMnO4 溶液褪色 证明乙烯能使KMnO4溶液褪色 D 将油脂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食盐晶体 混合物上层有固态物质析出 油脂发生了皂化反应 解析:A.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分别发生盐析和变性,均有固体析出,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B.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发生水解,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需要加碱至碱性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来检验,操作不合理,故B错误;C.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干扰乙烯的检验,在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之前应该先通入水中除去乙醇,故C错误;D.油脂皂化反应后,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加入食盐晶体,混合物上层有固态高级脂肪酸盐析出,说明油脂已经发生了皂化反应,故D正确。 答案:D 10.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南征孟获,遇到“哑泉”,士兵饮后致哑、腹痛、甚至死亡,但喝“安乐泉”水后可解毒。据分析,“哑泉”水中溶有CuSO4,“安乐泉”水呈碱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Cu2+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B.“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SO42-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C.“哑泉”之毒是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D.“安乐泉”能解“哑泉”之毒的离子方程式为CuSO4+2OH-===Cu(OH)2↓+SO42- 10 解析:因为“哑泉”水中溶有CuSO4,喝入人体后能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安乐泉”水呈碱性,二者相遇发生反应生成Cu(OH)2沉淀:Cu2++2OH-===Cu(OH)2↓。 答案:A 11.(2018年高考·浙江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皂化反应可用硫酸作催化剂 C.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4~5 min,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 D.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 解析: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B项错误;淀粉水解后,在加入银氨溶液前需要先加入碱中和硫酸,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错误;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D项正确。 答案:D 12.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 ) A.显蓝色、无明显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C.无明显现象、红色沉淀、显黄色 D.无明显现象、红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解析: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完全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不能透过玻璃纸与酶蛋白都留在袋内;新制Cu(OH)2悬浊液与麦芽糖受热,发生反应生成红色Cu2O,酶蛋白遇浓HNO3发生颜色反应。 答案:C 13.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10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A在NaOH溶液中充分加热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后,可得到B、C、D和四种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B>C>D,则B、C、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1,3,5三取代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解析:(1)该有机物中含有18个C、17个H、5个O、1个N,则分子式为C18H17O5N; (2)A含有—COO—和—NH—CO—,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再加盐酸,生成羧酸和醇、氨基酸,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CH3COOH、CH3CH2COOH、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B>C>D,则B为,C为CH3CH2COOH,D为CH3COOH; (3)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三个官能团,则官能团为—OH、—CHO、—OH,属于1,3,5三取代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10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写出最简单的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某烃的分子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C7H8O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最简单的α氨基酸为α氨基乙酸,其结构简式为NH2—CH2—COOH; (2)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CH2===C(CH3)COOCH3,则其分子式为C5H8O2; (3)某烃的分子量为72,利用商余法得到是烷烃中的戊烷, 10 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氢原子等效,为新戊烷,结构简式为C(CH3)4; (4)C7H8O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且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说明氧原子是醇羟基,得到物质为苯甲醇,该反应方程式为2C6H5CH2OH+O22C6H5CHO+2H2O。 答案:(1)NH2—CH2—COOH (2)C5H8O2 (3)C(CH3)4 (4)2C6H5CH2OH+O22C6H5CHO+2H2O 15.(1)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继续加水时,沉淀会________,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 (2)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蛋白质会发生性质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_,继续加水时,____________恢复为原蛋白质。 解析:(1)硫酸铵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加水沉淀会溶解; (2)硫酸铜是重金属盐,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继续加水时,不能恢复为原蛋白质。 答案:(1)盐析 溶解 (2)变性 不能 16.实验小组测定某蛋白质的组成(假定只含C、H、O、N元素),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I.样品中碳、氢含量的测定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10 (2)导管g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上述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大写字母,仪器可重复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装置。 (4)称取4.65 g蛋白质样品,用上述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充分反应后,熄灭D处酒精灯之后,需继续通入O2至硬质玻璃管冷却,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测得用于接收气体产物的碱石灰和P2O5分别增重7.7 g、2.25 g。 Ⅱ.样品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 已知:在催化剂存在下,浓硫酸能将样品中的氮元素转化为铵盐。 i.重新称取4.65 g 蛋白质样品,将其中的氮元素全部转化为铵盐; ii.所得铵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并用100 mL 1 mol·L-1盐酸将生成的氨气全部吸收; iii.将吸收液稀释至500 mL; iv.取25.00 mL稀释后的溶液,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平均消耗标准液25.00 mL。 (5)蛋白质样品中C、H、N、O的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若步骤iii中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则所测氮元素含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有同学认为,通过(3)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即可得到氮元素的含量,你认为此观点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B制氧气,E干燥,D将蛋白质氧化,E吸水,C吸收二氧化碳,最后再用C防止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的干扰。 (1)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导管g的作用为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水容易滴下。 (3)选择上述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合理的连接顺序为BEDECC(填大写字母,仪器可重复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装置。 (4)①充分反应后,熄灭D处酒精灯之后,需继续通入O2至硬质玻璃管冷却,原因为将装置中残留的的水蒸气和CO2全部吹入吸收剂被吸收。 (5)碱石灰和P2O5分别增重7.7 g、2.25 g,n(H2O)=2.25 g/18 g·mol-1=0.125 mol,n(CO2)=7.7 g/44 g·mol-1=0.175 mol,n(NH4+)=0.100 0 mol·L-1×25.00×10 10 -3 L×20=0.05 mol,n(O)=(4.65 g-0.125 mol×2×1 g·mol-1-0.175 mol×12 g·mol-1-0.05 mol×14 g·mol-1)/16 g·mol-1=0.1 mol,则蛋白质样品中C、H、N、O的原子数目之比为0.175∶0.125×2∶0.05∶0.1=7∶10∶2∶4;若步骤iii中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体积偏大,溶液中所含过量盐酸浓度偏低,滴定过量盐酸时所耗氢氧化钠偏少,则所测氮元素含量偏高; (6)有同学认为,通过(3)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即可得到氮元素的含量,此观点不正确,理由为收集的氮气中混有未参加反应的氧气。 答案:(1)长颈漏斗 (2)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水容易滴下 (3)BEDECC (4)将装置中残留的水蒸气和CO2全部吹入吸收剂被吸收 (5)7∶10∶2∶4 偏高 (6)不正确 收集的氮气中混有未参加反应的氧气 10查看更多